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我想吃肉作品诗酒趁年华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骠骑将军将缺了个长史,一打听,还是被气走了,这可是个大新闻,方长史一点也不肯为老上司隐瞒,竹筒里倒豆子,全倒出来了。世人都夸,方长史真是个有节操的好人,不肯与颜启这样的恶心货为伍!
这便是礼法了。举个例子,纣王的同父同母的哥哥微子启,就因为他妈生他的时候还是妾,不是妻,虽然后来亲妈扶正了,他排行还在纣王之上,大家就认纣王这个扶正后生的是嫡出,微子启偏就不能被认做嫡出。只不过后来皇家实在不讲究,可底下人家,还是要说道说道的。
颜平之这天还没下班就听到了消息。他的感觉很复杂,总以为自己什么也不比人差,就因为亲妈不是正室,就要低人一等,他是想做嫡子的,但是…又不想做楚氏的儿子。反过来说,能享受嫡出待遇,又有父亲的疼爱,真没什么不好。可是…亲爹哎,你怎么闹得满城风雨了呢?
一回到家里,才知道颜启已经让全家上下准备着了,颜平之不是颜启这老天真,登时就是眼前一黑。这事儿,真像方长史说的,偷来的锣儿,敲不得,打量谁不知道呢?这下可好,不是鸡,也是鸡了。赵氏还在那里喜滋滋的道喜呢,恨得颜平之破口大骂:“蠢妇!被看了笑话还不知道!”更深衔楚氏。
赵氏是真不知道,她娘家就是个乱窠子,哪里知道规矩二字怎么写呢?
柴氏与姜氏听了只管约束手下人:“都不许去传这个话!”却又分别教儿女,不许与三房亲近。
颜神佑听了姜氏嘱咐,一面打哈哈,一面想,我吃多了撑的才跟他们好。本来就不是一路人,他们没拿咱当自家人,不想着把蛋糕做大,只想从咱嘴里抢吃的。这是有天然的利益冲突,人家已经下手抢了咱家的资源(官职),还想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不脑子有病吗?蠢也不是这么个蠢法儿的,反正她是不觉得自己有能力、有必要跟三房搞好关系,弄一个光环大开,照得三房诚心归顺,为了颜府的将来共同奋斗。
她更有一奇,怎么这个朝廷从上到下,皇帝蠢、将军更蠢,它怎么还能开得下去的呢?这里面究竟有什么故事?她却不知,这一伙人,从上到下,手里都颇有几个兵,从来枪杆子里出政权,这真是条颠簸不破的真理。
此时她只在疯狂吐槽颜启,这位便宜祖父真是…蠢到家了啊!是啊,都蠢到自己家里来了。朱棣,皇帝,够牛了吧?为了弄个嫡子的身份,连亲妈都不认了,都从记录里抹去了啊!只认自己是马皇后生的。就这样,还有人要挖坟扒他出身,还真扒出了蛛丝马迹。颜启这个…得,明白了,他根本就没想掩盖什么的,纯是…既然想当XX又想立牌坊,把天下的便宜都占了。真是,真以为天下就他一个聪明人了,所有人都该为他的利益让路了。回忆起她外婆对她阿婆的评价,颜神佑忍不住为这对父子点了三十二个蜡。
姜氏颇为着急,顾不得女儿听懂听不懂,对阿圆道:“你与她们四个丫头,必有三人在神佑身侧,不许令外人近她七步之内!三房其志不小!”
颜神佑心说,错了错了,要弄,也是弄大伯和大堂哥啊。
事情还没完,有大志向的根本不是颜平之,论起志向,颜启比他大得多了。
好容易颜平之泪流满面跟颜启解释了:“阿爹,这事儿,真不是这么办的。嫡庶…真是…生来注定的。”他说这话十分艰难。
颜启在长史那里碰了一鼻子灰,又看心爱的儿子一哭,也是十分心疼又很灰心:“委屈我儿了。”这话说得有趣,有种你别娶高门大户的女儿,你去娶吴氏啊?
颜平之道:“儿有阿爹疼爱,并不委屈,阿爹总是为儿着想的。”
颜启一想,不错:“放心,我总要为你筹划的!”
颜平之怕他再犯蠢,忙道:“何敢烦劳阿爹呢?儿已知足了,只是二哥…”
颜启一摆手:“不要提那个没用的东西!来,我有件事情…”
父子二人低头密语,颜平之听了,脸上泛起潮红,心儿噗噗乱跳:“阿爹,这样不好罢?”
颜启道:“有甚不好?!我的孙女儿,你的闺女,有什么不好的?我看配得太子。圣上须有人保扶太子哩。”得,娃娃还不满周岁,还不知道能养到多大,封王都还没封呢,他就打上这主意了。
如果这事儿让米丞相听着了,非得把老头儿笑死不可。
作者有话要说:嫡庶涉及问题比较复杂,一般情况下,都是当爹的儿子,待遇是差不多的。嫡长承嗣的,分家的时候多分一倍,其他的,只要是承认了的儿子,都是诸子均儿——奸生子除外。
但是,涉及到袭爵问题之类,还另有说法。比如颜家现在,如果老大老二都死了,嫡庶有别,承爵的应该是老四,因为他是嫡出。如果颜启胡乱操作,假设暗箱操作成功,按照排行,就是老三承爵了。这种情况如果被揭发,是犯法,是要问责的。
第18章 窝里放横炮
却说颜启突发奇想,要给他这心爱的庶子找个好身份,比如…当下任皇帝的岳父。当然,此事且得保密,不能叫别人捷足先登了。此时的颜氏父子还不知道,皇帝心里的靠山,压根儿就不是他!颜启还在那儿忙呢,想着怎么样突显他那三孙女儿。
颜平之却有些踌躇:“旁的还好,只怕二哥…”拖后腿。
颜启冷哼一声:“他敢!”说到颜肃之,他忽然就想起颜神佑来了,这丫头不是很聪明吗?嘿!有了!
颜启便布置给颜平之:“你不用管他,且要将静姝教好,还要传出她早慧的名声来…嘿嘿!”这么大的娃娃,名声,还不是大人给传的?当然,颜启也承认,颜神佑是比同龄的孩子聪明那么一点儿。可在颜启心里,还是比不上心肝宝贝儿留下来的血脉重要。就算睁眼说瞎话,他也要说颜静姝才是最好的。
颜平之领命而去,暗道,交给妻子怕是不行了,不如想一办法,交到…交到谁手里教导好呢?
颜启却想着怎么样逮住了颜肃之抽一顿,好敲打他不要拖后腿。哪知眼下却难找到颜肃之,这货真是上辈子打游击的,哪怕颜启派了两队人在京城里拉网排查,都没能把他绑回家。
颜肃之中二病一场,原本只是应病友之邀去犯一回病,哪知道却意外收获了不错的名声。即使原本因为他中二了好几年,对他渐渐失望的昔日师友,也觉得他本质还是不坏的,变坏也是因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是可以理解的。
颜肃之本人并不在意这种评价的改变,依旧跟着的好病友一起吃喝玩乐。可皇帝不能不在意,他好声好气派人去请霍先生,霍老先生不来,已是大为丢脸,皇帝的脸,丢得么?再派赵忠去“请”,已是带了火气的,待听说被搅了局,他又焉能不气?颜启在方长史那里受了气,转思给三儿子颜平之谋更好的前程的时候,皇帝行动了。
鉴于越国长公主过于彪悍,皇帝不敢对唐仪怎么样,只让他闭门思过,过年不要出门了。就这样,唐仪还不满意,跟越国长公主说:“小时候赵猪嘲笑我没爹来的!”越国长公主一点就炸,差点没去找她弟弟再理论理论。唐仪拉住了他:“要整治赵猪,得这样儿。”母子一阵耳语。
越国长公主得了主意,出来就散播了赵忠如何不好,如何要捧他女婿颜平之,祸害嫡出的颜肃之。还有,赵忠去绑架名士霍先生,这行为是不对的,是给皇帝抹黑的,皇帝才没有绑架名士的意思呢,皇帝都是很礼貌地去请的。
皇帝这里,被米丞相又谏了一回,只得默认了越国长公主散布的流言,私下里对赵忠说,皇帝知道他受了委屈了。同时,对颜肃之也气得要命。顺手把颜肃之身上的那个挂虚名的荫职,也给撸了,把颜肃之给剃成了个平头。理由是他不注意形象,天天喝醉酒,真是太不检点了!
即便这样,姜氏也高兴,整个姜家都高兴,今年给姑爷的年礼都比去年厚了一成,姜戎还拿出了祖父珍藏的名墨以赠。
颜肃之重新刷回了一些声望值,但这些对他一点积极影响都没有,他照样天天不着家,四处鬼混,偶尔回来一趟…那也是为了气人的!哪怕如此,姜氏也颇觉心安。抽风就抽风吧,经此一事,她算是看明白了,不管颜肃之的出发点是什么,只要他一直跟风评不好的人作对,也勉强能把名声给糊回来了。
现在姜氏只希望,过年的时候颜肃之回来,不要闹得大家脸上太难看。让姜氏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年过得,闹得人脸上不好看的不止颜肃之一个,整人的还包括了她的宝贝闺女。
颜神佑见识到颜肃之的武力值,还是在这一年的春节。姜氏见识到女儿的战斗力,也是在这个春节。
春节的时俗,因时代、地点不同而各有异同,此地之春节也是一家团圆的日子。这个时候,颜肃之是不能不回来的,无他,就算他想在外面,外面人家也要团圆,连酒楼都歇业了,他没地儿去。就算有客栈可住,那也没得寻欢作乐,只得回家气人。
大过年的,都想讨个好彩头,说也要说吉祥话儿,颜启憋了一肚子的气,想骂又只得住口。姜氏已顾不上与丈夫生气了,只要颜肃之的仇人是颜平之,看不惯的人是赵忠、颜启,她就放心了。她得跟着婆母楚氏一起忙活,以颜家之家大业大,已经少有多少活计要需要她们亲自做的,然而一件事情除外——祭祖。
原来,凡祭祖之祭品,许多都是需要自家媳妇亲手做的,哪怕不是做全部,至少也要动手意思意思。所谓宗妇,承担祭祀的重任,这里面便有准备祭品这一项。楚氏便要携着三个儿媳,做这项准备工作。楚氏虔诚地摆着麦穗,柴氏与姜氏对看一眼,跟着十分郑重地也摆了甜酒等物,尔后便肃手退下了。赵氏也跟着做了,她倒晓得自己于这些上头有欠缺,不敢造次。
柴氏与姜氏都知道,这婆婆对颜家,真是没怎么上心。否则不至于就做这一点儿,哪怕态度再郑重,也掩盖不了楚氏作为主母,仅止碰了碰麦穗而已。这柴氏与姜氏,在娘家却是都学过这些个的,全程都会的,想来楚氏只有懂得更多。而如此只是沾手而已,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柴氏与姜氏却都相当理解,真是太理解了!
余者便是督促了厨下准备所需食物,新年食物极有特色,椒柏酒、桃汤、胶牙饧、屠苏汤、却鬼丸、五辛盘…不一而足。又要采办爆竹、桃符等。外面男子也很忙,要与同僚们互致名刺,且要上书与皇帝以贺新年。楚氏这里,还要与宫中上表庆贺。今年颜启等人又添了一样任务,给新生的皇子上个贺表。
偏偏方长史临到过年了被颜启气得撂了挑子,新长史一时半会儿还没找到,这些事情便要分派到下面司马、记室参军等人来做。总是忙了个脚打后脑勺。
这个时候,最闲的莫过于颜肃之了,连他弟弟颜渊之,都还要被大哥颜孝之督促着在家里自学呢。连颜神佑,也要被阿圆抱着,天天念叨些个时俗与她听。阿圆闲呐,大过年的,总不好再说些什么“他们颜家一家没一个好人”这样的话。可又说习惯了,闲不住,正好过年了,便与她讲些时俗,教她说些过年要用的吉祥话。
颜神佑听得津津有味,上一个春节她虽然已经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但是因为还小,根本就没什么印象,这才是她有感觉的第一个春节。
年味儿很浓。
这有些个过年的风俗与她穿越前是一样的,有些个却着实新鲜,比如这里没有贴对联儿的,倒有桃符桃木人儿之类。又比如,这胶牙饧,听起来倒像是穿越前辞灶里吃的那种麦芽糖之类的东西,只是食用的日期不一样。
到了正旦这一天,颜启与楚氏等是要入宫去朝贺的,姜氏自然是看家。颜孝之、颜平之皆有官职,连颜渊之,也有个荫职,都各有事忙,弄得颜肃之显得十分另类。在这一天,一大清早,家里便燃起了爆笑,姜氏一备严妆,将颜神佑打扮得簇新,眉间给她也点上一点朱砂,又套上金项圈儿,金镯子,连小辫儿上也扎了两个小小的金坠脚,命阿圆抱着,天不亮便抱到楚氏正房前去问安。
晨昏定省,这是规矩。
颜神佑原是在打盹儿的,冷不防被赵氏那清脆的声音刺了个激泠,特别提神儿。定睛一看,那正在说:“二嫂到得好早,竟是我们这要出门儿的迟了。”的赵氏,打扮得与平素不同,再看大伯母柴氏,又看祖母楚氏,虽然略有小异,却能看出来,那是一个体系的制服。
反观姜氏,这一身打扮在颜神佑看来,与平常并不太大区别,只是更加郑重,也梳了高髻,也穿着曲裾,还外罩了袍服。这四个人放一处看,就能看出问题来了,姜氏这一身儿,不像是制服啊。
是呢,颜肃之的荫职都被抹了,姜氏做人妻子的,品级怎么会被保留呢?颜神佑原本只是讨厌这赵氏扰人清梦,现在一想,大年初一的,你说这个话,不是刺激人吗?忍不住对赵氏翻了个白眼。赵氏却没有看到,她正捧着个肚子,笑对柴氏道:“大嫂到得可早,实是对不住。我这…是有了身子,头三个月不好说出来,如今过了三个月,正好说了。”
连柴氏都嫌她多事了,只淡淡地道:“早些说,该告假的。如今却是晚了,必须得入宫了。”
楚氏道:“无妨,三郎之职,原也不够入宫领宴的,他们早些回来也就是了,我有你,也便够了。”
赵氏的笑容有一瞬间的僵硬,却又对姜氏笑道:“我那丫头,还在睡着呢,倒不劳二嫂了,总是我们回来得早。”
柴氏对姜氏道:“那可巧了,我家两个,却要叨扰了,有你在,我总是放心的。”
三人打完机锋,楚氏领着柴氏、赵氏登车,姜氏留守。颜神佑是想打起精神来战斗的,无奈扛不过生理规律,又睡了。等到她醒来,楚氏等又已经回来了,难得的,颜肃之也起床了,嗯,他没跟姜氏一起睡,自去睡了书房,也没早起给颜启夫妇问安。一看姜氏回来了,颜肃之一撇嘴:“你便做得再多,也是枉然。”
姜氏一低头:“郎君要用饭么?等下怕要饮酒,还是先垫垫罢。”
颜肃之嗤笑道:“我便醉死,也是不碍的,正合了人的心意呢。”
到了合家饮宴的时候儿,颜肃之父女俩,却是都带着一腔怒气的。便是没人挑事儿,颜神佑或许人小没办法,颜肃之也是要借机寻一寻事的。何况真个遇到了生事的人呢?
团圆酒,一家子一处吃饭,男女分两边儿坐着,赵氏因坐下姜氏下手,位列最末,心里便有些个不痛快。捧着还没显怀的肚子,又想出头儿了。
她的心里,这一胎必须是生个男孩儿的,为此不知道暗地里吃了多少秘药、求了多少神仙。她本是志得意满的,柴氏她一时半会儿是踩不到了,不如踩一踩姜氏。这还是因着颜肃之与唐仪弄了赵忠一个没脸,赵氏为了显着自己并不好欺,必须要反击敲打一下婆家。无论如何,颜平之一房有颜启撑腰呢!赵氏现在不敢随便撩人,但是她却知道,如果她能踩下二房的脸面来,颜平之必是开心的。
故尔将将开席,赵氏先说颜神佑:“本就长得像她爹,再点这一点朱砂记,越发像了,二嫂好福。”姜氏淡淡一笑:“借你吉言。”
赵氏不肯甘休,她总觉得自己有了身孕,便当是有了免死金牌,必要令二房弄个大大的没脸才好。当她失了手中箸,姜氏顺手将自己未用的递给她的时候。她便趁势推了,掩口一笑:“二嫂的,我们可不敢接,更不敢动呢。”
在坐的几人眉毛都没动一个,姜氏脸色稍有不虞,却也绷住了。楚氏最恨有人不照她的规矩来,冷冷地道:“既不用,便不须与她了。二娘自用罢。”
因过年,自颜希贤往下,小辈儿四个孩子统统被抱了出来,颜神佑正在阿圆身边儿,与堂姐颜希真拍手玩儿。听了这话儿,一回头,正看到赵氏撇嘴,真是新仇旧恨。虽然蒋氏对姜氏说过,不要跟个斗鸡似的逮人就啄,可你身边儿要是有这么只鸡,也不能由着她啄你啊。颜神佑小眼珠子一转,就看到一盘胶牙饧。
待被抱到姜氏身侧,她便伸手拿了。那头赵氏还在问柴氏诸如怀的男胎当如何保养安胎:“才知道怀着孩子有讲究,不能听不好听的话儿呢,还有旁的没有,阿嫂可要教我。”
忽觉得裙裙被扯了一下,低头一看,是颜神佑,摇摇摆摆,递了块胶牙饧给她。阿圆快要急死了,颜神佑方才不要她抱,她只当才学会走路的小孩儿惯有的毛病,哪知颜神佑去往赵氏那里走了呢?当着众人的面儿,又不能明晃晃地拦她。
赵氏这里也是骑虎难下,所有人都看着她,她要再给个奶娃脸色看,估摸着颜平之又要冻她了。便笑着接了,还亲了一下颜神佑,颜神佑拿着块胶牙饧就塞她嘴里了。
胶牙饧,顾名思义,它是黏的。在此时,胶牙饧则是取其胶固之意,是求牙口好的。吃糖还求牙口好神马的,颜神佑吐槽无力。还是谭夕的那会儿,谭娘总是说:“吃了粘牙糖,不说破气话。是要粘着小孩子的嘴,不要说坏话被灶王爷听到了,上天告诉玉帝,家里要倒霉的。”
赵氏嘴里被塞了块胶牙饧,颜神佑单拣这大块儿的给她啃,她想略一沾牙,颜神佑还不干,必要塞她满口。全吞下又嫌大,只得用牙去咬。两牙被粘了,声音都模糊了。那头颜神佑还拿了第二块要继续塞她的嘴,表情特别严肃认真。赵氏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想拒绝,嘴里咬着糖,她说不出话儿来。还是阿圆见颜神佑离她近,忙去把她抱了来:“三娘嘴里不得闲,小娘子休再与她了。”
颜神佑才扔了手里的胶牙饧,拍拍手,一摇三摆地挪到姜氏身边儿坐了,表情依旧相当地严肃。
楚氏莞尔。
姜氏借着看女儿的机会低下了头,不使脸上的笑意被人看到。柴氏更利落,朝楚氏一躬身:“阿家,我去看看厨下。”
颜平之眼里的冷意能把赵氏给冻成冰块儿,赵氏吃着糖,是再也不敢多说话了。她还真是怕了颜平之了。更让她憋屈的是,颜神佑就盯上她了,她一开口,颜神佑这小货就把小爪子往胶牙饧上伸!赵氏憋屈地闭了嘴。
颜启是在许多事情上脑残,也不至于认为这一周岁多的孩子是故意的,这么小的孩子,有人教她都未必能学做到位呢。却也觉得这场面不好,便故意拿这事敲打一下颜肃之:“二娘教得很好,是须敬爱长辈!有甚物事,不当只顾自己,当懂谦让!”
颜肃之不!干!了!
颜肃之怎么可能叫他们过得痛快了呢?颜启不说还好,这一说,可就坑爹了。想颜肃之如今已变成个晨昏定省都不出现的人了,如今每日里都是姜氏带着颜神佑去给楚氏请安,他连家都不着,哪里还会去见颜启问好?如今一打照面儿,颜启又恶声恶气数落他,他当场就冒火了。
颜肃之正因赵氏说颜神佑像他,看着闺女眉间一点朱砂记,还露出了一丝微笑来,一听颜启这般说,回口就应道:“可不是,是当给,给块糖堵了嘴。怕只怕咽了这口还想吃下一口,欲壑难填!”
颜启一拍身前案几,桌上杯碟跳得老高,酒水都溅了出来:“你放肆!”
颜平之快要怄死了,还得作出急得落泪的样子来劝他;“二哥,二哥,都是我不好,二哥但有火气,冲我来发,休再忤逆父亲,还请不要气着阿爹。”
颜孝之原是气这颜肃之的,听着颜平之这等劝法,眉头先皱了起来,才要说话,就听颜肃之戏笑道:“哟,老三,你怎么哭啦?瞧这小模样儿,梨花带雨的的,一看着你,我就算是知道你爹为什么疼你阿姨啦,我看你哭,都要心疼死了。快别哭了,正月初一里哭,是要哭一年的。”
颜平之被他噎得哭都哭不出来了,开始打嗝。
第19章 新年回娘家
颜神佑小孩子家,给她婶子一块糖吃,虽然是粘牙的,倒也罢了。颜肃之这一闹,却闹得有些个大。颜启因颜平之幼年丧母,对他真个是百般疼爱,既见爱子被个逆子气得打嗝儿,火气愈发的上涌。将拳头捏得咯咯响,就要揍这个逆子。
那一厢,颜平之真颜肃之解释着呢,哭是不再哭了,使袖子将脸一抹,湿着眼睛对颜肃之道:“二哥何出此言…”
颜启已经动作敏捷地杀了过来。
放到三年前,颜肃之见他爹生气了要揍他,只有跪下来请颜启别生气的份儿。到了眼下,颜肃之却不肯坐以待毙了,看着颜启从坐座上爬了起来,他也跟着爬起来了。不但爬了起来,还跳了两跳,活动活动腿脚,做了个热身运动。
颜平之:=囗=!亲,这跟说好的不一样,亲!
惊愕并没有妨碍颜平之的行动力,他跟着跳了起来,抱着颜肃之的腰:“二哥,二哥,使不得,不可与阿爹动武!”
颜肃之这货八百辈子游击战士投胎,原本是准备跑的。虽然口上对闺女说过,什么有些老货就是欠教训,轮到他自己头上,对于抽他爹,他还是有所保留的。被颜平之一拦腰一抱、张口一说,他还愣了一下:我没要跟老头儿打架啊!
容不得他多想,颜启已经杀到跟前儿来了。颜启一身武艺,千军万马里厮杀出来的,虽然年近五旬,依旧身手灵活。颜肃之一看,好么,跑是暂时跑不掉了,他又不想挨打。带着腰上的拖油瓶后退了一步,然后一个拧身,把拖油瓶给甩到颜启跟前儿了。颜启的拳头本来估算好了的是要揍次子,哪知次子一拧身,这拳头眼瞅就要落颜平之背上去了!
颜启连忙收拳,终究还是擦着了颜平之的脊梁,颜平之正猫着个腰,他被甩得略晕,还没醒过味儿来呢。背上着了一下,忍不住一昂头,脸恰好冲着已经被姜氏抱过来擦手的颜神佑。颜神佑瞬间就囧了,这位三叔的表情,活似被爆菊一样的不可置信,这要是画幅漫画儿,背景必须是一团漆黑里咔嚓一道闪电!
颜孝之一看闹得不像样儿,连忙起来抱着颜启,还扯着嗓子叫了一声:“四郎!”把他四弟也叫了来,兄弟两个架着颜启,就这样,还没大架住。颜孝之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生怕颜启暴走。他还小心地护着自己的脸,大过年的,他还得往岳父家里去呢,万一劝架的时候不小心,被亲爹打到了脸,可怎么见岳父呢?
这么想着,手上就略缓了一缓。
颜肃之脑子已经转过弯儿来了,他不能跟他爹动手,可腰上还挂着一个。颜平之羡慕风雅,不喜习武,其实是拉不住他的。颜肃之抬手把颜平之帽子打掉了,伸手就抓着颜平之梳得整齐的发髻,狠狠一扯!扯开了,逮着颜平之的鼻子就来了一肘子。
颜平之:“嗷~”
赵氏:“啊———————”
虽然知道这样不对,颜神佑还是忍不住笑了出来,被姜氏眼疾手快给捂住了嘴巴。颜神佑是笑,那边颜静姝就是哭了,原本不大懂事儿的孩子,冷不防被爹妈二重奏给惊着了,不由号啕了起来。柴氏连忙看自己的一双儿女,儿子只是缩了缩,女儿也有了一点哭模样,急忙来安抚。
楚氏沉着脸,手里的杯子连着酒水就飞到了赵氏身上。她所用的,乃是一只金盏,兜头就打到了赵氏脸上,又弹到了案上,与杯碟相撞,发出声响。
赵氏登时收声,颜启也被这动静引得停住了手脚看了过去。楚氏在颜静姝的背景音里冷冷地看着赵氏:“丢人现眼!哄好孩子,你怎么做娘的?”
这才望向颜启:“正旦时节,不要鸡飞狗跳的。都歇了罢。还要拜年吃年酒呢,挂到了脸上,不好看。”
颜启想生气,对上楚氏冷静的眼睛,又蔫了。年轻时他是肆无忌惮的,到了老了,也许是懂得了一些人情世故,倒是能听得进老婆的话了。恨恨地收了手,一看颜平之,鼻子都流血了,连忙说:“快扶三郎去洗脸,请个郎中来…”
楚氏道:“又胡说!大过年请郎中!我看他只是擦着了皮,并不很重,你的亲兵里懂跌打的就不少,家中有上好的伤药,唤来与三郎用上。”
颜平之捂着鼻子,瓮声瓮气地道:“阿爹,阿娘说的是,不要为儿子费心了。”
楚氏理都没理他,只对颜启道:“快些唤人来吧,”又对赵氏语重心长地道,“你已是官人娘子了,不是乡野村妇,遇事就知道叫唤,你那叫唤除了引来看热闹的,还能顶什么用?给我把静姝带好了,三郎不用你管了,免得你看了再叫。”
从头到尾,她竟一句也不点评颜肃之,只当没看到这个儿子一样。
反是颜孝之,于诸人散去之后,来看楚氏:“阿娘,二郎这样也不是个办法。”
楚氏道:“随他,你不用管。你今日就不该出死力拦,由他闹,吃不了亏。”
颜孝之小心地道:“阿爹去看三郎了。是否,我给二郎活动一二…”
楚氏一摆手:“顾好你自己便是。他这个样子,与他官做,只能叫他闯更大的祸。”
那个被担心要闯更大的祸的人,此刻却笑得像朵花儿似的。饶是姜氏等人不喜他为人,看着他这笑靥如花的小模样儿,也怔了一怔。直到他开口说话:“胶牙饧还有吗?给我备一盒子。”
姜氏虽与他接触不多,倒也明白了他的行事风格,这要真给了他一盒子胶牙饧,明天不知道他要糊谁呢。只得委婉地道:“郎君要吃?这就拿来去。”
颜肃之笑吟吟地看着她:“我要带着。”
姜氏道:“随身带?大盒小盒?要多少,我好使人准备着。只是…郎君顶好不要随身带,凡糖,遇热便要化的,人身子暖,一焐,就化得粘在盒子上了。尤其这胶牙饧,原本就是易粘连的。”
颜肃之这才怏怏地道:“那便罢了。”却也从女儿这里学到了一招,忽然就觉得闺女顺眼了一点,伸出手来,又弹了弹颜神佑的鼻尖儿,弹得相当顺手。
颜神佑抬起脸,泪眼汪汪地瞪着她爹,恨恨地拍开他的手。姜氏连忙把她抱了起来:“怎么能跟你爹动手呢?”
颜肃之颇觉无趣,再看老婆口上说着女儿,眼睛却防贼着的看着自己,顿时更没心情了,“切~”地一声,抬脚走了。他去睡书房了。
姜氏也不去请他回来,只派人往书房里点上炭盆,给他加被子。吩咐完这些,才将脸对准了颜神佑。颜神佑还在揉鼻子,看到颜肃之的下摆飘出了屋子,她松了一口气,真怕这个中二病发病,再抽她两下。不想姜氏却又看了过来。
颜神佑看着姜氏严肃的脸,心里有些发毛,将自己的所作所为想了了下,觉得自己今天真是帅呆了!大过年的,又不想跟赵氏扯皮,堵她的嘴巴是最好的,反正自己还小嘛~
姜氏却不这么看,小小年纪就这样,不管是不是凑巧,她都要提点女儿。小小年纪的,还是不要认为弄小巧就可以被表扬。如果颜神佑现在是楚氏那个位置,给赵氏块糖就给了。颜神佑且还小呢,可不能这样。
姜氏也弄不明白她究竟懂是不懂了,只得反复对她说:“不要总这般事事出头,见着你三婶,绕着走。”
表情相当地严肃。
颜神佑被泼了一盆冷水,木呆呆看着姜氏。阿圆看着颜神佑傻乎乎的把一张菱形的小嘴儿张得快成个翻转四十五度的正方形了,忍不住有些心疼。张张嘴,又忍住了。
姜氏对阿圆道:“你要多念着她些儿,叫她识些礼数。”
阿圆这才说:“小娘子越发沉稳了,她还小呢,休叫憋闷坏了才好。”
姜氏摇头道:“对上三房那个,还是使她避着些罢,毕竟差着辈份呢。她爹又——”
阿圆不情愿地答应了。
颜神佑在姜氏的余音中反省,原来,有些“急智”还得看双方的地位、力量对比。不由觉得自己真是被爹坑了又坑。
姜氏说过这些,便不说旁的,索性将女儿拘于身前,只叫她学背常识了。念的是天干地支,甲乙丙丁之类,说完了,还问女儿:“记下了没有?”
颜神佑刚刚犯了错儿,虽然还不算悟得太明白,到底老实了。认真点点头,奶声奶气地说:“记下了。”
姜氏因女儿还小,教她也是求个不求甚解,让她背下了就好。这些常识,真个没办法跟她解释,只命死记硬背。因过年,想起这记年的法子来,便教了她。
颜神佑穿越前就知道这些个,自然是“一学就会”。姜氏便命她复习一下前几天的功课——拜年。并不教她哪些话不当说,这个说了恐怕孩子太小也记不住,只教颜神佑说几句吉祥话儿。
第二日上,颜肃之又神清气爽地来了,带着老婆孩子去岳父家拜年。
颜家这里,成家的三个儿子都往岳父那里去,老四颜渊四尚未娶妻,便留下来做陪客,接待姐夫徐杨。
姜家三个儿子皆已成家,岳父又死了,却不好只留老岳母在家里接待两位女婿。兄弟三个自去年就议定,弟兄三个每年轮流看守,今年轮到老二姜师在家里招待两位贵客。姜戎再三叮嘱:“三妹夫脾气古怪了些,为人心却无亏大节,你且忍耐。”
姜师笑道:“这还用说?还有姐夫也在,总能圆回来的。”
事实上,颜肃之因他闺女糊了赵氏一嘴糖,自己昨天又暴打颜平之,心情正好,再没作什么夭。反是女人堆里,因大姜氏一句话,弄得波澜又起。
大姜氏自是心疼妹子的,原本她嫁到蒋家,自己日子过得也不坏,她婆婆见她行止大方有度,便动念为娘家侄儿求娶姜氏做媳妇。蒋家世家,大姜氏的婆婆自然也不是凡品,她爹是现今的御史大夫,颜肃之好友唐仪的上司——蔡峰。都已经跟儿媳妇通了点儿气了,准备着办完了姜二娘的事情,就给三娘提亲。哪知横生枝节了呢?
大姜氏想到这里就憋屈,一看妹子带着颜神佑来了,忍不住问:“神佑将来,你有何打算?说亲的事儿,你可要上心!你婆婆能为儿女说到高门,也是侥幸了。”
说得姜氏一愁。
大姜氏却说:“你乐意亲上做亲不?”
姜氏道:“阿姊,神佑还小,郎君又…且不说这个。”
大姜氏道:“你只说乐意不乐意。”
姜氏反问道:“阿姊是蒋家妇,可能做得了蒋家主?且从来士庶通婚都是极难的,阿姊休要为难。”
姜师之妻尤氏从旁听着,狠了狠心,道:“我们是信得过三娘的,只消是三娘教导出来的女儿,我们便聘了…又如何?”
蒋氏这才慢条厮理地道:“都胡说八道些什么呢?且得看孩子父亲,她还有祖母呢,不急。”说罢,往孩子堆里一看。
颜神佑最小,正扒着个九连环在那儿拆呢,她几个表哥表姐倒玩做一处。大姜氏的儿子还时不时回头看一看小表妹,见她没有四处乱爬,才又回过头来,继续玩。
蒋氏点点头,这事她不是没想过,姜氏是她幼女,自然要多关心一些,颜神佑的将来,她也在想。虽则楚氏靠谱,颜家确不怎么地道,生恐将她外孙女儿错嫁了。却又思若强行聘了回来,儿媳妇们当面不说,真个心有芥蒂了,日后还不是外孙女儿吃亏?是以并不将话说死,却也存了“若真是太差,便将神佑聘回家里来做孙媳妇”的想法。
尤氏见婆母通情达理,虽不是坚拒,却也没有应下,倒有些个不好意思了。脸上微一红,道:“事情还要姑爷点头呢,从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看好了,休叫胡乱许了,才是正经。”
这个却无须担心颜肃之还想不了这么远,他好朋友还没结婚,更没儿子,订不了娃娃亲。
然而自大姜氏将话说出,却令姜氏觉得,自己虽是生于斯长于斯,与这家,却已有些隔阂了。平素不觉,然一提及士庶之别,这感觉便又浮现了出来。
第20章 满意不满意
颜神佑完全不知道,她将来的婚事已经有了含金量超高的兜底选项了,她正那儿无聊呢。九连环这东西,穿越前只听过、图片上见过,就没上手玩过,要说大淘宝这么发达,她就愣没想过淘一个回来。现在见着实物了,非常想来拆一拆。然后她就悲剧了!
这货现在还不到两岁呢,那小肉爪子,她娘再望女成龙也没让她开始握笔,就是因为这肉爪子还太嫩,就不适合做这些运动。给她玩具的表哥真是好心,看她一个小不点儿,跑也跑不过人家、跳了跳不过人家,会说话不假,也没人家说得快。压根儿玩不到一块儿啊!就给了个自己新年刚得的玩具让她自己玩去了= =
颜神佑兴致勃勃,抱着这大人看起来是个小玩艺儿,小孩儿拿起来一大坨的玩具要拆。扒拉两下,三个手指头就卡到圆环里了,刚刚要拆开的扣儿它又滑回去了!如是者三,颜神佑满头黑线。
她那两姨表哥蒋歆还自以做了一件很正确的事情,大姜氏是长姐,姜氏是幼妹,蒋歆今年都八岁了,很懂一些事情,屡听母亲说姨母如何可人疼,姨母家的妹妹也很好之类,不免上心,将自己新年得的玩具就这么塞给颜神佑了。他打听过了,他这表妹很聪明,应该喜欢玩这类的玩具,对吧?
要说蒋歆这孩子被大姜氏教得还真是不错,颜神佑到底不是什么世家女,哪怕有四分之三的世家血统,她还是个土鳖。蒋歆这世家子居然看在母亲的份上,对她相当看顾,这令长辈们颇为欣慰。姜氏眼中惋惜愈发地明显,看得母姊又是一阵心疼。
尤氏看在眼里,心情更摇摆了。她是相信姜氏的水平的,可她不相信颜家,半点儿也不信!尤氏有个亲戚,算来是姑母辈的,不幸嫁给了赵忠做原配。有这么个血淋淋的教训,当初要把姜二娘嫁给颜肃之的时候,尤氏就试图通过丈夫来狙击这项决议,未果。最后坑了姜氏。
颜启跟赵忠多好的交情啊,多黑的黑历史啊?弄颜家姑娘来做儿媳妇,未免坑儿子。可…看一看外甥女儿,又委实可爱。尤氏的心像在荡秋千,左摇右晃的。
屋里一时有些个尴尬。
大姜氏正要找些话题的时候,一个梳着低髻的妇人脚步有些急促地趋到庭前,伸着脖子张望着。尤氏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冲自己的侍女使一眼色,侍女会意,迎了出去。两人咬了一阵儿耳朵,侍女的背影有点僵硬。这一番动作,自然落到蒋氏眼里,她便将目光落到了尤氏身上。
尤氏待侍女小声回复之后,也变了颜色,一看在座的都不是外人儿,她居然扶着侍女的手,自秤上下来,往蒋氏跟前站好了:“阿家,是我的不是,没有看好人。二娘…投环了。”
蒋氏眉毛一动,又恢复了平静的表情:“救下来了?”
尤氏答曰:“已见先人去了。”
姜氏姐妹俩俱是一怔,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若说恨这二娘,委实也是有的,若说盼她死,却也未必。眼下她大过年的将自己吊死了,晦气不晦气的另说,做了十几年姐妹的,心里不好过也是真的。
姜氏暗忖,这二娘总是坑她最深,此时却需她来表态的,活人受了再多的委屈,也不能跟死人过于计较。这个口她得开,还得表示原谅了。虽然死的这个时间不对,让她相当愤怒,可是所谓人死债消,却不好火上浇油,过年时节再气着母亲的。
哪知将将张开了嘴,蒋氏已经念了句佛,轻声轻调地:“虽不是初一,初二有个好兆头也是好的,惹事生非的祸根都去了,往后一家人都顺顺利利的才好。”
大姜氏&尤氏&姜氏:=囗=!
尤氏犹豫再三,还是请示:“这年节时刻,怕不好声张,传出去也不好。”
大姜氏回过神儿来,先说她妹妹:“你有好心也不是用在这时候儿的,”才对蒋氏道,“未嫁女孩儿,也不值得大办,又在这时节呢。”
尤氏心里也是这么想的,见蒋氏一点头,便道:“我这就去办。”
蒋氏道:“无妨,不在此一刻,过一时我与二郎说去,没的叫你落埋怨。”
尤氏松了一口气,有个二娘在家里,她们妯娌也觉得烦,还要分出人手去看着她,生怕她再出什么夭蛾子。死了,倒真是一了百了。照她看来,除开婆婆是长辈公开表达了不满,便是姜氏姐妹两个,看起来再惆怅,也是放下心头大石的。
只是有些惋惜,死得略早了些,该多留二年,再叫她死的!眼看小姑子要活受这许多年的委屈,二娘却走了一了百了,尤氏颇不解恨。
大姜氏已经说起颜肃之义救霍老先生的事了:“这事做得好,可见他不是不明事理的人。”
姜氏心说,你哪知道他呢,想起一出是一出。不过也得承认,颜肃之还是有点下限的,便也一点头:“只要不耽误我神佑便好。”扭头一看,颜神佑已经被姜师的长女揽在身边,拆九连环给她看了。姜师长女名安,也不过六岁,自己也拆不大好,急得蒋歆在一旁连说:“拿那个,拿那个!”
大姜氏见她看着儿子,忍不住说道:“怎么样,有个儿子好吧?妹夫既不是那等愚蠢之辈,你还是与他再生个儿子吧。”
姜氏见母亲嫂子也跟着姐姐一齐看着她,再想颜肃之近来表现,有些犹豫地道:“我再想想。”
蒋氏一个眼色下去,大姜氏与尤氏便都不再说这个话题了。尤氏笑道:“他们玩了这一会儿,也该累了,叫人拿点心糖饼与他们吃。”
姜氏一听“糖”字又是一愁,忍不住向母亲讨教教女心得来,将颜神佑昨天的神发挥说了出来。大姜氏听了便发笑:“这又是怎么话儿说的…”
蒋氏叹道:“聪明孩子比那笨孩子还难教,有主见,难听人劝,一不小心就易出乱子。你忧心得很对,这样,与她找些事情做罢。带她识识字、认认物件儿,教些人伦道理。别给她功夫乱琢磨。谁好谁不好,小孩子的心,明白着呢。”
姜氏称是。
颜神佑不明所以的情况下,盼来了自己期望已久的“充实课程”。
姜氏回娘家,过得还算不错,虽然二娘自己吊死了,十分恶心人,却也去了人一桩心事。且颜肃之因近期外界反应不错,姜师又比较小心,蒋溪也很配合,颜肃之居然没有闹事,回家的时候,还跟姜师笑着道了个别。
别说,他这一笑,真个有些风流婉转的味道,看得姜师一呆,心里直呼可惜。尼玛小王八蛋你有这么好的皮相,又不是真蠢,你怎么就中邪了呢?好模好样的你照着大家给你划下的道儿走,你这货仕途通达啊!就冲你这张脸,人都不好意思不让你往上走!这一刻,二舅子真是恨铁不成钢。
总的来说,颜肃之一家三口去姜家,双方都比较顺心。
颜平之去赵家,就比较坑爹了。
颜平之打心眼儿里,就瞧不起这岳父家。不是说赵忠官位比颜启低,也不是说赵忠长得没颜启好看。还是因为赵家家风问题!
别看颜平之自己亲爹就是个脑残,亲妈是个被人道毁灭的战斗妾,俩人挤兑得嫡妻楚氏被大家同情了许多年。轮到他自己了,他又瞧不上赵忠做的那些个事儿了。原本呢,赵忠做为一个偏心他的人、他爹的老战友、他叔伯辈的实权人士,颜平之虽然觉得他是个粗人,也是肯与赵忠好好相处的。
可这不代表赵忠取得了他岳父这个身份之后,他还会觉得赵忠很好。
有这样的岳父,很丢脸!
娶她的闺女,真是丢份儿!
颜平之也是本地土生土长的人,除了因为出身而对嫡系抱有敌意外,世界观还是是跟绝大部分人保持一致的。他也想娶个世家老婆好吗?
可是没人肯嫁!
哪怕娶不到世家女,娶个像样人家的也行啊!怎么偏偏就是赵忠家的呢?可颜启答应了,楚氏又不管,颜平之还真扛不过颜启,他安身立命靠他爹,反抗不得,只得从了。
赵氏颜色不错,看起来也是一副会讨巧的聪明样儿,可跟两个嫂了一比,太打脸了!颜平之对赵家更加不满,他是以斯文人自居的,做梦都想融入上流社会。这个上流社会还不仅是指地位,还有圈子,他想打进世家圈子。可他老婆太不给力。颜平之心力交瘁,直道世人没眼光,不肯嫁闺女给他,又认定楚氏有外心,并不像表现得那么好,给他娶一好妻。
可在明面儿上,他还得装得恭恭敬敬的,哪怕对着他岳父这头猪。
现在这头猪正在上边儿坐着,自己连干三碗酒,他的上手与对面坐了两排七、八个没成家的小舅子,旁边儿还有五个他瞧不上的连襟。这对颜平之简直就是一种折磨!他在赵忠女婿里是最能拿得出手的,赵忠便重点关照他,时不时招呼他两声。打本被BOSS点名,真是人间悲剧!
越看赵忠的模样儿,颜平之愈发觉得,不能将他与父亲商议的事情说与岳父。事关前程,若是赵忠一个发疯,说什么他外孙女儿可做皇帝儿媳妇,那这事儿,十有八、九,要黄。
如果觉得诗酒趁年华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我想吃肉小说全集:诗酒趁年华,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