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寐语者作品凤血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宫宴的布置也有很严格的讲究,"殿上正中,坐南面北设下九龙鎏金御案,与之并列左侧的凤藻玉案,坐东面西而设,便是帝后之席"。在读这段文字的时候,由于观察者相对视角的不确定,对方向的理解会有不清楚的地方,所以为了说明问题,我们以太阳升起的方向为绝对东方,那么古代座次尊卑应该是:堂上以坐北面南为尊,在室内宴请宾客,则以东向为尊。室内最尊的座次是东向(坐西面东),其次是南向(坐北面南),再次是北向(坐南面北),最卑是西向(坐东面西)。《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中有一处描写座次的地方:"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皇后的位子在皇帝的左侧,这在以右为尊以及君权、夫权、男权为上的封建社会是很自然的定律。后文中落星台上流陨般坠落的北齐太子,死前亦选择了面南而立的姿势,也算保留了自己最后的尊严。

  昆山玉碎引潜龙:

  "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出自时为汉武帝宫廷乐师的李延年所作的一首有名的宫廷乐曲:"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历史上的红颜佳人,自以为最引人遐想的都在汉代。飞燕合德班婕妤,阿娇勾弋卫子夫,哪一个不是丽质天成、风华绝代?然而,还有一人不能遗忘,那就是传说中倾国倾城的李夫人,也就是这首千古名曲的主角。正是凭借了这首名动京师的佳人歌,李延年把自己的胞妹,一个再低微不过的青楼女子,从百里香艳的平康巷抬入了金钉朱户的皇宫内苑。史书上关于李夫人的故事并不多,见诸正史如《史记》、《汉书》的仅有入宫、拒见和招魂三件事,但已足见佳人之美名不虚传,当之无愧地成为汉武帝一生的不了情。

  第九章名中的"昆山玉碎",出自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这首诗描述了当时梨园名家李凭的高超琴艺,颇具《琵琶行》之美。诗中"昆山玉碎凤凰叫"原意是以凤凰的鸣叫和神祇住地昆仑山上的翡翠碎落的声音来表达音质的清脆高昂,绝尘而出。在这里用"昆山玉碎"代指凤凰鸣叫,喻凤凰叫声像昆山美玉碎裂的声音,应该就是指昀凰在此宴上的举动。"潜龙"出自《易经·韩卦》:"初九潜龙勿用",即所谓"龙德而隐者也",意思是"君子应韬光养晦以待时机"。结合这一章中描述的晋王在北齐的地位和微妙处境,以及南秦北齐抗衡中寻找平衡点的政治关系,所以这里的潜龙应该是指晋王。这里顺带解释一下书末出现的"潜邸",是指皇帝即位前的住所,寓意龙潜之邸,与此处"潜龙"暗合。"昀凰不经意却瞥见那人若有所思的目光,眉宇间似有些阴晴不定,待昀凰凝目细看时,那丝异色却又隐去,仍只见晋王倜傥笑颜。"晋王的手腕从这句话亦可见一斑。有一点持保留意见,这昆山美玉,我认为是指代面似坚玉的少桓,宽仁温润,玉碎之时方显凌厉之色。其实大家有没有想过,少桓为什么选在这样一个北齐亲王来访的宴会上让昀凰以母仪天下之姿登上凤座,并且不留情面地搞定存有异议的一干老臣,确立少壮派的领导地位?如果从一个偏狭的角度考虑,这宴会上的暗潮汹涌,你争我夺完全可以被看做不可外扬之家丑,怎可为外人道也?然而,这正是这出戏最高明的地方,在晋王面前所显示的铁腕强势,于公于私都意义重大。所以我觉得,不应该拘泥于从感情归属的角度来理解这章的题目,晋王在等待时机,绝不仅仅针对昀凰,同时也针对少桓,试问谁不梦想天下一统,君临众生?美玉与潜龙的强强对话,在于昀凰又远远多于昀凰。

  何来乔木庇丝萝:

  第十章标题中的乔木丝萝,出自唐杜光庭所著传奇《虬髯客传》中红拂女对李靖表明心迹的一句话:"丝萝非独生,愿托乔木,故来奔耳。"该文以杨素宠妓红拂私奔李靖,结识虬髯客,助李靖成就大业的爱情故事为线索,讲述了"风尘三侠"李靖、红拂、虬髯客在乱世中的传奇作为。本来虬髯客该是故事的主角,可惜被红拂这个奇女子盖过了风头。千百年来,红拂慧眼识英雄而敢于奔就的胆识,英雄与美人的浪漫相遇,令许多人津津乐道。丝萝者,"在草曰菟丝,在木曰松萝。"后用以泛指藤萝之类的植物,昀凰现在的身份还是"飘零无依的宁国长公主","一向只在自己天地里,对天下事全无兴趣",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更不能像百鸟之王一样展翅高飞,所以不得已用丝萝作比,是残酷却贴切的事实;蔓生缠绕于草木,不易分开,故诗文中常用以比喻结为婚姻。第十章用疑问句式作为标题,发人深思,到底是丝萝托乔木,还是凤凰栖佳木?疑问已经出现,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昀凰对于权力的渴求尚在萌芽阶段,还有一段从量变到质变的路要走。

  销魂却在夕阳中:

  第十一章名为"销魂却在夕阳中",原型应该是"销魂都在夕阳中",出自姜夔的《浣溪沙》,是白石怀人系列词之序曲:"予女须家沔之山阳,左白湖,右云梦,春水方生,浸数千里,冬寒沙露,衰草入云。丙午之秋,予与安甥或荡舟采菱,或举火罝兔,或观鱼下;山行野吟,自适其适;凭虚怅望,因赋是阕。著酒行行满袂风。草枯霜鹘落晴空。销魂都在夕阳中。恨入四弦人欲老,梦寻千驿意难通。当时何似莫匆匆。"

  也许从一开始词人就隐约猜到了这段感情不完美的宿命,让人只能感叹造化弄人。这首词就是描述他们第一次分离后的相思之苦,"凭虚怅望,因赋是阕。""销魂都在夕阳中",正所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此一别,梦寻千驿意难通。一句淡淡的"当时何似莫匆匆",竟然一语成谶,定下了这段感情的基调。"销魂都在夕阳中",大概老天见不得人间有这么美满的事情,让美好的事物总是要有缺憾,让完美的感情总是没有完美的结局。少桓的一句"这样你才对我好"终于让这"无边欲孽,终归情浓",然而天不遂人愿,人亦不遂人愿,哪怕是人间黄泉相随也只是奢望,生离死别已是宿命,只是无限怅惘曾经拥有,为何不能天长地久?

  少桓与昀凰"黄泉白骨"的誓言出自唐李昂《赋戚夫人楚舞歌》:"……不奈君王容鬓衰,相存相顾能几时。黄泉白骨不可报,雀钗翠羽从此辞。君楚歌兮妾楚舞,脉脉相看两心苦。曲未终兮袂更扬,君流涕兮妾断肠……"汉高祖刘邦的宠姬戚夫人,貌美善舞,刘邦死后为吕后残害致死,所谓汉朝人彘之祸。这首诗就是描写了戚夫人的一生,读来让人感慨。

  燃榇焚羽待涅槃:

  停云别苑,这个名字取得妙!晋·陶潜《停云诗序》:"停云,思亲友也。"停云诗,思友人而作也。未知所思者谁,得此荣耀。人之一生,日月于征,知己又能有几何?与"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杜甫《梦李白》里面的"落月"合在一起就成了旧时多用在书信里表示对亲友怀念的"停云落月"。第十二章中安排晋王与云湖公主入住此地,不仅远离皇宫方便行事,更让他们感受到不同于一般外邦使臣的待遇,多了一层朋友之间的亲近,令人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哪怕仅仅是出于政治原因的考量)。

  "晋王随着沈觉一路穿花拂柳",这里的"穿花拂柳"出自毛文锡《接贤宾》:"香鞯镂襜五色骢,值春景初融。流珠喷沫躞蹀,汗血流红。少年公子能乘驭,金镳玉辔珑璁。为惜珊瑚鞭不下,骄生百步千踪。信穿花,从拂柳,向九陌追风。"咏的是驮着主人穿花拂柳冶游的聪明花骢。大家一定都已经意识到,晋王此人绝非表面上的穿花拂柳之辈,骨子里却是追风九陌的有志之人,与上文的"潜龙"呼应。"藤萝花径依九宫之格建筑",这里的九宫迷局其实一说大家肯定都能想起来,就是金庸笔下的瑛姑想了很久也没闹明白的那道数学题,出自汉代徐岳《术数记遗》,详述略过。

  第十二章的题目,其实已经透露了下面的重要剧情。《小尔雅》:"空棺谓之榇,有尸谓之柩。"同时烧掉的羽毛也是外在的东西,空棺外羽都用来比喻昀凰作为长公主或者后来的太子妃的身份,所以这里的燃榇焚羽,从计谋本身来看颇有些金蝉脱壳的意思。读到这里,对于昀凰的智慧和勇气由衷地感佩,又不由得担心,若这样的牺牲却换不来她想要的与子偕老,那该是怎样的痛楚?然而聪慧如她又怎会不知?只是一句"求仁得仁"便掩盖了破釜沉舟的悲壮,只剩涅槃之前的决绝与淡定叫人折服。这里"求仁得仁"出自《论语·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这里涉及商周时候伯夷、叔齐"逊国而逃,谏伐而饿,终无怨悔"的历史故事,简而言之就是追求"合乎天理之正,而即乎人心之安,既而各得其志焉"。第十二章中昀凰用这句话直抒胸臆,暗示了不管这一争结果如何,她终究不会怨悔,所谓心安得其志。从这里我们可以猜测,昀凰主观上一心想回归少桓,但是客观上她并没有能力掌控局势的变化以及他人对于所谓承诺的守信程度,所以最终的结局很有可能是尽力却不可为。

  为谁斫断红丝腕:

  第十三章标题"为谁斫断红丝腕"出自元朝杨维桢所作《断腕楼》:"老羶裹骨木叶山,飞楼突起穹庐间。云是阏支好风节,快斧斫断红丝腕。红丝腕,为谁断?群酋什什圹中满。赵家侍儿言太迫,阏支面赤情頟頟。岂如南朝司户妻,断臂旌门大字题。东舟小儿食虎气,引得南兵石桥至。抹搭河边牝豕啼,孽风吹楼作平地。"断腕楼建于辽,当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回纥皇后述律平(后被尊为应天皇太后),可以说是辽国开创史上最重要的女人,她的韬略决断、远见卓识,是阿保机创立功业的重要支柱。她曾跟随在阿保机的身边,为他出谋划策,陪他四处征战,在"诸弟之乱"中显示了她不同凡响的军事才能;佐辽太祖开基立国,谋划的一场成功的契丹版鸿门宴帮助阿保机顺利统一契丹八部,建立契丹第一个皇权世袭的奴隶制国家;太祖死后更是凭借断腕殉夫,扫清异己的狠辣手段治国易储,让所有人俯首称臣,从而坐稳权倾天下的太后交椅。本文中,昀凰不论用何种手段,牺牲终归难免,也只有狠辣的一搏才可能搏回一线生机。更重要的一点,从这个标题我们似乎可以预见昀凰此去北齐已是必然,却终归无法如愿回到南秦,而她与少桓的感情只能像断掉的手腕,因其无法回归而成为实质上最具悲剧色彩的政治与权力的牺牲品。

  此身已随前缘误:

  "肌肤相贴,鬓发相缠,曾多少次缠绵在凤榻鸾帷,却是第一次共枕于帝后的龙床",借这一句话,我们来讲一讲"结发夫妻"的来历。"结发夫妻"一般指的是元配夫妻。头发在古代由于"受之于父母",被看得如生命一样重要,在浙南就有因"结发夫妻"而衍生出的"束发托身"与"投丝慰情"的民俗。"结发夫妻"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古代男人以胡须长短衡量人的学识,当时有一个皇帝胡子很短,故而登基前夜辗转反侧无法入睡。他的准皇后想了一个办法造假,她剪下自己的头发,仔细地接在皇帝的胡须上,一夜工夫,使皇帝的短胡子成了长胡子。次日皇帝登基时,臣子惊叹皇帝一夜之间胡须过脐,无不拜服。皇后剪发接皇帝胡须的好事为人称颂,于是人们将他们称为"结发夫妻",以此来表达患难与共、互助互爱的夫妻间的深厚感情。作为天子的少桓,结发妻子只能是皇后,所以这句话暗指了他与昀凰这段炽烈却没有名分、刻骨却见不得光亮的感情,不是结发胜似结发,凄美至极。

  回看流年是蹉跎:

  梅妆,又名"寿阳妆",始创于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宋书》记载:武帝女儿寿阳公主曾于正月初七日间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于额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自后有梅花妆,宫人多效之。五代前蜀诗人牛峤《红蔷薇》中"若缀寿阳公主额,六宫争肯学梅妆",就是说的这个故事。到唐代发展为往脸上贴金箔花钿,成为一种化妆时尚,更有用翠鸟毛做成的"翠钿",翠色额妆更添妩媚。至宋朝时,还在流行梅花妆,汪藻在《醉花魄》中吟:"小舟帘隙,佳人半露梅妆额,绿云低映花如刻。"文人们爱极了这个故事,诗词里不断重现这个情境。白石著名的《疏影》词里便有"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这样的佳句。李商隐《对雪二首》之二:"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妆。"白居易《新春江次》:"粉片妆梅朵,金丝刷柳条。"陆游《湖山柳姑庙》:"汀月生眉黛,溪梅试额妆。"寿阳公主的人生在史书上没有留下更多的记载,然而那朵小小的梅花,却将她的名字留在了暗香浮动的梅林间。世人传说寿阳公主是梅花的精灵变成的,因此寿阳公主成为正月的花神。

  "晨光漫透小轩窗,昀凰安然端坐妆台",这一句看似普通,读来却让人哀由心生。苏轼为十年前去世的妻子王弗所写的著名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十年",是漫长的时间;"千里",是广阔的空间。在这漫长广阔的时间、空间之中,又隔阻着难以逾越的生死之间的界限,由此倍增"无处话凄凉"的感叹。时、空、生死这种种界限难以跨越,那只好乞诸梦中相会了。梦境中"小轩窗,正梳妆",仿佛新婚时,在妻子身边,眼看她沐浴晨光对镜理妆时的神情仪态,心里满是蜜意柔情。然而,真的在梦中相见了,心中的千言万语,十年来的苦苦思念,却一时不知从哪里说起,堪堪"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知道了这里暗藏的经典,大家应该就能更好地体会寐所设的伏笔了。昀凰此去不是死别却是比死别更可怕的生离,只恐怕,梦中相见亦难求,徒留离恨无绝期。

  当时何似太匆匆:

  第十七章标题出自姜夔《浣溪沙》系列,在"销魂却在夕阳中"一章中已作解释,请参照前文。

  别有幽怨各自生:

  第十八章标题的原型,若没有猜错应该是组合了白居易的《琵琶行》:"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和纳兰性德的《南乡子》:"别自有人桃叶渡,扁舟,一种烟波各自愁。"给出了一个哀愁幽怨的基调,并在下一段的描写中将这种情绪慢慢铺展。栖梧宫,取凤栖梧桐之意。只是"夏去、秋尽、冬来,辛夷宫外梧桐碧影渐渐落尽",此番光景凤凰又如何栖身?任凭那桐华殿"焚椒兰,悬明珠,烟斜雾横,日夜丝竹绕歌台,备极繁奢之能"也掩盖不了此间的衰败。关于"椒兰"的典故,最熟悉的当属屈原的《离骚》"览椒兰其若兹兮,又况揭车与江离"和杜牧借古讽今的《阿房宫赋》"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那么椒兰到底是什么呢?其实指的是两种薰香植物椒和兰,《荀子·礼论》中描述:"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

  故人一去不堪梦:

  第十九章的标题颇有些"梦寻千驿意难通"的意境,相比前面章节欲语还休的伏笔,这里明确了昀凰与少桓再不可能相见的事实,就好像当年陆游忆咏被迫分离而后早逝的发妻唐婉:"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这段凄苦缠绵的爱情,那只见梅花不见人的无奈哀伤,梦断香消四十年的一往情深,留给后人多少叹息。

  媵妾之身:媵,指陪嫁之人,媵妾就是纳陪嫁之人为妾。

  啼鸟惊飞恨未央:

  火漆急报,火漆即封蜡,用于邮政信件、文件或密件封口,以防止被他人打开。古代人们在重要的文件或信件、密件、包裹等的封口处滴上烧化后的火漆,趁热盖上章,这样任何人企图私自打开,都会造成火漆破损。

  弹指灰飞事成空:

  颇喜欢第二十二章的标题,包含了很不错的两首词,既有婉约派的意境又有豪放派的大气。首先是李之仪的《踏莎行》:"一别芳容,五经寒暑。回文欲寄无鳞羽。多情犹自梦中来,向人粉泪流如雨。梦破南窗,愁肠万缕。那听角动城头鼓。人生弹指事成空,断魂惆怅无寻处。"一句"人生弹指事成空,断魂惆怅无寻处"颇为贴合此时昀凰的心态。说到"灰飞",大概就很直接地想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赞周瑜的一句"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两个王者的同盟,没有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只有征服者的豪情万丈。提到用计,本不是本文的行文重点,所以文中涉及的三十六计中的经典,如昀凰竹舍自嘲时提到的美人计,真正所想的金蝉脱壳,晋王南帝的暗度陈仓、借刀杀人,瑞王所猜调虎离山、围魏救赵以及在文中暗藏的谋略,均在此略过。

  独向天阙伶仃行:

  看完第二十三章,再来品味这个标题,让我想起来曾经读过的一首现代词:"旷野披霜,苍山负雪,朔风如裂。粉蕊虬枝,昂然向天阙。悬崖绝壁,自芬芳、谁需蜂蝶?"这里的昀凰,恰似一株凌雪红梅,孤独伶仃却有一份决然不屈,正一步步走向真正的涅槃。

  "女子过美则不祥(或近妖)",这类关于红颜祸水的观点曾经出现在《左传》,当时晋国大夫叔向想娶夏姬的美丽女儿,遭到母亲的强烈反对,理由是她的母亲曾"杀三夫、一君、一子而亡一国两卿",所以"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并得出"有甚美必有甚恶"的观点来。逼宫一章中,骆臻眼中的昀凰,"美而近妖,活脱脱就是妲己之媚、妹喜之妖"。妲己和妹喜算是红颜祸水的最早典型,一个心狠手辣一个骄奢淫逸。熟悉《封神榜》的读者自然知道商纣王宠妃妲己,而妹喜嚣张的年代则更早,她是夏朝最后一代天子桀的妃子,惹得天怒人怨,"时日曷丧?吾与汝偕亡!"最终灭国于商。

  昀凰用"人人皆醒唯我沉醉"形容当年醉酒的母亲,这句话其实是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变体,却都表达了人物内心的孤苦无奈。

  一夜东风看摧杀:

  太子的SM是第二十四章的重头戏,更是昀凰涅槃的重要推动,故而该章取名如此,一个"东"字暗指太子身份,"摧杀"二字已是精妙,偏偏还有一个"看"字可谓题眼,所传达的氛围实在不可言传。"摧杀"中涉及的守宫锦,在当代一些农村还有类似的传统,相比那传得神乎其神的守宫砂,在通常情况下更有科学根据,却仍取"守宫"这个名字。守宫其实是古代对于壁虎类的别称,晋《博物志》记载,古代所谓守宫砂是用食满七斤朱砂的壁虎制成,点在女子身上,用来检查贞操的存在与否。元顺帝宠妃程一宁"绿窗深锁无人见,自碾朱砂养守宫"的诗句正是女人表明守身如玉心迹的代表作。谈到出嫁从夫的观念,我们来解释一下"良人"的来源。古时夫妻互称为良人,后多用于妻子对丈夫的称呼,例如《孟子》"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所言正是封建社会女子对丈夫的依赖。据说后来的夫妻互称"郎君"和"娘子",里面的"郎"和"娘"正是从"良人"的"良"分化而来。

  太子的"朱衣玄裳"和太子妃的"翟衣青裳",颜色方面涉及尊卑等级内容太广略过不说,只是给细心的读者解释一下古代衣和裳的区别。《诗经》已经有了"绿衣黄裳"的描写,通常的理解是男女式裙服称为"裳",而"衣"泛指上装,包括内外各层,功用也有细分,在此略过不表。

  箫韶九成待来仪:

  第二十五章标题以及稍后提到的骆后居处来仪殿,都出自《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相传《箫韶》是舜为尧所作,用以歌颂先辈,并示忠心继承。"九成",简单说就是《箫韶》乐章所分九章,所以《箫韶》又称《九韶》。传说中箫韶九成至美,可引来凤凰随之起舞,亦暗喻盛德至极而生"瑞应"。从尧舜至先秦,各方面都盛推九韶,夏、商、周三代帝王亦把《韶》作为国家大典用乐。昔年孔子以"君子不居乱邦"为由离开鲁国移居齐国,在这里听到了他认为世间最美的音乐,正是《箫韶》。《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当代考古发现的古琴减字谱《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经考证就是当年的《韶》乐遗律,其中的"凤凰来仪"正是《韶》乐的高潮部分"凤凰来仪,百兽率舞"。

  "月缺疏桐,人约三更",前半句出自苏轼受贬时所作《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昀凰与少桓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满怀伤感,他们的相许远没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那样浪漫,月缺注定无法圆满,桐疏又怎能承载凤影?

  素手乾坤见方寸:

  崇明殿"乌檐朱柱下连着一色的粉墙,廊外寒梅扶疏,暗香宜人",这样一个清雅的去处,典出北宋林逋《山园小梅》:"众芳摇落都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尤其是疏影暗香两句,堪称写梅经典。

  第二十六章中对棋局的描写,是人物刻画的重头戏。三人弈兴高昂,手谈正酣,昀凰"素手轻拈白玉子,敲云碎,起落见乾坤。"典出元黄庚《棋声》:"何处仙人爱手谈,时闻剥啄竹林间,一枰玉子敲云碎,几度午窗惊梦残。缓着应知心路远,急围不忘耳根闲。烂柯人去收残局,寂寂空亭石几寒。"诗中"一枰玉子敲云碎"可谓妙绝,而"敲玉"正是围棋的雅称之一。由于篇幅关系,"烂柯"的典故在此略过(下文将略有涉及),另一个别称"手谈",意指以手代口的交流,在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中有述:"王中郎以围棋为坐隐,支公以围棋为手谈。"魏晋以来,社会纷乱,士大夫阶层随着对现实的失望,转而崇尚清谈,以老、庄、易为主要内容的玄学,成为主要的谈资。这种社会风气自然影响到包含着玄妙境界的围棋,王坦之(官居中郎)与支遁(高僧)都是东晋名流,与谢安、王羲之相知齐名。前者居官而隐,围棋自然被其奉为"坐隐"的途径,后者更索性称围棋为"手谈",乃以"手谈"代"清谈"也。棋罢齐王"身旁只余一副残棋,几上茶烟也渐凉",一方面借用了《棋声》后两句的意境,另一方面借"茶烟"的细节渲染了哀凉的氛围,红楼里宝玉给潇湘馆所题的对联"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在仿佛带着绿色的茶烟里对弈固是优雅绝尘,只是若茶烟已凉棋已残,风雅不再徒添伤感。正所谓"棋枰胜负,翻覆如斯",棋玲珑,万象生;世事如棋局局变,人生如棋步步深。"小小棋枰间,关山万里毕现,运筹决胜,奥妙人心,恰滚滚桑田浪起,又飘飘沧海尘飞。"如作者注,此处典出元薛昂夫《蟾宫曲·题烂柯石桥》:"懒朝元石上围棋。问仙子何争?樵叟忘归。洞锁青霞,斧柯已烂,局势犹迷。恰滚滚桑田浪起,又飘飘沧海尘飞。恰待持杯,酒未沾唇,日又平西!"意在表现时光飞逝,沧海桑田瞬息万变的纵横开阔。

  从此不复梦承恩:

  第二十七章标题出自王国维《虞美人》:"碧苔深锁长门路,总为娥眉误。自来积毁骨能销,何况真红一点臂砂娇。妾身但使分明在,肯把朱颜悔?从今不复梦承恩,且自簪花坐赏镜中人。"到了第二十七章,齐王与骆后的最后一点温存也化为乌有,可以说直到逼宫之前骆后对于齐王都还怀有旧情,哪怕到她面临最后的绝境那一刻,仍旧空盼着这份感情,只可惜对皇权的贪欲,导致她"从今不复梦承恩",最终彻底湮没了残存的夫妻情分。骆后一句"衣不如新,人不如旧"提起当年旧事,此处典出乐府《古艳歌》:"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描写了女子被丈夫抛弃却不忘旧人,同时表达了希望丈夫念旧回头的心愿。此处骆后对已故旧恨仍旧耿耿于怀,体现了她争强偏隘的个性,也正是这样的个性,导致了她自己乃至儿女一生的悲剧。

  卑飞敛翼鸷将击:

  第二十八章标题出自《六韬·发启》:"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比喻欲擒故纵,伺机而后发。《六韬》是战国时期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为一体的兵书,分为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卷,分别讲述治国用人的方法,用兵的韬略,军事组织、战争环境和武器布阵、战术,以及军队的指挥训练,"发启"正是属于第二卷。这本书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的始祖。譬如《孙子·势》:"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纩弩,节如发机。"就是对上述战略思想的延伸和扩展。而第二十八章中昀凰不争为争的圆融手段,正是这条策略的真实写照。

  举事在即,晋王对昀凰说"岁不我与",典出《论语·阳货》中阳货用来游说孔子的话:"日月逝矣,岁不我与。"用以说明时间不等人的道理,而后文紧跟的"旦夕祸在,时不我待"则进一步表明形势的险恶,举事刻不容缓。

  劲羽离弦不能回:

  第二十九章中讲到盛宴选用的燕乐,包括多种音乐形式,如声乐、器乐、舞蹈、百戏等,多段的大型歌舞曲叫做大曲,在唐代燕乐中具有突出的艺术成就,使用的主要乐器有琵琶、箜篌、笙、笛、拍板、方响等。宋沈括《梦溪笔谈》述:"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者为宴乐。"文中序曲之后的清商大曲正是沿袭乐府音乐的传统部分。宴(燕)乐的发展在隋唐尤盛,已远远超越了早期"房中乐"的理念。例如文中提到的"诸部伎坐立廊下各施妙艺",就是指改革后的坐部伎、立部伎:坐部伎在室内坐奏,人数较少,音响清雅细腻,要求乐师有较高的技艺;立部伎在室外立奏,人数较多,常有很喧闹的合奏,有时还加入百戏等。

  云退霜杀夜将尽:

  第三十章行宫内殿的杀戮现场声色逼真、引人入胜,最让我佩服的却是"博山炉倾倒了一案残香"。博山炉是西汉时期常用的熏香器具,通常有两个孔,烟先从两孔分出,在上升过程中再合二为一。李白《杨叛儿》里面有一句非常经典:"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拟自乐府古词"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仍旧说的男女云雨情事,在意境上却得到了美化和升华。第三十章在这样的场景下,似不经意间插入一个倾倒的博山炉,一案燃尽的残香,爱到尽头覆水难收,帝后的情分亦将灰飞烟灭。

  一夕翻覆在天家:

  谈到第三十一章中篆字的"受命于天,福寿永昌"传国密玺,就不能不涉及阿寐的终极偶像。公元前228年,秦王嬴政破赵,得和氏璧。公元前221年(秦二十六年),秦王政统一中国,称始皇帝,命廷尉李斯篆书玺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选用和氏璧,命咸阳玉工孙寿将其磨平,雕琢为玺。秦始皇想让这块玉玺也代代相传,因此称为"传国玺"。

  云湖忆起昔日的昀凰"在那人身畔巧笑倩兮、明眸盼兮,端的是风华绝代",此处典出《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算是最早最细致描述美女的经典之作,用来赞美卫庄公夫人庄姜的天生丽质。全诗写的是她始嫁卫国的情形,"硕人"的意思是身材高大修长,是当时对于美女的审美标准之一。

  血色山河万里染:

  "来仪殿"换成"朝阳殿",迎接新的主人--真正的凤凰。梧桐与太阳,在《诗经》中就与凤凰相联系:"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凤凰栖于梧桐自不必细说,其实此处还暗藏了昀凰名字的来历。昀者,日光也;鸟中之王,雄为凤,雌为凰--昀凰,翱翔在烈烈日光下的百鸟之王。如恪妃所言:"你降生之日,皇上梦见了金色凤鸟在日光下飞舞,便为你赐名昀凰。"至于前面提到的北齐民间关于太子妃的传言,"有说她降生之时有凤凰凌日,有说她是九天玄鸟应命降世,历经数劫不死"。前一说与昀凰父亲梦境相合,后一说提到的"九天玄鸟",仍旧借用了《诗经》:"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这是殷商后代祭祀祖先的诗歌。意思是说天帝命令玄鸟生下商的始祖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史记·殷本记》),后来建立了强大的商王朝,而玄鸟就是商的始祖。殷商崇信玄鸟,因而商代的青铜器上铸有很多变幻无穷的凤纹图案。这里用来说昀凰,是表达了百姓希望她能为北齐带来福音的美好愿望。

  本书渐近尾声,前后涉及的一些古代刑法,除了"扑杀"等已在文中解释过,其余放在这里一并讲解。古代刑罚构成法律的基本内容。秦以前,刑罚种类主要有墨刑(黥)、劓刑、膑刑(刖)、宫刑、大辟五种。前四种为肉刑,常附加于劳役刑,墨者守门,劓者守关,刖者守囿,宫者守内。汉律承前五刑,于汉文帝时实施改革,废除肉刑,并一直延续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和确立了笞、杖、徒、流、死这五种新的主要刑罚。此外,赎刑和肉刑也一定限度内存在。"株连"是因一人犯罪而牵连亲属和其他人,以有罪诛及无罪的制度,有"夷族"、"连坐"、"没籍"、"禁锢"等形式。其中"夷族"是诛灭犯罪人亲族的一种刑罚,秦代广泛使用,属于株连的一种。"连坐"始自商鞅变法,在宋后广为实行,在普通市民范围内一人有罪,四邻连坐;在军队里则五人编为一伍,一人逃亡,其他四人就要连坐处罚。"流徙"属于流刑的一种,是指因罪而流放边远,在虞书舜典已有记载,至北周已发展得比较完备。"族诛"可以说是"夷族"改革后的变体,根据株连范围的不同,又分为"夷三族"、"诛五族"、"诛九族"之类(以第三十二章为例)。这里"五族"指本人、两弟及两妻的家族。"九族"有两种说法:一为本身及以上的父、祖、曾祖、高祖和以下的子、孙、曾孙、玄孙;二为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合为九族。

  谁家天子谁家事:

  阅读本书还可以了解到一些中药的知识,除了大多数读者明白的麝香,再挑选几处作一些力所能及的浅显说明。"锦绣华年对霜冷"一章中解释古时候的沐浴香汤时提到过豆蔻汤,主要原料豆蔻,根据《本草拾遗》记载,属姜科多年生草本,具有行气化湿温中的功效。汉伶玄《赵飞燕外传》谈道:"后浴五蕴七香汤,踞通香沉水坐,燎降神百蘊蕴香。婕妤浴豆蔻汤,傅露华百英粉。"就是指成帝皇后赵飞燕洗澡用的"五蕴七香汤"以及其妹赵合德用的"豆蔻汤"。而传统的兰汤浴中的兰,与我们所熟悉的属于兰科的兰花不同,此兰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中的一类兰草,在《神农本草经》中这样描述:"味辛,平,主利水道,杀虫毒,辟不祥。"所以兰汤浴实际上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防病治病的手段,尤其在各种疾病多发的"恶月"(夏历五月)风行民间。而前面章节中商妤给昀凰擦身用的艾叶水,所取艾叶更是一种简单却用途广泛的药材,在本文中取其温太阴、厥阴、少阴三阴,生温逐冷除湿的功效。说到昀凰病倒后刚开始服用的细辛甘草汤,细辛和甘草我小时候在爷爷的中药房闻过不止一次,实在香得刺鼻(确实不能说它们臭),以至于一直以来春季常受困于咽炎却无比排斥药店出售的甘草含片。这两种药都具有祛风散寒、解表温里的功效,只是较为温和常做辅药或不敢下重药的时候缓解病情用,所以这味细辛甘草汤的药效自不可与《伤寒论》里面记载的麻黄细辛附子汤或麻黄附子甘草汤同日而语。至于商妤泡脚的活血舒络汤,则是应用了中医对于痹症"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基本原则,文中医女所用红花、三七正是两味活血通络化淤的常用药,只是真正有用的活血舒络汤,应该比这个多好几味药,如当归、生地等,所以怀疑文中所述药汤是在骆后授意之下的偷工减料,本意就是要废掉昀凰的臂膀。宫变之后骆臻携子欲服水银霜自尽,水银霜又名粉霜,是用升华法制得的甘汞(汞的氯化物),有杀虫、攻毒、利水、通便等功效,可治惊风、恶疮、狐臭等,但毒性较大,内服很少剂量即可致死。最后,第三十三章谈到的毒死尚尧生母的"附子汤"确实高明,附子若使用得当不失为一剂用途广泛的良药,对于产妇甚至可有助于减缓产后供血不足引起的肢体末梢酸麻疼痛;但是若附子未经足够时间高热处理,或过量服用,将对神经与心脏产生极大的毒性而导致服用者死亡,原理与过量服用兴奋剂猝死类似。

  半世过尽半世兴:

  尚尧对待昀凰,所幸没有"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典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春秋名士范蠡和文种,一文一武辅助越王勾践,勾践卧薪尝胆灭掉吴国以后,范蠡选择隐退,并写信劝说文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不信,终被勾践所害。而本文中,至少到本部结束的时候,尚尧和昀凰这一对"芙蓉暖帐度春宵"的佳偶还能够持续盟友般的互相扶持,"正午日光中翩然降临的凰鸟,终得栖于北方佳木",登基立后,也算让人欣慰。

  于无声处听惊雷

  by Appd

  层层叠叠的阴谋,永无休止的杀戮,背道而驰的爱情……每一幕戏,每一场景,每一个人物,无不像放电影一样从脑海里掠过,声声马啾鸣,千军万马疾行,烽火中的厮杀,无声处的鲜血,诡异暗夜里的宫闱,或美丽或狰狞的天家儿女,一幕幕,一场场,都深深地印在了记忆深处。读寐的文,真像是在看一部精彩的电影,绘声绘色,身临其境。

  对于昀凰这样一个身陷爱情中的女子,且不说她为了爱人的江山大业,冒险只身北上和亲,就是她强忍心头的嫉妒,为少桓安排好太子的一切,化内宫的风险干戈为平静,也是出于她对少桓的爱。对于他,她是毫无保留地付出,再苦再累再危险,她也心甘情愿,只为有朝一日自己能跟他堂堂正正地在一起,哪怕自己隐姓埋名也在所不惜。可是,得知东乌桓之谋时,心气极高的昀凰的失落是言语无法形容的。封疆尤其是致命的打击,这就是自己最爱的人,这就是天上地下要与自己永相伴的人的打算?他,根本就没有让她回去的打算!是啊,今日的昀凰,即使回去,也是名不正,言不顺,就是隐姓埋名做他身边的宫女,又怎躲得过宫里千百双注视的眼睛,他,开明之君,新兴之帝,有了自己的太子作为皇位继承人,大局已定,前途已知,哪儿才是她华昀凰的位置呢?少桓,他终究还是放弃了昀凰,说什么初恋情深,道什么生死相依,泉下相随,哪比得上骨肉情深,更不要说千秋大业,祖宗江山了。爱情,在现实面前,还是低下了高贵的头颅。哀,莫大于心死,在昀凰无力地答应晋王"我愿意"的时候,她大概已经放弃了对爱情的最后一丝幻想了。

  如果觉得凤血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寐语者小说全集帝王业回首已是百年身凤血千秋素光同明月照人来好久不见凰图在寂与寞的川流上衣香鬓影,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