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博尔赫斯作品博尔赫斯谈话录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①伽利略的著作中常有以宇宙比作书本的概念。法瓦罗选集的第二部(《伽利略 盖里 略:思想、言语与名言》,佛罗伦萨, 题为《自然界之书》。 我引用其中一段话: “哲 学写在那本一直打开在我们眼前的浩瀚无比的书里(也就是宇宙),但如果事先不学习那本 书所用的文字、不识那些字母的话,是无法理解的。那本书的文字是数学,字母是三角形、 圆  圈  ②卡利奥斯特罗 意大利医生、炼丹术家。

法确定的, 隐藏 得很深。 (《拿 破仑的灵魂》, ”

)按照马拉美的说

法,世界为一本书而存在;布洛瓦却说,我们是一部神奇的书中的章 节字句,那部永不结束的书就是世上惟一的东西:说得确切一些,就 是世界。 年,布宜诺斯艾利斯 王永年译

济慈的夜莺

那些阅读过英国抒情诗的人们,不会忘记约翰

济慈 的《 夜莺 年

颂》,这位患痨病的、贫穷的、也许在爱情上失意的诗人在

月 ,他二十 三岁时的一个晚上在汉 普斯提德的一座花园 里写了这首 诗。济慈在这座郊区的花园里,听到了奥维德和莎士比亚笔下的夜莺 的永恒的歌唱,感到了自己来日无多,便把死亡和那看不见的小鸟不 死的婉转的歌声相对照。济慈写过,诗人写诗应该像树长树叶那样地 自然;两三个小时里他就能写出一页极其优美、隽永的诗歌,事后几 乎不必润色;据我所知,还没有人评价过其诗作的优点,但有人为他 的作品作过注释。问题的症结就在倒数第二节诗句上。依赖环境的、 难免一死的人对小鸟说,“不要欺凌饥饿中的人们”,他的声音现在听 来就像摩押人路得在古代一个下午,在以色列的田野里听到的。 锡德尼 科文 (记者 ,斯蒂文森的朋友)在

年出版的一本

有关济慈的专著中,发现或者捏造了我提到的那节诗歌的难点。我抄 录了他那奇怪的声明:“济慈用一个逻辑的错误,我认为也是一个诗 歌的失误,把人类生命的短暂,他理解的个体生命,与鸟的生命的长 久,他理解的物种生命,对立了起来。” 一谴 责; 利维斯于

年,布利奇斯重提了这

年同意这种观点并加了注:“当然,

在这个观念中所包含的谎言,证明强烈的感触使他接受了谎言……济 慈在他的诗歌的第一节中,称夜莺为森林女神”;另一位评论家加罗 德一本正经地援引了这一称呼说,在第七节中,鸟是不死的,因为它

是森林仙女,是森林的神。艾米

洛威尔①则说得更正确些:“有一

点想像力或诗歌悟性的读者马上能体会到,济慈并不是指正在唱歌的 夜莺,而是指种群。”我收集了五位现代的和过去的评论家的五种评 论意见。我认为所有的意见最不是无的放矢的是美国人艾米 洛威尔 的,但我不同意他的意见中提出的,把那天晚上生命短暂的夜莺与种 群夜莺对立。我认为,这节诗歌的密码,真正的密码,在叔本华写了 但从未念过的一段难懂的话中。 (夜莺颂》写于 年。 年,《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 二篇出版。该书第四十一节写道:“我们坦率地自问,今夏的燕子是 不同于第一个夏天那一只的另一只吗?还有,在两只燕子之间,曾经 千百万次地发生过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影无踪吗?谁要是听我说那只 在这里玩耍的猫就是三百年前在同一个地点蹦蹦跳跳淘气的猫,随便 他怎么看待我,但是,更为离奇的妄想,是认为那根本是另一只猫。” 这就是说,个体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种群,济慈的夜莺也就是路得的 夜莺。 济慈可以不无理由地说:“我什么也不知道,我什么也没有读 过。”他通过一本学生辞典猜透了希腊精神。这种猜测或是娱乐极其 巧妙地证明,就是他,在一天晚上的一只隐蔽的夜莺身上看到了那只 柏拉图式的夜莺。济慈也许不能为“典型”这个词下定义,但却把叔 本华的论点提前了四分之一个世纪。 澄清了一个难点,剩下的就是要说明性质完全不同的第二个难 点。加罗德、利维斯和其他人②为什么没有想到这显而易见的解释 呢?利维斯是剑桥大学某学院的教授。 世纪在剑桥聚集了一批剑 桥柏拉图主义者,并在此为剑桥柏拉图主义命名。布利奇斯写过一首

① 艾 米 洛威尔( 美国意象派诗人, 过一部《济慈传》。 ②在这些人中应该加入天才的诗人威廉 巴特勒 叶芝, 他在《驶向拜占庭》 的第一 节中,讲到“死去的一代代”鸟,有意或无意地提到了颂歌。参见 , 亨恩 《孤塔》

第二百十一页。

原注

柏拉图式的诗歌,题为《四维空间》。光是罗列一下这些事件,似乎 更加深了这个谜团;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其原因在于不列颠思想中 一些最本质的东西。 柯尔律治认为每个人天生不是亚里士多德派就是柏拉图派。后者 认为理想就是现实,前者则认为理想是普遍化的概念。对于柏拉图主 义者来说,语言只不过是符号的任意游戏,而对于亚里士多德主义者 来说,语言则是世界的地图。柏拉图主义者知道,宇宙在一定程度上 就是一种和谐,一种秩序:这种秩序对于亚里士多德主义者来说,可 以是由我们的片面认识而产生的一种错误或虚构。在各个地区和各个 时代,那两派不朽的对垒者变换着语言和姓氏:一派有巴门尼德、柏 拉图、斯宾诺莎 、康德、弗朗西斯 特,亚里士多德、洛克、休谟、威廉

布拉德利;另一派有赫拉克利 詹姆斯。在中世纪争斗不休的

世纪

玄学中,人人都援引人类理智大师亚里士多德(《飨宴》,第四章第二 节),但唯名论者是亚里士多德,而现实主义者却是柏拉图。 的英国唯名论者在 卡姆的公式“若无必要,不应增加实在东西的数目

世纪英国认真的唯心主义运动中重新崛起;奥 的经济,引出 。柯尔律治说,

或者说预先展示了那句也有所指的话“存在即感知”

人生来不是亚里士多德派就是柏拉图派,而英国的头脑可以说生来就 是亚里士多德派的。对这种头脑来说,现实的东西不是抽象的概念, 而是个体;不是那只泛指的夜莺,而是那些具体的夜莺。当然,《夜 莺颂》在英国不能被直接理解,也许是不可避免的。 希望没有人从上面的话中理解出非难或轻蔑之意。英国人不接受 泛指的东西,因为觉得个体是不可变化的、难以同化的和无双的。是 伦理上的顾忌而不是思维上的无能,妨碍他们像德国人那样与抽象打 交道。他们不理解《夜莺颂》;这种可贵的不解,使他们成为洛克、 贝克莱和 休谟 ,并在四十 年之后 ,写出闻 所未闻的 、预言 式的警告

原文为拉丁文。

《个人对抗国家》

夜莺 在全世界 所有语言 中都有一 个好听的 名字( ,似乎人们本能地希望这些名字与让人惊奇的 歌声相配。诗人们把这歌声赞美得过了头,现在反而有点不真实了, 觉得那歌声不像百灵鸟倒像天使。从《埃克塞特书》中的撒克逊谜语 (我, 傍晚的老歌手, 在庄园里为贵族们带来欢乐) , 到斯温伯恩的悲 剧长诗《阿忒兰塔》,这只无穷无尽的夜莺一直在英国文学中歌唱; 乔叟和莎士比亚赞美过它,还有弥尔顿和马修 它的形象联系在一起。

黄锦炎译

阿诺德,但是,我们 济慈和

死心眼地像把布莱克与老虎的形象联系在一起那样,把约翰

①《个人对抗国家》, 斯宾塞

年出版的著作。

②分别是英文、德文和意大利文中“夜莺”的称呼。

谜的镜子

认为《圣经》(除了有文学价值外)具有象征意义的想法,并不

缺乏理性,而且是由来已久的:亚历山大的菲洛 、神秘哲学家们和

斯维登堡都有这种想法。因为《圣经》所述的事实都是真实的(上帝 就是真理,真理是不能捏造的,等等),我们应该同意,人们实施这 些事件,就是在盲目地排演上帝确定并预先策划的一部秘密的戏剧。 由此可以想到,世界历史 的细节 其中包括我们的生命以及生命中最微小 都有一种无法推测的、象征性的价值,不存在一段无限的

过程。许多人应该曾经经历过这个过程;没有人像莱昂 传卷中,均有类似的假设:外部世界

布洛伊那么

惊人。(在诺瓦利斯的心理学文章和梅琴 的题为 “伦敦奇遇”的自

各种形态、各种温度、月亮 昆西③也说过:

是人们忘却了的或只知道拼写的语言……德

“甚至地球上的各种非理性的声音也应该是各种代数和语言,在某种 程度上有各自的钥匙,即它们的严格的语法和句法,因此,世界上最 小的东西可能是大东西的秘密的镜子。) ” 圣保罗的一个经段(《哥林多前书》,第十三章第十二节)启发了

莱昂

布洛瓦:

①菲洛(约前

, 菲洛 即

尤代乌斯,精通古希腊语的犹太哲学家,其著作 年出版自传《近和远的事物》。

原注

融希腊哲学和希伯来经典于一体。 阿瑟

梅琴

, 国小说 家, 英

第一卷第一百二十九页。

③《作品集》

。 雷斯 托

阿马特糟糕地把它译成了“如今我们只是像在镜

子里那样看到 上帝,形象是模糊不清的;但到时候我们将面对面看到 他。现在我只能有限地认识他,但到时候我可以清楚地认识他,就像 主知道我一样”。用了四十四个单词译出二十二个词的话,够啰嗦和无 力的了。西普里亚诺 德 维莱拉译得比较忠实:“我们如今是对着镜 托雷斯 德 阿马特认为此经 布 子看,模糊不清;到时候,就要面对面了。如今我所知道的有限,到 时候就全知道了,如同主知道我一样。” 段是指我们对神灵的视觉;西普里亚诺 洛瓦)认为是泛指我们的一般视觉。 据我所知,莱昂 布洛瓦对此推断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他作品的 片断中(大家都知道,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抱怨和辱骂),不同的阶段有 不同的说法。这里是我从《忘恩负义的乞丐》、《衰朽的蒙田》和《卖 不掉的货色》充满怨气的文章中摘出的几段话。我相信摘得不完全; 希望研究莱昂 第一段是 布洛瓦的哪位专家(我不是)来补全和纠正。 年 维莱拉(以及莱昂

月写的。我翻译如下:“圣保罗的警句:

应是‘一扇天窗让我们潜入

那真正的深渊’,即人的灵魂中去。天空的深渊那可怕的无限是一种 想像,是我们在一面镜子中感受到的我们自己的深渊。我们应该把眼 光倒过来,对上帝愿为之而死的、我们内心的无限,作一番高尚的天 文观察 ……如果我 们看到银 河 ,那是因 为它确实 存在于我们 的心灵 之中。 ” 第二段是同年 月份写的。“记得我很早有一个想法,沙皇是一 亿五千万人的领袖和精神父亲。巨大的责任只是表面的,也许在上帝 面前,他只是对少数几个人负责。如果在他的统治期内,他的帝国里 的穷人受压迫,如果他的统治结果成了巨大的灾难,谁知道给他擦皮

①《圣经》中这段话的原文是:“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到那时,就要 面对面 了。 如今 所知道的 有限。 那 时就全知 道, 同主 知道我一 样。 圣经 我 到 如 (《 ” 林多前书》)

新约

鞋的仆人不是真正的、惟一的罪魁祸首呢?在深渊的神秘安排下,究 竟谁是真正的沙皇,谁是国王,谁可以自诩是一个纯粹的仆人呢?” 第三段是 月份写的一封信:“一切都是象征,甚至连最撕心裂 肺的疼痛亦然。我们是在梦中呼喊的熟睡者。我们不知道使我们伤心 的东西是不是我们事后的欢乐的一个秘密开端。圣保罗说,我们现在 看世界是 事物的时刻来临。 ” 第四段是 ,字面意义为‘通过一面镜子看 谜’,而且一直要看到一切都在火焰中的、应该教我们重新认识一切

月份写的:“圣保罗说,

。我们看一切事物都是相反的 。我们以为在给予 ,其实在 接受,等等。因此(一个亲爱的痛苦的灵魂对我说)我们是在天上, 而上帝则在人间受罪”。

第五段写于 受难” 。 第六段写于

月:乔安 娜关 于 “

的想法是可

怕的。在这个世界里的享乐,反过来从一面镜子中看,却是地狱中的

年。在《拿破仑的灵魂》一书的每页中都有,

隐藏于未

此书的目的是解读拿破仑的象征,把他看做另一个英雄

来的人,也是象征性的。我只举两个段落:一个是:“每个人都在地 球上象征自己不知道的什么东西,在充当一粒微尘或一座高山,它们 的看不见的材料被用来建造上帝之城。”另一个片断:“世上没有一个 人能有把握地宣布自己是谁。谁也不知道到世界上来是干什么的,不 知道他 的行为 、他的 感情 、他的思 想的来历 ,也不知道他真 正的名 字,在天光的记录中他永恒的名字叫什么……历史是一部卷帙浩繁的 礼仪书,书中的字母和标点的价值不亚于整章整节的内容,而彼此的 重要性则是无法确定的,深深地隐藏着的。” 也许读者们认为,前面几段话全是布洛瓦的功绩。据我所知,他 从来不关心对这些内容进行推理。我敢说,从教义来看,这些都是可 信的,甚至是无可置疑的。(我重申)布洛瓦所做的,就是把犹太神

秘哲学家研究《圣经》的方法应用于《创世说》。犹太哲学家们认为, 由圣灵口述的作品是绝对的文本;在这文本中偶然性的参与可以说为 零。这是一本排斥任何偶然性的书,一本作为无限意志的作用的书, 这一前提,驱使他们去变换《圣经》上的词语,统计字母的数值,注 意其形状,分析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寻找离合体、拆拼词和运用其 他不难取笑的精密诠释方法。他们的辩护词就是,在一个无限智能① 的作品中没有什么是偶然的。莱昂 种天书的文字,天使的密码文字 布洛瓦假设,那种象形字 那 存在于每时每刻,存在于世界上

一切事物。这位迷信者,认为自己破译了这种文字:十三个同桌用餐 者联系起来就是死亡的象征;一块黄色的蛋白石是不幸的象征…… 不相信的人要说,世界具有意义,这是值得怀疑的,而更值得怀 疑的是世界具有两个和三个意义。我理解这话是对的,但我以为布洛 瓦提出的象形文字世界对于神学家们的智能上帝的尊严而言,是再合 适不过的。 莱昂

布洛瓦说,没有人知道自己是谁。没有人像他那样,是来

揭示这隐秘的无知的。他自认是严格的基督徒,但却是神秘哲学的继 承人,异教创始人斯维登堡和布莱克的秘密兄弟。 黄锦炎译

①什么是无限智能?也许读者要问。没有一个神学家不给它下定义:我喜欢举个例子。 一个人的经历,从他出生的一天到去世之日,在时间上画出一个难以理解的图形。神的智能 立即会直感到这个图形,一个人的图形就是一个三角形。这个图形在世界的布局上(也许) 原注 起着特定的作用。

传说的形形色色

人们见到老人、病人或者死人时,都会产生厌恶之感,但本身都 逃脱不了死亡、疾病和衰老的命运,佛祖释迦牟尼声称,经过这种反 思 ,他大 彻大悟 ,离开了 父母亲人 ,出家 修行 ,披上苦行 僧的黄袈 裟。这件事载于佛教经典;佛经上还有一则寓言,说是菩萨派出五个 秘密使者:一个婴儿、一个伛偻的老人、一个瘫痪的病人、一个遭受 酷刑折磨的罪犯和一个死人,用意是指点迷津,让人们明白生命是由 生、老、病、死、苦组成。阴曹的大法官(印度斯坦神话中担任这一 职务的是阎魔罗阇,因为他是第一个死去的人),问犯有罪孽的人有 没有见过那些使者;回话是见过的,但没有辨出他们警告的涵义;牛 头马面的差役便把那人关进一间烈焰升腾不息的屋子。也许释迦牟尼 没有发明这个吓唬人的寓言;反正我们知道他在经书中说过,并且知 道他从没有把他自己的一生同寓言挂钩。 现实生活太纷繁复杂,也许不适于口头传播;不过传说再现现实 时只是偶尔失实,却使它不胫而走,传遍世界。刚才提到的寓言和佛 祖的声明里有一个老人、一个病人和一个死人;时间的进展把两种说 法合二为一,把它混在一起,形成了另一个故事。 被尊为佛祖的释迦牟尼本名叫悉达多,是太阳后裔苏多丹那国王 的儿子。他母亲怀上他的当晚梦见一头洁白如雪、长着六根大牙的象

钻进她右肋。 占梦人解释说,她的儿子将统治世界或者常转法轮

教导世人如何达到无生无死的境界。国王宁愿悉达多得到尘世的富贵 而不要永恒的荣耀,便把他关在一座宫殿里,凡是能使他联想到衰老 死亡的东西都摒绝在外。悉达多沉溺于声色犬马,浑浑噩噩度过了二 十九个虚幻幸福的年头,一天早晨,他驱车出游,惊愕地见到一个伛 偻的人,“头发和身体都和别人不一样”,走路要拄拐杖,颤颤巍巍。 他问那人是谁;车夫回说是个老人,世人到头来都会同他一样,无一 幸免。悉达多深感不安,吩咐立刻打道回宫,但在另一次出游时看到 一个发烧的人,身上全是麻风烂疮,车夫解释说那是一个病人,谁都 难免罹疡 的危险 。另一次 ,他又见到人们 抬着一口装着一 个人的棺 材,人们向他解释说那个一动不动的人已经死了,还说人生必有死, 那是自然规律。在最后一次,他看到一个托钵僧,一脸恬静的神情, 既没有死也没有生的欲望。悉达多找到了道路。 哈代赞扬这个传说的色彩;一位当代的印度文化学者, 事先无知,那个故事倒不乏戏剧性的渐进和哲学价值。公元 废墟和阿索卡在城墙南北东西树立的四尊塑像。 福歇 世纪初 (他嘲讽的笔调有时不免失之刻薄和不够明智)写道:如果承认菩萨 期,僧人法显前往印度斯坦各国取经,看到尼泊尔卡皮拉瓦斯图城的

世纪初期,一位基

督教修士编纂了一部名为《巴尔兰姆和约萨法特》的小说;约萨法特 (约萨法特菩萨)是印度国王的儿子;占星学家预言他将统治一个更 大的光荣王国;国王把他幽禁在宫殿里,但是约萨法特发现了以一个 盲人、一个麻风病人和一个垂死的人面貌出现的众人的不幸处境,终

①在我们看来 这个梦一点不美。印度人却不认为如此;大象在印度是家畜,是温顺的 象征;六根象牙也不会使观众看了不舒服,印度艺术中,为了暗示神的万能往往塑造出千手 千面的形象;六则是惯用的数字。(六番轮回转世;释迦牟尼之前的六个佛陀;东、南、西、 北、 下六个基点; 上、 《夜柔吠陀》文献集称之为梵天六门的六位神。 ) 原注 这个比喻可能启发西藏人发明了祈祷的器械,那是一种沿轴心旋转的轮子或圆柱,装 有写着经文的纸卷,周而复始。有些器械用手操作;另一些像大磨坊,由水力或风力驱 原注 动。

于在隐士巴尔兰姆的指点下皈依宗教。这个传说的基督教版本翻译成 许多种文字,包括荷兰文和拉丁文;在哈孔

《罗马殉教者列传》时 (

迭戈 德

  如果觉得博尔赫斯谈话录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博尔赫斯小说全集博尔赫斯全集博尔赫斯小说集博尔赫斯谈话录,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