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我想吃肉作品诗酒趁年华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颜神佑乘的车是一辆宽敞的牛车,四壁颇厚,连车窗都有抽拉式的木板可以盖住了挡风。即使是在春寒料峭的时节,也不觉得冷。阿圆、阿竹与阿琴在车里陪她,车里燃着一小盆炭火,也罩一个熏笼。颜神佑还捧着个手炉子,车里热烘烘的,又没什么光线,弄得她直想打盹儿。她与阿琴身量尚小,阿竹也是个小少女,倒也不显得挤。后面还跟着十数辆车,有的装着客女们,有的装着行李,更多的是入京后要四处走动时赠的礼物。

这其中又有一辆是齐先生的坐车,内里还备有酒馔。齐先生打开车窗,伸个头往外头瞅,就看到颜神佑的二表哥骑在马上,脊背挺直。心里赞一声好,又缩回去,继续喝酒吃小菜。

颜神佑的二表哥奉命来接表妹,二束表哥名珍,是姜师的长子。才订了亲,就被派来跑这趟差。大冷的天,过完年不久,他就率二十部曲 ,一路奔来看表妹了。颜神佑九岁生日没过,他比颜神佑大了八岁,今年正好十七,其时朝廷法律,以男子十六成丁,他已经算是成年人了。

由于姜氏与娘家关系好,姜珍自幼是受这般熏陶长大的,对这表妹也还很照顾。更因独自领这一趟差使,又可出京透气,少年心性,颇为开怀。更妙的小表妹长得还很可爱,作为一个审美正常的少年,即使没有像唐仪那么没出息,心里还是很美的。尤其他表妹还时不时派个人问一声:“冷不冷,累不累?要不要休息一下?”

姜珍与所有正常的少年一样,心都被萌得软了。虽然表妹只是个“小”美女,他还是相当地注意骑马的姿势的!

唉,被楚氏称赞的齐先生,这回是看走了眼了…

因为天冷,大家都急着早日到京,好放松了歇息,这一路走得居然比颜神佑出京时还要快些。那一回走了将近半个月,这一回七日即到,竟然也不觉得特别赶时间。如果考虑到上一回是举家搬迁,车队连出几里地,还挟带一个孕妇,那么这一回这样的时间就算正常了。

到了自然是先往姜家去。

在到京前一天,姜珍已经提前派人兼程赶回去送信了。姜戎也预估了他们到京的时候,范氏百忙之中,还是抽空亲自安排了颜神佑回京的居住情况。将颜神佑安排在蒋氏那里居住。颜神佑带来的人,侍女们自是紧跟着的,护卫们就只好安排在外面了,单独清一处房舍。

大户人家的布局都差不多,中轴上住重要人物,其他人分散两边。蒋氏居住的位置与楚氏在颜家如今的位置差不多,地方颇大,安置颜神佑连她带来的人,是很没有问题的。

颜神佑到的时候,姜家上下正在忙碌——姜玘的婚期已经很近了。上上下下挂彩绸的,换新灯笼的,还有扎喜棚、搭青庐的。

颜神佑一行人里,只有齐凭因为身份的关系,得以以男子的身份进入后面拜见蒋氏。蒋氏道一声辛苦,就让姜戎先接待他,自己却将颜神佑叫到跟前来,抱到怀里好一通揉搓。

颜神佑才刚给她磕完头,就被拉了过去,脸都揉红了。揉完了,蒋氏道:“快见见你阿舅、舅母、表兄、表姐们…走了这些日子,还认得不认得?”

才走了一年多一点…哪里有不认得的呢?颜神佑还是老老实实给舅妈们磕过了头,又跟表兄、表姐们见了礼。舅妈全都是满面笑容,表哥表姐也都喜气盈盈。颜神佑还特别跟姜玘说了一句:“恭喜。”

姜玘脸上一红,摸摸她的头:“哎呀,你小孩子家家的,懂什么?”

颜神佑仰起头冲他一皱鼻子:“我都能自己过来吃喜酒了,还算小么?”

姜玘没好气地道:“不算不算,不算而已。”

颜神佑听了前半句还好,听了后半句,对他:“嗷~”了一声。

范氏道:“你多大的人了?还要逗你妹子?”将他说了几句。

彼此说了几句,颜神佑才起身,这回是认真地恭喜姜家将迎冢妇,又将姜氏的礼单奉上。且说:“阿爹阿娘很是挂心,只因家里还在孝中,不好前来,才命我来的。祖母与伯父亦有问候,书信都在此处。”说话间,已从阿圆手里接过了一只匣子,里面放的就是姜氏、颜肃之的家书,又有楚氏与颜孝之的贺信了。

蒋氏接了,将礼单交与范氏处理,信倒扣下了,准备慢慢看。眼下只与颜神佑说话,问的是最关心的问题:“你二舅舅回来说六郎长得很好,六郎现今如何了?”

颜神佑笑道:“二舅舅夸他呢,他生下来的时候皱皱的,不好看,后来才长得好看的。二舅舅去的时候,他没现在这般好了,等我回去,他得能叫阿姐了。”

蒋氏算了算日子,六郎生在三月末的,到如今也快一周岁了。心里略有一点点的失望,她总以同胞姐弟,颜神佑既然表现得聪慧,总盼着六郎也聪明伶俐。没想到说话挺晚,暂时看不出与众不同来,就有一点失落。转念又一想,那是个儿子呀!女儿终身有靠了,才又笑得很欢实了起来。

范氏道:“阿家,神佑才回来,且安置了歇歇,让她多住些时日,往后有的是时候聊呢。”

蒋氏道:“正是!也该累坏了罢?”

颜神佑嘴巴挺甜:“有点儿,不过看到大家,就不累啦。哎,我还有我自己的东西要孝敬呢,”又取了自己的针线来,都是小件儿,长辈们人人有份,“我才学做呢,怕不好,不好也别告诉我,不然我哭给你们看。”

蒋氏笑着掐她的脸:“又淘气。你表兄表姐们的呢?”

颜神佑淘气地道:“当然有啦。”疯狂玩具厂出品玩具一大箱!

姜玘捏着个漆了黄漆的木头鸭子,将扁嘴对着颜神佑晃了两晃:“你就知道玩。”

颜神佑狡猾地眨眨眼睛:“胡说,我是想出来做给六郎玩的!你拿了,也得给我一个六郎好玩呀!”

姜玘的脸腾地红了:“小东西,不学好!”掐着颜神佑的腰将他掐起来扛到肩上转了三个转儿。范氏急得站起来救人,将颜神佑接下了地,就揍得姜玘蹲地抱头。围观的弟妹们都笑:“新郎被打了。”

蒋氏看着这满堂欢笑,虽然没见着外孙,幼女又不在眼前,还是觉得挺开心。当下发话:“好了,都做正事去罢,叫神佑也梳洗休息。她既回来了,明日须与她安排了拜访故交亲友,这几日她有得忙哩。”

旁人不见,楚丰这样的,那是必须得去磕头的,这事儿挺好理解。范氏为首,众人都老实退出。

颜神佑在舅家就这么住下了,地方在蒋氏那里的东厢,三间房,颇宽敞。颜神佑自幼是姜氏亲自照顾起起居的,是以在姜家住得十分安逸。从熏香的味道,再到一些摆设的细节,处处都有相合的痕迹。

她已出了孝,想姜玘要成婚,便特意换了一身浅粉的春装,连鞋子的颜色都是一样的。阿圆亲自给她梳了个双鬟,取了副嵌宝的金镯子戴了,脖子上挂着嵌宝石的金项链,很是灵动可爱。

颜神佑收拾妥当了出来,姜家也快开饭了。姜家是全家一起吃饭的,世家大族讲究这个,不分爨是件值得炫耀的事儿。【1】大家各依次序,左昭右穆。颜神佑想了一想,她按年龄,虽然在四表姐下面,但是在这家里她算是客人的,具体怎么安排,还是要听蒋氏的。于是眼巴巴看着蒋氏。

蒋氏笑道:“你是客,今天先跟我坐。”

颜神佑一看位置,还在她舅舅之上,先客气一下:“我是晚辈呢。”

姜戎道:“远来是客,坐。”颜神佑这才坐下了。

蒋氏接受了范氏等儿媳妇捧饭盛汤的待遇之后,就让她们也坐下了。正常的餐饭,吃得是没有声息的。只因有颜神佑头一回独自来做客,且又是远道而来,才多寒暄几句。

吃饭的时候,姜戎道:“齐先生已先往太尉府去投帖了,明日神佑径往去问安即可。太尉要早朝,落衙后方回,不必着急,一路劳顿多休息一会儿再过去也误不了事。”

颜神佑连忙答应了。大家这才安静用餐。

姜家有伎乐,又因有喜事,这吃饭不观舞,倒是听了现场版的演奏。用过了饭,都早早地回去了——还要准备结婚事宜呢。颜神佑却被蒋氏叫了去,细问了乡间生活。颜神佑便说了如何颜肃之今领了一千部曲,六郎长得十分可爱,姜氏已经出了月子恢复得很好…

只拣好的说。

蒋氏听了这许多,又想着还有信要看,就让她先去睡了:“明天晚些起,多睡一会儿。”

颜神佑答应了。

虽然答应了蒋氏,颜神佑却不敢贪睡,命阿圆第二天早些将她叫醒。阿圆笑道:“放心,小娘子住在太夫人这里,几步路的功夫,不耽误事儿。必能在夫人她们之前赶到的。”

第二天果然没有晚,颜神佑梳洗罢,喝了一盏茶,往蒋氏那里去,蒋氏嗔道:“让你多睡,你又起来了,阿圆怎么叫她过来了?”

颜神佑道:“不怪阿圆的,我到时候就醒了,想见外婆了,就过来啦。”

蒋氏摸摸她的脸:“你这嘴巴,甜得很,喜糖都不用吃了。”

颜神佑笑道:“要多吃糖才会更甜呢。”说完还对蒋氏眨眨眼。

蒋氏便乐了捏捏她的鼻子:“你现在这般已经够啦,糖再吃得多了,对牙齿不好。”

颜神佑吐吐粉红色的舌尖儿,蒋氏心情正好,也不在这时候管她。只笑笑说:“你舅舅他们快来了,不要做怪样子了。”

颜神佑这才摆正了态度,由着蒋氏将她上上下下检查了一回。蒋氏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却又继续问她一些坞堡里的生活。姜氏与颜肃之的信上写的,也都是报喜不报忧,蒋氏依旧有些不太放心,还想跟颜神佑套个话。

岂料颜神佑比鬼还精,说的全是好话,她也没觉得坞堡有什么不好。蒋氏想想,似乎颜启一死,颜家整个儿就恢复了正常。只好点点头:“知道了。”

由于姜家近期最大的事情就是姜玘的婚事了,婚期临近,清晨问安之后说的就是这件事情。颜神佑识趣地退到一边,跟姜家几个年纪相仿的表姐妹一起玩耍起来,据她刚才打听到的情报——“阿宗阿宁阿安都能帮忙了”——可见这三位略长些的表姐都有任务。姜宁比她大上四岁,今年都有十二了,也是该接触一些家务了。再不济也是查点库房什么的了。

颜神佑果断着比她大两岁的四表姐以及小她一些的两个表妹一起玩香包,这些小姑娘们昨天拿到了一些玩具,有的是很快就能摸索到了玩法,比如拼图什么的。有的就不知道玩法,比如香包。几个人跟蒋氏请示过了,就退到一边,让颜神佑给讲玩法了。

大家的袖子都挺宽,不得不再找了细布绳儿来,一个个都捆好了袖子,再由颜神佑来示范。玩法也简单,不多时,就都学会了。

那一边蒋氏等人又议一回宴客所需各种物品是否准备妥当,人手是否齐全之类的。不多时又有外面的抱着一堆帖子回来,说是某家已回帖,确定要过来。又有来汇报,姜家的哪些在京外的亲戚要回来。范氏的功课做得相当充份,已经向蒋氏汇报了:“某家自有住处,不须咱们管,某家却须我们安排客房。”

颜神佑将手里的香包塞给六表妹,看着六表妹练习,她自己却竖起耳朵来,听范氏的话。姜家的事情她是知道的,姜氏没少跟她说过,譬如外祖父是有兄弟的,可惜了丙寅之乱的。其余的倒是外祖父的堂兄弟和族兄弟居多,但是在大家族里,这种关系也很重要。

这一回要住进来的,却是姜氏两位族叔家的人。据范氏说,乃是家中长子一家齐来道贺。姜氏的族叔们在外任职,轻易是不好回京的。

又听他们议论了一阵儿,范氏便又说:“神佑出门的车也备好了,虽有齐先生,咱们是不是也须派人跟车?”

蒋氏氏道:“还是阿珍罢。”

尤氏笑道:“正好,免得他在家里淘气。”姜珍同学十七岁,是个要出仕的年纪了。跟着去一下太尉府,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虽然是跑腿的差使,但也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事情议定,开始吃早饭。依旧是鸦雀无声。吃完了饭,范氏等又接着去忙了,准备一场婚事,看起来就那么几个法定步骤,若想办好了,实则千头百绪,小到一根钉子都得给它敲结实了,免得它扯坏了衣裳。尤氏和周氏还要留下女儿来跟颜神佑一起玩耍,颜神佑连忙说:“表姐表妹要是上学,就不用管我了,我初来,且要收拾东西,还要往亲朋故旧处拜访。旁的尤可,舅公那里还要磕头呢。”

尤氏笑道:“知道,那也是后半晌的事了,头半晌,楚太尉还有军国大事要办呢。你们且一处玩罢。如今家里事多,她们读书也不安心。”

这才一处玩耍。

姜家虽也重视养兵修坞堡,这些小郎君小娘子却都是在京中长大的,并不曾亲眼见过。以四娘为首,都问她些新奇。颜神佑道:“我不知道旁处是什么样的,不过想来布局应该都不差的,外面高墙,里面住家,只是比京里大多了呢!四面田野特别宽敞,还有好多新鲜的吃食。”

便又说起什么榆钱儿桑椹一类。

若换个情况,这些小娘子未必会关心这个。只因是姑妈家的女儿来,彼此关系亲近,这才有一搭没一搭的说些乡野趣事。

说不多时,却又有来报,却是姜氏的族兄来了。这是需要住在姜家的,便过来给蒋氏问安。颜神佑凝神看着,虽是风尘仆仆,即也都打起精神。是夫妇二人,带着一儿二女。女孩子与自己年纪相仿,男孩子要大些,十二、三岁的样子。朝蒋氏问过安,进献礼物毕。蒋氏又命这里的表姐妹们与这一家见面。男孩子因大了些,倒恪守着规矩,一眼扫过,看着好几个粉妆玉琢的小美人,匆匆行过礼,就红着脸低下了头,退到他父亲身边了。

女孩子却有些好奇,倒与她们玩到了一处。蒋氏看了,笑道:“你们一处玩去罢。”

女孩子们一处互相认识,这是大房,那是二房的。及到颜神佑,就是三姑母家的了。略短一点的那个女孩子听了,打完了招呼,便将脸略一扭,看起来像是害羞的样子,颜神佑也不去撩她。

姜四娘在这一拨里又算年长的了,便招呼了大家去她那里玩。各人又有侍女相随,乎拉拉一大群人。走的时候,就要多照顾这新来的了。这两位也有意落在后面,略矮半寸的这个,小声对姜四娘道:“大郎娶新妇,怎地叫颜家人来?士庶有别…”

姜四娘耐心地道:“旁的我们不管,只知道三姑母是嫁到了颜家,为的是守信诺,报恩情。我们自然不能不管三姑母与她的孩子。”

略高半寸的那个女孩子小声道:“这也就罢了,可她们颜家,二、三年间,死了好几个人,可不是邪门儿?”好好的喜事,让她们家人来干嘛呢?

姜四娘听了,心里就不太痛快了,冷冷地道:“背后说人是非,在这京里可不行。”

颜神佑别的好处没有,就是耳聪目明,听了自然恼怒,却不能当时起争执——这是给舅家没脸。只是冷冷地拍了拍阿琴的手,让她冷静一点。她舅舅家办喜事,她顶好别揍人,也不要跟人吵架。再者,这“她们颜家”四个字,说得是极准的,人家才是一个姓儿。哪怕这里是她舅家,再亲不过的亲人了,却依旧是两姓旁人。

到了姜四娘那里,颜神佑没事儿人一般,与她六表妹一处玩香包。新来的略矮些的小姑娘看着有趣,只问姜五娘:“阿姊那是什么?”

五娘笑答:“是神佑带来的呢,好玩罢?”

小姑娘就不大说话了。

六表妹不曾听到这新来的对颜神佑有意见,也笑道:“是呢,是小表姐带来的,可好玩,可我玩得不好,请表姐教你,可好?”

略大些的那个就拉着她妹子,回道:“你们玩得正好,我们看看花儿去。”

过不多时,又待开饭,蒋氏便命送这两姐妹去她们父母那里用饭,颜神佑依旧跟着外祖母吃饭了。颜神佑临入席,见阿琴面上不忿,对她道:“你跟了一天,也累啦,唤阿竹来替你罢。”

吃饭时,诸人什么也没说。只是饭后,姐妹们一处玩耍,却又不见那新来的小姐妹了,也不知蒋氏是如何安排的。

午过玩耍一阵,蒋氏命颜神佑去更衣,往太尉府去见楚丰。

太尉府离姜家并不甚远,坐车不多会儿便到了,到了时,阿圆先下车,与阿竹两个扶颜神佑下来。姜珍赶过来道:“齐先生已投过帖子了。”齐凭离姜珍三步远,一副悠然的样子。颜神佑道一句:“有劳。”抬头一看,这里并不是太尉府的正门。

想也是,太尉府前半截是楚丰的幕府,里面好些个僚属,颜神佑毕竟是个女孩子。好在她是晚辈,便走侧门,也是无妨的。

入内,楚氏已在后衙了。身前摆了拜垫,颜神佑很是乖觉,上来磕首。

楚丰笑道:“好,又长大了。”命起身看座。

颜神佑起身,趁到座席后,拂袖,抚了一下裙摆,才跽坐下来。楚丰又看姜珍:“这又是哪家儿郎?”

颜神佑答道:“是姜家表兄。”

楚丰说了一个“好”。命管待姜珍去吃茶,自己却问颜神佑生活一类,问的与蒋氏问的也差不多,颜神佑也只拣好听的回答——总觉得齐先生已经全说过了。又奉上了楚氏书信,楚丰也命人接了。

才问道:“你们过得好,我便放心了。在京中停留几日?”

颜神佑道:“母亲命我为外祖母贺完寿再回。”

楚丰道:“如此,在京中但有甚事不方便与你舅家说,可使齐先生来寻我。”

颜神佑心说,你还远一辈儿呢,但却有一件事是真的要问他的:“我回京里来,当祭一祭祖父的。只是舅家正在办喜事,不知如何安排?又逢祖父忌日,若要祭扫,又当如何安排呢?”

楚丰欣慰地捋须而笑:“你不是带了护卫来了么?先打发他们去除除草,堵堵狐狐洞,他们婚期正在这几日,待三朝回门,你再去扫祭,也就是了。至于周年,回与你舅舅,他也不会拦着的。扫祭之物,必要自己命人去造办,不要用旁人家的。”

颜神佑得了主意,回他一个大大的笑容。

楚丰毕竟事忙,能拨给她这点时间已经不错了,又唤了姜珍来,命他好生将颜神佑带回姜家去。

颜神佑与姜珍出得门来,从后衙出,却遇到一个从前衙往里进的。听了脚步声,两下里都是一抬头,让她见到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一身白衫,飘逸洒脱,日已西斜,他整个人却晈如明月。

来人看到这一男一女,也有些诧异,他却是认得姜珍的,彼此一礼。眼睛在颜神佑身上打了一个旋儿,又收回去了,再不看她一眼。

第62章 小魔头当家

颜神佑觉得有些奇怪,当时却什么都没说。直到走了出去,要上车了,姜珍还是挺热情地站旁边看着她上车,她坐稳了,才一挑车帘子,对姜珍招招手。姜珍凑了过来:“怎么了?”

颜神佑小声地问道:“刚才是谁,好奇怪。像是认得你,又不说话。”

姜珍道:“那是蒋家五郎,他就那个样子,且在太尉府中,不是说话的地方。”

颜神佑答应一声,也不在意。七岁,男女不同席,自家兄弟也还罢了,表哥表弟因为关系好,多说两句也就算了。蒋家的,干她什么事呢?就算要交往,她也是跟人家女孩子交往,男的就留给…算了,她弟还小,留给她堂兄吧。

颜神佑丢下此节,转而小声问阿圆:“阿娘在京里的宅子,你知道在哪里么?”

姜氏有陪嫁,有田宅铺子,自然是有住处的。阿圆道:“是有的,就在离家里不远的地方,”她回话的声音也很小,“小娘子问这个做甚?”

颜神佑道:“使人洒扫一下,叫六妞她们先去住着,过几日我也过去。”

阿圆吓了一跳:“娘子命小娘子来京,就是要住到舅家的。”

颜神佑道:“大郎娶新妇,我又要去扫祭。人家办红事,我却穿白,像什么呢?还有祭日什么的,也得去扫一扫墓,总是在自己家里方便些。”

阿圆这才松了一口气:“那也须得与太夫人说一声。”这个太夫人,就是蒋氏了。

颜神佑道:“这是自然的,还得说得很明白了才好。咱们来,带的钱并没有动,凡祭品,都要自己出钱。我回去再写封信,少不得要跟舅舅说一声。必须是要上禀长辈的。”

阿圆心道,这样才是妥贴。

回到姜家,已快到吃晚饭的时间了,蒋氏也没问楚家为什么没有留饭之类的。楚丰是个大忙人,且家眷至今没有搬取到京中来。太尉府里十分冷清,虽有楚源一家在,奈何楚源也没个闺女什么的。恐不相宜。再者,蒋氏也明白,颜神佑的份量也不大够。如果她是个男孩子,估计能留一顿饭,现在一个女孩子,还是送给她外祖母去照看比较好。

当下又吃了安静的一餐饭。因为是代表父母来的,是以颜神佑的位置依旧是以蒋氏之下。待吃过了饭,依旧是各自去为婚礼做准备。姜戎父子叔侄还要对迎新的队伍做检查,挑选精壮、可信的士卒。自从赵忠嫁闺女被截和之后,京城嫁女,送亲迎亲的,双方总要各出一百以上的甲士,刀剑出鞘、开枪开道,才觉得安心些。这个风俗就此形成,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两个中二病,真是流毒百世。

后天,就是正式迎娶的日子,而颜神佑明天还得去见唐中二。

蒋氏自然是关心孙子的婚事的,颜神佑也就不在这个时候烦她,十分识趣地回自己房里看了一会儿书。期间还吩咐阿竹:“看舅母她们回去了,便告诉我一声,我要寻外婆有话说。”

阿竹便坐在门口,盯着正房,直到范氏等人离去,匆匆回来告诉颜神佑。颜神佑起身整了整衣裳,门口阿竹正好跪坐在那里,顺手给她穿了鞋子,又帮她顺了顺下摆。

颜神佑到蒋氏跟前的时候,蒋氏还没有洗漱,热水还没有端来呢,只是在放假髻了。见到颜神佑,蒋氏脑袋不动,让侍女继续给她取假髻,却对颜神佑招手:“过来过来,你还没睡呀?”

颜神佑走过去跪在她身边,看着侍女解下假髻放到一边:“嗯,有个事儿,得先跟外祖母说一说。”

蒋氏来了兴趣:“什么事呀?”

颜神佑道:“我既回京了,就得给亡者扫祭一下。好几位长辈呢,不闻不问的也不应该。只是现今大郎要娶新妇,我怕冲撞了,就想,先将阿娘那处屋子打扫了,扫祭前我先过去斋戒沐浴,待扫祭完了,再回来陪外婆住,可好?”

蒋氏也没有理由拦着,听颜神佑说得在理,捏捏她的脸,笑道:“很好。”

无论是蒋氏还是楚氏,甚至是楚氏与颜肃之夫妇,没有一个指望颜神佑能做到这一步的。一,她未成年;二,她是女孩子;三,她是来参加婚礼的。三个理由,即使她疏忽了这一点,也是有情可原,不算什么大错。但是她能想到,大家就十分欣慰了。

颜神佑得寸进尺:“那我还要写封信回家,跟家里说了这件事儿。他们成年男子,总住在这里也不大好,让他们去看房子罢。明天打发了他们先去看看墓地,可有被雨水淋坏了。”

蒋氏欣慰地道:“好。不过呢,这些部曲无人约束也不好,还是住在这里罢。待你要往那处去时,再带着去看门儿,叫他们随着你走。”

颜神佑道:“他们听话的。”旁的不说,颜肃之训出来的人还是有把握的,颜神佑临行,当众拿了她爹的一支鸣镝走。

蒋氏道:“不听话,就该打发了。好了,明日还要去见长辈呢。我看唐家的小娘子很好,虽比六郎长那么两岁,却是正好的。唐虎贲与你阿爹十分要好,为你一个小孩子家,明日专程在家里等呢。”

颜神佑:“呵呵。”唐仪特意逃班,让她明天一早来见,这种苦逼的心情,外婆是不能理解的。

蒋氏虽不知道颜神佑正在腹诽唐仪,却知道唐仪的妻子蔡氏身怀六甲,又帮颜神佑检查了一回礼物,有所增减。只是看颜神佑年纪还小,不太好意思跟她说什么怀孕之类的事情,反正姜氏也揣过包子,颜神佑也不是没看过,到时候一看就知道了。

岂料颜神佑一看礼单,就奇怪地看了她一眼,问道:“唐伯母又要做一回母亲了?”

蒋氏:…突然就有了当初姜氏的那种蛋疼的赶脚!

次日一早,颜神佑起来,照例去看外婆。蒋氏打发她们表姐妹一处说话,颜神佑又说了去太尉府的见闻之类。蒋氏也趁此机会将颜神佑昨日所请说了出来,姜戎也是欣慰:“三娘将她教得好。”

当即应允。

早饭过后,颜神佑得了允许,唤了两个护卫来,将写好的书信交给他们,又赏了两贯钱,命他们早夜兼程,回坞堡送信。三百里路,快马疾驰,不消三日即到。到了再换人送回信过来,姜玘都该带着媳妇儿回完门了。时间正好。

颜神佑自己,却打点了礼物,带着老师充门面。留下阿竹带着两个客女看屋子,她自己着其他人,浩浩荡荡往唐家去——护卫也带了八个。

这是去未来弟媳妇家,可不能显得气弱了。礼物也是十分丰足的,颜神佑明白这其中的意思——本来就是高攀,就更得显出能养得起媳妇来了。当然,也不能表现得暴发户,那又得被笑话了。

颜神佑进唐家,比回舅家还要慎重几分。据她估计,楚丰那边不用她多管,齐先生一定有水份。舅家对她挺好,她只要表现正常就好。唯有唐家,唐中二不正常,可蔡氏是个正常人。还是个闺女被老公坑到土鳖家的正常人,必须得礼貌些。

齐凭笑问:“为何这般声势浩大?”

颜神佑笑道:“唐伯父喜欢热闹。”

一大一小两只狐狸,对笑得十分和谐。

颜神佑这话说得也不算是错,唐仪确实是个喜欢热闹的人。只不过自他做了虎贲,门上往来的人虽多,却都不是他想要的热闹。他还是喜欢跟颜病友一起,没事喝喝小酒,听听小曲儿,然后斗个鸡、斗外鸭、跑个马、揍个人…这样的。颜肃之一走,他竟感受到了一种“于人潮汹涌之中寂寞萧索”的悲凉。

听说颜神佑代表全家来京里了,虽然有点奇怪原因,却也表达了相当大的热情。身为守卫禁宫的官长,翘班是为了能提前几个小时见老朋友家的小朋友。这个理由真是太扯了!唐仪偏偏就这么干了。

颜神佑到唐仪家的时候,他们家全家都在,这让颜神佑受宠若惊。比如她到姜家,那是差不多赶上舅舅们都下班了,这才能见得到的。到楚丰那里的时候,都没见到楚源,因为楚源的岗位不在太尉府,他还没下班。楚丰是因为早朝议政之后,就要回太尉府上班,所以在家。

比较起来,竟是唐仪最郑重。这让颜神佑不由百感交集。

因唐仪与颜肃之关系特别铁,两家通家之好,颜神佑进门就能唐仪夫妇俩叩头。唐仪笑得两眼都快要眯成一条缝儿了:“好好好好,神佑啊,又长大了呢。”

颜神佑怎么听这口气,怎么像是要带她去看金鱼!抽抽面皮,她相当诚恳地看向蔡氏。蔡氏的肚子好有四、五个月了,因一直没生出儿子来,这一胎就特别地小心,刚怀孕的时候,谁都没说,足足忍了三个多月,才跟亲近的人透了点儿信。唐仪被她弄得很紧张,也不敢在信里跟颜肃之炫耀。

蔡氏注意到了她的目光,也和气地道:“一路上可还好走?”

颜神佑笑道:“出京时走过一回了,回京也走的大道,很平坦,还有表兄、先生跟随,很顺利。家父、家母因身上有孝,不便走动,却偏遇上大表兄成亲,才使人入京,拜见诸位长辈亲朋。”继而献上礼单,又将书信呈上。唐仪先不管礼单,只管拆了颜肃之的书信来看。

阿琴捧了礼单,交与蔡氏侍女,再转与蔡氏。蔡氏只轻扫一眼,见上面样样周到,数目颇丰,肚里有些惊讶,面上却不大显,轻轻将礼单交与唐仪,径自拉着颜神佑说话:“招娣她们都很想你呢。”

招娣便是已定了要做齐王妃的唐仪长女,开始没打算起这个名儿的,一直唤做大娘的。直到她妹妹出生,长辈们才急了,于是大娘就是招娣,二娘就是盼娣。最后生出了三娘,也就是六郎的小媳妇儿——引弟——来。真是见着心酸,闻者落泪。

颜神佑笑道:“我也很想招娣呢。”

唐仪看完了礼单觉得颜肃之真是够朋友,听了这话,便插口道:“那你得空便来玩耍就是。”

颜神佑也笑应了。

蔡氏又问:“你弟弟可还好?”

颜神佑眼睛一亮道:“六郎可好玩啦,白白胖胖的,阿舅去看时,偏说生得像他。我看更像阿娘一些儿,待我回去时,他该会喊阿姊了呢。”

唐仪道:“像谁都行,像你爹最好,反正会是个俏女婿!”

如果口无遮拦,自然被老婆狠瞪一眼:“你又当着孩子胡说!”招娣姐妹都还在呢,就是颜神佑,年纪也不大,不应该给她们听这个话的。蔡氏又将话题给引到了姜家,问及姜家的喜事。颜神佑知道,大表哥要娶的,就是这个蔡氏的亲侄女儿,自然不能给舅家拖后腿。

当即道:“舅家这一辈儿头一场喜事,可郑重了呢,外婆她们天天忙。家里家外,全都借着机会粉饰一新,快叫人认不出来了。”

蔡氏听了也高兴,岂料她的女儿们是温柔淑女,静静听着,女儿们的父亲却又插口:“迎亲时可要多带人!带了好兵来!”

颜神佑道:“放心,阿舅亲选了二百人!”

唐仪对蔡氏道:“我说了,跟我阿舅说,借三百虎贲…”看老婆脸色发青,这才闭嘴。颜神佑抬起手臂,另一手理着袖子,遮面而笑,弄得唐仪夫妇就不太好意思了。咳嗽一声,唐仪仗着脸皮厚,对颜神佑道:“那便好,那便好。”

蔡氏关切地问:“你舅家事多,你带的人手可还够用的?”

颜神佑郑重地道:“阿爹与伯父都与了我护卫,我又有乳母、侍女随行,尽够了。过了这几日,我且回阿娘陪嫁宅子里居住以备扫祭。”

蔡氏的脸色更好了几分,点一点头,道:“这才是正理,你既回来了,是该祭一祭亡人。既你家在京中有落脚的地方,扫祭前,还是回去准备的好。”

说了这一些话,才道起家常。唐仪必要颜神佑留下来吃饭,颜神佑道:“齐先生是阿婆自太尉处礼聘而来…”唐仪十分踌躇,最后还是狠狠心:“我去管侍他,你们一处用饭。”

饭还要过一时才好,唐仪恋恋不舍地走开了去。颜神佑使与招娣等人一处玩耍,她来的时候就揣了一袋小香包,此时正好拿来几人一起玩。这游戏容易上手,女孩子更灵巧些。都玩得起劲。蔡氏见了,笑问:“这又是甚么?”

颜神佑笑道:“乡居有闲,又禁歌舞。读书之外,便随手缝了这个,与姐妹们一处玩的。我还给招娣她们带了些来呢,都在箱子里了。”

于是一道玩,蔡氏一道随口问她乡居生活。颜神佑道:“先前从不知道家里还有这样的去处…”自是将坞堡描述得很是安逸,又说父亲颇忙,领了一千部曲之类。什么堂妹们跟着阿婆一起住,如今正在跟堂姐一起读书…

蔡氏见颜神佑虽长于京中,说起坞堡生活也不以为苦,更透出几分喜欢来。蔡氏先前觉得,颜家连遭丧事,很是不好,心里有些阴晦。及见了颜神佑这般开朗,又说颜家秩序井然,倒将她的心情也带得好了起来。此后便不再与唐仪唠叨什么与颜家做亲家不好之类的事情了。

从唐家回来,蔡氏命颜神佑带了好些精致的礼物,又有十数匹京城今年流行的花纹的提花绸,叫她裁衣裳穿。齐先生那里,却颇有些摸不着头脑,十分不明白唐虎贲的脑子,都在想些什么。中二病的思维,真不是正常人能够理解的。

颜神佑拜访完唐家,其他如什么柴、郁、赵等处,是暂时不能去了的——姜玘成亲的日子,到了。

这一天,姜家宾客盈门,颜神佑的姨母也来了,百忙之中,她把颜神佑给带到身边,跟自己的女儿蒋萱一左一右地拉在自己的身侧。新郎要在午后才动身往岳家迎娶,早上全用来准备了。期间发生了一点小事故,却是蔡家一个族亲远道而来,听了京中风俗,特意送了二十护卫给送亲。

这一天,在颜神佑的印象里就是满眼的红彤彤,以及——吵闹。鼓乐宣天,人声鼎沸。大姜氏认识的人很多,带着女儿和外甥女四下周旋。有她护着,蒋氏是相当放心的——正常人都不会在人家喜宴上闹事,不正常的,有大姜氏和颜神佑,足够应付了。

果然,大家顶多是听到大姜氏介绍这是她外甥女之后,夸一句:“生得好看。”不多搭理罢了。颜神佑也不觉得有什么难堪,早就有心理准备了,而且说实话,这些客人里,还是白目的少,识时务的多。一想到颜神佑有那么个杀了一车鸡的爹,是个人都要退避三舍。

她就热热闹闹地围观了整个男方家的婚礼流程,直到把新郎新娘送入洞房。洞房是真的洞房,拿青毡搭起来的一个临时的帐蓬。某些礼俗,跟颜神佑印象里的还是不太一样。只恨当初四叔结婚的时候她还小,那场婚礼的印象已经模糊了。

她倒是看到了新娘子。蔡氏年龄在十七、八岁的样子,青春粉嫩的时候。都说十八无丑妇,更何况蔡氏的家教很不错,挺有气质的。据颜神佑目测,身材也是棒棒的,很符合时下流行的高挑而健美的标准。

这时婚礼不兴红盖头,就是挡个脸,然后一齐起个哄。吟却扇诗什么的。大家还要闹个洞房,逗一逗新郎新娘。与颜神佑理解的不同,哪怕是世家大族的婚礼,也是烟火气十足的。更让她跌破眼镜的是,传说中的合卮酒。居然不是像电视里那样,一人一只,然后把臂共饮。

特么是两只连在一起的杯子,让新郎新娘一起喝啊!杯子是玉制的,尼玛看造型跟望远镜似的!颜神佑心里奔过一万只草泥马。

再往下,内容怕有点少儿不宜,姜宗很及时地把颜神佑和蒋萱等一干小女孩给带了出来。小女孩聚在一处,又玩起游戏来。颜神佑带了很多新玩具,蒋萱不喜欢玩香包的,却对拼图很感兴趣。

颜神佑很大方地道:“我过两日去看见姨母,给你带去,还有旁的呢。”

她们玩得热闹,又招来了许多贺客家的小女孩子,倒是为颜神佑做了一次免费的宣传。香包、拼图之类的游戏,也在京城闺阁里渐渐流行了开来。颜神佑能感觉得到,大家对她的排斥,也不那么深了。也说不上是排斥,只是有点冷淡而已。也对,本来就不是一个圈子里的。

第二日上,新人拜舅姑。又与家里人见面。颜神佑起了个大早,给蒋氏问过安,就想躲一躲。不想蒋氏却说:“你站一站,见一见你阿嫂。”

颜神佑便也与已经改了妆容的蔡氏又见了一回,且说:“阿嫂与唐伯母生得倒有几分相似哩。”也得了一份礼物。

蒋氏等人见蔡氏待颜神佑也和气,互相交换了个安心的眼色。蔡氏悄悄地看在眼里,也在心里记上这么一笔。又与新妇见面礼,且又叮嘱了开枝散叶等语,命弟妹们与长嫂行礼。

早饭时,蔡氏十分守礼,与婆婆、太婆婆安箸捧饭,得到命令才就座。吃饭时是不说话的,饭后才聚一处说一说家务事。颜神佑暗中观察,见她眼观鼻、鼻观心,也不四下打量,只在回话才接口。

颜神佑都看在眼里,一一记在心上。

用罢早饭,颜神佑便朝蒋氏请示,何时迁出准备扫祭之事。蒋氏道:“且不急,待你阿嫂三朝回门之后,再去。”

颜神佑便请示去见姑母颜氏、明日正式见姨母姜氏,又有代往柴家等姻亲处送的礼物。还有郁家,也是颜家通家之好,她还得去磕头呢。蒋氏听了,问道:“前两处,都是极亲近的人,你若有个不妥,他们也不在意。这几家,你姨母还罢了,旁人与你父母却不是太熟,你独自去可行?”之所以将颜氏也算在“不是很熟里”,乃是蒋氏知道颜肃之给他姐夫送了十个美人的事情。

颜神佑笑道:“可以的。既不太熟,便也不须久留。”

蒋氏道:“你二表兄才蒙征辟,怕不得送你,我命五郎陪你。”颜神佑的这几个表哥,并不是按着次序出仕的,姜珍算是晚了的,他的堂弟倒是有机会先出仕了的。这也是与他们的外祖系亲戚有关,也是姜珍,嗯,前阵儿与人干了一架,耽误了些事有关。

五表哥比颜神佑大三岁,今年十二了,是三舅姜伍的儿子。半大不大,却也绝不能当小孩子来看。不少人在他这个年纪都已经定亲,准备娶媳妇儿了。但是按法律呢,他又不能算是成年人。这是个微妙的年纪,陪个小女孩走亲戚,既不显得特别隆重得不像话,也不显得不重视。

一家一家走下来,又各有书信送。给姑母、姨母请安,顺便见她们的婆婆,又送给表弟、表妹们礼物。颜神佑一圈儿下来,在亲戚圈儿里,成了个孩子头儿。到郁家,又是正经地磕头了。郁陶夫人也是姓蔡,特别地关注了姜五。

姜五名云,看起来有些腼腆,说话时脸便会红,很得郁夫人这个年纪的妇人的喜欢,小手还掐了两把他的嫩脸。

颜神佑一旁看了,捂着嘴巴偷笑了两声。姜五一张白皙的脸,登时更红了,他的眼睛有点像姜氏,也是凤眼儿,只是比姜氏还要添一点灵动水色。十分哀怨地给了颜神佑一个“你肿么可以袖手旁观”的眼神,颜神佑别过脸去,肩头一耸一耸的。

出得郁家,姜五小声抱怨道:“阿妹好不厚道。”

颜神佑将他上下一打量,伸手刮脸:“你腰几尺的?你比我厚多啦。”

姜五的脸更红了:“你又淘气了,在外面不许这样说,快上车去。”

颜神佑上了车,才坐正,姜五看着阿琴放帘子。颜神佑趁他注意帘子的时候,冲他扮了个鬼脸,姜五两颊鼓气,又忍了下去。无奈地道:“你坐好了。”

第63章 舅妈的念头

  如果觉得诗酒趁年华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我想吃肉小说全集诗酒趁年华,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