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书农文学网友上传整理九滴水作品尸案调查科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老贤扶了扶眼镜说道:“咱们来看第一层,也就是最接近鞋底的那一层,在这一层中,我检查出来大量的有机物和矿物质成分,这种土一般路面上不会出现,只有种植作物的田里才会有,这说明死者在生前可能去过田地里。”

  “接下来是第二层,我在这一层上发现了少量的矸石和细沙,这种成分多存在于裸露的路面上,也就是说,死者当天离开了田地后,紧接着又跑到了村里的路上。”

  “接下来第三层,也是我最为困惑的一层,因为我在里面发现了基岩的成分。”

  “基岩是什么?”我不解地问道。

  “如果单纯地解释,可能有些枯燥,咱们举个例子来说吧。假如我们在地上挖一个深坑,就会发现其实土壤是有分层的,按照地质学家的划分,往往可以分为五个层面,第一层为O层,也叫有机落叶层,这一层距离地表大概只有十厘米。”

  “再往下就是A层,淋溶层,A层由表土层组成,易松动,呈暗褐色,一般厚度可以达到25厘米。”

  “接着便是B层,淀积层,通常也称之为压表层,由黏土和其他从A层淋滤下来的微颗粒组成,颜色较浅,厚度在30到100厘米之间。”

  “第四层就是母质层,仅包含部分风化的岩石,厚度通常在一至两米的范围。”

  “最后一层便是基岩层,它里面所含有的都是一些高温高压下形成的稳定的矿物质。厚度可以超过三米。一般只有在建筑工地上才会出现这样的基岩颗粒。”老贤双手交叉放于身后冲着我解释道。

  “老贤,你的意思是说,死者被害当天,先是到了田地里,然后又沿着村里的小路走到了一个含有基岩颗粒的地方,接着被害的?”我努力地梳理着自己的思路。

  “对,死者鞋底的最后一层就是基岩层,这就说明她之后没有去过其他的地方。因为这个时候她已经被害了。刚才明哥已经让刑警队的同事去村里偷偷调查了,看看石铺村最近有没有人在挖地基盖房子,如果有,在那里很有可能找到线索。”老贤关掉投影仪说道。

  “没有,我去过了。”我随口一说。

  我这边话音一落,胖磊在我身边歪着头,张大嘴巴看着我。

  “坏了,说漏嘴了!”我在心里苦叫。

  “什么,你去过了?”明哥抬头直勾勾地看着我。

  果然还是没有逃过明哥的耳朵,我只能木讷地点了点头回答:“刚回来。”

  “你有发现?”明哥丝毫没有因为我的独自行动而生气,反而客气地扔给我一支烟卷。

  “唉!”看来瞒是瞒不住了,我只能把事情的前后经过仔细说了一遍。

  明哥静静地听完,没有作声,他仔细地思考了约有几分钟的时间,开口问道:“照你这么说,这个叫谢文乐的人十分可疑。你光注意到他们家的院子里有电瓶车,你有没有注意观察他们家门口的路面上是不是有汽车轮胎痕迹?”

  被明哥这么一问,我傻了眼,对啊,不管他开谁的车,只要在门口有车轮胎的痕迹,那不就能说明有车去过他们家,他就有抛尸的条件?

  “还有,谢文乐的生活背景你有没有查过?”明哥又开口问道。

  “没、没、没有。”我的脸唰一下红了起来。

  “那你去谢文乐家干什么?”明哥有些疑惑。

  “就、就、就是去看他们家有没有车,如果有就让贤哥去检验一下。”我结结巴巴地说出了我的想法。

  “想知道他有没有车还不简单?直接上网查就是,还要亲自跑一趟?汽车不管是购买还是变卖,肯定都要经过本人核实,并且在公安局车管所备案的,你知道了谢文乐的真实身份,上网查询不就知道他名下有几辆车了吗?”

  我被明哥说得一阵无语。

  “你们随我进办公室。”明哥掐灭烟头对着我们三个说道。

  十一 像风一样的女子

  一分钟后,明哥飞快地打开电脑,登录只有公安局内部才能进入的信息系统,输入了谢文乐的身份证号码。

  吧嗒,一个挂有图片的网页弹了出来。

  “他登记的只有一辆电动三轮车。”明哥的查询得到了结果。

  “对,就是这辆,我在他们家的院子里看见过。”我用右手指着电脑屏幕说道。

  正在这时候,明哥的手机发出叮咚的声响。只见他打开短信,一张布满轮胎印的土路照片出现在他的手机屏幕上。

  “这是什么?”我低头看了一眼,好奇地问道。

  明哥把手机中的照片放到最大:

  “这是谢文乐家门口的土路照片,我刚才让前往村里调查的刑警队员拍的。谢文乐家是独门独院,而且在村子最南边,平时不会有人经过这里,但从照片上看,他门口的这条土路经常有汽车在上面来回碾压,否则不会出现这种大面积重叠的轮胎痕迹。也就是说,经常有汽车出入他们家的院子。”

  “通过轮胎印能不能找到是哪种车?”我低着头问明哥。

  “你问我?这个应该是你的专业领域啊。”明哥嘴巴一歪,抬头说道。

  被他这么一说,我干脆闭口不答。

  明哥看着我的表情,嘴角一扬开口道:“就算是公安部的专家也不可能从轮胎印上看出车型,因为现在市场上同种规格的轮胎太多,而且轮胎的花纹基本都如出一辙。既然咱们从这上面下不了功夫,就可以换个思路。”

  “这怎么说?”我又把头伸了回来。

  “谢文乐是开养猪场的,他自己没有车,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车来他的院子呢?很显然,谢文乐跟这些人之间有业务往来。咱们只需要查出谢文乐的手机号码,看他经常跟哪些人联系,把这些人的信息给调出来,然后咱们再查询在这些人名下有哪些车。得到车辆的信息后,结合案发前几天收费站的监控录像,看看有没有可疑的车辆沿着抛尸的轨迹行驶过,这样就基本上可以确定侦查的大方向。”明哥一边说一边在网上操作。

  啪嗒,啪嗒,办公室里除了他点击鼠标的声音,再也听不见丝毫的动静。我们三个屏住呼吸,坐在椅子上焦急地等待着查询的结果。

  整整两盒烟后,明哥的笔记本上写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忽然他掐灭手中的烟屁股拿起笔,在一个车牌号上重重地画上了一个圈,然后对我们说道:“我一共查出了三辆可疑车辆,一辆小型面包车,两辆轿车,根据轮胎痕迹的宽度来看,只有这辆‘湾D67825’的面包车最为可疑。焦磊,你结合这辆车的照片,查阅调来的所有监控录像,看看这辆车有没有在画面上出现过。”说着明哥将一张打印出的汽车图片递到他手中。

  焦磊接过照片,快速地扫了两眼,便往门口走去。

  “磊哥,我跟你一起。”我快步上前跟在了他的身后。

  在科室里,胖磊除了要负责刑事照相外,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工作,就是分析甄别视频资料。刑诉法规定,视频资料也是重要的定案证据,这种活儿,让他这种对光源十分敏感的人去干再适合不过。

  胖磊一进办公室,便从铁皮柜子里拿出他的超大号硬盘,接入电脑,校准北京时间,便点开了播放器。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视频在刻录的过程中默认的是监控设备的设置时间,这往往使得监控资料时间和北京时间存在误差,所以校对时间是观看录像前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胖磊先把案发时间段的所有夜晚的监控视频排列出来,因为按照正常人的思维,在白天抛尸目标太明显,只要是有脑子的人都不会这么干。

  此时他一改平时流里流气的习惯,端正坐姿,眯起小眼睛,把一段视频拖入播放器中,点击全屏,然后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

  只见画面上一辆辆汽车飞速驶过,第一段看完接着是第二段、第三段,也不知过了多久,坐在一旁眼睛有些发酸的我,趴在办公桌上睡了过去。

  墙上钟表的分针与秒针“嘀嗒、嘀嗒”地交替着打着圈儿。

  “有了。”一声惊喜的尖叫传入我的耳朵里。

  腾,我被胖磊的这声吼叫惊得从板凳上一跃而起。

  “什么情况?”我睁开惺忪的双眼,看到了他身边堆满烟头的烟灰缸。

  “我发现了明哥说的那辆车。”胖磊双拳紧握,兴奋地回答道。

  我抬头看了一眼墙上的钟表,时针和分针指向凌晨四点三十分,接着我又把目光望向电脑屏幕:

  “真的?在哪儿呢?”

  “别着急,我找给你看。”说着他快速地拖动播放条,找到目标后,他在暂停键上单击了一下鼠标。

  “你看,7月15日深夜两点钟,这辆车出现在了洞山市的高速卡口之上,三点半的时候,这辆车又返回了洞山市,而且我在其他市的高速卡口上均没有发现这辆车的踪迹,也就是说,它只在我们市的范围内出现过,而且在行驶的时间上也基本吻合,哪里有这么巧的事?所以我猜测,这车上很有可能装的就是死者的尸块。”

  我听到这儿,兴奋地上下挥舞着拳头:“那还等什么?赶紧找到这辆车,让老贤去化验,如果能找到死者的DNA,那基本上就能定案了。”

  “就是这个理!”胖磊也面带喜悦,合上笔记本,朝明哥的办公室走去。

  消息确认之后,明哥又联系了交警部门,很快找到了这辆车停放的地点。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这辆车的车主,竟然是我们市的一家大排档的老板,名叫李东,男,38岁。

  第二天傍晚,我们科室四个人跟着刑警队的几位同事站在了“云汐市啤酒广场”,当然这里面少不了那个“跟屁虫”叶茜。根据线人的报告,这个叫李东的就在这啤酒广场内开了一家大排档,但是无奈这个广场里有不下一百家大排档,寻找起来,还是有些困难。

  这时,我从包里拿出了几张放大的户籍照片给刑警队的同事分发下去。当发到叶茜跟前时,正好是最后一张,她刚想伸手来接,我扭头递给了明哥。

  此时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在啤酒广场之内找寻李东的下落,根本没有人注意到我跟叶茜之间的细微变化。叶茜有些愤怒地翻着白眼看着我。

  看着她的表情,我得意地一笑。

  “是不是那个?”人家都说眼睛小聚光,果然胖磊第一个找到了李东的位置。

  我低头看了一眼照片:

  “对,就是他。”

  正当我们准备跑上前时,一个矫捷的身影从我身后闪过,我回头一看,刚才还站在原地的叶茜没了。等我回过神来,人家已经跑出了十米开外。

  “哎哟我去,这身手。”我在心里感叹。

  “警察,让开。”叶茜一边跑,一边对着周围的食客大声地喊叫。

  声音传到李东耳朵里,他慌忙甩掉手中的炒锅,快步朝后门跑去。

  我见状,停下脚步,看了一眼李东逃跑的方向,转身朝广场外跑去。这个啤酒广场在我们市也算是比较有名的大排档聚集区,我来过不止一次,路熟得很,李东逃跑的后门正好对着一条小路,小路只有一个出口,就在旁边的楼道之内。我不紧不慢地走到出口旁,把身子藏起来,悄悄地把脚一伸,等着大鱼上钩。

  果然,还没有两分钟,一个男子被我绊了个狗吃屎,我一看是李东,趁他还没爬起来,一屁股坐在了他身上,接着双手折腕,疼得他在原地嗷嗷直叫。

  呼隆隆,一大串脚步声从我身后传来,第一个出现在我面前的便是叶茜。当她看到李东已经被我制伏,诧异地问道:“你怎么这么快?”

  我看到大队人马差不多都已经赶到,起身拍了拍双手回答道:“我说叶实习生,抓人要动点儿脑子,你知不知道你犯了抓人的大忌?你刚才那么一喊,只要心里稍微有点儿鬼的人都知道跑,要不是我提前摸清楚了路况,能这么容易就抓到人?”

  “哼!”叶茜被我说得头一扭不再理我。

  此时李东已经被刑警队的同事上了手铐。

  “警官,我就犯那么点儿事,至于给我上铐子吗?”李东看了看手铐,有些无奈地说道。

  “你给我住嘴!”我抓起一个黑色头套,使劲套在了他的头上。

  十二 黑心油

  由于李东有涉案嫌疑,直接被带到了刑警队的审讯区内。

  大家可能不是太清楚,在刑警队能够问话的房间有两种,一种叫询问室,另一种便是审讯室。

  询问室一般是普通老百姓报案,或者邀请证人过来谈话所使用的问话房间,这种房间的布局和一般的办公室没有什么区别,有的还在墙上挂着一些宣传法律的宣传画,为的就是营造一种轻松的谈话环境。

  而审讯室就有很大的不同,因为进审讯室的只有一种人——涉案嫌疑人。审讯室的构造相对要复杂,分为两个区域,审讯区和嫌疑人约束区,中间会用铁栏杆分割。审讯区是警察做讯问笔录的工作区域,一般配有电脑、办公桌、沙发、椅子等,而嫌疑人约束区就只有一样东西——“老虎凳”。

  老虎凳原是旧社会特有的一种刑具,通过对双腿和膝盖关节施加人体无法承受的压力达到折磨、拷问受刑者的目的。但是新中国成立后,该刑具已经被废除。

  公安局所使用的这种凳子叫“老虎凳”,是我们自己内部的一种戏称,主要是为了震慑犯罪嫌疑人,而不是上面所说的那种功用。

  这种“老虎凳”其实是一把固定在地面的铁椅子,椅子的下端有两个圆圈脚镣,可以将坐在上面的人脚部给固定住;椅子的两个把手位置还配有两个上下伸缩的铁环,用于控制嫌疑人的双手;在椅子的靠背上,挂有警绳,挂警绳的目的就是把嫌疑人的整个上身给捆在椅子上,防止其自残。这种凳子可以把嫌疑人的整个身体给束缚住,所以坐在上面的人,十分不好受。按照现在公安部的要求,“老虎凳”是基层的刑警队审讯室一定要配备的装备。

  此时李东被五花大绑铐在了“老虎凳”上。

  “警官,要不要搞成这样,我不就犯了那么一点儿小事嘛!”李东坐在椅子上,哭丧着脸,眼睁睁地看着几个侦查员给他的脚上扣脚镣。

  明哥没有理会,拿出了纸和笔。

  除了我们科室的几个人,其他侦查员都很识趣地走出了审讯室。

  我扭头看了看丝毫没有离开意思的叶茜,问道:“你还站在这儿干吗?”

  “不干吗,就看看。”叶茜一脸无辜地说道。

  “你懂不懂规矩?这种案件,所有的审讯都是我们科来的。”我在一旁提醒道。

  如果觉得尸案调查科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九滴水小说全集尸案调查科,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