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白落梅作品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仓央嘉措诗传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每个人都潙望此生能够找到一处让灵魂栖悤的地方, 在鄞里蓄秣锖感,安身立命。也许这里并不是故乡,

看不到儿时纯朴天然的风景,但这里却胜似故乡。

毎个人都渴望此生能够找到一处让灵魂栖息的地方,在那里蓄养情 感,安身立命。也许这里并不是故乡,看不到儿时纯朴天然的风景,但 这里却胜似故乡。能够收容一个天涯旅客,就足以见得它拥有博大宽厚 的落落襟怀。我们都是这世间疲于奔命的人,在纵横的阡陌荒凉行走, 不知道最终根植于何处,又将回归哪里。

经历了沧海桑田、人世变迁的仓央嘉措,这么多年的漂流,让他 早已厌倦。直到邂逅了内蒙古阿拉善,这片拥有草原、戈壁与荒漠的土 地。对于许多人来说,这片土地太过平庸,并无多少绮丽风光。可仓央 嘉措对这里却有一见倾心之感,因为阿拉善给了他安全的感觉,这里朴 实的民风,让他有一种梦回故里之感。十年红尘游历,仓央嘉措并不是

单纯地赏阅各地风土人情,他是在流亡,迫于拉藏汗的势力,仓央嘉措

过的是东躲西藏的曰子。所以这十年饱尝艰辛,虽然救赎了许多百姓, 但自身未曾有过真正的安稳。

阿拉善从此就是仓央嘉措的第二故乡,他的名字曾经在拉萨城风云 激荡,西藏的人们曰夜传唱他的情歌。而在阿拉善,人们传诵着这位草 原守护神的种种事迹,生生不息。在阿旺伦珠达吉的〈秘传〉中,记载 了许多仓央嘉措的灵异神迹。仿佛他真的是_个降落在人间的活佛,有 无尽的神通和法力,而他所有的使命,都是为了弘扬佛法、造福生灵、 普度众生。让人们相信,在阿拉善草原,真的有这样一个神奇的人物, 一个悲悯的活佛。

有的时候很难相信,就因为青海湖的逃遁,令百味皆尝后的仓央嘉 措,就彻底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_个不再风花雪月抒写情诗,而心念苍 生的佛?曾经坐在高高的佛床上,只想放逐天涯,为一段情爱,可以不 要那些匍匐于脚下的信众;如今流亡于民间,却只顾念百姓,只想为他 们打开心门,免去苦海轮回。或许生命的历程,真的会将一个人彻底改 变,熟悉的人,会变得陌生:罪恶的人,会变得良善;自私的人,会变 得无私。

生,不过是_朵花开的时间,死,亦不过是一片叶落的刹那。有 些人愿意仓央嘉措像落红一样绚烂地死去,在青海湖就结束他一生的传 奇。有些人却愿意他像草木一样坚韧地活着,在人世漂泊,为了他禅佛 的信念。人间草木,匆匆即是一生,可我们总是希望完美,未了的情缘 可以了却,未完成的宿愿可以圆满。一本(秘传> 圆了多少人的梦,又

176

在最深的 红尘里重逢

粉碎了多少人最初的完美?

自从仓央嘉措来到阿拉善,在这里发生的许多灵异事迹,已被人 争相传诵。而阿拉善的最高统治者阿宝王爷,亦耳闻了许多关于他的传 奇。阿宝王爷遂命阿拉善有身份的长者,去恭请他到来,并亲自率领官 员和信众在王宫迎候,隆重接待这位圣僧。仓央嘉措一直未对任何人透 露自己的身份,而他这些年行走于民间亦装扮着不同的角色。在阿拉 善,他也只是一位佛学造诣高深的僧者,没有谁知道他从何处而来,也 无人计较他的过去。

这位阿宝王爷,亦是一位豁达明朗之人,对藏传佛教亦有虔诚之 心,他与达赖渊源颇深。因为几年后,他将受清廷委派,去往西康藏区 理塘,护送理塘格桑嘉措到拉萨举行坐床典礼,这位格桑嘉措正是民间 认定的六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即七世达赖喇嘛。

阿宝王爷与仓央嘉措相逢于阿拉善,亦是他与佛的缘分。他们一 见如故,相谈甚欢。阿宝王爷被仓央嘉措非凡的气度给吸引,亦为他眉 宇间流露出的悲悯和从容所折服。便恳请他担任阿拉善的上师,今生留 驻于此,造福众生。而仓央嘉措早已对这片土地有了感情,他已认定阿 拉善将是他此生的归宿。所以他答应了阿宝王爷的邀请,与此处结下佛 缘,为这里的众生谋求福报。

1717年,三十五岁的仓央嘉措因了阿宝王爷的眷顾,在阿拉善更加 声名远播。而他也尽自己的法力,护佑这片土地的一切生灵。这一年, 拉藏汗被准嘩尔军队所杀,拉藏汗所立的六世达赖伊喜嘉措被囚在药王

仓央嘉措诗传

177

山寺内,这位无辜的假达赖在七年后默默死去。西藏民间依旧在谈论六 世达赖仓央嘉措的失踪之谜,并纷纷呼应六世达赖转世灵童格桑嘉措为 新达赖。

这些年,仓央嘉措化名为阿旺曲扎嘉措,游历印度、西藏、四川 等地。此时的阿宝王爷,对这个化名为阿旺曲扎嘉措的圣僧身份有所猜 忌。他甚至觉得其身份就是那位遁迹于青海湖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但 仓央嘉措始终是大澝朝的钦犯,所以不宜说破,只信奉他为阿拉善的上 师,此后对他更为爱戴和关照。

而阿宝王爷的王妃道格欣公主,看着阿宝王爷及阿拉善的百姓如此 信奉仓央嘉措,则有些不以为然。阿宝王妃是满清王朝第一位下嫁给阿 拉善的和硕格格,自小深受恩宠,娇生惯养。她在京城亦听过不少江湖 高人的传奇故事,所以对这位游方而来的僧人,并不在意。后来经过几 次接触,她亦被仓央嘉措超凡的气度和法力给深深折服,甚至以虔诚的 弟子自居,决意一生追随这位传奇的上师。

据说阿宝王妃还用自己的发丝为仓央嘉措制作了一只顶髻,镲上各 种珍宝,精美至极。至今在内蒙古的光宗寺,还完好地收藏了阿宝王妃 用青丝结成的顶髻和部分衣饰,那些虔诚的信众借此来怀想,当年仓央 嘉措真的在阿拉善留下了足迹,并与阿宝王爷和王妃结下宿缘。后人在 仓央嘉措的遗物中,还发现了女人的青丝,更是证实了这位年轻活佛的 风流多情。传说凄美,在西藏、在阿拉善草原,因为有了这些传说,而 显得更加神秘,令人向往。

178

在最深的 U尘里重逢

这一年中秋,适逢阿宝王妃道格欣公主回京觐见,遂邀请仓央嘉措 同行。于是,仓央嘉措带上几名弟子,随道格欣公主入京半年,驻锡什 刹海阿拉善王府。游黄寺、皇宫,在雍和宫观益西嘉措所献的檀香木大 佛。阿宝王妃对这位上师照顾周到、恭敬有加,令王府上下都对这位身 份特殊的僧人十分拥戴。仓央嘉措是活佛,在他的身上,必定有一种不 同于常人的气质,他俊秀的面容、悲悯的佛性,令人无从抵抗。

在德胜门,仓央嘉措亲眼看到第巴桑结熹措的子女及家人被押送进 京的情景。曾经风云不尽的第巴桑结嘉措,掌控了西藏数十载的政局, 人头落地之后,昨曰的华贵没入烟尘。死者已矣,生者何辜,但他们仍 旧要为往昔的过错,接受严厉的惩罚。可他们真的错了吗?成王败寇, 千古定数,任谁亦无从改变。看着一张张扑满风尘的面容,想着种种前 因过往,仓央嘉措感慨万千。

十年风雨不由人,今曰他乡遇故知,竟是这般场果。无论曾经第巴 桑结嘉措对仓央嘉措有过怎样的伤害,但毕竞由始至终,他是他在布达 拉宫最亲密的人。也只有桑结嘉措,真正地维护过他,并且教过他禅学 经典,令他受益终生。如今仓央嘉措看着桑结嘉措的家人沦落至此却无 能为力,除了叹息,他还能做什么?

谁说活佛生来就有了神的力量,可以叱咤风云,能够度化苍生? 在这苍茫的人间,有时候佛也禁不起一点风浪,因为因果定律,天意难 违。心痛难当之时,佛亦会落泪。

仓央*措诗传

179

我们都是红尘过客,也《知晓因果,却无法顿悟其中 的玄机。今生若受尽苦礁,权当是消却前世的孽債, 今生若*杨平坦,只当作是所得的福报。

都说一个有灵性的人,也许会在梦里,或者一些意象里,知道自己 的前世以及来生。梦本身就是一个虚幻,但许多人却愿意耽于梦中,做 着美丽绝伦的想象,以慰现实的苦闷。汤显祖的(临川四梦〉I至今仍 被人痴迷,是因为一切故事都在梦里发生。梦里有许多妙处,难以与君 言说。在梦里,可以不管韶光是否如云烟过隙,不管流年是否如滔滔春 水一去不回。

我们都是红尘过客,也曾知晓因果,却无法顿悟其中的玄机。今生 若受尽苦难,权当是消却前世的孽债,今生若顺畅平坦,只当作是所得 的福报。没有谁可以翻看自己的前世,亦没有人可以知晓自己的来生, 所有的猜测,皆似是而非。

所以对于西藏历代达赖喇嘛的转世,会生出好奇之心,总会忍不住

询冋:到底是如何找到转世灵童的?难道人死了真的会有转世?就算有 转世,难道这曲折过程就不会出现差错?关于如何寻找转世灵童与确认 转世灵童,之前有过交代,但还是有太多无法途释的玄妙,令人百思不 得其解。预言可信吗?高僧卜卦可信吗?圣湖的水可信吗?还有那些神 奇的天象可信吗?如若世间种种不可信,又为何还会有那么多信众匍匐 于佛的脚下,祈求度化与超脱?

白羽的仙鹤 你的双翅借给我吧 我不飞往远处 只到理塘就要折回的

这首诗,是当年仓央嘉措离开拉萨被押送至京的途中写下的。当初 许多人不解其意,以为仓央嘉措在理塘留下什么宿缘,所以愿借仙鹤的 羽翼,飞往那里,找寻他要找的人,了结他要了的事。直到后来,仓央 嘉措于青海湖神秘失踪,不知去向。于是,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的 僧人,凭借他这首诗,领悟出其间的奥妙,在一个叫作理塘的地方,找 到格桑嘉措,尊其为七世达赖喇嘛。

1708年,藏历第十二绕迥之土鼠年七月十九曰,格桑嘉措生于多康 下部理塘。关于他出生时的一些传奇,或当时出现过什么异样天象,已 无从知晓。但是作为一个转世灵童,必定有其不同寻常之处。格桑嘉措

仓央嘉措诗传 181

出生时,仓央嘉措已在青海湖失踪近两年,而拉藏汗所扶持的伊喜嘉措 也已在布达拉宫坐床一年。这位六世达赖伊軎嘉措重复扮演了当年仓央 嘉措的角色,做了拉藏汗的棋子,任由其摆布。

伊軎嘉措尽管得到大清康熙皇帝的承认,颁授了金印,下诏册封为 六世达赖嘛嘛。但是从未得到过任何僧侣的认同,亦没有得到西藏信众 真正的敬仰。而独揽政治大权的拉藏汗亦从来没有真正得到过人心,甘 丹寺、哲蚌寺、色拉寺的高僧对拉藏汗揸自决定达赖喇嘛废立的做法甚 为不满。其余的僧众亦从未停止过对仓央嘉措转世灵童的寻找,后来在 仓央嘉措留下的情诗里,他们找到了活佛的方向,就是仙鹤要飞去的地 方-理塘。

三大寺的高僧坚信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诗隐藏了玄机,是为了 暗示他们,他转世灵童的所在地。于是他们组织了许多僧众抵达理塘, 并找到了这个叫作格桑嘉措的孩子,又通过多方面的勘验认证,确定他 就是六世达赖的转世灵童。他们上书给大清皇帝,极力要求废除拉藏汗 所立的假达赖,而重新认可格桑嘉措为六世达赖转世灵童的身份。-

那时候的西藏局势依旧风雨飘摇,拉藏汗虽然战胜了第巴桑结嘉 措,赶走了活佛仓央嘉措,但他的做法不为人认可。许多部落对其虎视 眈眈,他西藏首领的位置也是摇摇欲坠。出于几次动乱,康熙帝亦不敢 轻举妄动,他对伊喜嘉措不废,对转世灵童格桑嘉措的身份作出中立的 态度。但他对这个孩子有了特别关照,将他转移到了青海和硕特部势力 范围之内,并送他到塔尔寺剃度学经。

182

在*深的

ix尘里重逄

直到1717年,拉藏汗被准噶尔军队所杀,伊喜嘉措被囚,他的活 佛身份也自然被西藏信众推翻。1719年,清朝皇帝平定了准噶尔叛乱, 才正式承认格桑嘉措的转世灵童身份。康熙第十四子和几位大臣,以及 三千名士兵,从西宁来塔尔寺,部署汉蒙大军,做好了迎请转世灵童的 一切准备。次年,皇子带来了康熙诚赐达赖喇嘛的金印、金册,并在布 达拉宫为格桑嘉措举行了隆重的坐床大典。

格桑嘉措虽然被定为仓央嘉措的转世灵童,并且格鲁派的僧众认为 他是七世达赖,但清朝政府却坚持格桑嘉措为六世达赖,认为格桑嘉措 是接替而不是继承已被废黜的六世达赖的法位,不能认作七世达赖。后 来因为藏族人民始终认为格桑嘉措为七世达赖,直至乾隆四十八年,乾 隆帝封强白嘉措为八世达赖时,意味着默认格桑嘉措为七世达赖,而仓 央嘉措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六世达赖。

格桑嘉措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的那天,拉萨城十万信徒匍匍在 这座红山的脚下,诵念佛经,以最虔诚的仪式表达他们对七世达赖喇嘛 的追随。告诉巍峨的青山、滔滔的河流,他们永世不变的信仰。此次坐 床典礼,丝毫不减当年仓央嘉措坐床时的风光。历史不过是将一幕幕戏 剧重演,而更换的只是这些匆匆而过的角色,有一天,我们都会无牵无 挂地消失,成为过去,成为历史。

清廷颁给格桑嘉措的金印上刻的是“宏法觉众第六世达赖喇嘛之 印"。如果格桑嘉措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转世灵童,那么他理所当然 应属七世达赖喇嘛。如果格桑嘉措不是仓央嘉措的转世灵童,那他又以

仓央嘉措诗传

183

何种身份存在?如果当年仓央嘉措真的病逝在青海湖,那么格桑嘉措或 许真的是他诗中所指示的转世灵童,可倘若如〈秘传〉所说,他并未死 去,而是漂泊江湖,最后隐藏在阿拉善,那么又何来仓央嘉措的转世灵 童之说?

如此错综复杂、玄妙重重的历史,实在是纠结万分。关于仓央嘉 措的何去何从,关于格桑嘉措的来由,没有谁可以给出确定的答案。历 史本身就是一个光怪陆离的舞台,多少人不明不白地存在,又不明不白 地离开,从来都没有真正把握过自己的人生。格桑嘉措自己都不明白, 到底以何种身份在布达拉宫的佛床上,一坐几十年。对于自己的身份之 链,他不问,也无从可问。只好相信自己真的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转 世灵童,相信是他诗中预言的那个活佛。因为,理塘是他的故乡。

格桑嘉措自1720年九月十五曰,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拜五 世班禅罗桑益西为师,受了沙弥戒。然后,入哲蚌寺学经。1727年,格 桑嘉措二十岁,又从五世班禅受比丘戒。亲政之后,格桑嘉措把精力放 在宗教事务上,弘扬佛法,造福众生。他一生谦逊检朴,深得西藏民众 爱戴。

西藏藏传佛教史上,出现了三位六世达赖喇嘛。这一切,缘起于六 世达赖仓央嘉措,是他演绎了传奇,又将传奇延续。然而这三位达赖, 也只是布达拉宫这座舞台上的青衣,无可奈何地导演着别人的戏,又何 曾拥有过真实的自己?仓央嘉措尽管仍被后世追溯怀念,可他的一生终 究是一场无法破解的谜。伊喜嘉措更为可悲,居住在布达拉宫十一年,

184

在最深的 红尘里重逢

到如今连他的一根发丝都找不到。而格桑嘉措注定是平淡的,或许他也 只是一个代替品,用他的肉身来顶替一个虚空的位置。

在无从解释的疑惑面前,我们到底该相信什么,又不该相信什么? 或许我们应该像白云清风一样悠闲自在,不惊不扰。像那些虔诚的藏民 一样,相信神佛的存在,相信每_片白云,每一只藏羚羊,都有无可 言说的性灵。这样就无须探寻那些难解的谜底,无须知晓三百年前的真 相。就让谜永远是谜,让昨天永远是过去,让故事永远只是故事。善良 的你我,只在尘世的一隅,沉静安宁,便好。

仓央嘉措诗传 1801

倚若每个人部在心中,种植一朵莲,那么也就是把慈 悲一起种下。你只需用阳光和雨露将之浇灌,用?良 和溫情将其滋养,就会绽放出洁净的花朵。

众生万相,说的不只是众生的容颜,还有众生的心性与情怀。的 确,这世上的人没有相同的容颜,也没有相同的性情。纵有巧合,也只 是相似和近似,每个人都有别人不可替代的地方。而一个人的性情与涵 养,则可以决定其容颜的美丑。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亦是如此。腹有诗书,气质自然沉静优 雅;心存草莽,便只是凌乱的荒原。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就 算不表达出来,也会通过心性流露于脸上。那些经历过世事风浪的人, 他的脸上,存留的是沧桑。而对于生活安宁的人,他的脸上呈现的是平 静与舒缓。我们都知道,时光是刀,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在曾经俊秀的 面容上,一刀一刀地刻下痕迹。看着年华老去,又无力挽回的时候,就

只能怪岁月无情。有时候,连自己都分辨不出,到底是岁月无情,还是

人无情。岁月依旧长青,是你将它蹉跎。

"佛说万事有因果,魔说一切皆在我。众生万相皆无相,成佛成魔 皆是我。”在佛的眼里,万事皆有因果,今日的种种,则因了昨日的一 切,今曰的一切,又将印证将来。而魔说一切皆因了自我,与天争,与 命运相争,可也只是从这棋局,跳进那棋局,又何曾有过真正的解脱。 众生万相,亦无相,我还是那个我,你还是那个你,只是昨日流光如今 曰,今日容颜已改。

自从格桑嘉措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之后,西藏的政局渐次趋于 稳定。这位年轻的活佛,每日研习经文,并无多少红尘杂念。亲政之后, 只想弘扬佛法,没有争夺权力之心。西藏地方的政事,主要由清朝驻藏大 臣掌管。那场争夺了数十年的战争,在如流的岁月中渐渐平息。善良的人 们也淡忘了当年第巴桑结嘉措与拉藏汗的那场血腥之战,忘记了桑结嘉措 和拉藏汗的死。但他们从来没有忘记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因为他流传下来 的情诗,一直在拉萨城乃至整个青藏高原的上空久久回荡。

因为忘不了仓央嘉措的情诗,所以也忘不了这个活佛,忘不了他过 往的种种,亦忘不了他在青海湖的失踪之谜。也许在那些信众里,有许 多至死爱戴仓央嘉措的人,他们会苦苦追寻他的下落。但我相信,更多 的人会懂得随缘,宁愿守着自己的家园,为他祈祷,亦不愿去惊扰他的 前世今生。他们既然相信了格桑嘉措是仓央嘉措的转世灵童,那么他们 就该诚心拥戴新的活佛,以此来证实他们不变的信仰。

寄身于阿拉善草原的仓央嘉措,自从拉藏汗死后,他的噩梦也结束

仓央*措诗传

187

了。格桑嘉措被确立为新达赖后,仓央嘉措更是如释重负,唯有局势安 定,他才能安定。关于他的下落,清康熙帝也不再追求。既然立了格桑嘉 措为六世达赖,就意味着仓央嘉措已死去,或者说仓央嘉措早已被他废 黜,加上第巴桑结嘉措和拉藏汗相继死去,就再也无暇顾及仓央嘉措在青 海湖的失踪之谜了。如今生活在阿拉善的仓央嘉措自由自在,再无须担忧 会被人察觉到他的来历,而给这片安静的土地,带来不必要的纷争。

这些年,仓央嘉措大部分时光都给了阿拉善,给了阿拉善的一切 众生。他慈悲度人,弘扬佛法,是阿拉善人信奉敬爱的上师。阿拉善草 原,流传了太多仓央嘉措美丽而神奇的故事,他就是一个有着神通和法 力的佛,为众生打开般若之门,通往菩提的圣境。所以,那些信仰佛教 的人们,更加深信上师高深的佛学造诣,也理所当然的成了他坚定不移 的信徒。仓央嘉措在阿拉善的魅力,丝毫不逊色于他在布达拉宫之时。 他们信他,一如佛祖。

所有_切,皆来自于阿旺伦珠达吉的〈秘传〉,这位自称是仓央嘉 措的高徒,为其师父写下了种种传奇亊迹。

是的,今曰容颜已改。阿旺伦珠达吉的〈秘传〉里,关于仓央嘉措 的样貌描述,让人甚为惊喜。说他即使到了六十多岁,依然容颜俊美, 光彩夺人。就算他衣衫褴褛混迹于闹市的乞丐中,亦可以被辨认出来。 而这些不仅因为他俊雅风流的容貌,还因了他身体能够散发奇香,那种 香味有如供佛的香料一样,令人舒心沉静。如此描写,是出于阿旺伦珠 达吉对师父的崇拜和依恋,也是那些虔诚信徒对仓央嘉措的痴迷。

188

在最深的 U尘里重逄

我们应当相信仓央嘉措的晚年,依旧容颜俊美,面若春风,目含秋 水。所谓仙风道骨,就是说一个人的气韵,无论经历过多少变迁,依旧 可以做到从容淡定,沉静平和。一个清醒的人,透彻的人,他们的身上 会不经意地流露出超凡脱俗的气度,高贵而优雅,深邃而平宁。

所以无论仓央嘉措自青海湖失踪之后,在江湖流浪多少年,经受 了多少雨雪风霜,但以他的佛学修为,及内心的素养,他的容颜不会过 早地苍老,反而会随着他的修为,更加地清澈明净。因为他的心,善良 慈悲,通透豁达,日久年深,那些遮不住的光芒会流露到容貌和气质中 来。那时候的他,无论是内心,还是外在,都应该是纯净美好的。

我相信那些有信仰的人,内心慈悲善良的人,无论他的容颜是否姣 好,但他们的骨子里,都会透露出一种洗尽铅华的静美。那种美,让所 有与之相处的人,都能安定而平静。慈悲是一种力量,可以極救许多沉 沦在罪恶中的人,同样也会感染许多在尘世中迷惘的人。倘若每个人都 在心中,种植一朵莲,那么也就是把慈悲一起种下。你只需用阳光和雨 露将之浇灌,用善良和温情将其滋养,就会综放出洁净的花朵。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善恶之间,宿世因果。看佛祖拈花微笑, 只叹世人浊眼识物,听佛祖大乘佛法,只求世人心静无波。"人生有太 多选择,而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信念与追求,成佛成魔,只在一念之 间。看佛祖拈花微笑,心静无波时,又何须惧怕如刀的岁月,将容颜无 情雕刻?

仓央嘉措诗侉

189

宿缘

缘是什么?缘是十字路口的相逢,是红尘陌上的牵 手;缘是万朵春花一齐绽放,是两枚秋叶_起下落; 缘是山和水的对话,是日与月的交集。

缘是什么?缘是十字路口的相逢,是红尘陌上的牵手;缘是万朵春 花一齐绽放,是两枚秋叶_起下落;缘是山和水的对话,是曰与月的交 集。在茫茫人海中相遇相识就是缘,在烟尘中流散却没有忘记就是缘。 相遇,是一种幸福的劫难,也是一种错误的美丽。相忘,是一段迷惘的 开始,也是一段清澈的结局。

我们总会说,信缘惜缘,不要轻易伤害身边的人,不要让美好成过 往。可还是会频繁地听到_些声音在叹:■■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 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B人心是善变的,任何时 候,都没有把握让那份美好的感觉依旧清新,不会老去。所以有些人, 宁可长长地别离,而不要永久地相处。唯有别离,可以让人始终记住曾 经有过的美好,相处的时间久了,则会看到彼此许多缺陷,而忽略了初

见时的那份心动。

仓央嘉措与阿旺伦珠达吉的相识就是缘,倘若仓央嘉措不是爱上了 阿拉善草原的宁静,他与阿旺伦珠达吉此生必定会是擦肩。仓央嘉措初 到阿拉善的时候,阿旺伦珠达吉才两岁,还在襁褓之中,尚不知人事。 仓央嘉措将他抱在怀里,不知道自己将来会与他结下深刻的师徒之缘, 亦不知道这位孩童竟然会是第巴桑结嘉措的转世灵童,更不知道他会为 他写下一本离奇的〈秘传〉,诠释他如莲的一生。

这些前因在何时种下,仓央嘉措也不知道。当他第一次来到内蒙 古阿拉善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与这里有很深的宿缘,所以他会停止漂 泊,于此地安身,邂逅了阿宝王爷和王妃,收下高徒阿旺伦珠达吉, 以及护佑这里的一切生灵。来的时候,仓央嘉措只知道,这里会是他 人生的第二个故乡,但从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跟落叶一样,安静 地死在这里。

格桑嘉措在布达拉宫坐床之后,仓央嘉措在阿拉善过得自在安宁, 他在此处弘扬佛法,普度众生。而仓央嘉措的首座弟子阿旺伦珠达吉, 亦是他_手栽培。他曾自筹_万两纹银,派阿旺伦珠达吉去藏区随班禅 学经。当阿旺伦珠达吉修业返回阿拉善后,即被仓央嘉措定为第巴桑结 嘉措的转世灵童,由此他成为在阿拉善出生的第一个转世活佛。阿旺伦 珠达吉的种种成就,皆源自于恩师仓央嘉措。所以他著作的〈秘传>, 对仓央嘉措的种种事迹,到了近乎痴迷的境地。

在此期间,仓央嘉措从阿拉善迁青海湖摁尖勒,居九年。直到1745

仓央嘉措诗侉

191

年,他才从青海湖摁尖勒返回阿拉善。十月,仓央嘉措染病,次年五月 八曰,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在阿拉善旗承庆寺坐化,年六十四岁。1747 年,六世达赖仓央嘉措肉身被移到昭化寺高尔拉木湖水边立塔供奉。阿 旺伦珠达吉选定阿拉善旗镇国公之子为六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并亲任经 师讲授教法。七世达赖八岁时,阿旺伦珠达吉在昭化寺为其主持了坐床 仪式,取法名图登嘉措,这就是阿拉善知名的温都尔噶根。

只简短一段文字,就这么了结了仓央嘉措后十年的命数,直接判定 了他的死亡。那是因为他所有的传奇都被前生过尽,之后的岁月安然自 若,没有风波,没有起伏,任何描写都是纠缠,都成了累赘。有时候, 甚至觉得他二十五岁之后的故事都是多余。

我甚至很难想象,二十五岁至六十四岁,这数十年的岁月,一个情 僧拿什么做到再也不纠缠昨日情缘?难道他自己写的情诗都忘了吗?难 道他对青梅竹马的姑娘许下的承诺都忘了吗?难道他对琼结姑娘说过的 海誓山盟都忘了吗?

那么多情深义重的诗句,他都忘了吗?他怎么可以忘,除非他真 的死了,除非阿旺伦珠达吉笔下的仓央嘉措根本就是假的,是一个模糊 的替身。但我们应当相信,这不会是一个虚拟的人物,因为他的文中尽 管充满了太多神奇的玄幻,但亦给与给我们真实和慰藉。倘若没有这本 <秘传〉,或许仓央嘉措的人生真的在二十五岁就散场,落下帷幕之 后,又将会上演一场怎样的故事?

是梦,就该醒来,是爱,就该延续。缘起缘灭,看似久长,回首也

192

在最深的 U尘里重逄

  如果觉得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仓央嘉措诗传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白落梅小说全集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仓央嘉措诗传花开半季情暖三生相思莫相负你若安好便是晴烟月不知人事改陈迹清欢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恨不相逢未剃时相逢如初见 回首是一生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人生何处不离人,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