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我想吃肉作品诗酒趁年华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事情是这样的,皇帝的诏命一出,配上米丞相的解释,拿着先帝、拿着“孝”做幌子,说这事儿是先帝时定下的策略,就会果断执行下去。
然后,蒋御史一方发力了。唐仪说得没错,他的小舅舅们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这么多年的经营,加上先帝办过些脑残事儿,后来有了太子虽然好了些,太子舅家又不消停。诸王这里的同情分还是高高的,能被说服的人也不少。更兼蒋御史也是有亲友团的,御史大夫蔡老先生一看这情况,他先病了。
这事儿,你说帮谁是呢?帮颜肃之?这倒不错,可颜肃之后面站着的是新君,主少国疑,还有叔叔们窥伺。帮蒋御史?颜肃之那边战斗力破表的变态分分钟就能杀过来。所以他选择了一个万全之策——装病。
官场上,生病是门学问。
果然,御史大夫一病,底下御史就乱了营了。各自为战,掐得十分热闹。
颜神佑早有准备,当年她旁观论坛掐架的时候,这群土鳖还不知道什么是互联网呢(…)都不用蒋氏说的那样,让姜戎弟兄仨搞援助,她一个人,带着一帮速记员,算上颜孝之这个搬运工,就搞定了一群御史。
这一架,颜神佑吵得毫无压力。因为她知道,不管吵成什么样儿,头一道奏疏上去,她就已经稳赢了。下面只要输得不是太难看,这事儿就算成了。掐架,只是为了证明她不好惹,想找麻烦的最好识相一点都滚蛋!敢拿她家当软柿子捏,就得有被掐死的觉悟!
把握好了这一点,颜神佑就没有心理负担,所以这一架掐得相当魔幻。
鉴于吵架都是通过作文,下面翻译一下他们的大致吵架内容——
某御史说:你一句话就把人打成居心叵测的乱臣,其心可诛。
颜神佑说:跟你们学的!说得跟你们没有红口白牙污蔑人似的!要诛先诛你,你去死一死先。你不是老年痴呆记性不好,给忘了吧?脑子不好趁早辞职,不要尸位素飨了。原来是脑子不好,我姑且原谅你造谣污蔑我爹,白痴是有法律救济的嘛~(注:说话的时候口气相当敬老,可御史还是听出来本意了,被气得不轻。)
某御史说:派人调查。
颜神佑说:得了吧,你现在才想起来,一开始怎么不说?是不是我不抗议你就不提了呀?你的丑恶面目已经暴露了。(注:口气暗含感谢,感谢你终于想起来要调查了。)
另一御史说:如果瞒报军功怎么办?
颜神佑说:不是有规定么?派人去核实呀(…)
蒋御史说:大家说核实,你开嘲讽,问你怎么办,你又说派人核实,你自打耳光脸肿不肿?
颜神佑说:最坏就是你!打的就是你,你才脸肿!派谁去啊?还不是派御史?你们这群御史可信吗?你都掐我爹了,再让你去,这不坑爹呢吗?你用哪只眼睛看,觉得我会像你这么蠢、会赞成你这个提议啊?(注:口气十分真诚,特别小心翼翼地说自己智力正常)
蒋御史说:那你说派谁吧。
颜神佑说:我一个未成年少女,才不要管你们朝廷的事呢!你自己不守规矩,身为御史不讲证据就给人定罪。现在又开始设套了吗?老子又不是官,又没成年,就这样冒然说话,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懂?我又不是你,不该管的事情胡乱说(…)你这是设下陷阱让我跳吗?你用心太恶毒了!这么欺负我一个弱女子,你还是人吗?(注:口气楚楚可怜,简直像是在唱窦娥冤)
…
…
…
论掐架,这群御史是真的比不上颜神佑。这些人里,世家出身的不少,清流世家里的小字辈,就会装模作样,遣词造句也颇为斯文,顶多就是引用了一些前人比较恶毒的话。颜神佑却是不拘一格,虽然作文照着格式写,内容却相当丰富,十分有创造力。
等颜肃之那本十分标准的辩解状到京,颜神佑已经掀翻整个御史台了。原本姜戎、颜孝之、楚丰等人还准备帮忙的,袖子都卷起来了,发现自己根本无用功之地。颜神佑一个人就搞定全场了。打个比方,御史等人是掐人贴能翻八页的水平,颜神佑就是给盖满八座楼再开新楼的能力。差太多!
有颜神佑的表现“珠玉在前”,虞喆对这么老实的奏本流下了同情的泪水。哽咽道:“颜仲泰是个实在人啊!”完全忘了最早的心理阴影是颜肃之给他留下的。只觉得在颜神佑的对比之下,颜肃之必须得凶狠,不然镇不住闺女。
实在人其实在耍心眼儿,这边掐到一半,京城的消息送到,朝廷使者前脚来,颜神佑的信使后脚到。内容相当地简单:爹,我先帮你掐回去了,你写个中规中矩的折子就行了。
颜肃之就放心地写奏折了。再次感叹:事上的事情就是这么奇怪,哪怕是你的正当权益,如果你自己争了就是你自己的不对,得别人给你争。如果你长得不够讨人喜欢,对不起,你就活该了。
当然,颜神佑那狠话也只能是别人代说,绝不能让颜肃之自己说。颜肃之说出来,这味道就变了。效果也要打折。
反正,又吵了足有小半个月,这事儿才最终确定了下来。朝廷的使者又玩儿命地奔过去给他发诏,让他过来陛见。
颜肃之自己都像做梦一样——这就做刺史了?卧槽!不能够吧?在他自己的计划里,四十岁的时候做到刺史,然后能领一州军事,此生足矣啊!再往上,真就不是止是努力,还得有运气了。他毕竟不是世家好吗?
可现在,三十岁,目标已达成?
摔!往后十年要怎么过啊?卧槽!人生没目标了,就剩下建设祖国大好河山了。老子要纯奉献了啊!
姜氏听了消息,也傻眼了:“什么?刺史?”完全超乎常识了好吗?
还好,京中自己人的信很快送了来,颜肃之知悉了始末,整个人都呆掉了。【我单知道我闺女很凶,没想到她凶残至此啊!#万万没想到#】
别想了,赶紧的,收拾包袱上京吧。
颜肃之想了想,道:“唤山郎来罢,让他进京跟圣上说道说道。”
第116章 着急的岳父
山璞一脚踩进青春期,长势迅猛。纵使颜肃之时常见他,每见一回,都会生出一种“啊,这小子又长大一点了”的感觉。山璞比以前更高了,也更瘦了,颜肃之觉得他整个人都像是一个面团子,被人捏着两边,生生拉长了。虽然去年看他已经开始长个了,也比较修长了,今年长得比去年还要厉害些。
山璞不止高瘦,肤色也染上了那么一点点蜜色。也许是基因的关系,山璞原本皮肤白皙,不易晒黑。这几个月来忙上忙下、跑里跑外,居然将肤色改变了那么一点。配上现在的体型,带着一股子少年人肩负重担的成熟憔悴。
连颜肃之这样“自家人万岁管其他人去死”的前中二病,都有些心软了。见了面,不等山璞行完礼起身,颜肃之就将人拎了起来,皱眉道:“怎地像是又瘦了些?不曾好好吃饭好好休息?”
山璞两边唇角微微向内陷了一陷,露出一个淡淡的笑来,轻声道:“委实不是,是天气渐热,到了该瘦的时候了。”
颜肃之好险没送他一个大白眼,松开手道:“我不管了我不管了,说了你也不听。”
山璞这回笑得更深了那么一点点。
颜肃之待他好,他是知道的,颜肃之对山民有些小算盘,他也是知道的。可那又怎么样呢?他想为族人寻一条路,也正需要颜肃之这样的人,不是吗?利益一致,难道不好吗?至于相处,无论颜肃之发的悬赏寻人令背后是不是有利益的原因,颜肃之肯想着他,他就感激。两处又相处得好,何必去斤斤计较那些离奇古怪的是是非非?
颜肃之一个山下人,能对山民这般好,已是意外之喜了。至于那位留在京中的小娘子,山璞心里苦笑,他现在怕还没那个本事去求娶。只盼老天垂怜,挤出三年时间给他,让他报了父母之仇、安置好了族人,这两样做成了,他也能拼出一番事业来了,或可一试。
山璞心里已经算过了,颜神佑今天过了生日就十四了,明年及笄,该说人家了。不是他坏心,是真心希望小娘子能多拖上一年,他只要一年,就能有底气请颜肃之评估他一下,成与不成,他该努力的努力、该放弃的放弃。
这个时候的山璞根本不知道,颜肃之的防线已经松动了。不然颜肃之不至于对他这么亲切,关切得像看自家子侄似的,上京还要捎着他,让山璞面见虞喆,陈述内情,也好在朝廷报备一下,以后无论山璞怎么报仇,朝廷都不好再多管闲事了。
山璞听颜肃之说:“你要不要跟我一起上京?”的时候,还呆了一下,问道:“府君才回来,又要赴京?”
颜肃之不好意思地道:“是啊,他们参我。”
山璞有点紧张地问:“应该没事罢?”有事你不至于这么轻松啊。
卢慎从旁笑道:“使君自然是无事的。”
山璞结巴道:“又…又…又升了?”被参了,然后升官?这个“参”难道不是被投诉的意思吗?
颜肃之戏言:“丁长明好了,你怎么反倒结巴上了呢?”
卢慎将京中事三言两语解释完了,总结道:“就是咱们使君什么都还没动手呢,事情已经结了。”
山璞听到“小娘子”三个字,耳根一跳,嗫嚅道:“这也太快了。”这么能干啊,好萌啊…
颜肃之微有得意地道:“那是。你那里的事情可否暂放一放,与我同往?”
卢慎也劝山璞与他同去。
山璞有些犹豫的,他的族人才刚刚安定下来,就这么去京里,他怕阿婉控制不住。这个时候,才刚刚收拢了人,他怕有断层。颜肃之知道他的顾忌,道:“走得快时,前后不过大半个月,又不要你总留在京里,见过圣上,你便回来就是了。”
卢慎也说:“山郎不也是山上住几日,山下住几日的么?只当是此时不在而已。”
山璞略一想,果断道:“好。”
颜肃之道:“你便收拾一下,也带些亲随去,来来来,我有些要嘱咐你。”说着,招手让山璞过去,从服饰到应答,一一说与山璞。让他着民族服饰,且不要穿曲裾等朝廷服装,他的随从也一样。见到虞喆,别跟他说什么太多的大道理,只管说为父报仇什么的就好。顶多提一提族人与外人勾结一类。
颜肃之的估计,山璞的事儿,整个朝廷都不会太放在心上,山民么,在朝廷看来是化外之民,并不认为什么有多么高的素养。而且,现在朝廷应该正在准备掐藩王,皇帝正盯着他叔叔,大约还要分神抬举舅家人,大家都很忙,且顾不上归义这一块地方。
哦,现在该说是昂州了。
这一片蛮荒之地,在大家眼里,至少目前是不值得重视的。哪怕是虞喆,也只是存了一个“你去发展吧”的目的,并没有将这里当做主战场。
山璞听了颜肃之的话,一点即明,道:“晚辈明白了。不引人注意,悄悄地将事情办了,免得节外生枝。”不就是装傻么?
颜肃之道:“孺子可教也。去看看阿婉罢,与她交待一下。娘子今天早上还提起她来的。”
山璞微笑道:“阿婉也很想念娘子的。”
姜氏颇为心疼这一对失去怙恃的兄妹,尤其是阿婉,一个小女孩子,比颜神佑还要小上一岁。虽然也很活泼,但是在姜氏心里,仍然在一个可授受的范围之内——山民彪悍,阿婉妹子强一点是正常的——不像颜神佑…好吧,变态忽略掉。
是以每逢阿婉跟山璞下山来,姜氏总是格外地关照她。山璞想请姜氏给个人教阿婉一些山下的礼仪文化一类,若非山璞还要阿婉与部卒们熟悉磨合,姜氏都要将她接过来抚养了。最后还是约定,每逢阿婉下山,抽两天时间,她亲近来教。
一个女儿不在跟前,一个母亲去世,倒是颇为投缘。在姜氏看来,对别人家的女儿,要求就不会那么严,阿婉有颜神佑之长而无颜神佑之短,真是个好女儿。在阿婉看来,姜氏慈祥又仁爱,除了大家习俗不同,倒不失为一个好长辈。
两人相得,处得愉快。姜氏还亲手为阿婉做了些白绢花儿,给她插带。
颜肃之道:“你我入京后,娘子会照看阿婉的。”
山璞又道过谢,请求入内拜托姜氏。姜氏听说山璞要跟着上京,便问颜肃之:“你是不是为山郎表奏为一方之长?”
颜肃之道:“奏疏都写好啦,趁着表奏归义郡守,一并与他奏上去。”
山璞有点惊喜:“这。”
颜肃之点点头:“只是封号上,怕也是归义二字。朝廷恐不会将归义交与你,你的部族却是朝廷认了的。哪个再挑衅于你,就是不给朝廷面子啦,哈哈哈哈,占着大义的名份,你揍死他们都活该。有酸丁说你擅开边畔,你便回他以卖国沽名。”
山璞默默地记了下来,这种厚黑学的教程,连他爹都教得不多。这也不排除他幼年寄养在外,早年下山读书,与父亲接触过少的因素。
因颜肃之是独自带着山璞上路的,姜氏留守,便有些思念颜神佑了。虽然这个闺女时常令她头痛,却是母女相依为命度过了最艰难的几年,情份自然是不同的。不免要多多嘱咐颜肃之,又要让他带东西过去。
颜肃之道:“她在京里呢,能缺什么?我看你不如写封给她。”
姜氏道:“对对对,一时忘情了。”
颜肃之留意观察,发现听到女儿名字的时候,山璞居然没有什么大动静了,耳朵都不红一红的。颜肃之:…这不坑爹呢吗?!
他防贼一样防着山璞的时候,这货喜欢他闺女,喜欢到他都看得出来了。
他意向松动了的时候,发现…山璞跑去练兵了。现在看来,山璞居然只是微微张大了一点眼睛,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摔!小子,你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颜肃之看来,小一辈里的,没有一个及得上眼下的山璞。单就临乱不崩,没有歇斯底里,也没有失魂落魄。记着父母之仇,却又不迁怒与人,还记得肩上的责任,又细心照顾妹子。这样的素质,颜肃之是相当欣赏的。
有些人,起点再高,也能自己越走越往下滑。而且另外一些人,哪怕开始只是寻常,但是因为具体一些旁人不及的素质,总有一飞冲天之时。山璞的起点说高不高(姓氏),说低却着实不低(实力),又具备这样的素质。颜肃之自然不想错过。
一家有女百家求固然不假,一个好女婿也是许多人盯着准备抢的。京里少年颜肃之看了个遍,发现能够容忍他家小变态的,一根指头就能数得过来——姜家。除此之外,没了!
所以他不想放过山璞,至少得把这小子拎闺女面前,让闺女给打个分。成了,就想办法留下,不成,那再寻摸呗。
然而正如山璞一点也不能在父母周年未过的时候就表现出爱慕小少女一样,颜肃之也不能在这个时候就追问山璞,你是不是还喜欢我女儿啊?喜欢的话,来取个号码考个试呀。
这个时候,就不适合谈这个事儿。连姜氏,颜肃之都还没有提呢。除非颜肃之能确定,山璞现在还是暗恋他闺女,并且有结婚的意向,只是不好开口,否则颜肃之不能在这个时候送女上门——不然老婆能掐死他、闺女能掐死他,楚氏还要让他死上一回。
颜肃之不信山璞看不出来他很想拉拢山民,山璞是有筹码的。但是山璞能够不在这时候表态,也克制得很好,这让颜肃之更欣赏他了,将山璞从“允许填申请表”一档给提到了“发入场证”一档。——也更着急了,挺担心这个好苗子被人抢走的。
就这样,颜肃之升了官,却很憋屈地带着看好的少年上京了。
到了京里,先不能回家,往驿馆里一住,然后派人给皇帝打申请。
颜府早知他要过来,楚氏便命颜希贤“护送”堂妹,兼代表长辈往驿站里探望颜肃之。颜希贤十分蛋疼地看着堂妹前后各几十人,拥簇着牛车往城外走,这样的,谁TM敢冲撞啊?
不对,是冲撞起来,谁护送谁呀?
颜神佑在京城出了大风头了,这世上凶悍的女人不少,能打口水仗打赢御史台的却仅此一位。天知道她哪里来的那么多词儿,言辞如刀,刀刀见骨,一刀刀地削得御史们掉肉。嘲讽完了御史不把新君看在眼里,又说人家人品奇差,最后还发展到人身攻击,就差指着脑门儿说御史是人头猪脑了。最可怕的是,将反对她的人统统跟藩王联系在了一起,在虞喆那里搞成了逆贼。
经此一战,颜神佑成名了,满意了。姜家倒没说什么,怎么说呢?早被这小东西绑到一条船上去了。姜家长辈担心的,是颜神佑这样,要怎么嫁?她要是现在已经成亲了,一切都OK,不怕她在婆家受欺负。可现在还没有骗到一个冤大头肯娶她,就露出狰狞面目来,连个敢把她当包子娶回家被逆袭的瞎子都没有了!
蒋氏没为娘家发愁,反为这个外孙女儿愁得整宿整宿睡不着觉。
他们只是愁,真正不满意的是颜静姝。她是人家妹妹,颜神佑是她姐姐,没有姐姐还没定亲,妹妹就寻好了人家的。这样不合礼数,可颜神佑的婚事,一时半会儿没有合适的。这就卡壳了。颜静姝快要急死了!
颜神佑再凶,有个侯爵的爹、现在还是刺史了,还有一堆的好亲戚。拖一拖,没事,等大家淡忘了,总能寻着个瞎了眼的冤大头。
她呢?四面不靠!再为颜神佑,拖上几年,拖成老姑娘了,她能嫁谁?此时,她还不晓得,楚氏已经决定将她嫁回赵家去了。
楚氏对颜神佑是相当满意的,这么些年的人生经历告诉她,谁都靠不住!女人还得靠自己!颜神佑的做法,让她相当满意。是,有父兄在,得听他们的,但这不代表女人就非得俯首认命!要争,怎么争?颜神佑的路子就不错。
楚氏最终决定,放手不管了,看颜神佑选谁!她只负责最后把关,把不符合自己审美的排除,其他的,都依颜神佑。
颜神佑不知道的时候,已经为自己争取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婚姻自主权。她现在正满脑子的事情,准备跟她爹串词儿呢。什么昂州刺史的治所在哪里,归义要交给谁之类的。又有招娣要怎么办,齐王这事儿,不大好收拾呀。还有诸王,已经被自己给地图炮拉来当垫背的了,恐怕也要结仇,这得收拾呀。别人不说,颖川王那里有姬家,这就是妥妥的仇人了。
到得驿馆,一打照面儿,颜神佑一怔。
她看到了山璞。
一段时间以来,颜神佑是有些怵见山璞的,一见到他,就想到自己的丢脸事儿了。在京城听到他的消息,又为头人夫妇惋惜,头人不说,山娘的脾气,还是很对颜神佑的胃口的。又同情山璞兄妹的遭遇,便将尴尬扔到脑后,做好了心理建设来见山璞。
一看之下,她就怔住了。她与颜肃之通信,也颇欣赏山璞的心性坚定。当然还有一点疑虑,担心他是不是扛得住,一见之下,她就觉得,山璞是扛得住的。
人的气质,是一件很奇妙的东西。它看不见也摸不着,却又无时不在。所谓上帝给你一张脸,你创造另一张,说的就是气质的作用了。
虽然山璞正在长个的时候,有变化是正常的,但是五官的大模样还没有变,人还是那个人,给颜神佑的感觉就不一样了。他已经从一个羞涩腼腆的文雅少年,变成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首领了。成长,不是穿了妈妈的衣服、姐姐的鞋子,而是帮忙打扫一次卫生、洗一次碗。
山璞这个样子,很帅!
颜神佑见过父亲,又为颜希贤介绍了山璞:“这是归义的山郎。”
有意无意,大家对于山璞的称呼已经从“山小郎”变成了“山郎”。这种改变,并不是因为山璞父亲死了,他成了一族之长、新的头人,而是因为他的气质的改变。很微妙,又很容易理解。还是同一张脸,感觉像是突然长大了十岁,你便再张不开口叫他孩子了。
颜希贤对山璞的装束是有些好奇的,多看了一眼,又垂下眼来,克制,他得克制,必须表现出高素质来,不能像是个土包子似的去打量人家的衣着。山璞穿着传统的衣服,虽然天气渐热,却不再光着上身了——银饰依旧。
颜肃之道:“进去说话罢。”
进了屋里,颜希贤先转达了长辈们的问候,颜肃之与颜神佑都立听楚氏的话,颜肃之答毕,才又坐下。其次是颜孝之的问候一类。山璞暗暗留心,见颜家礼数颇严,心里有点忐忑。
颜神佑又介绍了最近京城发生的事情,不多,就是藩王进京了,现在还没走,搞串连呢。哦,对了,我把他们拉来垫背了。
颜神佑说得理直气壮的,特别强调:“都怪姬家,挑唆着人来与我们作对。没担当的东西,有本来站出来呀!阿爹你面圣的时候,一定要说是有坏人挑拨的呀。”
颜肃之:“…”你够了!
颜希贤,颜希贤已装死。火速道:“想二娘还有话要嘱咐神佑的,二郎尽管转告,侄儿不便听了,去看看车马。”落荒而逃。曾经,他以为自己是家族的希望之光,现在看来,尼玛这艰巨的任务还是交给堂妹吧!他老实当他的邰阳侯世子就好了!
颜神佑憋着坏笑,斜眼看她爹,颜肃之摆手道:“去吧去吧。”
颜神佑道:“有什么好怕的。”
颜肃之道:“别说他了,我也怕,我怕京城的人都怕了你,看你怎么办?”
颜神佑不好意思地笑了,特别腼腆,弱弱地道:“不至于罢?我…我也是,气愤不过嘛。做人子女的,怎么能眼睁睁看着坏人往父母身上泼脏水呢?”
颜肃之觉得牙好疼!“祖宗,算我求你了,说点正经的吧。”
颜神佑道:“廷尉府和御史家闹开了,估计能脱身了。阿爹,阿爹要将归义交给谁?四叔么?那又缺一县令了。朝廷恐不肯即时将一地交与山郎的,何不为他请封呢?封一个山人首领,征伐由他…”
颜肃之倒吸一口冷气:“你口气比你爹还大呀!”他已经迅速脑补出了一系列的说词,比如给虞喆吹个风,什么支使着山璞去统一这些山民,册封山璞一个,可比跟无数山民打交道方便得多了。
颜神佑悄悄看了一眼山璞,不知道为什么,反而比被他发现姨妈回到时更有点不大敢看他的眼睛了。
颜肃之看了暗乐,心道,好像有门儿啊!再一想,很登对啊!山璞这孩子心性很好,又吃苦耐劳、脾气也不坏,更重要的是,他没什么长辈了,山民的习惯,对女子能干是持肯定的态度的。这个能干,参照山娘。再看山璞,好么,小子虽然表情不变,不过…肤色出卖了你!原来在归义的时候没动静,是因为没看着真人呀?喂!你那小腰杆儿,也拔得忒直了!
颜肃之眼里,自己的闺女是千好万好的,京城的纨绔们不合适,一定是因为自己闺女水平太高,他们配不上(…)。山璞,挺好的。
看女儿这样儿,有点小羞,哟,这是动心了吗?对呀,过了年,这都要十四了,是该动了心。闺女,稍等,爹一定瞅着机会把这小子给你定下来!
半个月的功夫,颜肃之对山璞已经从“取号码等面试”直接跳到了“准女婿”这一档了。出身是山民怕啥?都要归化了!诸王就差跟皇帝撕破脸了,不多久就得出乱子了,山璞这个女婿不比那些弱鸡强吗?
去年看这两个这个样子有多膈应,现在看着就有多开心,颜肃之表示,他终于不担心女儿了。多般配呀,山璞稳重,有担当,正好给闺女减减压,别让她蹿得太快。正好。
到时候刷老娘他是有信心的,至于老婆…估计还得让闺女主攻,他来助攻。更重要的是,
这天下有眼光的岳父,莫不是眼快手也快的,那都是一眼相中了女婿就要下手的。拖来拖去的,一定会悔青肠子。看吕太公,多快的手,给闺女定下了汉高祖。
颜肃之决定了,一定要尽早捉到山璞暗恋他闺女的把柄,然后将事情提上一提。
因在颜神佑面前不好意思,心里憋着一股劲儿要表现的山璞,不知道天大的馅儿饼就在他头上吊着,就等他一仰头,好糊他一脸!山璞还在想着,当着我的面说这些,是不拿我当外人吗?山璞有些窃喜,各方面的。
又说了一会儿话,颜肃之将姜氏的信取来给女儿,又唤了颜希贤来,命他带话给家里,面圣过后就回去请安。颜渊之夫妇亦有信至,他回家了一并转呈。
颜希贤答应了一声,颜肃之命他俩回去。驿站门口,叮嘱女儿:“你捅了马蜂窝,一路上可护好你阿兄,有人找你麻烦,倒让他受连累。”
颜希贤:…T T谢谢二叔。
第二天一早,颜神佑就跑到邰阳公府里陪着楚氏了,这一天是颜肃之携山璞陛见的日子。见完皇帝,就得来见亲妈。颜神佑是过来接她爹和山璞的,颜肃之打算把山璞带家里来住,理由也很充份,就是山璞同学还带着孝呢,生活习俗上怕四夷馆那里照顾不周。还打算暗示叔王们会捣乱,估计虞喆会答应。
事实上,虞喆也答应了,一听到叔王们或许会有阴谋,他就让颜肃之:“好好照顾山郎。”
而山璞也如颜肃之所料的,面圣的时间并不很长。简述了自己家的遭遇与自己为父报仇的决心,同时表明了想归化的意思而已。
虞喆最近过得很压抑,乍见山璞这样一个纯朴又沉毅的人,颇觉安心。多嘴问了山璞两个问题,得到了三个刺激得他雄起的回答。
“是。”
“阿爹传下的基业,不能丢。”
“我的刀,会杀人。”
第117章 诸王第二招
虞喆召见山璞只是捎带,主要目的还是见一见颜肃之。颜肃之果然很给他们父子争气,这一点虞喆也是得意的。在用暗含了一点羡慕嫉妒恨的眼神看了看山璞的身高、被山璞撂下的话给刺激了之后,虞喆就把重点给放到了颜肃之的身上。
颜肃之来前早有准备,从容将归义的情况汇报给了虞喆,说完了还汇报总结稿上缴。虞喆翻开看了一眼,合上放于御案上。问道:“昂州新立,卿有何打算?”
颜肃之道:“先肃清凶顽。”
虞喆看了眼山璞,心说,大概要用到他了。也额外对山璞说了一句:“汝既已归顺,凡有事,可上表。”
山璞颔首致谢。
颜肃之趁机为山璞请封。
虞喆想了想道:“卿且将欲做之事一一奏来,安置山郎后,与丞相等共议。”
颜肃之再说他的工作计划,归义是交给颜渊之的,颜渊之的县令他预备交给一个郁陶的一个儿子。至于他的属员,卢慎、方章自然水涨船高跟着他混,其余缺了的,从归义本地豪强那里补上数人,其余都是在京中找,有他国子监的同学,也有一些京中认识的人,颜肃之还想把他外甥给捞走当苦力,不过估计有点困难。
虞喆看了一回名单,也有他知道的颜肃之的亲友,也有他根本就没有听说过的人。颜肃之的亲友,都在京城,这是一份很正常的推荐名单。有些归义本地人,虞喆是不知道的,颜肃之便一一为他介绍,不外孝廉一类。虞喆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便囫囵个儿地将颜肃之列的人名表往一收,表示让颜肃之明天过来商讨。
虞喆也是没什么人好依靠了,米丞相固然不错,但是老丞相有许多事要办,且年高,许多想法与年轻人不大一样。楚丰呢,他是不太相信的,其他人,他也不是特别地信赖——总觉得不是一个次元的生物。
这倒也好理解,虽然谁都不能说皇帝太土鳖,虞家又确实是个暴发户,天生圈子不一样。本来周围世家子环绕,还能给他培养一下气质,奈何有个比暴发户还不如的亲妈。整个儿给他弄出一股子与大家不相融的味道来。
颜肃之好呀,看着形象挺不错,内里却也是个土鳖。先帝还挺信任他的,父子俩将人家压而又压,只得出这是一个实在人的结论。先帝又说他有急智,有些事情,虞喆是想向他请教的。
不过不是现在,虞喆要问的话,得秘密地问,不能让旁人——比如山璞——听到。
颜肃之拜辞皇帝,领着山璞先去自己家。一路上已经介绍过邰阳公府的情况了,此时又说:“你只消从往常一般便好,家里人眼界倒都不算很窄,对太夫人必得尊敬着些。京城风俗与归义不同,男女之间还是要回避的,太夫人那里,不要戏笑…”
山璞心里紧张,匆匆点头,牢牢记着颜肃之说的要领,心里又将颜肃之介绍的诸人资料给背了一遍。知道颜肃之有四个侄女儿,这是必须不能跟人家有啥接触的。颜家其他人倒是可以聊一聊天,但是也不好太贴上去,显得自己浅薄。
他一路从归义到京城,已经被京城的规模给惊了一下。京城比归义,大太多了。忍不住心生向往:若能居于此等上都,该是多么好的事情呀!与朝廷合作之后,是不是他的族人里,肯上进的孩子也有机会到更加繁华的地方去呢?
禁宫之大,也令山璞紧张。他与虞喆的对答之简洁,并非只因性格,更是因为心里存着这些事情。
既见这等京城,又见这等皇城,山璞越发认为自己做的并没有错。
带着这种心情,到了邰阳公府,山璞反而鼓起了勇气。见识过了皇城之后,再看公府,就不会觉得特别震憾了——虽然这里比归义县衙大得多了,而归义三位三令,都还在租借办公室。
山璞暗暗给自己鼓劲儿,娶老婆的心思更加坚定了!他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没有错的,颜小娘子不但有担当、心眼好(…)、还特别有素质(…),一定可以帮助他提升自身以及本族的素养(…),更重要的是,他喜欢她。
那就不能在人家娘家面前丢脸!
最后展现在楚氏面前的,就是一个腰杆儿笔直的山小郎。
山璞到了,颜神佑在拜见过父亲,礼貌地跟山璞打过招呼之后,就退走了。山璞也不气馁,过来拜见太夫人,一见,心里就咯噔一下,深觉楚氏不简单。眼睛在楚氏脸上一扫而过,忍不住就看了颜孝之一眼,心道:这家到底谁做主呢?
颜孝之在外面,也是个大官儿了,级别跟颜肃之一样高。颜肃之这个刺史,水份太大,颜孝之这个京兆,却是实打实的实权派。可在家里,这兄弟俩在楚氏面前,乖得跟小猫似的。
楚氏一挑眉,眯了眯眼,显然是注意到了山璞的目光。不过她什么也没说,只是放缓了调子,问候了山璞家的丧事,且说:“我家二娘在归义,令妹但有甚不方便的,不妨去寻她。”还留山璞吃饭,又问山璞的口味,并不提及什么归化之类的事情。
单从内容上来说,是个相当和气的老祖母。可不知道为什么,山璞就是觉得她是个说话顶用的人。对她也越发地恭敬了起来。
用过饭,颜肃之便要带山璞回去安置在泉安侯府里。楚氏道:“那便去罢,你们相熟,也是不坏的。”却又留颜神佑在自己身边。
颜肃之答应一声,带着山璞走了。
颜神佑被留了下来,回答楚氏的问题。在颜神佑与颜肃之等人之前的描述之中,山璞是个腼腆又羞涩,单纯又憨厚的少年。楚氏一看之下,却觉得与描述不符,又不能让颜肃之留下说话,让颜神佑又招呼个外男,只好调个个儿,将颜神佑留了下来。
安静下来头一句话就是:“这就是你们说的憨厚少年?!”
颜神佑摸摸鼻子:“我在归义那会儿,他确是那样的,想是遭逢大变,不得不成长起来了罢。”
楚氏点点头:“告诉你阿爹…算了,还是寻个时候,我亲自与他说!那个山小郎,可不容易收伏!”
颜神佑乖乖点头,也不争辩,事实上,她也有那么一丝丝的担心。成熟起来的山璞,自己就是个成熟的决策者,将来如何,还真不大好说。
将来如何,眼下谁也看不到。只是知道,第二日,颜肃之便被宣到了宫里。
楚氏命颜希贤陪同颜神佑回泉安侯府,且命令颜希贤:“山小郎在京这几日,你都作陪。不许因他是蛮夷而小瞧了他,那小郎君不简单。”
颜希贤苦哈哈地接了任务,心说,我知道他不简单啊,能跟咱家小变态、老中二平常心相处,那是一般人吗?
山璞有意结交,颜希贤也礼貌客气,颜神佑到了京城,就不大好出门了,托付了颜希贤带山璞出去逛街,她坐镇家中当后援。倒不是怕被人挑剔,而是颜肃之将要列一大串的人员名单,跟朝廷讨封,她怕有人趁机刁难。算好了时间,命人套上车,顺着御道大街一路行到宫门口,在警戒线外停车。她去接她爹,顺便给反对派施加压力。
一连数日,皆是如此。一直接送到颜肃之和山璞都离京返回归义,她才消消停停地回家过她的大家闺秀的生活。
颜神佑出行,真是鬼神避走。一看她车上泉安侯家的标记,轻易就没人敢惹她了。战斗力太强了,没见被她骂过的御史有一半儿都已经告病了吗?摇摇笔杆子就把人跟藩王扯到一起,还要接下来进行从外貌到智商到人品的全方位攻击,太狠了!
颜神佑玩的这一出,弄得原本想要刁难颜肃之的人,都收住了跨过去的脚。原本颜肃之就是个中二病,已经很难对付了。好在他已经被纳入了规则范围内,有些事情就好办了。可颜神佑她不是!一没官二没爵的,又继承了颜肃之的习性,你掐她爹,她能挠你一脸血。
跟她作对,不划算!赢了,不光彩;输了,更没脸。
反正昂州是个偏远的地方,除了心怀鬼胎的诸王,朝廷里再没人肯拦了。就算是想做先锋的人,掂量了一下自己的斤两,也果断收手了。
诸王被颜神佑隐讳地点了名,连自辩的折子都不敢上——虽然大家都知道说的是谁,他们却不能不打自招。算是被这死丫头制住了,一时也拿她没有办法,只得另寻他途。
是以颜肃之的名单通过得十分痛快。山璞被封为归义侯,这个归义,是有双重的含义。归义一词本身,就含着是原为蛮夷,后来归化之意。它现在又是个地名,还是山璞的籍贯。听说山璞手下已有族人落户归义了,米丞相肚里一盘算,这些人就算现在下山了,一时半会儿的也不好收伏,不如做个人情,划一些做山璞的封户。
具体有多少人口,米丞相还真是不太清楚——数据得下面报,以颜肃之的小算盘,显然不会报得特别多。
于是山璞就成了个有两千五百户的、朝廷认证的、正式的侯爵了。就等着铸造好了金印,做一身官袍,举行一个仪式了。同时,还给了他另一枚金印,认证他是山民的首领,就是说,昂州那里的山名,朝廷划归给管了,你…随便揍吧。
这朝廷看来,这笔买卖很划算。自己几乎没出什么本金,就换了几千户的人来,将来可能还会有入账。
颜肃之颇为得意,山璞能有今天,是山璞自身肯努力不假,但是没有他的规划与提拔,山璞万不至于这般顺利就得到认证。看着山璞,颜中二居然有一丝养成的快感。
其余人事安排,也大部分由颜肃之来决定了。清远侯家到底没拗过颜肃之,眼睁睁看着调令下来,把他们家宝贝孙子给抢去穷乡僻壤里当县令去了。清远侯夫人在家哭了三天,把丈夫两条胳膊都掐肿了,清远侯还是不松口:“妇人之见!他两个舅舅都在那里,能亏待了孩子么?”
清远侯夫人还是不依:“那又如何?孩子又不是没有前程!京中难道不比外面好?我阿昭早入东宫,前程似锦。”京城人眼里,除了他们这里,哪哪儿都是穷困地方。
清远侯道:“你不懂!”
“那你就懂了?”
“废话!你看颜家是肯吃亏的人家吗?他二舅到了归义才几年?县令翻作刺史!你呀,什么时候能看得长远一点?这世上东宫旧人多了去了,能挣扎出来的一个巴掌数得清。”
清远侯夫人不闹了,开始哭:“我舍不得阿昭呀!”清远侯抱着脑袋跑掉了。
于是,清远侯的孙子,颜神佑她徐表哥就这么被二舅揪着领子给拎走了。徐表哥名昭,比颜神佑略大两岁,这辈子还没出过京呢。听说要出去,一副天要塌下来的样子。徐杨在老婆的威逼之下,挥着拳头将他揍了一顿。搁平常,他是不敢揍儿子的,他揍儿子、老婆揍他。现在有太座发话,他揍得特别用力。
如果觉得诗酒趁年华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我想吃肉小说全集:诗酒趁年华,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