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我想吃肉作品诗酒趁年华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丁号道:“那又怎么样?便宜别人,不如便宜他们。这个刺史,有些意思。”
老先生一挑眉,意思:你这孩子脑子被殒石砸了吧?
丁号赌咒发誓:“真的有意思。”
老先生心里默念一万遍“为了死去的好友,一定要把这个误信邪教的孩子拉归正途”,抱着这个悲凉的目的,他决定身入虎穴,先看看传销是怎么搞的。然后对症下药,一定要让丁号的脑子正常起来!老先生没发现,他已经咬钩了,被亲友骗进了传销组织的人,大概都是这么个想法儿。
沉痛地点点头,李老先生道:“再转一圈,我去见见他们家人。”
丁号道:“使君还没回来呢。”
“嗯?”
丁号尴尬地道:“使君这不一路去打击豪强,抑兼并,还括隐,顺便搞搞山匪了么?走了好几个月,还没回来呢。”
李彦一拂袖道:“胡闹!秋收时节也不在?!他是如何做得刺史的?昂州居然没有乱?”
这个就更不好意思说了呢,丁号搓搓手:“哦,有他家小娘子坐镇的,乱不了。您刚才看的新城,就是她的手笔,蓝图我那里还有呢,只是稍作修改就能用了,您要不要看看?”
李彦怒道:“什么?!全州庶务交给个女儿盯着?!没乱?!!!!”
丁号陪笑道:“是,是额鹅鹅…啊!”
“怎么可能?”
丁号咽咽口水,怕把老先生气出个好歹来,小心地说:“她能干呀,又有兵。”
“啥?”
丁号深深地觉得,颜神佑不但坑爹,还坑下属,这尼玛要怎么解释啊?哦哦哦,有了!“归义民风纯那个朴,与山民混居,山民的习夷夷惯,女孩子也可额以管家啊的。”
李彦一甩袖:“你又结巴了!去给我写出来吧,听你说话我快憋死了!”
丁号一溜小跑去写了解释,李彦越看越觉得坑爹。七十四年以来建立的三观,它碎成了渣渣,风一吹,没了。他有点理解丁号为什么不当他的名士、名师、名家,偏要扎根在这里了?哪怕没有什么建功立业之类的想法,混到现在,看了这么多的怪现象,他也得想留下来:我就看看,你们还能闹哪样?!
眼看着一群不按牌理出牌的家伙,将一片穷乡僻壤给建设出来,确实挺吸引人的。
李彦摸了摸下巴,郁闷地道:“小结巴,你都把我拐来了,我再回去也够恶心的了。算了,留下来吧,看看有没有转机。要是让老夫觉得还不如现在就回去,仔细我死后跟你爹聊天!”
丁号又搓手了,然后狗头被敲,李彦怒道:“你那是个什么猥琐样儿?!”
丁号P也不敢放一个,讨好地道:“那我奉您老先去歇下了?我这就去告诉刺史娘子?”
李彦冷笑道:“不跟小娘子说啦?”
“她练兵呢。”
李彦:“…”这种卧槽的感觉,真是酸爽得难以形容!
姜氏还是比较讲究的,别看颜神佑现在在归义这种风气颇为开放的地方抛头露面的她已经不管了。听说要见名士的时候,她还是让颜神佑老实坐在她的左手边儿上,前面一道帘子,前面坐着个颜渊之带着六郎。
老先生脸色缓了一缓,姜家他知道,果然是诗礼大族。姜氏的行为颇为妥贴,可是他就不明白了,这样的母亲怎么能养出那样的女儿来了呢?
姜氏不知道他的疑问,就算知道了,她也回答不了,因为这也是姜氏自己的疑问。此时姜氏还是十分有礼地问候了李先生一路辛苦,并且称赞了李先生的高义。
姜氏对李先生是满意的,李老先生形象气质十分之好,与楚丰有得一拼,端的是仙风道骨,整一个儿道德天尊。名气又大,又是丁号推荐来的。姜氏还有些忐忑,生怕人家不肯答应。
李先生说了,他主要是来看看故友那个不成器的结巴儿子的。
颜神佑听他这么埋汰丁号,差点没笑场。帘子前的六郎却表现出色,颜渊之都露出惊讶之色了,六郎却一直面瘫着一张小肥脸儿。
丁号悄悄捅了老先生一下,老先生看一看六郎,六郎也看一看他。除了进门儿打招呼,六郎就没再开过口,尽听无聊的成年人寒暄了。
颜渊之道:“久闻先生大名了,也不敢多奢望,要不,您考考我这侄儿?”
老先生一挥手:“不用了,将先前学的都忘了吧。”
颜神佑喷血,与姜氏对望一眼,都犹豫要不要出声儿。只听六郎道:“背得牢,忘不了。”
丁号险些趴地。
六郎用一种“愚蠢的成年人”的眼神看了丁号一眼,认真地对老先生道:“凡读一百二十遍,背一百二十遍,又反复抄录,忘不掉。”
老先生:“…”这家里其实是有三个变态吧?你几岁啊小朋友?这么有定力?
妈蛋!扛上了!被从修炼中拐了出来的老先生在崩坏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决定跟这个小王八蛋扛上了!
当颜渊之胆战心惊地道:“家兄军国之事委实抽不开身来,实不是有意怠慢先生…”的时候,李彦一摆手:“这些我都知道,我留下来了。”
姜氏喜道:“我早已为先生备下住处,书僮侍女俱全,文房四宝齐备。可否准备束脩了?”
李彦板着脸,跟六郎面瘫对面瘫,动了动嘴唇:“可。”
第125章 逼疯老神仙
无数事实证明,人一旦突破了既定的下限,就会堕落得非常快——无论是什么下限。千万不要相信“我就做这一次,这是不得已,XXXX以后,我就痛改前非”,颜神佑会告诉你,这是不可能的。
眼前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李彦,字子俊,真海内名士,道德楷模,传说天文地理无所不知,堪称一代上帝遗落在凡间的珍宝。前修士,因为一时不慎,爱护幼小,被结巴症患者、心中的幼小丁号给骗到了归义来。
名士出山,犹如节妇再嫁,纵使不得良人,便再也难回到从前了。
是以除了想走终南捷径的,但凡名士择主,无不慎之又慎。再嫁得其良人的,自然是皆大欢喜。若是一时眼瞎,笨的哭天喊地,聪明的却将苦水往肚子里咽、韬光养晦,就此在俗世里打滚儿,反戈一击,闯出一片新天地来了。
李彦就是这么一个一不小心被无良亲友拐卖了的节妇。
他本来没想给六郎当老师的,就是抬脚来看看丁号。岂料出来容易回去难,名士先生也糊涂了这么一次。自从踏进了归义,看到了嗑巴的丁号,他就隐约觉得有些不妙。
被“专坑亲友进组织”的传销份子给忽悠了之后,他的节操就像脱肛的野狗,在无下限的道路上一路狂奔,绝尘而去了。
这不,本来一张高冷神仙脸,现在都被事实的真相打击得面瘫了。
姜氏见他被自己儿子的样子打动了(并不是),开始张罗着要寻历书,寻个好日子,再下帖子,将本州名人都请了来做个见证之类的。又有颜肃之,还在外面,不知啥时好给他送个信,让他抽个空儿过来郑重地参加儿子的拜师典礼。
颜渊之作为这家目前在归义的唯一一个成年男子,内心相当地惶恐。李先生仙气儿十足,并且名声相当的好。能有毅力拒绝新朝的礼聘,不肯出仕,还扯出了一个相当荒唐理由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尤其颜渊之读书时听说过李彦的一些传闻,譬如曾预言了“丙寅之乱”这样的事情,但是当时没人在意,乃至惨剧发生之类的。
有这样本事的人,必然胸中有大抱负,能因曾仕前朝而不仕新朝,为忠义二字放弃了自己抱负的人,必然是天下正人君子的楷模。哪怕你做不到,哪怕你节操尽丧羞于见他,你都不得不去佩服他。
颜渊之原本就是个好孩子呀!更战战兢兢了。
李修士看都没看他一眼,哼唧了一声道:“我是修道之人,讲这些俗理做甚?房子在哪里?我吃饭要有肉,要有汤,我自个儿吃,不要打搅我用饭,叫这个小王八蛋赶紧滚蛋,别来碍我的眼。上完课没事不要吵我,不要说我在这里,但凡一字落入外人耳中,老夫拍拍屁股就走!”
说完,爬了起来,拿穿着白绫袜子的脚踹了踹正端坐着的丁号:“傻看着做甚?”
丁号在昂州,也是受尊敬的一号人物,哪怕只是做个县令,颜神佑等人还要客客气气叫他一声“丁先生”。纵然是在京城,大家见了他都得客客气气的。纵然是世家子,也不敢以姓氏骄他。当面,如果丁号想给自己儿女谈婚论嫁,那就另当别论了。
总之,连颜神佑这个归义圈子里有名的小杀星都对他毕恭毕敬的,丁号位虽不尊,实则超然。现在被个号称要当神仙的老疯子踹,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满屋目瞪口呆中,颜神佑不得不掩口而笑圆这个场子。
李彥听到自帘后飘出一句又娇又脆仿若撒娇的笑语:“宾至如归,阿娘可以放心了。”
丁号自知理亏,挨了踹也不抗议,还附和着道:“嗯,前辈脾气很好哒。”
李彦想掐死这个骗他进组织的小王八蛋。
姜氏回过神来,对颜渊之道:“四郎,先生的院子在前衙最深的那一间。”那里以往是山璞住的,现在山璞在城外有分配给的坞堡,在城内有贵宾下榻的定点招待所,这屋子就归了李彦了。
地方十分清静,原本甘县令在的时候,安排山璞住宿就考虑过了的。太靠外了,担心来来往往的人围观他,惹起民族矛盾啥的。就形成了这么个格局。
李彦也不要侍女,只要两个小僮即可。
安顿下来,李彦表示,他要自己吃饭,旁人不用来了。颜渊之又小心翼翼地跟他确认了开课时间,李彦道:“将小儿郎先前习字拿来我看看,三日后就便开课罢。”
高人总有怪脾气,颜家人无异议地接受了。丁号捂着腰,对颜渊之与姜氏道:“可不能说出去啊,不止是老先生的脾气。朝廷屡征不至的人,如今肯来做府上小儿的先生…”
响鼓不用重槌,姜氏果断地道:“放心。”
丁号放心地走了,随后就发现,他放心得太早了!
颜神佑像个大流氓,带着一群小流氓,放学后将好学生堵在了学校后门小巷子里。
归义旧城县衙,小夹道内。
好学生丁号:O.O
颜神佑:“呵呵。”
丁号脊背一凉,菊花一紧。作为一个真能人,而不是沽名钓誉又或者是书呆子,丁号的行动力是很强的。本地做官嘛,肯定要先了解各种情况。幸或不幸地,在某一次深入田间地头做调查的时候,听到了某句奇怪的话:“小娘子平海贼的时候…”
丁号此人,结巴的时候无法交际,窝在家里除了钻研经史典籍,就是琢磨这些个奇奇怪怪的事儿。前后一结合,他就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卧槽!不会吧?你特么不止是嘴炮掀翻御史台的水平啊!你要吵不过,是不是就能直接带人砍翻了御史台呀?
从此,丁先生对于颜肃之出去砍人,明明有个弟弟,却让闺女主持大本营事务一事,再无一丁点儿的异议了。同时,有什么事儿,他都跟颜神佑有商有量的。颜神佑能坐得这么稳,也是有丁号的态度影响了京籍官员的原因的。
颜神佑也没有让丁号失望,做事虽然有某些细节还略欠一点圆滑,但是比大多数真格的官员,都靠谱得多。
现在看着颜神佑带着一队侍女来堵他,他汗都下来了。这些侍女他也是知道的,在颜神佑练兵之前,练的就是侍女!这些侍女的军龄比城外那些玄衣还长!
【救命!】
上帝说:天助自助者。
丁号只得苦哈哈地打招呼:“小袄凉纸…”不但结巴,还大舌头了。这吓的。
颜神佑笑吟吟地:“我就知道先生您是个明白人儿,看您这样儿,该知道我为什么来了罢?”
丁号好想说不知道,但是一看颜神佑的小嫩拳头,就觉得牙疼,继续苦哈哈地道:“那是,那是。这个李先生,是我骗来的。”
颜神佑哈哈大笑:“先生真是太坏了。我明白了,有劳先生了。”
丁号道:“他先生,就由他闹一闹呗,老人家对归义建得这般好,也是好奇的。人肯来,便是有机会的。六郎人品贵重,夫人和气,小娘子坦荡,使君出色,总之,是不愁感动不了他的。”
颜神佑正色道:“我明白。名士出山,犹如节妇再嫁,纵使不得良人,便再也难回到从前了。既坏人名节,我们要负责到底,总不好叫人生怨之后,再生事端。”
丁号打了个哆嗦,颜神佑道:“先生别怕,老先生为人,舍下都是敬佩的。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岂有强迫之理?我是真想为老先生负责的,白瞎了一位义士,总是世间一件憾事的。”
丁号见颜神佑并没有不讲理,大力点头道:“对对对。”
颜神佑恭恭敬敬将丁号送出了县衙,丁号走出县衙之后,吹着口哨扳鞍上马。人虽结巴,吹的小调却颇为流畅。就这么一路吹着口哨跑去不知道哪里蹭饭去了。
颜家人却忙碌开了,姜氏和颜神佑分别写信,将李彦的情况汇报给颜肃之。颜神佑又对姜氏说了李先生其实是被骗来的,所以其实革命尚未成功,大家仍需努力。
姜氏听了,越发上心,将六郎头天上课要穿的衣服里里外外检查了三回,生怕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还说:“先生装傻,必是心怀不满,原本拜师就须心怀诚意的,这般坑蒙拐骗的,确是不妥。说不得,事已做下,丁先生也是一片好心,我们便要将这错事做对了才好。”
颜神佑笑道:“阿娘说了算。”
姜氏犹豫了一下,问道:“你近来还要往工地上去?”
颜神佑道:“眼瞅着天冷了下来,我得看看那边进度,再看看那些战俘有没有冻饿生病。”
姜氏道:“多带些人,自己小心。得闲下来,要是老先生松动了,你也跟着听一听课,必会有益的。”要不是姜云、徐昭现都做着官儿,颜渊之的儿子们不喜读书,李彦又要求保密,姜氏恨不得将亲友家的小朋友都召过来蹭个听。
颜神佑答应一声,又匆匆去巡视工地了。
工地上,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古工曹不愧是做过工程的人,工期的计算十分精准,并且还具备了初步的应用数学的知识。颜肃之陆续押解过来的战俘已经近万人了,古工曹手上的人既多,可以发挥的余地便大。
匆匆数日,已经勾勒出浅浅的轮廓来了。
颜神佑到的时候,古工曹正在看着下水管道最后几段的铺设。下水管道还是听从了丁号的意见,最后由古工曹这个业内人士定案,只弄了排放污水(主要是雨水等)的管道。管道从城里通出去,出得城墙,就是人工开挖的护城河,护城河与活水相连,保证了城内大雨里不至于被淹。
四下看看,表扬了古工曹的工程进度,古工曹也很开心,他的皮肤已经晒成了刷了蜂蜜的烤鸡翅膀的颜色了。显得一口牙很白很白,咧嘴一笑,拍拍下摆沾上的泥土,古工曹道:“照使君这么个弄法儿,明年夏天雨水来了之前,就能搬进新居啦。新地方,干净,适合小郎君这样的小孩子居住。”
颜神佑向他道过辛苦,客客气气地让他继续指挥,自己却往工棚等处看了一看。工棚里,意外地见到了一个熟人。
阿婉嘟着嘴,手里的马鞭不耐烦地轻轻抽打着马靴的靴筒,一面用一种诡异的眼神望向来来往往的战俘们。
颜神佑唤了她一声,阿婉眼睛一亮,跑了过来道:“阿寿姐,你来啦?”
颜神佑笑道:“我没来,你看到的都是幻觉。”
阿婉皱皱鼻子:“又捉弄我,不理你了。”说着不理,还是越走越近了。
颜神佑道:“这话才应该我来问你,你不忙么,怎么有空过来了?”真正想说的是,你不嫌碍眼吗,来看仇人?不对,你仇人的脑袋都被你哥拧下来当球踢了!这些人真的是无辜的好吗?
阿婉小声嘀咕了一句,见颜神佑眨眨眼看着她,才大声说:“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要对他们这么好呢?”
颜神佑心说,尼玛让人家卖苦力还不发工钱,这TM叫好啊?
对祖国的花骨朵她不能这样咆哮,只好耐着性子说:“哪里不明白了?来,咱们去那边坐着,拆开了细细地说。”
阿婉是困惑的,她不明白,胜者对败者,为什么还要关心衣食住行?
颜神佑切实地感受到了文化的差异,也由衷地感念着已经印象稀薄了的甘县令的努力。如果不是有那么一位可敬可爱的老人,扎根此地十余年,那么地努力,或许山民首领家不知道要多久(很可能是永久)才能出现一个像山璞这样的少年领袖。他们通过对山下文明的接触学习,对先进的文明产生了渴望。进而去实践,努力地改变着部族的面貌。
再难,难道还会比甘县令难吗?
颜神佑越发耐起性子来,跟阿婉讲了一个全新的、她不曾接受过的思想体系。阿婉随哥哥学过写字,近来也跟姜氏学习文化知识。只是这两个人,前者有更多的事情要忙,只是给她安利了山下文化先进。姜氏作为一个准中年妇女,还有一个不省心的闺女,教导女孩子的时候,侧重点自然会有所偏移。
这就造成了阿婉如今已经脱离了文盲的水平,但是思想上还是拧不过来。“你说他们已经算是自己人了,可是,如果他们再反叛呢?”
颜神佑扬了扬下巴,阿婉顺着看去,一个方阵沉默的玄衣军。阿婉抽抽嘴角,点头道:“我懂了。”
“哦?”
“我终于知道你们家为什么能够官儿越做越大,地盘越来越广,奴隶越来越多啦。”
颜神佑笑着纠正道:“他们不是奴隶哟。”又向阿婉解释了奴婢、部曲的法律地位。地位虽低,但是原则上还是保留了一部分的权利的,尤其是生存的权利。
对于“有违天和”这个词儿,阿婉倒是接受得很快。嗯,奴隶主比地主可迷信多啦。当然,经过了颜神佑一通安利之后,阿婉同学至少开启了从奴隶主到地主思维的转化之路。
阿婉调皮的一笑,道:“阿寿姐这些兵,是不是看谁不顺眼就揍谁?”
颜神佑想都没想,顺口道:“不。谁惹了我,我才揍谁。”
阿婉咯咯地笑着,显得稚气可爱:“看来我回去得去翻进阿郎的书房找书看啦。我最讨厌看书了呢。”
颜神佑道:“需要是最好的老师。”说完,觉得这句话很有深刻,还认真地点了点头。
阿婉笑得低下了头。
止住了笑,阿婉才拢起了眉头:“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呢,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颜神佑道:“已经入冬啦,该快了罢?总是要回来过个年的。”
阿婉扳着指头数了一下,才道:“那还得有两个月。他们得提前几日到来,修整,才好过年。这么多人,阿寿姐,他们得走多少天?”
颜神佑道:“约摸十日罢。”
阿婉又扳了一回指头,怒道:“山下的算法与我们山上不大一样,你们的精确些,可我用惯了先前的算法了。”
颜神佑道:“也就是两个月的功夫。还得再清一清余孽呢,阿爹他们便是要回来,也须布防,免得他们在山里没吃的,下山来扰民。”
阿婉恨恨地道:“捉住了,狠狠杀几个,便都老实了。”
颜神佑道:“总有办法的,阿爹他们已经在想办法了。”
阿婉“哦”了一声,开始开开心心地计算:“我两个月能不能做成一件大衣裳呢?”
“嗯?”
“那个,我听送信回来的人说,阿郎这个时候会长高个儿的,以前的衣裳都穿不下了呢。银环让人递信来,给阿郎捎衣裳去的。”
颜神佑道:“你知道尺寸?”
阿婉道:“嗯,上回来要讨衣裳,带了尺寸来的,我让人连夜赶制出来送了去。这回才想自己做的,原想做一套的,只是我事儿多,怕是衣裳鞋袜做不全的,就只做一件大衣裳罢。”
颜神佑道:“那尽够用的了,你先将样子做出来,至于绣纹,你们在孝中,也不大用的。”
阿婉严肃地道:“山下人孝敬父母这一条,是最好的了。规矩虽多,但是很好。”
颜神佑摸摸阿婉的狗头:“走罢,跟我回去吃饭。”
“哎~”
到了归义县衙里,里面正在鸡飞狗跳。
六郎穿着新做的藏青色的小袍子,像个长条南瓜,背着小胖手,站在台阶上背书,权当背景音。
庭院里,本来是过来汇报工作,结果遇上了李彦,三言两语惹到了老先生,结果被追打的丁号正在一面结巴一面跑路。
丁号还不敢跑快了,跑得快了呢,快老先生追得急绊着腿跌倒了,那就是损坏国宝的大罪了。可要跑得慢了呢,就得被追上了揍。这不,又被揍了!
丁号“嗷”的一声,弄得六郎顿了一顿,李彦百忙之中还抽空问了他一句:“下一句呢?这一句你背得不对,漏了一个字。回去抄一百遍!”
六郎垂下手来:“是。”
“接着背!”
“是。”
老先生接着打!
阿婉扯扯颜神佑的袖子:“阿寿姐,这是怎么一回事?”
颜神佑笑道:“这是一位老神仙,很有意思的。”
阿婉张大了眼睛,什么神仙呀,这样子是个老疯颠吧?
还真不是疯颠,颜神佑心道,他心里压着火儿呢。唉唉唉,骗婚骗来的媳妇儿,还不许人家不开心摔碟子打碗吗?只不过,这位老先生未尝没有试探之意,一面让保密,一面整天鸡飞狗跳的闹,这是在考验保密能力吗?
李老先生是相当有意思的一个人,譬如说,他平常会饮酒,但是授课的时候绝对不会带一丝酒气出现在六郎面前,表现出了相当高的职业修养。通常情况下,他不会拿小朋友的教育问题开玩笑,这方面的节操是可以保证的。
只有一个情况例外——丁号。
眼下,显然就是例外了。
颜神佑也不能让丁号丢脸太久,不得不携着阿婉的手,一面向前走一向说:“单看先生外貌,尚不觉是修道之人。今日见先生如此洒脱,可谓得道矣。”
李先生老脸一红,他也不是想毁形象的人呐!只是对着个小嗑巴他就搓火!这些时日的相处,他也发现六郎是个很好的学生。颜家家教不错,内外门风整肃。唯一的变态——
也变态得颇有水准。
正一正衣冠,李彦道:“小娘子见笑啦。”
颜神佑嘴巴十分甜地道:“道法自然。从心所欲,有何可笑呢?”
李彦咂摸着这两句话,居然咂摸出了点味道来,不住地点头,就是不说话。六郎犹背书不停,老师不让停,千万不能停。
颜神佑趁机给阿婉介绍了一下李彦的简历,阿婉对李彦不出仕的行为表示了敬佩,也不觉得他是个老疯子了。
李彦咂摸完了,颜神佑又为他介绍了一下阿婉。李彦眼里闪过一点温暖之色,带着点怜悯道:“幼失怙恃,可悯。”
阿婉应声道:“我的仇人才该哭。”
颜神佑大笑,对李彦道:“我也心疼她,也只要心疼就够了呢。”
李彦将手一挥,难得放了六郎的假:“将方才背错的那一句再背一遍。”六郎正确背诵之后,李彦道:“不用抄了,去向你母亲问安罢。”
却又问颜神佑:“小娘子可知我为何不让六郎抄写了?”
颜神佑道:“背诵抄写,原为了记忆,吃方才一吓,想必他能记得很牢了。”
李彦道:“我算过了,他今天的功课已经很多了,再抄一百遍,今夜抄不完。”
颜神佑:“…”说好的心有灵犀降伏老先生呢?!
阿婉咬着袖子才忍住了笑。
颜神佑尴尬得没话找话:“家父就快要回来啦,听说先生来了,他恨不得肋生双翅赶来呢。”
李彦道:“我也欲见一见使君呢。”这是怎样的一朵奇葩,才能把家丢给未成年少女,自己带着兵比自己多的山民头子,一路武装旅游去?啊?!这尼玛长的是正常人脑吗?!
李先生算是说对了,归义这地方,风水邪得很,或者说,颜氏父女身边的气场就很邪门儿,两个月后,颜肃之凯旋,他一次性见足了这一窝变态。
比如,颜神佑率众出城五十里迎她爹。李先生隐蔽在丁号的身后,眼睁睁看着一个跟丁号站一并齐的嘴上无毛的小猴子,嗖地蹿了出去,叫一声“阿舅”,然后就抱着比一身戎装的颜肃之后错一步的一个少年不撒手了。
李彦细一看,要不是因为觉得少年太年轻了,五官也比人深些,险些以为这看起来不过十六、七岁的少年,就是颜肃之了。
颜神佑听到身边颜渊之后槽牙里磨出三个字:“小畜牲。”默默地为徐表哥点了个蜡。
第126章 挨揍的外甥
山璞半截袖子都要被拽掉了!
幸亏到了冬天了,大家穿衣都比较严实,山璞这才没被徐昭给扒光了上半身。阿婉原本也是准备跟颜肃之行个礼,叫一声“使君”,然后去抱她哥的胳膊的。万万没想到居然还有人跑得比快!
这不科学!
想见唯一亲人的心情,山妹子发达的运动细胞,居然没有快过一只弱鸡?!
阿婉睁大了眼睛,直勾勾看着吊在她哥胳膊上的人形物体。
大!开!眼!界!
四下一片寂静,跟阿婉一样被惊的人委实不少。山璞身后的银环同学,在数月残酷的围剿敌人的丛林战中练就了十分发达的反射神经,险些拔刀把这冲上来占他家主子便宜的怪胎给劈了。
姜云等京里来的还好些,是知道世上总有那么一些人,脑子跟正常人是不一样的。远的不说,现在战地队伍前头那位,在京里就曾是有名的二百五,还有一个一起犯二的朋友,叫唐仪。
徐昭这个架势,唤起了许多人——尤其是颜肃之同学朋友——的回忆。
颜肃之勉强跟女儿说了几句场面上的官方说辞,无非是女儿说:“恭迎阿爹凯旋。”父亲说:“我儿留守辛苦。”女儿再答:“是诸君子皆以大局为重,群策群力。”
说完了,颜肃之就跟排在第二位的颜渊之对上眼儿了。介绍一下,颜神佑左手边是颜渊之,右手边是阿婉。颜渊之的身后跟着归义郡及各县官员。阿婉身后,是刺史府的属员。对于位置比侄女儿低什么的,颜渊之也没啥不满,大家也没什么意见。
兄弟二人眼神交流。
【这尼玛是咱外甥吧?真的不是哥你从唐仪家偷出来的儿子?】
【这要是唐大的儿子我等会儿就不揍他了!】
交流完毕。
颜肃之一拧脸,对诸僚属进行了亲切的慰问。在这样既不是战时、也没有什么特殊事件发生的欢迎会上,双方说的话无不是十分场面又客套的,对答都有一定的套路,不须一一记数。连旁边跟着当介绍人的颜神佑,说的话是按套路来的。颜肃之夸某人,某人谦虚,颜神佑再对颜肃之说,某人是真的很努力啊。OVER。
等与僚属对话完毕,颜肃之这才正式跟他弟说起话来。在他身后,他外甥还跟无尾熊似的挂在人家纯朴的少数民族小哥的胳膊上不撒手。山璞是打着为父母报仇兼作为朝廷册封过的山人总头目的大旗随军出征的,是以还穿着同民的服色。
在围观群众看来,通常情况应该是山民抱着朝廷的胳膊,一副十分想开化的样子。摔!你们俩剧本拿反了吧?!
颜神佑眼角直抽抽,只觉得她爹和她四叔的对话都有点不自然了。归义开的就是颜家店,郡守是刺史他弟,下面三个县,一个县令是刺史他外甥、另一个县令是刺史的内侄,剩下一个还是刺史老师的熟人儿。这样的对话环境,颜神佑是很放心的。
如果觉得诗酒趁年华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我想吃肉小说全集:诗酒趁年华,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