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我想吃肉作品诗酒趁年华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南郡守的想法,其实是许多人的想法。

颜神佑便在扬州府里接见了这一行人。

南郡守感慨万千,三个月前来这里,还是蒋刺史当家,现在不知道府里怎么样了。希望这群武夫不要牛嚼牡丹,把府里花草都糟蹋了才好。

进来一看,一切旧照,才感觉略好了一些。

颜神佑在前厅接见的这一行人,施礼毕。南郡守等人各得座次,分宾主坐定。对面乃是颜神佑的属官了,一看,居然混进了女子!南郡守嘴巴动了一动,差点没喷颜神佑一脸。往上座一扭脸,严肃地道:“下官有一事,想说与使君听。”

颜神佑笑道:“何事?”

南郡守便打招呼,让怀化县令入内。

怀化县令自认倒霉,他的辖区并不好,也就比当年的归义县好那么一点看得见。级别又不高,是以出身其实也不高的。当时能顾得了眼前便不错了,又经人一挑唆,自然就火冒三丈了。

谁想到颜肃之这个因为得罪外戚而被“流放”的人又翻了身了呢?只好来请罪了。当时就伏地而拜。

颜神佑讶然道:“这是怎么了?快快请起。”命人扶起怀化令,怀化令还不敢起来。颜神佑更觉惊讶了。

经南郡守解释,才想起来有这么一回事,当下温言问道:“阁下当日,是为了境内百姓安宁么?”

怀化县令忙说:“是。虽然是想本县安宁,却是…却是,不顾他县百姓了。是我狭隘了。”

颜神佑笑道:“这有什么?谁还没有个年轻犯错的时候么?当时之事,难怪阁下恼火。换了我,辖下百姓因此苦受贼祸,也是要发怒的。”

怀化县令与南郡守来时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了,大不了一死谢罪,只希望不要牵连自己的家小才好。没想到颜神佑会这般说,忙道:“不敢不敢,只是一生自觉谨慎,但有做错的事情,总是觉得愧疚。常常想起,以作警醒,此后毋犯。”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我父已忘此事,君又何须一直挂怀?如今天下攘动,盗匪四起,民不聊生。正赖我辈以正乾坤,以安黎庶。当此大有为之时,还请不要辜负。诸君有子侄者,可尽报与我,我当择优而录,或从军、或治民。总有他们能做的事情。”

南郡守心说,你这气度,主事也是可以的了,看你好像本事也不小的样子。唉,要是个男子,我现在就趴地拜你,从此跟你混了。不过,眼下就你先凑合着吧。

与怀化县令一并拜谢,颜神佑又安抚他们,让他们暂领本职,又录南郡守之幼子,将他送去给虞堃做散骑常侍去。还跟怀化令商议,看怀化沿海地形如何,要不要开个盐田啥的。

正要留宴,却有玄衣飞速赶来——扬州兵与韩斗军发生了摩擦!

第223章 又在犯坏了

颜神佑听到汇报之后,表情差点裂了。还好,只是差一点,她现在脸上还是维持着原本的表情,眉毛都没动一下,心里已经在生气了。面上却还是很从容地对南郡守道:“诸位少歇,我去去便来。”

南郡守等人不敢怠慢,皆说:“使君自便。”却又不说要去凑热闹。虽然是要来就近观察新上司的,如果是普通械斗,围观就围观了,顺便看一看这位新上司的处置方法。一旦是两军“殴斗”,那就敬谢不敏了。拜拜了您呐,我们就在这儿等吃饭了。您快去快回,好走不送~

颜神佑也没想让他们跟着去裹乱,见来报的戴千户虽然脚步匆匆,面上却并不着慌,便知事情应该没那么糟糕。当下请叶琛与杜黎招呼这南郡守一行人等,自己却与戴千户往城外行去。

才出门,迎头就遇到颜渊之与颜希礼父子俩,颜希礼已经穿上了铠甲,腰悬宝剑,颜渊之亦佩剑,表情都不大好。颜渊之见颜神佑出来了,先问:“来人都安置好了?”

颜神佑一点头:“军师与长史在内。”

颜渊之道:“我随你一同出城去看看,这事不对。”

颜神佑冷笑道:“是不对,我这里交割将毕,才将要走,怎地又出来这等事情?人就驻在城外,这些日子了,不会到现在才知道罢?纵知道了,无人煽动,也是打不起来的!他们要是哗营,扬州兵砍了上峰,我才信是无人煽动。”

颜渊之一跺脚,恨声道:“究竟是什么人?!”

颜神佑道:“这可不好说呢,左右不过是些看不惯你我的人罢了。”

“就不能是…群情激愤?”

颜神佑道:“不太可能,不至于闹这么大。哪回乱后没有招安?又见谁个闹了呢?”

颜神佑问颜希礼:“这几日,你将城里逛熟了没有?守城军士,你能握住多少?”

颜渊之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颜希礼乖乖答道:“守城军士并非部曲,倒是肯听话。”

颜神佑点头道:“召集他们,不要让城里也乱了,一路宣讲,关了坊门!再讲一遍,寓居于城内之士绅,愿归家的,可登记造册,田契为准。”

颜希礼听了吩咐,看一眼他爹,颜渊之一点头,他飞快地跑了出去集合人。颜神佑这才请颜渊之与她同去:“毕竟事涉扬州。”

颜渊之道:“责无旁贷。”

叔侄俩到了城外,发现情况已经被控制住了。阿胡就没进城,一直在城外约束着士卒。颜神佑原本是为了防止韩斗的部下生事,故尔让阿胡留意的,没想到歪打正着,遇上了这等事情。

韩斗军目下尚有万余人,扬州兵也是差不多的数目。以两人现在的地盘,能养活这么多的部队,再加上军械一类,也是相当不容易的了。原本数目更多些,这些年连年消耗,着实去了不少。再征,就有竭泽而渔之危了。

颜神佑到时,阿胡已经将指挥着昂州兵将双方分开了,玄衣整队,在一旁虎视眈眈,却并不听阿胡号令。好在阿胡手上两万余人,与足以压制得了局面了。且扬州兵来者并不多,也不是所有人都与韩斗有仇。来者不过千人而已。

颜渊之忙传令,命守将来见他。

颜神佑小声道:“还是太乱了,是时候精简一下了。”

颜渊之正要说什么,韩斗面色不好地过来:“是我们惹来麻烦了。”

颜神佑道:“官逼民反,怪得了谁?各主其主而已。你且住,我自有分寸。”

再看那边,不止是扬州守将来了,守将周围还被乱哄哄几百号人跟着来了,嘴里还喊着些不干不净的口号。更不妙的是,这些人后面,好像还跟着一团人…手里,都拿着家伙。

颜神佑的脸也沉了下来,一摆手,玄衣即刻扳鞍上马,动作整齐划一。

远远的,守将一个哆嗦,大声斥责着后面的人,后面更有些乱了。 颜神佑抽出了箭来,搭在弓上,直指前方。玄衣跟着引弓搭箭,一声不吭,箭指之处,皆随主将。

扬州守将大骇,下马来拜见颜渊之。似扬州这等地方,自然是有驻军的,原守将在跟韩斗死掐的时候被韩斗活活砍死了,这个守将,乃是蒋刺史后来提拔上来的。为蒋刺史效死的心没有,但是要掂量掂量颜家份量的想法却是难免的。现在一看,便有些后悔了,很怕被团灭了。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的这些人,跟韩斗打,能扛得住。打阮梅,就是被虐的份儿。现在来了一个完爆了阮梅的人,他原本以为只是靠运气,现在发现人家其实是凭实力。

连忙向颜渊之请罪,颜渊之道:“你我文武两班,何须多礼?你还是见过卫将军罢。”

守将的冷汗流了下来,匆匆向颜神佑一礼。颜神佑眉毛也不曾动一下,箭都没放下,直对着他身后的人群。

守将回身,大吼:“都他娘的给老子闭嘴!整队!”扬州兵零零散散整着队,有听话的,也有真是有深仇大恨的,犹自愤愤。也有一些不安的,正在犹豫。

颜神佑下令道:“警戒!”

这才对他道:“约束不了?”

守将的面皮胀紫,大声道:“这也须怪不得人,打了恁些年…”

颜神佑道:“不出三年。”

守将:“…”

“三五门里,行军打仗,各为其主,我就没见过算后账的。有私怨就没脑子么?一岸之隔就是阮逆,你们这里打,不怕为人所趁?知道阮贼在京师做了什么么?要不要我告诉你?现在争斗,是收了阮梅好处了么?”

守将可听不得这个话,梗着脖子问道:“这话可不敢这么说!我们还收留了好些京城里逃出来的人哩!”

颜神佑一扬下巴,问道:“则眼前之事,你怎么解释?”

守将生硬地道:“我有脑子,他们也有私怨!”这是一个五矮身材,十分壮实的中年人,一部乱蓬蓬的大胡子,看起来颇不好惹。

颜神佑道:“你不拦?”

颜渊之越听这话越觉得不对味儿,怎么像是要激着人生气似的呢?这不对呀!正想打个圆场,不想守将脾气上来了,语气更加生硬了:“末将本领不济,只看将军的了。”

颜神佑道:“好说。都给我围起来,一个一个查!对着名册!查完了,我自有交待!我只问这先头两千人,余者不论!我再问一遍,后面的人,你当真拦不住了?”

守将见她粉面含煞,再看后面玄衣是真煞,又有韩斗军在旁,昂州兵列阵。思及她的凶名,当即开口道:“末将定当竭尽全力!拼死也要让他们老实了。”

颜神佑道:“你传令吧。”就是不放他走。

守将自认晦气,命心腹等分头约束。颜神佑看他也是分派有度,不多时,大致就有安静下来的了。此时,却又有人放声悲哭,大喊他的父亲兄弟死在韩斗手上云云。

颜神佑并不理会这个,只命便收军册,一个一个点名,许其诉冤,她自当有所处置。两千余人,她手上人极多,分了几个通道,不多时便清点完毕。即指南郡籍贯之人道:“南郡现在归我了,你们单列。”

又挨个儿查籍贯,凡与韩斗军未曾踏足之地,皆问:“踏进三五门,死生由命,富贵在天!既应征来,便当知命。废帝已招安韩某,便与你们是同泽了,纵有旧怨,你们各据城之南北,他们挑衅你们了?”又指哭喊父兄死得惨的,许诺:“我不是旁人,不兴作杀鸡取卵的事情,若家中只有你一个男丁,许你归家。授田!只征租赋两样,一年服徭役两月即可。”

守将大急,这年头,当兵是为混口饭吃。特么给了饭吃,保证不用拼命,他这手下的兵,得散一半儿。当即便嚷了起来:“将军,你这不厚道!”

颜神佑道:“难道要让人家绝后?”

守将:“…”

颜神佑抬手间,就给她叔把政策给宣传出去了。颜渊之却还不明白,这侄女儿这是要干啥?这是要把扬州守军给弄没了吗?不要啊!弄没了,他怎么办?但是他不能拆侄女的台,只好跟着背书,再宣传一回授田的政策,并且表示,只要是参过军的,都比普通百姓多五亩,战死的,家属多十亩。并且表示,他手里有田。

一时之间,欢呼雷动。守将的脸,隐隐发青。颜渊之的脸,也不太好看,不过他坚持了下来,总觉得像是有什么阴谋的样子…

颜神佑其实没什么阴谋,就是觉得,有事,守将不能控制局势,还前呼后拥了一群人过来继续找茬,这要不是他能力太差就是他故意的。总之,在这个时候,对面太远的地方(也就百多里地)过河就是阮梅的地盘了,还敢生事,这就是眼光有问题了。

趁早让位。

她一向喜欢精简一下部队,在保证一定数量的前提下,走精兵的路子。打到现在,田地荒芜,光有兵,没有粮,有个P用?韩斗降得这么痛快,就是因为他的后勤跟不上了。扬州这里,因是州府,粮仓比较满,目前还能支应。再继续下去,恐怕就得啃树皮了。

无视了守将的脸色,颜神佑的命令并没有停止。下令继续查,她是绝不相信没人煽动便会闹出这样场面的。这样的场面,煽动的人必不会即时撤出,敢煽动,就不至于这么胆小,也不会这样停,他们得混在人群里掌握局面。

这样大的场面,除非是经营日久,否则的话,人既多,心便不会很齐。迟早有人会攀咬,她只须要引导一下…比如,唆使的人现在没事,你们出头了,是不是认罚?

果然揪出数人来,被一致指认了。

守将的脸色更差了,他自然是知道的,他早有所觉只是不指出而已。万万没想到,除了他觉得“心中有数”的几个人,别还有他没有察觉出来的人。他原想着,就看着这几个人闹一闹,如果新来的上司有本事,压住了,他能拿这几个人当替罪羊。压不住,他正好弹压一下,也算是给新上司一个下马威。蒋刺史提拔的他,他也有些想还人情。

没想到,事情居然不在他的控制之中。

颜神佑一点也不客气,在征得了颜渊之的同意之后,当场就把扬州守军给拆了。整军,依旧是按照旧制,有父子、兄弟俱在军中的,必命一人归家,为家中独子的,可以回家。百姓重授田。

有军官不想留的,照此办理,并且,更加条件更加宽松——不愿意干的,就可以走,不拘于是否有兄弟父子同在军中服役。你敢退伍,我就敢给你授田,并且,根本级别的高低,分别有比士卒更多的田。

守将都要傻了,这TM是什么事儿啊?眼瞅着兵就要散了一半儿了呀!韩斗没把他的兵给折腾完,这小娘子一来,折腾下去一半?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

他强撑着,问颜神佑:“我亦受朝廷之封,乃是本地守将,你奈何散我军士?”

颜神佑很冷静地告诉他道:“你现在不是了。”

守将:“…”

颜神佑对颜渊之道:“正好,上阵父子兵。”

守将大悟,将要叫嚷起来,却被颜神佑一个眼色下去,玄衣将人扣住。一个字还没来得及吐,已经被堵了嘴使一条麻绳捆了。

颜神佑亲往扬州兵驻地去,再宣将令,分营,将可归家务农的,另立一营,留守的,再立一营。以颜希礼为将,与他五百玄衣护卫,驻扎进来,开始练兵。

守将则被她一本参到虞堃跟前,以纵容哗变、不识大体、不堪大用为由,强行发到了昂州去看管。守将自是不服,颜神佑却也不理,只说:“大敌当前,无能是罪、内哄是罪。”却许他携带亲信士卒同往,倒也消弥了许多反对之声。

一切事毕,已至深夜。

回城路上,颜神佑向颜渊之解释了情由。颜渊之自嘲道:“我原还在愁,要如何弄来这许多粮草,现在一看,倒是省心了。”

颜神佑道:“并非为了这个,这个人,本来就有些不妥。单说今日这事,他有本事,自然能约束得住。纵有疏忽,也不至于这里已经打完了,那里他还在看热闹。”

颜渊之沉思道:“这倒也是。布告已经贴出去了,文书交割完毕,我正在看籍薄,年后便要重新授田呢。如今,正好再说一回。只是有一样,我还是不明白,从来只有天下太平了,才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你怎么现在就…”

颜神佑道:“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了,养不了那么多兵了。天下一乱这么些年,原来的底子都耗得差不多了罢?战乱之地,供养兵马太多,总有一天要被拖垮的。不如趁此机会,就颁授田之令,愿走便走,愿留且留。走的,发给口粮,明春支给种子、农具等,令种田。余者严加整训,使成精兵。”

颜渊之想了想家底子,也有些泄气。昂州已经到了要发动妇女的地步了,扬州这里,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默默点头,又问要将韩斗如何。

颜神佑道:“我原也不打算让他在扬州常驻的,只是现在还要用到他而已。收拾对岸那些人,我的人马还不大够。”

颜渊之惊道:“你待如何?”

颜神佑道:“先试试水吧!”

颜渊之没有想到的是,颜神佑说试水,那就是真的试水。她命韩斗整军,年后与她一同往河岸赶去,先在岸边扎营,再观察河流的情况。韩斗有些踌躇,决心倒是下得很快,向颜神佑请求,他的兵,也按着扬州兵的待遇来办。

颜神佑笑道:“你却是躲不了清闲的,你的兵,可精简,你本人还是留下来罢。你又不是不识大体之人。减人、加饷,依昂州兵例。无论去留,都不会亏待他们的,放心。”

回得城内,颜希礼居然有几分模样,将城内约束得一片安静。颜神佑回来,便即开了坊门,道是已太平无事。颜渊之重宣授田之事,颜神佑向颜渊之建议,紧盯城内之士族。

颜希礼听闻要让他领兵,欢喜得不得了,恨不得立刻到城外去。颜神佑道:“他们原先可是有主的,让你去,你可得能降得住,不能犯浑!”

颜希礼道:“阿姐放心,我省得。我与他们同吃同住,老实人,我也待他们好,不老实的,我也不是好欺负的。”

颜神佑道:“我与你五百玄衣,你小心着用。这几日,先随阿胡学一学。”

颜希礼欢快地答应了。颜神佑又将她暗中记下的原守将心腹的样貌、名字,都告诉颜希礼,颜希礼记这个倒是很快,拍胸脯说:“阿姐放心,我自会看好他们。”

颜神佑却又要去应付南郡守一行人等,颜渊之见状,对她道:“你且去忙,我亦有事。”他还得去整理出授田的具体事宜来,不止是条例,还须安排能用的人手。这件事,最好是跟剿匪同步才好。一面推进,一面巩固,这样才好。这事儿,他跟儿子就能商量了。

颜神佑这里,轻描淡写一句:“已经没事儿了。”就招呼大家吃饭,完全不像是解除了六千人的武装,搞翻了一个守将之后应有的态度。

南郡守等也不敢多问,既然无事,他们便吃吃喝喝,休息完了,赶回去过年。南郡守倒是关切地问了颜神佑一句:“使君新年,可以动身往陪都朝见?”

颜神佑道:“不啦,对岸还有一群人等着我去弄死呢。”

南郡守:“…”=囗=!好可怕!喝菜喝菜,吃汤吃汤…

南郡守等人走后,颜神佑却着手整顿韩斗军。不几日,已裁汰完毕。因有韩斗配合,反比扬州兵那里顺利得多。韩斗的部队,比扬州兵留下的居然更多些,扬州兵只剩下七千余人,韩斗军却好有九千来号人。

颜神佑道:“我表兄现是吴郡守,这些人,他自会妥善安置,只是你…在吴郡得罪了不少人,以后还是跟着我回昂州吧。”

韩斗原是走投无路的,现在也是两眼一抹黑,有人牵着他走,便跟着走了。听颜神佑有安排,自然是点头答应了。昂州兵与玄衣的战力,他算是领教到了,光看收拾扬州兵时的狠劲儿,韩斗一掂量,就觉得自己不是对手。不如依附之。

颜神佑道:“年后,我们便往北面去。”

韩斗迟疑地道:“只怕,那里不太好啃。”

颜神佑笑道:“我从来不是拿自己人的命去填沟的人。”

韩斗道:“如此,末将便遵将令就是。”

因整顿了韩斗军,颜神佑的计划便随之一变,离开春还早,她要去折腾折腾河对岸。折腾完了,再回来一路剿匪,一路授田,正好扫荡一遍扬州,一路南下,她也好回家了。打了这么大的地盘,怎么着也得巩固巩固,对吧?连年用兵,有点吃不消啊。

叶琛听了她的计划,便问:“可是因为韩斗?”

颜神佑笑道:“正是。昂州兵见血不算太多,玄衣拼杀时更是不曾陷入僵局苦战。韩斗却不一样,有这样的九千人领着,可以省不少事了。”

叶琛抚掌大笑,继而问颜神佑要怎么搞对岸。

颜神佑便说了她的计划,也没什么复杂的,就是一直戳一直戳,骚扰,骚扰得对方吃也吃不香、睡肯定也睡不好,在最松懈的时候,突击过去,一棍子打晕。

叶琛失笑,这还是使诈。

颜神佑将脸一板:“这是智取。”

叶琛道:“与新君的贺表,还是要写的。”

颜神佑笑道:“长史已经递上去啦,咱们年后就走。”

大年初三,大军开拨。虽然天寒地冻,仍然守着行军的法门,一面行军,一面也是练习。先洒斥侯,大军跟进,一日行三十里,不急行军,总要保留些战力。唯恐到了岸边扎营时,体力透支,被对岸所乘。

行不两日,居然与悄悄摸过来的阮梅部将发生了遭遇战!

说起来,阮梅行军打仗,那是真的有一手的。在颜家堡吃鳖,不代表他就一定要啃这里。颜神佑还是估计错了,阮梅败退之后整军,修整完了之后,自己坐镇京城,却派得力部将常恢率军三万,往袭扬州城。

阮梅曾言:“伪朝(朝廷)之人,互不相能,颜强而蒋弱,蒋必不服!防颜胜于防我!”这样的事情,他在横北方的时候,实在是见得太多了,“必调兵往西防,西面又有韩斗,他们捏不到一处去!这是大好的机会!”反正,他是立意暂时避开颜神佑,再琢磨那个炸得他满脸花的东西是个什么玩艺儿了!

颜神佑根本没想到阮梅会跟扬州过不去,还以为他会中二病发跟自己死磕呢。

真是万万没想到啊。颜神佑抹了一把冷汗,对叶琛道:“这是老天在帮我。”她要是优哉游哉地在扬州城过新年,放松了警戒,这是被人一勺烩了的节奏啊!

这下好了,又遇上了!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开打吧!

常恢自以得计,乃是神兵突降的奇袭,没想到半路被人撞上了。颜神佑还特别搞笑,让人拿着大喇叭喊:“快投降吧,你们被包围了!我们将军已经知道你们的图谋了!”

常恢乃是少数几个知道阮梅有多惨的人之一,一看玄衣,就知道事情不妙。他也光棍,掉头就跑!硬拼,他也怕被不知名武器搞死。一面跑,一面想:跑出去就行了,幸亏粮草辎重还在岸边没过来。

他行军倒是很快,辎重累赘落在了后面,倒是保住了。

颜神佑哭笑不得,她带兵来,是要正面拼一拼的,对手一打照面就跑,这又算是个什么事儿?

下令去追,又命不可冒进。压住了,把常恢往河里赶。常恢是搭的浮桥,自己过河之后,便命放火。颜神佑只得暂时望河兴叹,恨恨地道:“看我弄不死你们!”

叶琛抹了一把冷汗,对她道:“还是扎下营盘罢。”因指地势颇佳,又离河床较远之处,以防河水暴涨。

颜神佑道:“好。”又命报捷,这一仗,因为常恢跑得快,斩获并不丰,只有千余级。颜神佑很没兴趣,把功劳给阿胡、韩斗等人分了。命用空粮车将尸骸运往扬州,又堆起一座京观来。

她自己,却开始了日常骚扰常恢的工作。

 

第224章 阮梅的发现

常恢很苦恼。

他是阮梅的得力干将。

自从跟着阮梅起,就一路顺风顺水。老板的节操并不重要,能带着大家过上好日子就行了。虽然天下乱七八糟,但是常恢同学跟着阮中二一路高升,两人脾气甚合,居然合作愉快。阮梅信他,他也信阮梅,阮梅这次对他委以重任,他也知道,这是给他捞油水的机会。

领兵的人,不打仗无以暴富,吃空饷只是末等。行军而不劫掠的队伍,少之又少,稀有得可以写进教科书、奉上神坛。哪怕是郁陶这样的厚道之人,也不能阻止手下发财,自己,也难免沾手一二,以免过于与众不同。只是郁陶不扰民,习惯于约束部下,缴了对方的府库、自己扣下来一些,然后按等级、人头发放。这已经算是相当严明的军纪了。

阮梅、常恢则不同,他们的军纪严明在令行禁止,却不在不扰民上。普通百姓的东西,或许看不上,豪强士绅的家产,不知道被他们塞了多少进腰包。休要说是他们,昔年本朝高祖等人,也是不能免俗的——区别只是在于做得好看不好看而已。

常恢素服阮梅,跟着阮梅一起坑了颖川王,又打下偌大的地盘。阮梅给他分析好了形势,让他带兵,他自是感激,拍胸脯保证:“必拿下扬州城!”要不是不识字,他都要亲笔写个保证书给阮梅了。

一路行来,常恢也是斗志昂扬的。阮梅占领了京城,补给的档次也提升上去了,给他拨了不少粮草辎重,士卒、战马,也都得到了很好的休整——京城,根本不是打下来的。

渡河的时候,他还十分紧张,生怕过到一半被人再给推河里。已是残冬,河面虽结了冰,却不堪大队人马踩踏,须先破冰,再设法过河。常恢倒是有几分本领,征了许多船只来。船不够,便以木筏,总算搭起一座浮桥来。上了岸,他便精神了。果然,岸边并不曾设防,阮梅说对了!

常恢的心情,真是紧张又期盼!扬州原本就是比较富庶的地方,尤其是扬州北部,更是鱼米之乡,想想还真是有点小激动呢!

一路前行,倒也没有忘记先派出探马,派得并不多,恐探马太多,惊动了扬州方面,打草惊蛇,反而不美。又不可不派,否则两眼一抹黑,那就要糟。亏得派了探马,与颜神佑这里的斥侯总有碰上的时候。

常恢听说有扬州兵过来的时候,不由扼腕:“竟不能突袭了么?”仔细想上一想,这也没什么,反正离昂州城已经不远了,不是么?现在突、一天以后突,也差不太多了哩。命后队止步,前队准备冲锋,往前赶路,迎头就撞上了颜字大旗。

常恢后脊一凉!本能觉得要坏,这种本能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在第一次临阵时便被激活了的被动技能。曾无数次帮助常恢死里逃生、反败为胜。常恢想都没想,就下了止步的命令,命令下完,部下摸不着头脑的时候,他忽然想起这是谁来了。

这仗不能打了!

常恢带着这样的念头,丢了千把人,一气跑到河对岸,这念头还没有散。并且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这个念头像紧箍咒一样地缠着他,让他不得安生。

不但心理上不得安宁,生理上也是!颜神佑坏得冒烟儿,她的兵轮番休息,每天都要派一队人马骚扰常恢军。哪怕隔着河,也要使使损招。什么跳楼大甩卖的大喇叭啦、午夜惊魂的惊悚鬼故事啦、半夜携火把飞至的踏弩啦…还按时按点的来。特别有规律,把常恢军都快训出巴甫洛夫反应来了。

隔岸天天唱大戏,昼夜不止,连白天补眠的时间都给常恢留。

常恢熬了两天,脸色灰败,强打起精神道:“都不要松懈,这是他们的计谋。要搅得我们不得安宁之时,再从中渔利!”

没错,颜神佑就是这么想的,可是你有什么招儿吗?常恢怕地雷,人对于未知事物总是恐惧的。何况阮梅还被搞残了,常恢更不敢掉以轻心了。

部下小校道:“莫如退兵三十里扎营?时时遣探马来查看,防其渡河,也便成了。”

常恢怒道:“我是来防守的么?”

小校:“…=囗=!”对哦,是来偷袭的,现在被人给堵了…小校默默地在心里扇了自己一个嘴巴,讪讪地退下了。

可光这样也不是个办法呀?常恢头大如斗,哪怕是个粗人,也开始神经衰弱了起来。从第三天起,黑眼圈没消过。也尝试图跟对岸学着,也来个骚扰战术。往河边一站,他就泄气了。颜神佑的大营并不在水边,他这里带了京城武库里的许多器械,却都无用武之地。

对面颜神佑也有些焦急,常恢在尝试进行远程打击的时候,她也作好了准备。原本已经准备得不错了,一看到常恢拿出来的东西,她就变了脸色了,突然想起来,阮梅好像占了京城,京城不但有粮仓,还有武库!那里的武器,不能说是天下最好的,那也是水平线上很多的。

颜神佑忧心忡忡,召集了诸人来开个军事会议。

丁琳与李三娘于军事上面并不甚通,皆闭口不言,韩斗十分不解,道:“纵好些,也没什么罢?末将当初,呃…”说到一半,他也住口了。未竟之意也是十分明白的,他当初,揭竿而起,哪有这样的好条件?还是搅得大半个扬州不得安宁?

这个…好像也有些道理吖!

阿胡慢慢地道:“那是阮梅的部下,身经百战,与当初扬州那些老弱病残,不可同日而语。”

好像,也是啊!

颜神佑道:“我原想着,待敌因乏,无以为继之时,再行突袭。如今见他们装备精良,恐伤亡过重。”

出乎意料的是,叶琛毫不客气地反问道:“难道小娘子想不费一兵一卒,便得全胜?”

颜神佑:“…”

叶琛冷冷地道:“慈不掌兵,怎可有妇人之仁?我观将军下扬州时,何等的雷厉风行?须知一将无能,累死千军。主将心志不坚,士卒如何能舍命拼杀?”

杜黎心头一惊,暗道,这话说得也是狠了些,原本他想从中缓缓相劝的,没想到叶琛平时不哼不哈的,居然能说出这等话来。再往上看,颜神佑居然一脸沉思。只得暗中佩服一下叶琛了,杜黎原以为,颜神佑以女子掌兵,当忌“妇人之仁”之类的句子,先前为了“妇人”一词,不知道开过多少嘴仗,虐了多少人。今日看来,她的容人之量,还是不小的。

便也附和道:“小娘子,这般对阵,与剿匪还是不一样的。”

颜神佑缓缓地点了点头,叶琛却不给她缓冲的时间,起身道:“我观小娘子行军颇有章法,列阵当是弱项了?我倒有些布阵之法,不知小娘子愿学否?”

小娘子:“…=囗=!”卧槽!对哦,行军布阵!我光会对砍,根本没学过列阵啊!

账内诸人:“…=囗=!”卧槽!我们好像也不太懂啊!= =!这么样的一群人,是怎么支撑到现在的?

这真是未解之谜。

叶琛也惊讶了起来,问道:“诸位不会是…也…”

除了杜黎,余人皆点头。杜黎好歹是人家下属,怎么着也要为上司撑个场面,勉强道:“布阵之法,也皆由经验中来,小娘子在昂州也创出小阵,作战颇为灵巧,山民赖之于荆州立功。”

就是因为在昂州听说她跟她小姑子搞了这么个玩艺儿,我才以为她懂的啊!谁想到她根本不懂啊!叶琛快要崩溃了,弱弱地吐出一句:“小娘子实乃天授也…”捂胸败退,临行还说,“你们便一起学着些吧!”

颜神佑一面继续派人骚扰常恢,一面命人沿河布下地雷,将带来的地雷用得七七八八,只得重新再设法配来。自己却跟着叶琛学习列阵之法,行军布阵其实不像演义小说里写的那么玄乎,照颜神佑的理解,其实是一种士卒的组合方式。往大了说,她那个“玄衣弩手在前、步卒在后”也算是一种简单粗暴的阵法了。而三段射,要是划个大圈儿,也能划到列阵里面去。

有了这么个概念,再学阵法就容易得多了。什么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三才阵…直至七星北斗阵、八门金锁阵、九字连环阵,万变不离其宗。叶琛按照数字排一一道来,颜神佑记起来也方便。

她从来记性极佳,不出两日便记得妥妥的了,叶琛有这样的学生,也觉得欢喜。再看阿胡与韩斗,却是记得慢了,阿胡又比韩斗好些,他不但是记,还问了叶琛一些问题,估计是疑惑了很久了的。叶琛也给了他一些回答。

叶琛问他:“原先学过?”

阿胡郑重地道:“追随使君时,使君教过。只是先生教的,又与使君教的有些不一样。”

叶琛奇怪地看了颜神佑一眼,那意思也很明白了,怎么你不会呢?

颜神佑大汗,谁家教闺女这个啊?她是被逼上梁山的好吗?

叶琛一看她的表情,就猜到了原因,心道:真是时势造英雄。叹完,也不许他们松懈,一力逼着他们再学些:“纵自己不用,对阵之时,也好知对手之布置,”顿一顿,又添上一句,“凡事不可拘泥,行军亦如此。”

颜神佑道:“正是正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从来是以正合、以奇胜的。”

叶琛深深看了她一眼,赞道:“果然是家学渊源。”颜神佑随口说来的话,在她自己看来并不离奇,不说什么兵书了,满天飞的小说里都快烂大街了。然而放到此时,有些人也许打了一辈子仗,还都打赢了,无意中也用了这些原则,却是未必能够领悟得到这么精简的话语了。

纵世上兵书不少,也不是人人都读得的。有些将领不识字,给书都不认得——譬如阿胡,他就不识几个字,都是后来参军后学的。有些是即使识字,初发迹时,也没资格能够看到国家密藏的一些书籍——譬如韩斗,他家小富,也读过些兵书,更深奥些的,却无缘得见了。

颜神佑有些尴尬,清清嗓子,忙谦虚了两句,又问叶琛:“此时再在对峙,现在就命士卒习练,是否不妥?”

叶琛奇道:“怎会不妥?无论玄衣、抑或昂州兵,皆是训练有素,令行禁止,只须稍加操练即可。又不是临阵换将。”

颜神佑听他说得有理,便也试着练上一练。她总觉得己方缺了点什么,尤其是玄衣,也很凶,但是就是少此一味。先时觉得是经验,现在觉得,也有磨合。当下试练数日,又与阿胡等演习。将军士按出身分为三股,两部对抗演习,另一部便去警戒对岸。

如此又是数日,正月将过。

  如果觉得诗酒趁年华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我想吃肉小说全集诗酒趁年华,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