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我想吃肉作品诗酒趁年华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丁号大惊:“陛下不是…恨见旧京的吗?”
颜肃之道:“谁说要迁回旧京的啦?旧京残破,修葺困难,还不如新建一个都城来得省钱的嘞。”
丁号一滴汗下来了!不能搬!搬到谁的地盘儿上谁受益,可不论北方谁受益,他们这批元老的根基都在南方,他们都受损!有这样心思的还有李彦,不过李彦比较绷得住,且李彦觉得,能看到一个盛世,就比较满足了。丁号却是有些不甘心的,自己陪着老板打江山,完了要让小王八蛋们来分桃子?真憋屈!
尤其这些小王八蛋跟自己这些创业派还不一定是一条心,不不不,肯定不是一条心的。为国为民是一回事,争夺话语权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丁号想了一想,赶紧写信给颜神佑,让她知晓厉害,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自己的心血变成为人作嫁。丁号对于旧族并不过于反感,也承认旧族有许多俊彦,却不想让朝廷落到旧族的手上。
与此同时,丁号还联络了一些人,商讨着不迁都的办法。
远在北方的颜神佑,刚从边境回来,正跟已经赶到伪陈旧都的叶琛商讨着授田与建立庄园等事,却又收到了这样的信。
颜神佑也没有避着叶琛,叶琛自己也在咨询的范围之内,虽然按照道理来说,有这样的事情,两人应该各提意见,不互相通气的。奈何天高皇帝远,他俩就碰了个头——两人都知道,这是个大问题。两人的立场还是比较一致的,叶琛对于旧族也有一种“既要用,又要限”的观点,有能耐的旧族,用起来委实比新贵更得心应用。但是旧族有一个捆绑的副产品——家族。新贵捆绑的除了家族之外,还要再捆绑上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说吃相难看什么的。
颜神佑对旧族也是个矛盾心理,站在如今的位置上,她看得更明白,凡事有利就有有弊。用旧族,门第之风又要重新刮起,压抑底层之俊才。过分抬高寒士,又极易造成暴发户的品格。
所以,颜神佑的建议是:“旧族与新贵杂相启用,唯才是举。”
叶琛道:“不计品行?”
颜神佑笑道:“咱们不提,总会有人盯着挑刺儿的。”
叶琛道:“还是要提上一提的。”
颜神佑无所谓地道:“只要不是一边儿倒就行了。我幼时,最恨旧族之嚣张垄断。长大后,却发觉有些寒士也委实…”
叶琛笑问:“长到多大?”
颜神佑木着脸想了一下,道:“七岁?”见着颜老娘那样儿的,她就想起旧族的好儿来了。旧族多半要点脸,新贵有时候是不要脸皮的。
叶琛不接这个茬儿,反问道:“营建新都之事,陛下还不曾有回音么?”
颜神佑道:“应该快了。叶相以为,新都选址如何?”
叶琛笑道:“甚好。”四不靠,虽然说是在北方,却又不是任何一座原有的城池。新都之地,说是在伪陈境内呢,又比较靠近济阳王那里的地盘。距伪陈国都好有五百里左右的的路程,那里附近先前也过城池,只是废弃太久。如今那个地方算是个真空地带,非常适合新朝定都。
颜神佑道:“只是朝中诸公想法不一,李相倒是无所谓,丁相不欲北迁,米丞相更妙,想回迁旧京。”
叶琛道:“各人有各人的盘算。先前天下未定,统一是大事,压着所有的小事。如今心头大石去了,什么烦心的事情就都蹦出来啦。”
颜神佑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怕它么?”
叶琛慎重地道:“殿下无所畏惧,臣却要请殿下谨慎。天下已定,今时不同往日。往昔公主于陛下面前,尽可撒娇任性,尽显小女儿态,如今…纵使陛下愿意,只怕群臣也未必乐意。”
颜神佑眼珠子一转,对叶琛道:“叶相这是为我好。可是,我却是不能够退却的。”
叶琛叹道:“是臣想得多了。”
颜神佑道:“叶相想得并不多,我也想过这件事情。只可惜,我不能退,退了,我之前做的又算是什么了呢?”
叶琛道:“那么,殿下对丁公,就要说服安抚才好。”
叶琛与李、丁倒好是一边儿的人,只是他与李彦更像一点,更希望新朝初建,不要这么快就陷入内斗,分崩离析。开得这么好的一个头,可千万不能崩了,不然,百姓又要遭罪。在这个认知的基础上,他倒是比较支持颜神佑的,太子还小,将来是大家的,立场就必须持正一点。公主不同,公主已长成,明显与元老系的革命友谊更深厚。
至于公主任用女官一类,比起在朝廷里被人挤兑,就显得不是那么无法容忍了。颜神佑这一、二年主要是揍人,叶琛主要是管人,颇知北地旧族死灰复燃之态,倒是明白丁号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北地旧族是地头蛇,朝廷里楚、蒋、姜、唐等与他们有着天然的联系,到时候上下呼应…“前程决于门第”的事情就又要发生了。
颜神佑微知其妙,对叶琛道:“他们都还老实么?”
叶琛苦笑道:“凭良心说,似窦氏,不肯附逆而蹿入深山,又为驸马向导的,真是可敬可叹。可这样的人家,姻亲又布满北地,不可能一一绝交,窦氏兴,就要引姻亲入朝,这些姻亲…”
颜神佑道:“果然水至清则无鱼。都,是一定要迁的,我还是亲自主持。丁公那里,我去讲。北地,还请叶相盯紧了,总不好天下大乱了这么一场,又都回去了。还有西朝,五逆败亡,可旧族仍在,比北地还要根深蒂固!”
叶琛道:“这个还请殿下放心,臣已建言,命安定侯暂不移师还乡。”
颜神佑道:“我也是这么想的。我这便将新都国纸一并传与阿爹,只要阿爹准了,春耕之后,我便亲往督造。”
叶琛道:“殿下久未承欢膝下,只怕陛下舍不得放殿下回来。且朝廷事多,殿下怕要脱不开身的。”
颜神佑一面取了图纸来给叶琛看,一面道:“回自然是要回的,长久不回去,我也是不放心的。还有,此间田庄的分配,也要向阿爹讨教的。”
叶琛道:“将席重带上吧。”
“呃?他熟知北地之事,我还想留他给山郎做个帮手,以备胡兵呢。山夷对胡人,也不晓得是哪个再凶一点。”
叶琛失笑道:“带上了好,既然熟知北地之事,正好备咨询么。南方虽然经营日久,可昂州毕竟偏僻,转运不易,届时公私乏食,如何是好?既要建万世基业,都城就一定要选好。”一面说,一面打开了蓝图,然后倒抽一口冷气,惊疑地看向颜神佑。
颜神佑含笑问道:“如何?”
叶琛要笑又忍住的样子:“这可真是…殿下真是大手笔!”可不是么,内城外廓,坊市百二,凿池引水,曲江昆明,殿阁楼台,宫曰大明。
颜神佑开心地道:“我跟阿爹说好了,要给它取名叫长安。”长安城,怎么可以不雄伟壮观?
“长治久安?极好!”
颜神佑抿嘴儿乐了,心说终于有一个地方,是我极熟极熟的了!
叶琛道:“只是不知道建成需要多少时日?又要多少人力?大战之后,当爱惜民力,休养生息呀。”
颜神佑道:“不这个时候弄,以后就更做不起来啦。昂州已经摆在那里的,宫室狭窄,城垣又不高。趁着现在兵士集结,正好做,日后要想再集起这么些人,不得过个二三十年?到时候,嘿,朝廷上人头都能打成狗脑袋啦!趁着现在,没有酸丁叽歪。”
叶琛道:“也好,一次做完了,也就好休养生息啦。唔,那道路也要修的。”
颜神佑道:“这是早就想好了的,都有了预算来的。”
叶琛道:“那便好,臣这便回去具本上表。冀州楚源是定了的,青州、凉州等地呢?”
颜神佑道:“西朝之地,霍白也会有分寸的。此时…说不得,还是要用些旧族的。”
叶琛心里有数,便不再细问,唯恐名单太一致了,又要被人挑出毛病来。
两人各具本,上奏。
颜神佑奏本递出,可就收到了南方的许多书信。丁号的、丁琳的、颜希真的、颜静娴的、卢慎的…都是关于战后事宜的。这里面颜希真最为忧心,信内直言:一旦北上,风俗与南方迥异,旧族顽固,恐怕会对姐妹们的事业造成不利影响。即使因为昂州偏南,想往北移,最多移到临安,在临安附近选址,营建新城。那里比较靠北了,交通也还发达,同时,靠近大本营。
丁号也是号准了这道脉,隐讳地提及,十分担心北上之后会被卫道士群想而攻。
颜神佑心说,不管怎么样,为了大局,还是得往北一点选址的。旧京的地方就比较偏东,所以西边儿乱七八糟的时候,约束力就不够。但是颜希真与丁号这样的人,还是要安抚的。颜神佑便写便给丁号,将转运不便之事提出,又说,北方幅员辽阔,就这么放弃了,太可惜。让丁号稍安毋躁,她还有办法的。
又写信给颜希真,表示,从大心中有数来看,不走是不行的了。她在新京周围布局了。京畿之地圈了起来,留了许多给北上的南人。将颜家旧部曲分一半北上,驻于京郊,授田。将军中后起之秀迁往新京,赐田庄…
总之,乾坤大挪移。
她的意见比较重要,丁号等人都略略安心。丁号依旧请求让颜神佑回来过年,留叶琛、山璞、阿胡、韩斗在北,将李今召回。如果颜神佑非要留在北方,年后再回去。
颜肃之正好要跟女儿商议一下接下来的事情,痛快地答应了。
颜神佑星夜驰归,到的时候已是腊月,颜肃之带着六郎亲自将女儿接了回来。父女姐弟再见面时,与昔日送别大有不同。颜神佑一见颜肃之,笑道:“哟,更帅气了,”再看六郎,大吃一惊,“你真瘦下来啦?太好了!我弟不是肉球了!”
六郎:…= =!
颜肃之与六郎都问她辛苦,颜神佑笑道:“也没什么,挺有趣儿的。”
六郎道:“宝宝在宫里,阿娘说天冷,别冻坏了他。”
颜神佑一直在忙,忙得没空想儿子,一经提起,整个人都像被泡到了热水里,浑身暖暖的。颜肃之道:“好啦,回去说话。哎,新都我看了,好!”
颜神佑打起精神问道:“好吧?那就建了吧?”
颜肃之道:“建!”左看右看,见闺女没事儿,又说将士们辛苦了,都休息。再看颜神佑身后一个小透明,抄着手,低着头,乖乖站着:“这谁啊?”
颜神佑道:“席重。”
席重被阿琴戳了一下,上前来拜见颜肃之。颜肃之凑近了,捏起他下巴一看:“哎,看你这小可怜的相儿,心地却是极好极好的。好好跟着我闺女干,亏待不了你的。”
说完一手拎着儿子,一手挽着女儿,带到他自己的大驾上,一家人说说话。颜神佑便趁机将对长安周边的规划也说了,颜肃之道:“只怕两派都要反对你。”
颜神佑道:“这些破事,比打仗还累人!”
颜肃之道:“谁说不是呢?”
六郎问颜神佑:“阿姐的意思,是要引入新人?”
颜神佑道:“不新啦,都是开国功勋,跟着阿爹十几年了的,哪个资历都比这些瞎吵吵要还都旧京的长。”
六郎心道,又学了一招。大好!问道:“这是与阿爹不还旧都,是一个意思?”
颜神佑道:“是啊。总躲着也不是个办法,只是躲避,那是胆小鬼。避,也要选个好地方,再建基业。”
“就像阿爹当初到归义?”
“对。”
颜肃之见儿女相处愉快,自己也捻须而笑。偶尔插上一两句,又问孩子:“你们看上长安边上哪处庄田了?说出来,咱们先留下来么…”
颜神佑笑道:“阿爹许建长安城,我便心满意足啦。对了,旁边还有山,可以避暑的,我要别业。”
颜肃之大手一挥:“这个随你,想要什么,自己取。”
六郎实在忍不住了,吐槽道:“还不都是阿姐去建?阿爹好大方!”
被颜肃之扑过去要掐他的脸,颜神佑倚着壁板笑得前仰后合。回家了,真好。就要有长安了,真好!
第278章 神兽的先手
颜神佑自打坐到了车里,就不想伸头出来了。外面场面盛大,一统天下什么的,想想就觉得很自豪呢。除了跟着瞎起哄觉得热闹的,更有一些流亡的老人直说幸运:“天下太平了,不用再打仗了。只要别学前朝那样儿再加租税,往后的日子就要好过啦。”
还有一些颜神佑的脑残粉——男的女的都有——抻着头就想看她,颜神佑就更不想露脸儿了。风吹日晒的,颜值确实下降了一点的说,还不知道回去怎么跟亲妈交代呢。好在以后这样的事情就少了,不用再听姜氏念叨这些了。
颜肃之倒是很开心,把六郎摇摆得头发都乱了之后,听到外面山呼万岁,伸手撩开了帘子,对颜神佑道:“看看看看,好吧?”
颜神佑笑道:“是您弄的呀?您该去祭天的。”说着,给六郎拢了拢头发,又整整了衣裳。六郎委屈地看了颜神佑一眼,十分想诉苦。周围有这么一群家人,真是把十八辈子的心都要操完了。
六郎近来瘦了好多,固不如颜肃之那么貌美,却更多透了一点英果之气。浓浓而整齐的剑眉,高挺的鼻梁,就把精气神儿给撑出来了。颊上的肉少了很多,显得眼睛大而有神。只是这眼神多少透着些苦逼,有点毁气势。颜神佑刮刮他的鼻子,笑了。六郎更郁闷了。
颜肃之道:“已经祭过一回啦,哎哟,到了,你这次回来咱们再…” 从城外回到宫内,这一路并不很近,然而要说的话实在太多,话还没说完,已到宫门了。
颜神佑也看到了宫门,想到儿子正在里面,心头一颤,颜肃之再说什么,她就有点听不进去了。
颜肃之听不到回答,觉得莫名其妙,回头一看闺女,他闺女正在发愣。六郎从他姐的肩膀上移开,大袖下面的手轻轻戳了一下颜神佑。颜神佑一笑:“到了呀,有点想了。”
颜肃之道:“见了就好啦,能来了都来了,你大伯他们都过来了。就差你四叔了。”
颜神佑道:“四叔很好的。”
说话间已经进了宫门,且先不去后宫,颜肃之升殿,得先开个欢迎会。
颜神佑对此早有准备,除开在车上跟颜肃之说的,她另准备了一份总结汇报。汇报的内容很丰富,包括了战争的过程,对伪陈的评估,最重要的是地图和户口薄。伪陈地方不算特别大,人口却也以百万计的,这样的户口本儿也不可能拖了来。不过是一张地图,一张写着伪陈各郡县户口数的纸而已。
六郎亲自接来,呈于颜肃之。颜肃之脸上的笑就没有消过:“好!甚好!”
颜神佑再呈有功将士的战绩,又有战损、抚恤名单,颜肃之的笑容而淡了下去,对李彦道:“丞相等议来。”
李彦领命。
颜肃之道:“待西路军归时,一并封赏。”
颜神佑笑着应了,只说不急。米挚有点不大自在,觉得这公主说话未免有些不太客气,哪怕这功劳很大、不可以不封赏,也该谦虚一下,说个“雷霆雨露莫非君恩”吧?您老就这么应下了啊?一时又愁,这公主功劳忒大,驸马开头有些挫折,现在也该抵了,这两口子的势力太大,在军中又素有威望,在朝廷里也有党羽,这不是尾大不掉么?将来奈太子何?
这么一想,米挚就越想越多,脸上就更愁了。
丁号却是急着赶紧的开完了这个会——这种会就不是商议什么大事的正经会,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接下来就是宴席,借着宴席走动的机会,跟颜神佑约个时间秘谈一下。
有这个心思的非止他一人,颜神佑挟战胜之功,说话的份量旁人是无法比拟的,不管是想做什么的,都想将她拉到自己一边。
颜肃之看这些人开心不是作伪,已生了小心思更是真真儿的,楚丰姜戎霍亥,是已经知道要有好处的,面上倒不显,李彦比较绷得住。连丁号都有些急切了,颜肃之知道,丁号和古尚书等人是有担心的。他也坏,就是先不提,让颜神佑且去后面拜见祖母与母亲。
颜希真也有话要说的,趁着大家移步准备开席的功夫,她给颜静娴打了个眼色,姐妹俩一道溜到了后宫。这也是朝廷上男官讨厌女官的地方,她们哪里都能混,还不用夫人外交,尼玛消息比大家灵通,行事比大家方便,这根本就是不正当竞争!
颜神佑踏进后宫,就被引到了楚氏那里。姜氏、颜氏等都在,拜垫铺好了,颜神佑先给楚氏、姜氏磕头。楚氏笑吟吟地道:“好好,回来便好。且在这里垫一垫肚子,有好汤水。迟一时再往前头去,那里又要饮酒,又要说话,吃不好。”
颜神佑笑道:“阿婆疼我。”一看楚氏,愈加容光焕发了。
楚氏道:“你娘才是疼你,还不去拜了你娘来?”
姜氏一早就坐不住了,直到她回来了,姜氏才又坐稳了。原本是揽着宝宝的,见颜神佑要拜她,命戴千户娘子将宝宝领到一旁。受了颜神佑的礼,才将宝宝唤了来,一指颜神佑:“快,去给你娘叩头去。”
宝宝这个年纪,分开一两天,几乎是生命的一半,已经不太认识亲娘了。他仰着头,偏偏脑袋,抿着小嘴巴,认真打量着颜神佑。好眼熟啊!长得跟外公好像哦,千万不要像外公那么逗比啊!
颜神佑眼睛湿了,看着爹娘没哭,看着儿子就想哭。宝宝眼睛里的陌生刺得她心头一痛,硬扯出一抹笑来,蹲下身,对宝宝张开了双臂:“来。”
宝宝思考了一下,果断冲了过去——这位看起来像是正常人,太不容易了!扑过去就觉得好香好软的,蹭蹭,再蹭蹭,吸吸小鼻子,觉得这个怀抱特别舒服,他不想出来了。
因为父母都不在身边,外祖母对他宠爱有加,更兼一个没原则的外祖父,宝宝倒是比较能够放得开。赖亲娘怀里就不肯走了,颜神佑将他抱起,他小声说了一句:“阿舅说,男孩子长大,不该让女人抱着,会没出息的。”
颜神佑道:“他小时候太胖,人家抱不动他,他才这样说的。”
宝宝咯咯地笑着,颜希真与颜静娴老远就听到了,相视一眼,加快了脚步。进得殿内,颜神佑正在被姜氏喂饭,宝宝坐在她旁边,仰着脑袋看着,小嘴巴张开了圆圆的。姜氏忍不住就抽空往他嘴里也喂一勺子,宝宝就低着头嚼嚼嚼。嚼完了,再仰头。
姐妹俩看了,笑作一团。
不多时,娘儿俩就吃完了一鸡汤。颜希真道:“这回回来了,可要好好聚一聚了。还要走?”
宝宝听了,伸手攥住了颜神佑的袖子。颜神佑低头一看,将他抱到腿上坐了,才说:“大家怕要一道走了。”
楚氏因问:“怎么?”
颜神佑道:“要迁都呢。”
这个大家都知道了,就不再多言,颜静娴只说:“在这里住习惯了,这里比旧京规整多了。”
颜神佑道:“长安更好。”
女人们七嘴八舌问什么是长安,颜神佑便讲要建新都。
楚氏眉毛一挑,笑道:“这是好事!”
姜氏知道女儿不说没把握的话,也经历过昂州城的新建,便也不担心,只是说:“明春破土,怕要后年才成吧?必要你主持?”
颜神佑道:“是我想主持来的。阿娘放心好了,往后咱们就再也不分开了。就怕您以后嫌我天天在您眼眉前转来转去、转来转去的忒烦。”
姜氏道:“我现在就看着烦啦,你还不换身衣裳,与大娘、四娘一道往前头去?太府已经送来了你的新衣,”上下一打量,“我看你的身量也没大变,略瘦了一点也好,衣裳总能穿得下了。”
宝宝听说亲娘要走,眼中颇为不舍,小小叫了一声:“阿娘~”
颜神佑低头亲亲他的脸颊:“阿娘一会儿就回来,今天晚上给你讲故事,好不好?”
宝宝委委屈屈地点了点头,颜氏笑道:“外甥尚舅,六郎小时候也是这个样儿的。”
宝宝一听这个话,更郁闷了,抱着颜神佑的大腿带着哭腔告状:“娘,舅舅管我叫哥QAQ”
颜神佑:…九郎,你还真是执着啊!给宝宝抹抹眼睛,颜神佑道:“回来我收拾他。
宝宝认真地点了点头:“好。
颜希真与颜静娴陪着颜神佑去换衣裳,姐妹们也不须避讳。隔着屏风,颜希真问道“我们的信,你可曾收到了?”
颜神佑的声间从屏风后面传来:“我都看了,不特是你们写了信,丁号、李彦乃至阿舅,都有信来。真是的,比打天下还要麻烦。”
颜希真道:“人的事儿,总是最麻烦的。说起来,迁都的事情,我也是有些担心的。在这里,总归是经营日久的,有个什么事儿,民意也好、士心也罢,对咱们都是有利的。一旦出了昂州,事情就不大好办了。”
颜静娴也说:“什么是民意?朝廷真要议事的时候,哪里顾得上几千里外呢?就算想顾及,消息传到边关得几个月,再回来,大半年都过去了,黄花菜都凉了。说是民意,还不是天下脚下这块地方的?大娘说的是,昂州的民风兼容并包,到了北方,刻板守旧,怕你我都要受到攻讦。”
颜神佑探出头来:“怕他怎的?”
颜希真道:“强龙不压地头蛇。”
颜神佑道:“压不了地头蛇的就不是强龙!再说了,谁说长安城的地头蛇就不能是咱们的人了呢?”说着,从屏风后面转了出来。
太府给她做衣裳是下了大力气了的,又是冬衣,光辉璀璨。颜希真看了一眼,道:“张太府这是找对事做了——你的意思,还要迁人走?”
颜神佑道:“是呢,昂州一部,山郎的部曲们,还有玄衣、昂州兵。打天下的人,当然要享用这天下。你们看了蓝图了么?”
颜希真道:“还不曾呢。朝中丞相们还没争论出个结果来,等着你回来再吵。你可留神吧。”
颜神佑道:“我知道的。先说与你们罢,长安城四周,沃野千里,却又不曾被人圈了去,可不正是咱们的天下?”
颜希真笑道:“大妙,”又敛容道,“毕竟靠北,北地旧族再涌过来,只怕也是势均力敌的。也不知道这些人是从哪里又钻出来了的,忒奇怪了,旧京变乱的时候,都说旧族十不存三、四,现在又满坑满谷的都是了,还整天唠唠叨叨,唠唠叨叨,指手划脚的,忒烦了!要我说,你当初就多余请他们再回来,还要续绝嗣,让他们再有爵立朝。”
颜静娴道:“当时也是不得已,也是为了士心民望不是?自从大周这么弄了,也是天下归心的。这一回北伐,因为这件事情,少了多少阻务。我倒是担心旁的——你们瞧,这些旧族,又开始联姻了。”
颜神佑道:“怎么?楚霍之事,不好?”
颜静娴道:“说不上好不好的,这两家还好,还有旁人家呢?又要抱成一团儿了。我就怕等搬到了长安,依旧是以门第取人。到时候又要受气了。”
颜希真眉毛一竖:“哪个敢与你气受来?”
颜静娴道:“我不是说这个,我是天子亲姪,谁个敢小瞧我来?我就是恨这狗眼看人低的世道!”
颜神佑道:“这个呀,总是有办法的,缺了那么多的官员,嘿!”
颜希真道:“怎么?”
颜神佑道:“这个现在就不能说了,我得跟阿爹先说明了才好。”
颜希真看阿琴已经给颜神佑梳好了头发,道:“行了。去前头吧,你总要在家里住到年后的,咱们有的是说话的功夫。我只怕你以后都会得闲了,多的是想寻你说话的人。你要想与他们说呢,就回家去住,不想呢,就在宫里住。”
颜神佑道:“我先在宫里住两天,再回去。我带了好些个东西回来,都要打点整理的。”
颜希真道:“那我们明晚再过来看你,也好商量商量事儿。真个要迁都,我看丁琳做得不错,后天须得往北调上一调。”
颜神佑道:“好。”
姐妹三人到得前殿,已经摆开了宴席。舞乐齐备,只说盛事。颜神佑先给颜肃之上寿,颜肃之道:“好好,你少喝一点,去玩吧。”他自己却跟唐仪一起喝得挺开心。他早早戒酒,遇上重大的事情,也不过饮三杯而已,早有宫女给他换了白来。
唐仪拎着壶,自斟自饮,颜神佑巡到他的面前,唐仪已经有点醉了。对颜神佑道:“你少喝一点,又不是营里那些粗人,不要比酒量了。”
颜神佑笑道:“好。”
一路巡来,遇到丁号。这位结巴兄口齿不清,怕自己说不好,干脆写了个纸条儿,塞到了颜神佑的手里。颜神佑会意,收了纸条,一点头。颜希真与颜静娴等都跟颜神佑一道,颜希真还担心有些道学先生趁着这机会讽刺几句,颜神佑吵架能吵赢,却也败了兴致——她是跟着来帮骂的。
出乎意料地,并没有人出言不逊。这样的好日子,再瞧颜神佑上蹿下跳、妇人干政不顺眼的人,也要承认,这是件大事,颜神佑是有大功的。有一说一,不好这么扫兴。至于后来的事情,那等后来再说。反正,女人家不在家里相夫教子,这么出来得瑟,它就是不对!
遇到姜戎,姜戎说:“你外婆很想你,她不大好挪动,你什么时候过来看看外婆?”
颜神佑道:“我明天还跟阿爹说点事儿,后天一准儿过去。我那儿可有好东西给外婆的。”
姜戎大惊:“伪陈的府库,你可不敢轻动。”
颜神佑道:“就他们那个破地方,府库里能有什么好东西呀?放心吧。”
姜戎道:“遇上你,我都不知道是放心好,还是不放心好了。”
颜神佑故作严肃地道:“信我者,得永生。”
姜戎:“呸!又醉了,仔细回去你娘教训你。”
吃完了酒,已至深夜。颜神佑记挂着宝宝,洗了脸,漱了口,含了鸡舌香,才对看宝宝。宝宝的大脑袋已经一点一点的了,还强撑着等。封千户娘子在一旁劝:“小郎君,睡吧,公主一会儿就来了。明天你一睁眼,就能看到你亲娘在旁边啦。”
宝宝嘟囔道:“要等…”
颜神佑快步走了进去,将他捞起,脚下歪了一歪,侍女们忙上来相扶。颜神佑跟宝宝蹭了蹭额头:“宝宝等好久了吧?”
宝宝嘟嘟嘴:“阿娘来好晚了。”
颜神佑道:“晚了也会来的。想听什么故事呀?”
宝宝道:“外婆说阿娘会讲歪故事,我要听。”
颜神佑:…亲娘,你都说了我神马呀?“丑小鸭被小明的妈妈做成了烤鸭”怎么就是歪故事了呢?【1】
颜神佑一面脱衣服,一面说:“那才不是歪故事呢,那是教小宝宝聪明的好故事。”
抱着儿子去讲故事了,才讲到一半,宝宝已经打起了小呼噜了。颜神佑却睡不着,怎么看儿子怎么觉得他可爱。听到外面打了三更,忽然发现情况有些不对——卧槽!我儿子怎么越看越像是六郎了?
六郎小时候胖啊,一只肉球啊!颜神佑揉揉眼睛,再看看,果然,儿子也是只肉球!果然是姜氏出品,童叟无欺地“肥壮最佳”。摔!这不坑爹呢吗?我把你儿子变成个美男子,你把我儿子变成个小胖纸!
颜神佑哭笑不得。宝宝睡梦里露出一个笑来,估计是梦到了小明妈妈的烤鸭,他还咂了一下嘴巴。
摸摸儿子的大脑门儿,轻轻亲上去,小声道:“睡吧。阿娘在这里呢,总不能叫你跟着我吃亏的。”
颜神佑说到做到,说不让儿子跟着吃亏,第二天就去布局。一大早带着儿子去跟姜氏、楚氏等聊天儿。两人看他们母子和乐,都放下心来,最担心颜神佑因为忙事业,搞得跟儿子不亲近了。姜氏的担心更多些,特意跟颜神佑说:“要是开春了你往北边去,就带上宝宝。”
颜神佑道:“我也这么想的呢,不止是宝宝,我还想把六郎也给带过去。”
姜氏道:“做什么?”
颜神佑道:“安抚新附之民呐!要说阿爹去是最好的,只是天下初定,天子不好轻动,太子最好。”
姜氏一想,也是这么个道理,便不再反对。楚氏心中另有盘算,且先不说出来,只问:“与你阿爹说过了么?与六郎说过了么?”
颜神佑道:“我等下就与他们说去,现在不是阿娘提到了么?我就顺口一说。”说着,冲楚氏挤了挤眼睛。楚氏道:“那你还不快去说?这样的大事,不先与你阿爹他们说,倒先到这里来说,问也不能说。”
颜神佑吐吐舌头:“我这便去。”
抽了身便去找颜肃之和六郎,说要六郎跟他一道走。颜肃之道:“六郎要随我学习政务,如今将将上手。”
颜神佑道:“您不放手,他永远学不到精髓。”
颜肃之默。六郎问道:“阿姐是不是还有旁的打算?”
颜神佑大方地承认了:“是呢。我在想,这天下打下来了,麻烦也就来了。咱们还能不能像以前一样了?”
六郎讶然道:“怎么会不一样呢?”
颜神佑道:“自然是不一样了。信不信过两天就该有人说,只知公主,不知太子啦。到时候,你如何自处?他们会说,你的家、你的国,你自己没有什么贡献,偏偏要坐享其成。就会有人说,功高不赏。也会有人建议,以保全为名,让我滚蛋。到时候,你要怎么做呢?你怎么做,都要被狠狠记上一笔!平庸、昏聩,不能容人。
向你建言的人呢?将我赶走了,尚书令得有人做吧?我走了,大娘、五娘、丁小娘,她们都呆不下去啦,这些人一走,也要有人做的。谁来做呢?会有人给你建议的,你就要为别人火中取栗了——代价是你我的名声,一个不能容人,一个不知进退,好处是别人得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你有功绩。可惜了,你生得晚了,没有赶上这样一个时候,有天大的本事,开国之功没有你的份儿了。创业没有了,就来守业吧,就来建设吧。”
“趁着还没有人盯着你,我就多说两句吧,往后再想说,只怕又要有人不开心了。安抚新附之民,就是你的开始。阿爹,让他跟我一道走吧。”
颜肃之和六郎对视一眼,一齐点头。
作者有话要说:咳咳,昨天讲了一个冷笑话哈。
其实马克恩的粉最牛的地方就在于——他们为了实践偶像的理论,建立了十几个国家,统治了这个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 =!
【1】从前有只丑小鸭,一直以为自己是天鹅,但是大家都不理解它。它就离家出走,决定变成只天鹅再回来闪瞎大家的狗眼,然后他就被捉住了,然后被小明的妈妈做成了烤鸭。(全剧终)
第279章 忙碌的公主
如果觉得诗酒趁年华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我想吃肉小说全集:诗酒趁年华,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