七堇年作品集

七堇年作品集在线阅读

七堇年,1986年10月5日生于四川泸州,原名赵勤,中国作家。 七堇年2002署名发表《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并入围第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崭露头角。2006年,她在二十岁的时候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大地之灯》,并于2007年首次出版,获得瞩目。2008年出版第二部长篇小说《澜本嫁衣》 [1] ;其后有《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尘曲》等文集出版、再版。2010年荣获第九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2013年,第三部长篇小说《平生欢》问世。2014年获紫金·人民文学之星长篇小说奖。 逾十年来,七堇年的写作不断趋于成熟,以风格独特的洗丽文笔著称。2014年起逐步开始涉及编剧、翻译等领域,2015年主编岸口系列第一辑《近在远方》,翻译爱尔兰作家克莱尔·吉根的短篇小说《寄养》,出版文集《灯下尘》。

推荐作家

七堇年小说全集
绿色标题的书籍为代表作著名作品共5本
  • 宁秋

    宁秋 七堇年 第一章 楔子 复仇 就是那样一个凄凉的傍晚,午后的天空阴霾,狂风吹过,大雁匆匆过压抑的天空。 萧瑟的秋风托起灰色的叶浪,铺天盖地地怒吼着,秋叶翻,却只是狂乱的舞,没有方向。 萧感儿寂寞的坐在秋风中,任秋风卷起她的秀发,娇好的的脸上没有一点表情。 冰冷的秋雨惨淡的落下,打湿感儿的衣裳。伴君如伴虎啊,试问天底下有哪只老虎会领人情?! 俪妃的意识渐渐涣散,瞳孔放大,可怜一个活色生香的美人,一缕幽魂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散落黄泉。 华丽的头饰攒珠散落一地,在寂冷阴暗的早晨,显得格外醒目。 宫人熟练的打扫起来,青花的瓷碗,红色的碎珠,俪妃嘴角蜿蜒的血迹,顷刻之间,所有都结束了。 对着那具没有生命的艳尸,宫人叹气:“多美,你是想吊着呢?还是想在湖里游泳?外面的天气冷了,我看您就吊着吧!吓唬吓唬那些来的,也是好的。” 白色的绸带吊起俪妃僵硬纤丽的尸体,一阵风吹过,蜡烛熄灭,飘出一缕缕青烟。…
  • 大地之灯

    大地之灯 作者:七堇年 《大地之灯》是郭敬明大力推崇的当红写手、第六届新概念作文比赛一等奖获得者七堇年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讲述在雪域高原深处长大的孤儿卡桑,父母在一次朝圣的途中双双遇难;出生在北大荒的孩子简生,父母是北大荒的插队知青,在他出生之后先后被急于返城的父母遗弃,一直到十岁,才被母亲接回大城市。十九岁时简生的母亲因为受贿案件而自杀。简生将卡桑带回城市,由于父母缺席的家庭抚养,两人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充满了欠缺。在成年之后的岁月依旧伴随着内心阴影,一直都艰苦地进行自我扶正与探索。最终他们用回报或者付出的方式,获得了各自的终极救赎和解脱。 学校里没有什么事情能够调动起他的兴趣,平常就安静地坐在座位上,上课,下课。画画,发呆。书包里装着速写本,上面留下许多速写和想念。就是这样安静并且不引人注意的少年。 唯有在淮的身边,他才话语滔滔不绝,开朗健谈。多年来,他自己甚至都不能够分辨,淮对于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角色。公正耐心的老师,温和美丽的…
  •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

    散文集《被窝是青春的坟墓》自序 七堇年 题目:为了忘却的纪念 ……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 ——题记 回首那些错把倾诉冲动当作创作才华的无知年生,在兵荒马乱的晚自习上,在熄灯的宿舍里,我们总是在一堆堆耀武扬威的习题和试卷的缝隙间,在应急灯渐渐微弱下去的光线中,一手撑着深不可测的夜,一手写下无处倾诉的话。 那是一种盲目的、消耗的状态,照管自己的生活,打理那些千头万绪的杂念,喝自己冲的咖啡,睡自己铺好的被窝,吃自己餐盘里的饭菜,写自己的作业,考自己的试,做自己的梦……世界的悲伤与灾难都太多,我们活在平静遥远的角落,无力怜悯。人间既非天堂又非地狱,末日尚远,我们惟能维护着自己的天地,“埋头做着功课做着世间的荣辱”……就算是洪荒滔天,也总有他人去担当……文字成为内心的形而上的依靠。 那些执念,那样的旧时光,一晃就过去了。那位小姐姐在这里终止旅途沿原路返回。我继续向北。向阿…
  • 七堇年作品集

    七堇年2002署名发表《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并入围第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崭露头角。2006年,她在二十岁的时候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大地之灯》,并于2007年首次出版,获得瞩目。2008年出版第二部长篇小说《澜本嫁衣》 [1] ;其后有《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尘曲》等文集出版、再版。2010年荣获第九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2013年,第三部长篇小说《平生欢》问世。2014年获紫金·人民文学之星长篇小说奖。 [2-3] 逾十年来,七堇年的写作不断趋于成熟,以风格独特的洗丽文笔著称。2014年起逐步开始涉及编剧、翻译等领域,2015年主编岸口系列第一辑《近在远方》,翻译爱尔兰作家克莱尔·吉根的短篇小说《寄养》,出版文集《灯下尘》。《大地之灯》围绕主人公简生展开了对一家三代人各自不同的成长过程的叙述。虽然说三代人的经历各异,但在对孤独和创痛的感受方面彼此相似;所不同的是,因为三代人身处不同的背景,其具体形态和表现不一样。…
  • 澜本嫁衣

    澜本嫁衣 七堇年 自序 去年的冬天我在津城的小街道上,看到院落里的一扇门旁有只木牌,上书“澜本嫁衣”四个楷体字,心中顿觉惊喜动容,来回徘徊,还拍下了照片。 两个月之后我再去寻找这家店子,它却奇迹般地消失了。问遍附近的商家,都说,这里从来没有过澜本嫁衣。我怀疑这不过是我的幻觉。 这年夏天我终于写完《澜本嫁衣》,我知道我也已经告别了一个纯真年代。她也曾以为这就该是那一片宿命天地。从此可以停留,把爱后余生挂在这一个男人的肩上。拥抱时,连剩下的漫漫长路都快被他高耸硬朗的肩胛骨遮挡。她竟然在第一刻,就想到要做他的妻。 但年少时不明白。人与人之间没有一线生机可以不落窠臼。毕竟人终究会互相彻底了解。而待彼此渐渐剥去妆容与外衣,各自皮囊之下的真相昭然若揭,便会知道这不是自己所要。伤害与被伤害,算计,抱怨,非要把一段感情折磨得气数将尽,方才知道大势已去。舍得或舍不得,挽留或不挽留,皆上演呼天抢地的闹剧。这样的故事,日日夜夜都在上演。 翌日…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