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我想吃肉作品诗酒趁年华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当下七嘴八舌,又说必要搞死这个反贼。至于荆州河间王的反应,丁号认为:“纵要点兵过来,咱们也不惧他。”

卢慎道:“荆州虽与昂州接壤,毕竟道路崎岖。两处能消息便要数日,彼大军欲至,必先筹备,又须数日。且道路崎岖,大军行动,必然不便捷,还要些时日。等他们来了,此间秋收也过了。如今动手,正好。”

颜肃之道:“如此甚好!”

河间王的使者还不知道州府已经决定要他去死了,犹在等河间王的消息。使者能被派来做说客,显然是得河间王信任,且智力不弱的。耽搁了这些天,对于昂州的暧昧态度自然是有所察觉的。利益明摆着的,谁都能看得明白,这是要让颜肃之出钱出力出兵,入个股。同样的,风险也是明摆着的。据他的估计,颜肃之一开始没要杀他,就是对朝廷并不是那么忠心,不答应,应该是对造反有顾虑。

只要态度松动了就好,他就能说之以利。

只是有一件事情不好,昂州方面没有痛快地答应,就显得是河间王有求于人,日后这位置,就不大好摆正。不过这个也没什么,投入河间王的麾下之后,一切可就不由颜肃之做主了。甚而至于,河间王势成,第一件事,就是要削了颜家的势力。

不过,这些事情,使者显然是不打算说的了。他决定近期再去见一见颜肃之,游说一下。正琢磨着讲稿,忽然听得外面哭声大作。使者觉得情况有些不对,使人去探听,回来说是颜使君家小娘子死了!

=囗=!使者呆愣半晌,这特么是什么情况?第一反应是颜肃之不想结亲,旋即又自己否定了这个推测,不想结亲就直说,何必这样故弄玄虚?现在为了逃婚假装是死了,那这个人就算是消失了,以后要如何再找一个能见得了光的身份正式回到家族里来?死人岂能复活?

可是…颜肃之他闺女死了,这联姻的硬件就没了呀!这要怎么办?

使者原地转了八圈,决定去吊唁一下,看看颜肃之有什么说道。扬声道:“来人!”赶紧扒包袱卷儿,找一件适合吊孝的衣服来穿上一穿。

匆忙赶往州府。

令使者没有想到的时候,他一脚才踩进州府,里面已经欢声雷动了!

就听到州府的属官、属官家属、奴婢、皂吏们奔走相告,大声说:“小娘子活转过来啦!小娘子不是死了,是被神仙请去神游讲道了!”

卧…卧槽!

使者惊呆了,真…真的假的啊?

当然是假的啦!

只不过除了少数几个人,其他人都当真的了而已。

颜神佑之前因为自己年幼,说出来的话没有份量,为了开盐田,便用过神仙托梦这样的借口。这是已经有神话基础,幸运的是她真把盐给搞出来了,这便让人相信,她说的话都是真的了。

楚氏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加工,相信的人自然就更多了。

话说,当时颜静媛姐妹俩在屏风后面,颜静姝的尸体也被抬到一边摆放。颜静媛看着亲姐姐死得不能再死,悲从中来,小声啜泣着。颜静娴却将眼泪一抹,一把拽住了她:“你为她哭,不值得。”

颜静媛毕竟心软,小声道:“毕竟是亲姐姐…她又没认…”她的心里,总是希望一家和睦的。比如说颜静姝常说楚氏等人不好,她也劝颜静姝不要这般。这回轮到颜静姝的头上,她又希望颜静姝不死。

颜静娴咬牙切齿:“她最好弄这些小巧心思,旁人蒸个圆饼,她便非要压出些个花朵纹儿来,好显得与众不同。你自家看,是也不是?那饼上头,还有戳的眼儿,想是银簪子验毒弄出来的。等着她认?她但凡做错了事儿,什么时候认过?不都推到旁人头上了?”

颜静娴这话,真是驳无可驳,都是亲姐妹,常年住在一处,彼此的某些小习惯互相都很熟悉。颜静媛左右为难,哽咽道:“怎么就走到这一步了呢?”

“劝也劝过、骂也骂过,软硬兼施,她就这样,有什么办法?”颜静娴才想哭呢,一个姐姐自取死路,另一个…软得像跟面条,当人妹妹的,何其苦也!

颜静媛只觉得头脑发胀,她从小到大就没什么主见,夹在一姐一妹中间过活。总有来说,颜静姝总是神神叨叨打些小算盘,倒是颜静娴这个妹妹,时常给她提个醒什么的。现在姐姐死了,就剩下妹妹了,她也就昏头胀脑地听了妹妹的话,点点头,继续哭。

颜静娴头痛不已,深深地觉得有这么两个姐姐,真是…上辈子欠债太多!

无奈地伸出手,把比自己还高的姐姐的脑袋摁到自己怀里摸摸毛,颜静娴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

郁氏一直旁观着,抱着家女儿六娘,给她闻带着刺激气味的香囊让她哭。一面还分神听这姐妹俩嘀咕,听到最后,也只能服气,都是一个娘生的,真是三个女儿三个样儿。

正感慨间,听到外面哭声大作。颜肃之一面哭一面嚎:“你快回来啊!怎么就丢下爹娘一个人走了呢?你快回来啊!”

郁氏心说,可不带这么喊的啊,这不是让孩子走得不安心吗?

让她没想到的是,颜神佑一个鲤鱼打挺,她就坐起来了!僵硬着表情问:“你们哭个甚?!”

再不打挺她就要抽筋了!

颜肃之:“=囗=!”你这复活的姿势过于奇葩啊!

丁号等:“=囗=!”不对吧?我没听错吧?好像是小娘子的声音啊!

楚氏咳嗽一声,剜了颜肃之一眼:快背台词啊!这事儿NG了可没办法重新读条再来过。

颜肃之震惊了一下,恍然大悟地问道:“你怎么…这是…”忘…忘词了!刚才哭得太浑然天成了,感情投入太深,一时没能拔出来。

颜影帝神佑功底了得,很快记起自己的台词,接口道:“我做了一个梦。”

楚氏舒了一口气,看看哭得像个猪头一样的儿子,嘴角一抽。颜肃之哭得不在状态,就只有她来了。楚氏道:“你可把我们吓坏啦,无声无息的,就这么一动不动的躺着,好容易你阿爹将你喊了回来了。”

颜神佑也是嘴角一抽,伸手给颜肃之擦擦满脸的眼泪鼻涕,再看姜氏,已经默默抹去眼泪了。这才缓声道:“怎么大家当我死了不成?这哭的…我就是做了个梦,有人喊我去说话来的。”

楚氏问道:“说话说到没了生气?究竟梦到什么人了?又说的什么?看这些人为你急成这般模样,你须与我有个说法儿。”

丁号等越听越觉得不对,怎么这个深居简出的太夫人,似乎…嗯?很有气势的样子嘛!这种气势,与以往那种“太夫人”式的感觉迥然不同,这种气质,似已超乎内宅妇人,气质上隐隐与颜神佑很象呐!

卢慎已经扬声问道:“还请小娘子明示。”

颜神佑开始编,编神仙,编对话。这些楚氏给她的台词很简单,无非是:“有仙人以车相迎,往天上去,说下界之情,言道富贵当不止于此,昂州必更富庶。”

四下一片寂静,片刻后,爆发了一阵强烈的欢呼,欢呼声辐射开来,感染了全城。

河间王的使来时,就遇到这么个状况。他原本稍有慌乱的,及入州府,听说小娘子死而复生。心中不免疑惑:这神神叨叨的,似乎有些不祥,做世子之正室,总有些。如此说来,还是越家小娘子合适些…

如此思忖,却又正一正衣冠,管它以后的事呢!以后哪怕废了呢?先把她爹手上的兵拐了来再说!

一到便被拿下了。

使者还要问:“颜公这是做甚?”

做甚?拿你的人头向朝廷表忠心呗~

颜肃之二话没说,就一个字:“杀!”

使者还在做梦呢,就被玄衣一拥而上,揪到府门外大街上当众砍脑袋去了。

这边玄衣才揪人出去,府门口正撞上两拨人。一拨是熟人,为首是个锦衣青年,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阿舅,阿寿怎么了?”这是徐昭,他离得略远,正好来办事儿,听到噩耗就跑了来。

另一拨是个眼生的老头儿,头发胡子全白了,眉角耷拉下来几条长长的寿眉。口中也说:“颜二,万毋为非礼之事!”

两人撞到一起,徐昭袖一擦脸:“你谁啊?这么说我阿舅?”

老头子被他气得不轻,怒道:“老夫霍十二!”

好么,被先帝称为祸害的霍老先生,兜兜转转的,七老八十地他居然跑到昂州来了。

没得说,两位您一起进去吧,咱们还得办事儿。玄衣让开路,让他俩出去了。霍老先生看了一眼他们揪出去的人,那使者还要喊:“霍先生救我,唔,嗷!”就被一拳揍在肚子上,疼得再说不出话来了。

霍老先生舒了一口气,双手一背,踱进府内,再不见方才急急赶路时的慌张了。徐昭暗叫一声倒霉,乖乖当起了向导,抓了个人让他去通知颜肃之,自己却陪霍老先生往厅事里去。

府门外大街上,戴千户手起刀落,河间王使者人头落地。围观群众什么也不知道,只知道州府杀的,就一定是坏人,一齐喝彩!

州府此时再宣讲,颜使君乃是个大大的忠臣。咱小娘子被神仙请去做客了,神仙让她会话给她爹,说富贵不止于此,昂州未来更美好。四下一片欢呼。

这个,对待纯朴群众,封建迷信还真的是相当有效的。

霍老先生往里走,只见里面人来人往,忙而不乱。心内点头道,这倒像个样子了。

里面正在收拾着呢,才说颜神佑没死,这些出丧的家什就不会紧赶慢赶地收拾了。里面又传出话来,道是三娘死了,丧事还得办,只是未婚女孩儿,又没什么名声,就小办一下,东西都收拾起来,往临时搭的灵棚那里去布置。

颜肃之听到通报,丁号道:“霍先生名满海内,使君须亲自接见。此人前番既去见藩王,此番又来…”

颜肃之道:“彼老矣,无能为,我见机行事罢。”

让颜肃之没想到的是,霍先生虽老,却并不是无能为,而是给他带了一个重磅消息:“亏得你心里明白,否则就要成笑谈啦。那河间王世子,已定了河间越氏之女了!”

颜肃之一卷袖:妈的!

第182章 告密的祸害

先帝做人晕晕乎乎,看人倒还有那么几分准头,他说这位霍老先生是个老祸害,别说,霍亥还真就是个祸害来着。只不过这一回,他是来祸害河间王的。先帝如果泉下有知,大概也能消一口郁闷之气了。

却说,颜肃之一听霍亥说河间王的世子已经有了老婆了,还要跑过来骗婚(虽然他老人家英明神武地根本没有答应),可比当年先帝听说霍亥跑了的时候气愤多了。

饶是霍老先生也不是一般人,看到中二病在那儿卷袖子,也是眼角一抽。急急劝道:“没答应就好、没答应就好。”心也跟着直抽抽:这货怎么越看越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忠孝仁义温良恭俭让呢?看来看去,倒好似一个中二病。

颜肃之他就是个中二病啊,好名声那都是包装来的。同一件事情,就看你从哪个角度去叙述了。霍老先生还算是个君子,是以听了外面说他“自污”以全父亲的心愿,又救过自己(这个才是重点),便觉得他是个好人。否则也不会千里迢迢冒着死在路上的危险,跑过来给他提这个醒了。

没想到看到颜肃之之后,发现跟自己设想的不一样。如果颜肃之真的是个君子,那他应该郑重谢过自己,然后跟河间王正式划清界线。眼前这个颜肃之,二话没说,这就是要干仗的节奏。霍老先生扪心自问,开始怀疑自己到昂州的正确性了。

丁号一直默默地听着,直到此时,才方才向霍老先生发问:“公、何以、知之?”

霍老先生眼角一抽,他在京城的时候,倒是跟丁号见过面,虽不是什么忘年交的好友,倒也还彼此记得。丁号是个精明人,这是霍老先生对他的评价。暗叹一声晦气,霍亥心道,也罢,反正来就是为了告诉颜肃之、还他一分人情的。

当下便叙说出来。

霍亥上了年纪了,说起放话来语速很快,亏得整个州府已经被丁号这个结巴给磨出耐性来了,自颜肃之往下,都很安静地听他述说。

原来,霍亥当年离京,是去找藩王去了。似他这等名家,走到哪里,都有人供奉着的。颖川王等早存异心,更想要这等大儒过来装门面,是以颖川王欢喜无限,把霍亥给供起来了。霍亥经过仔细观察,最终还是没有留下来,他四下游荡,借着大哥死了要回家办丧事的机会,从颖川王那里跑了出来,最后到了河间王那里。

在霍亥看来,颖川王太会装逼了,不好,不如河间王敦厚。于是就带着他的侄孙霍白同学(小霍同学是家里不放心老霍出门,特意派了个武艺高的随行),一路投奔河间王去了。

前脚走了没多久,后脚五王造反了。对于霍亥这样的人来说,虞喆父子下台并不是一件不可接受的事情。甚至早在先帝时期,他就盼着先帝下台了——什么玩意儿啊,不顾礼法的家伙。五王造反,霍亥是挺支持的。并且颖川王等选择的机会也是相当好的,朝廷根本压不住乱民,五王“忍无可忍”才要起兵安天下。

也是霍亥的运气好,他跑去河间王那里,也受到了礼遇。颖川王也不好跟亲兄弟算这个账,也不敢跟霍亥算这个账。两下都默许了,然后郁陶来了,然后…阮梅就犯了中二病,把颖川王留给了郁陶。霍亥当时还想,真不愧是一家人,做哥哥的不讲规矩,做儿子的不讲态度,这做弟弟的也是个傻货,居然说要捉活的!从来活捉都是给对方活路,懂?

幸亏我相中了河间王。

没想到啊,极品总是成堆出现的,河间王作为先帝和颖川王的亲弟弟,虞喆的亲叔叔,他的大脑构造也不太正常!

“先是,未起兵时,王已为世子定下河间越氏之女,女聪颖过人,河间有名。越氏乃河间著姓…”

丁号摸摸下巴:“仿佛记得…京中哪个正是姓越?”

颜肃之冷冷地道:“新任的太常。”

霍亥咳嗽一声:“事情已经定下了,不过是没料到颖川惨败身死他乡,东海为方会所围,河间入荆州,恐势单力薄。河间帐下有进言,欲收君为己用者。正在争论间,郁大将军大军又至…”

大概就是,看着昂州太平、地方又大,又远离战场,很适合做根据地。但是颜肃之亲朋好友都在京城,亲爹又是本朝元勋之一,又受先帝和虞喆的重视,怕他不肯痛快答应。对于这种低效率、文人多、装逼犯多的集团,争吵是常态,吵一吵也没什么的。没料到郁陶干翻了颖川王之后,受到虞喆的表彰,本来是去追着济阳王砍的。一回头看河间王地盘扩大,为防止他势成,便要势他立足未稳之时,将河间王再拍翻。

刀悬在头上,就不能再拖了,于是就有人出了这么一个馊主意。

越家也不能不答应,不为别的。颜肃之答应了,救援了,他家闺女还能捞个小老婆当当,还能说“为了大业受了委屈”,还能让河间王父子愧疚。男人么,总是如此的,愧疚了,就会对她更好。将来之事,谁是最后的赢家,可真不好说。等事成了,把颜家女儿搞废,越家女儿扶上位,越家外孙就是将来的天下共主。

这笔买卖,划算。

要是不答应呢?兵败了,越家作为河间王的姻亲、支持河间王造反的逆贼,杀的杀、流的流、抄抄家…女眷没为奴婢。嗯,越家女就不止是做一个人的小老婆了,不定要混成哪家功臣家里的侍婢,弄不好还要待客。这年头还挺常见拿自家美婢招待客人、把奴婢送来送去的,有什么遭遇可就真不好说了。

越家支持河间王,可不是为了陪葬的,乃是为了获“无数”倍、“泽可以遗世”【1】的政治投资的勾当的。既做了开头,就没办法停止,只能继续支持下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为自己攫取更多的利益。

说白了,就是一次凤凰男和小白花的合谋,把一个原本也不需要非巴上来的人拖下水,为他们出力、帮他们打江山。末了,被救了命、得了实惠的人还要说自己真是牺牲良多、受了委屈了。那个真正出力的,反倒成了反派,得被打倒,再踩上一万只脚,永远瞧他们脸色过活,才说是正义得到了伸张。

霍亥虽然不待见朝廷,也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底线,认为,如果为了天下太平,为了正伦理纲常,搞掉这个乱搞的朝廷,天命的理由之下,造反也是可以接受的。可是真的不能接受这种事情,于河间王家,这是不守信义,明明约定了婚姻,却又以妻为妾,骗婚颜氏。

对于颜氏来说,本来好好的当个忠臣,虽然朝廷不好,但是做忠臣总是没有错的。且颜肃之也是帮过霍亥的,他也不忍心颜肃之就这么被蒙在了鼓里。

一路走来,旁的地方乱七八糟,哪怕是还算太平的荆州,也是干旱之下的荒凉。到了昂州,发现居然是安居乐业,四夷归化,昂州城更是气势宏伟、欣欣向荣。霍亥到底是个读书人,有着家国天下情怀的读书人——越发觉得颜肃之是有些本领的,不该就这么被拉上贼船。

没想到的是,才到州府门口,就看到河间王的使者被拉去砍头了。霍老先生这一路着急,气都没喘匀的心情,终于得到了平复。

颜肃之颇为感动,没想到自己中二期一次犯病,原是为了给赵忠添堵,竟有眼下这效果,卷完了袖子,又放了下来。郑重谢过了霍老先生的示警之恩,认真地道:“我世受皇恩,怎么会去造反?”

霍亥想说,你那个朝廷,也不咋地,你不反,自有人反,你也就不要逆时代潮流而动了。再说了,那个破太后,是个什么好货么?多恶心的事儿啊,她都干得出来。这个时候的霍老先生是万万没有想到,更脑残的事情,水货们都是干得出来的。他只是点到为止地说:“但守土安民,已是对得起良心啦。”别特么去为朝廷卖命,真特么不值得啊。

颜肃之自然听出他话中的意思,丁号自然也听得出来了,眼珠子一转,笑道:“那等傻事,使君是不会答应的。老先生一路辛苦了,还请住下歇息歇息,晚间容使君设宴相请。再者,我们小娘子去而复返,也是要谢过老先生的。”

霍亥说话慢,脑子却不慢,问道:“去而复返?”

丁号颇为得意,将颜神佑被神仙请去喝茶,然后送回来的事情给说了一遍。霍亥还有一点不信,问道:“真的?”

丁号道:“这是自然,老先生见过便知的。”

颜肃之静下心来,却将眼睛放到霍亥身后一个青年身上了。青年看起来二十上下的年纪,身长玉立,身姿挺拔如松柏,从进门开始,颜肃之就看到了。不过因为当时有事要说,霍亥又没有介绍,他才没问。现在事情说完了,结果很让人满意,颜肃之就问道:“这是哪家儿郎?”

青年一身锦衣,看着不似僮仆,颜肃之才有此一问。

霍亥咳嗽一声:“这是家兄之孙。名白,字长庚。有些武艺,一路护送我来的。”

颜肃之眼珠子一转,暗道,老祸害的侄孙子,必有些学问,又能一路护送他来,想有些本事。我这里正缺好些个能带兵的人,不如留这祖孙下来,老的可以装门面、请教学问。这小的,考较考较,能成一员大将也未可知。

便赞这霍白同学一路护送叔祖,不辞辛苦,十分难得。又命人将二人护送往驿馆里好生休息,卢慎抢先一步出去,得把河间王使者那里清理干净了,该抓的抓、该杀的杀,别让霍亥遇上不该遇上的事儿。

霍亥也确实累了,这么大一把年纪了,同龄人都死得差不多了,他还来回奔波,是得休息了。不过他还惦记着一件事儿:“明日可否请问小娘子些许事情?”颇有一些求知的精神。

丁号含笑道:“这是自然的。”

颜肃之见霍亥望着自己,也点头道:“小女自当拜望老先生。”又让古工曹陪着霍老先生去安置。古工曹也是京城来的,倒是也见过老先生,好歹有些个共同语言。

霍亥一走远,丁号马上说:“不、不不,不能放他走!”

颜肃之微笑道:“就要打起来,为了老先生的安危计,也不能让老先生涉险呐!来,咱们合计合计,怎么搞死河间王那个牲口。”

丁号脑门上三根黑线滑下,应一声:“先秋收吧。”

颜肃之怏怏地道:“敢戏弄老子、坑老子的闺女,我弄不死他!”这种街头无赖式的放话一说出口,颜肃之一怔,喃喃地道,“说得真顺口,颇为怀念在京城时年少轻狂…唉,还是不轻狂的好,轻狂了,家里人跟着担心呐…”

丁号表示,他啥都没听到。

卢慎道:“既然使者已经斩了,便当上表朝廷,请朝廷当心呐!哦,还有那位越太常,”说着一撇嘴,“可不能叫他里应外合了。”

颜肃之缓缓地道:“大善,”然后开始暴怒,“我日他祖宗!”妈蛋!让老子顶缸,你们发梦还没醒呢吧?

颜肃之亲哥亲舅大舅子都在京城,他朋友虽然是皇帝表哥,可唐仪又是他亲家,难保不受点什么牵连。这消息要传到京城,这几家人家没一个能推卸得了的。哪怕说“不知情”那都不管用的,这时候的株连,谁管你知不知情呢?

谋反夷三族,没得说。颜肃之虽然陆续捞了些亲友过来,可是正经的三族当家人都在京城好吗?这事儿,得亏他有私心,闺女也基本上说定了山璞了。不然被人一忽悠,别说,河间王还真像那么一回事儿。一点头,就把他哥他舅连大舅子带亲家一块儿坑沟里了。

越家呢,还特么好好儿的!

凭谁被这么算计了,心情都不会好。

丁号是个结巴,不大会劝人,亏得颜肃之脑回路跟正常人不一样,骂完一句,他就平静了。转而琢磨起怎么坑人来了:“可惜了,扬州太乱,通信不便,不能即时将消息传至京城。不然,嘿嘿。”说着,摸起了下巴。

丁号这才接上一句:“不直走也没什么,往东,吴郡也是扬州地界,就是远点儿。”昂州通往京城的官道,是直线,穿过扬州。官道西面比较乱,湓郡的大部分领土在官道西,往东多走一点,就是吴郡了。如今韩斗在那里,倒是比较太平的。出了吴郡,就可到扬州城,蒋刺史在那里,虽然不能平定全境,不过州府周边还是比较太平的。

颜肃之道:“如此,甚好。”

丁号道:“使君不去看看小娘子?”

颜肃之笑道:“对对对,等下还要带她去见这位老祸…先生呢。”

语气转得略生硬,丁号听了也没啥表示。颜肃之吐了一下舌头,问丁号:“老先生能见客么?”

丁号狡猾一笑:“看霍先生怎么说了。”

颜肃之点点头:“家里有白事,晚间我亲往驿馆去见霍老先生。”

丁号尚不知颜静姝之事,问道:“小娘子不是去而复返了么?”

颜肃之狞笑道:“是另一个丫头,误食了砒霜。”

丁号还稍有不明,卢慎毕竟出身大家,一听即明。这事儿,说不得又是家族之阴私,照颜肃之的表情来看,可能是死的这一个做了什么,幸而小娘子福大命大,没有中招。卢慎心里有数,也装成什么没看出来。他如今在州府委实有些个尴尬,颜肃之父女虽是待他一如往昔,旁人也力图装成很正常,然而行动之间,却皆不以他为众属官之首了。娶老婆,不但老婆人好就好,老婆的娘家亲戚能不能上台面,也很重要啊!

这时候,就更得装不知道了,卢慎只说:“既然如此,还请节哀。万幸小娘子无恙。”

颜肃之点点头:“晚间同去见霍先生。”见丁号与卢慎答应了,他才抽身到后面去见闺女。

吓死爹了!

正儿八经相处还没有十年的时间,闺女就差点被人害了,颜肃之想想就一阵的后怕。心里虽然不解,完全想不通颜静姝干嘛要害他闺女。最后一面骂着“小贱人”,一面又再次归结为“她爹娘就都不是好东西,她也是个小坏种”。

骂着骂着,骂到了后面,一看,哎哟,闺女已经换了衣服洗了头,搁那儿聊天儿呢。颜肃之就笑开了:“还是我闺女好!”

姜氏嗔道:“你又没个正形儿了。”

颜肃之心说,我快吓死了,要个P的正形啊?!厚着脸皮蹭了上来,跟姜氏坐在一处,问颜神佑:“觉得怎么样?”

颜神佑眼角直抽,心说,我又不是真的死了,有什么感觉啊?可是看他的眼神实在热切,只好说:“躺得腰酸背痛。”

姜氏道:“小孩子家,哪里来的腰?”也笑,“亏得你阿婆机敏,不停的给你擦着汗。”

颜神佑笑道:“是极,是极。”

说话间,阿萱姐妹又到。原来,这里闹哄哄的时候,阿萱便觉得不对,使人去问,阿方又来说:“前面乱,小娘子们别过去,免得冲撞了。”与阿蓉一商量,觉得既挂白幡,又说乱,怕是有什么不可言说之事,便都在室内不出门。过一时,听说解禁了,这才一齐过来见颜神佑。

六郎也带了阿茵与八郎过来。盖楚氏担心,如果当着小朋友的面弄死了颜静姝,会让小孩子担心。再者,年纪太小,不到万不得已,少入灵堂为佳。直到此时,才都被允许过来。

大家看颜神佑没事,也都放心了。连六郎都作出“松了一口气”的动作,看得人发笑。八郎见他哥这样,也伸手拍拍小胸脯:“呼——”

颜神佑忍笑伸手,去捏他的胖脸:“你知道什么呀,也学六郎。”

八郎(⊙o⊙)表情看着颜神佑:“阿姐?”

阿萱忍不住别过头去,趴在妹妹肩膀上笑得肩膀一耸一耸的。颜肃之笑得很是大声,被姜氏拍停了:“小点声,毕竟…”一呶嘴,方向正是颜静姝那小院儿。颜肃之冷一脸:“我还没放炮仗呢。”

颜神佑也说:“阿爹此时别赌气了,咱们太太平平的就好。”

阿萱与阿蓉交换了一个眼色,都想:看来是真的什么阴私之事了。眼下不好追问,日后事情淡了,再问一问吧。

事实上,不用等日后,姜氏就说:“虽是三娘自寻死,毕竟也姓颜,都去上炷香吧。不看她,也看四娘、五娘面上。”

阿萱就挺明白的了,这事儿原本不算好猜,但是考虑到虞喆对齐王的态度,这也就不难懂了。

于是一齐去给颜静姝上了一炷香。颜静媛已经哭晕了,颜静娴还在,小声代颜静姝道过歉。颜神佑道:“人死如灯灭,我已忘了,你也不要放在心上了。”

颜静娴小声答应了。

姜氏又问颜静媛怎么样了,大夫来看过了没有,颜静娴一一回答了。姜氏叹道,这倒是个好孩子,只可惜了,落到三房里去。自己闺女没事儿,她也有心情同情别人了,拍拍颜静娴的肩膀道:“你是个好孩子,不要累着自己。”

上完了香,让阿萱姐弟几个先回去,自己一家人去跟楚氏问好。

楚氏好吃好睡,见他们都来了,还笑问:“有事?”

颜肃之心里有点不自在,不讨论正事的时候,跟亲妈相处还真是别扭呢!颜神佑倒是大大方方地反问:“来看阿婆,算不算事儿?”

必须得算呀。楚氏笑眯眯地道:“算什么呀,这就是呀。”

颜肃之心道,真是看人下菜碟儿啊,您老真是好眼光,就对我闺女好了。当下将霍亥带来的消息用“虽然是开玩笑,其实很生气”的口吻给说了出来。

姜氏脸都气白了,六郎紧绷着小脸儿,骂道:“无耻!”

颜神佑是被气笑了:“哎哟,还真有这种不要脸的贱人啊?”

楚氏道:“即刻发快马,将首级并消息送往京中!”

颜神佑止了笑:“啊?啥?不好!”

楚氏没好气地道:“想到了?”

想到了,当然想到了啊?我就是干这样的行家啊!颜神佑忙对颜肃之道:“要是河间王现在就往京中传流言,京中亲友…”已经撕破了脸,那边开始还能忍得住,要是一直得不到消息,说不定就要出贱招,搞点流言出来,造成“流言里的既成事实”了。

颜肃之骂道:“我撕了这家贱人!”骂完了才说,“放心,快马已经发了。绕道吴郡,不怕路上有人拦截。快马半个月一准能到。”

楚氏这才说:“那位霍老先生,去见一见,能留就留下来!他素有名望的,且正好可做一个证人。咱们家不能做反贼!”

颜肃之父女匆匆离去,楚氏招手,叫六郎过来,给他讲一讲课。

作者有话要说:投资有风险,下手须谨慎。

【1】《战国策》——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其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

第183章 又一份盒饭

却说,颜肃之父女并州府诸属官百密一疏,单想着此时交通不便,又是在秘密协商阶段,当不至于传到京城。却忘了造反的人,阴暗面实在不少,千算万算,漏算了万一河间王一方故意将消息传播出去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便是擅长搞这些的颜神佑,因近来种种事务颇为忙乱,又接了楚编剧的剧本儿要排演,也疏漏了这么一种可能。

至于属官里有没有人想到了此节,那便不知道了。

总之,这事儿被漏了出去了。颜神佑恨得直跺脚:“居然没有想到还有这么一招,气死我了。”

颜肃之眉头紧皱,对颜神佑道:“消息已经放出了,河间王的使者也已经斩了,事情不至于坏到不可收拾。河间王能不能想到,是其一;想到了,能不能顺利将消息传到,是其二;传到京中了,朝廷信不信,是其三;但是信了,你伯父他们也未必不能斡旋,拖延些时日还是能做得到的。”

颜神佑道:“我跟自己生气呢。”

颜肃之道:“气什么?有气拿河间王出去。再过不几日便要秋收了,秋收一毕,粮草都有了,便即出兵,先下湓郡,再入荆州。”

颜神佑道:“湓郡不好交给旁人了,否则正处在大军后翼,实在不能令人放心。”

颜肃之道:“张瀚如何?”

颜神佑道:“这么些个人里,也就是他真个有管过一郡的经历了。只是张瀚走了,他留下来的缺,须得有人填了。”

颜肃之道:“无妨,离起兵还有几日,可慢慢想来。先去见老祸…”硬生生把最后一个字给顿住了。

颜神佑道:“好。”

父女俩心里存了事,便都笑不起来了。先前议事,总是有意无意地避免与朝廷起直接冲突,也是有这种顾虑在内的。大家只想着把昂州的消息封锁掉——这个比较好办,以往都是这么办的,这一回也拦下了使者发往荆州的消息,以为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在惯性思维之下,忘了另一方也是有主动权的。

颜肃之见女儿表情很沉痛的样子,故意岔开话题道:“何家的闺女,你待怎地?”说着又生起闷气来。这事儿何二女看着无辜,实则愚不可及。原本这样的婢子,照颜肃之说,打死算完。但是何二女她爹何大,又是玄衣千户,比如得力又忠心的一个人。

往根源里说,何二女本人是颜神佑亲自挑了来的,又养了这么些年,没有将人调教出个模样儿来,反而养得单蠢无知。虽然不用跟部曲讲这些道理,颜神佑自己心里也是很不自在了。

颜神佑含糊地道:“人已经拘了起来,等我跟阿娘、阿婆商量过了再作决断罢。”

第二个不自在的是姜氏,何二女当初是她作主留下来了,万万没想到险些害了女儿的性命。若不是楚氏心思细,颜神佑说不定就会中招。一想到这里,姜氏就胆寒,深觉不特是何二女,身边所有的人都要梳理一遍。并且着手整理一下饮食等章程,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颜肃之道:“不要想太多!为个婢子束手束脚,又能干得成什么大事?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明白么?”

颜神佑道:“是。那何大呢?”

颜肃之道:“他自然是照旧了。只不过,也要与卢大一般,有些个不自在。”

颜神佑道:“卢大郎这运气实在是差。人有五伦,于父子、夫妇上,他皆不顺遂。”

颜肃之站住了脚,颜神佑一回头,跟着站住了,站在他面前仰头问:“怎么?”

颜肃之道:“他毕竟年轻。江氏与他是结发夫妻,自然是不想疑妻子的。他在本家颇受了些委屈,对岳家自然会有期望,也不愿意去疑。不单是他…”

颜神佑心头一动,她爹也是在自己家受了不少委屈的人。只不过当时她爹中二癌晚期,连岳父家一起埋怨上了。后来病好了,对岳父家比对自己家也差不到哪里去了。果然是有共同的经历才能产生共鸣。

伸手扯了扯她爹的袖子,颜神佑故作轻松地道:“吃一堑长一智罢,在他这个年纪能做到他这个位置的又有几人?眼下出错,只要心摆正了,反倒是件好事,免得以后犯更大的错,到时候无可挽回,才要令人叹息呢——他如今,心结解开了没有?”

颜肃之道:“他是个明白人,总是会越挫越勇的。何况他父亲也不是个傻子,总会相劝一二的。你以为当初我只是区区一县令的时候,他来投我,是他自己能全做得了主的么?”

颜神佑道:“那便好。毕竟同患难了这些年,不要有不可挽回的事情发生才好。”

颜肃之道:“走,见见那位霍老先生去吧。”

  如果觉得诗酒趁年华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我想吃肉小说全集诗酒趁年华,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