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我想吃肉作品奸臣之女/大家认为爹太抢戏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顾益纯舒了一口气:“既如此,你我便不必再操这个心了。我本看着太子越来越不像个样子,却无从谏起,说了怕人家也未必肯听。”顾益纯很快地得出了一个结论:太子必须倒。
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师弟、老婆——都跟东宫扛上了,顾益纯绝不会希望东宫安稳的。他本是有顾忌的,最主要还是“太子”这个身份。眼下被庆林长公主一提皇帝,顾益纯也是一点就透,这事儿的风险是有,但是可以规避。不做,必然死在太子手里,做了,至少不用受太子这样的货色羞辱!
顾益纯精于看人,判断事态的发展全凭各色人等的表现。如今搀进皇帝这个变量,考虑到他家师弟大概除了造反和亲自怀孕都能做成,顾益纯的态度也坚定了起来。
庆林长公主比较头疼的是如果丈夫一头扎到东宫怀里要怎么办,眼见警报解除,心情也是大好:“大伯在京里两眼一抹黑,别叫他病急乱投医才好。依着我,趁早打发了他们回家才好,就这点本事,真不够看的。”
顾益纯深表赞同。
庆林公主忽悠完了老公,嘴角噙着一抹冷笑。内有苗妃外有郑相,东宫死定了!去TMD东宫!就算这两边火力不够,庆林长公主手里可是握着顾益纯这个大杀器!
别看顾益纯现在窝在家里,他不出仕比出仕更有杀伤力!顾益纯的满级技能是相人!大宗师级的绝技!从来没看走过眼!逼急了直接找皇帝喝茶聊天——不出仕,他也是驸马都尉,想上朝就上朝,想见皇帝,皇帝也没有不见的道理。这种“在野的客观中立的人”说一句太子不好,啧啧,你猜会怎么样?
如果不是顾益纯姓顾,庆林长公主真是很乐意把顾彝嫁东宫去,死他一家子去吧!
第二天,顾益缃的妻子戴氏就带着孙女儿顾彝到了庆林长公主府来。顾益纯结婚的时候顾彝还小,并没有到京中来,这是头一回见叔祖母。
世家见皇室,总有一分底气在,庆林长公主见顾彝不卑不亢、举止有理,问什么答什么。心道,姑娘眼下倒是看不出坏来,只可惜托生到这样的人家里了!
笑对戴氏道:“我看十娘(顾彝行十)举止娴雅,心里就喜欢。”又说顾彝既喜欢读书,不如去自己书房里看看,那里有几本御制的新书,都是崇文馆有才学的人编的。
戴氏使一眼色,顾彝粉面含羞,拜谢庆林长公主随着公主府的侍女往书房去了。庆林长公主眉毛一动,对戴氏道:“十娘好样貌,不知许了人家没有?我还怕她这一到京里,叫谁家看上了来提亲,却不要闹纷争?”
戴氏亦笑道:“她年纪还小,家中并未定亲呢,京中有好儿郎,有长公主这叔祖母在,嫁过来又有何妨?”
“那可要好好看看了,”庆林长公主含笑道,“只有一样,千万别叫宫里人知道了,圣人正给延平郡王择妃呢。”
戴氏笑容一僵,试探地道:“不是广平郡王么?”
“哪有叔叔没娶亲,侄子倒占了先去的?”
响鼓不用重棰,戴氏连僵硬的笑容也挂不住了,只得直白地道:“您看现在该怎么办?再不寻摸个出路,这一大家子,将来可怎么办呢?”
庆林长公主就是不接茬儿:“闻说京中本家也有不少小娘子,不知道十娘都见过了没有?”
戴氏眼见不好,再不提这一出了,顺着转移话题:“她俱是不曾见过的,我倒是看过几个,都是聪明伶俐的。”心里却想着,等下回去要跟丈夫再从长计议了。
庆林长公主懒得管她的心思,只在顾彝重回堂前的时候逗小姑娘说话,颇觉没有趣味。世家女,比起庆林长公主常接触的性格泼辣爽直的勋贵之女,至少在表现上是乏味了一点儿。庆林长公主开始怀念郑琰了。
被师母怀念的郑琰正在张着个嘴、瞪着个眼,对着池脩之的前襟发呆,这货是怎么把爪子搁她头上的?
顾益缃进京,不干池脩之什么事儿。他是他老师的学生,对他老师负有义务,但是对他老师的家人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儿了,毕竟他又不是顾益纯的亲生儿子。就是顾益纯的亲生儿子,那个奶娃有一个公主妈,想不买顾家的账,也是很容易的。
所以池脩之很淡定,由于已经搬回了城里,他又开始了走读生的生活。头一天告别师傅师母,飞奔回家看了看自家情况,然后就杀到了外祖母家里请安兼照看。完全不知道他已经被顾益缃给列入了猎物名单。
两个寡妇过日子,为风评计也要安份一些,尤其两人都喜静,池脩之倒不用收拾什么烂摊子,继续走读。唯有一样比较遗憾:自从来了老师的哥哥,老师没心情跟师妹讨饭了,他也就跟着没了甜点吃。
池家祖上倒是留了不少食谱下来,令厨下试做,总觉得不如意。池脩之有点儿焉,尤其是到了下午茶的时候,这种难过的感受尤其深刻。估计巴甫洛夫反应,说的就是这个。
池脩之苦逼着一张在不知内情的人看来“神圣不可侵犯”实则“想吃美味小点心而不得故而在生气”的脸,慢慢往坊门口踱去。今天放假,不如去看看坊里张三家的小点心铺子里有没有人品暴发做出美味的小点心。
今天人品暴发的是他。
出门遇上做饭的。
这丫头到这里来,十有八九是捣鼓吃食。
跟着郑琰一道来的自然是她吃货六哥,郑瑞认得池脩之,于情于理都要打个招呼。池脩之也微笑示意:“真是巧了。”把郑瑞吓得咬住了舌头:这货怎么这样和蔼可亲起来了?
池脩之还在问:“你们这是来做什么呢?”
郑瑞有点结巴地道:“吃…呃,看看看看。”池脩之的一张棺材装X脸实在是大杀器,郑瑞看见了就头疼,现在表情变了,他又不适应了。
郑琰看自家哥哥这般没出息的样儿,颇觉丢脸,你怕他啥啊?他不过是个傲娇受,年纪还比你小呢。很干脆地说:“我们在这里有个落脚的地方,也…好聚一聚,免得扰了家中长辈。”说着自己也心虚了起来。这样做似乎不太对,尤其她还未成年。
没想到池脩之居然微笑着问:“上次在那个街口遇到你们,想来就是在那里了?”一副不想走开的样子。
郑琰能出来的时间有限,又一想这位好歹是同门,再看她哥哥已经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了,犹豫着开口:“要来看看么?”
池脩之答得那叫一个干脆:“恭敬不如从命。”
靠!你什么时候对我恭敬过啊?魂淡!
郑琰苦逼一张脸,做饭,做点心。她哥哥跟她师兄大爷样地坐着等开饭,等她从厨房里出来,这俩货居然已经相谈甚欢了。
饭菜摆上来,池脩之与郑瑞相让,又谢过郑琰,捏着筷子就奔甜点去了。三人围着个小团圆桌坐着,郑琰见他们吃得欢快,心里也高兴,双眼笑得弯弯,冲郑瑞道:“好吃吧?”一副求表扬的神情。
池脩之一愣,右手一松,筷子掉到桌子上了,左手一伸,就搁郑琰头上了。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池脩之的亲爹就没有扮演好父亲这个角色,逼得池脩之不得不早熟。而遇到了顾益纯,这家伙虽然诡异了一点,却比池爹靠谱太多,让尚未脱离青春期的池脩之有了一个表达孺慕之情的对象。池脩之活了十几年,终于表现得比较幼稚、人性化了一点儿。
第七十三章 手感还不错!
他伸出了魔爪,扑棱到了师妹头上。心说,虽然现在没有毛茸茸,先扑棱两下表示友爱也是好的啊!等到她被扑棱习惯了,冬天的时候可劲儿地扑棱也就顺其自然了。
揉揉,再揉揉,咦?手感还不错!
郑琰一头黑发又细又软,小萝莉的头发,摸上去让人从手软到了心里,池脩之眯起了眼睛,手掌动动再动动。
郑瑞的脸比郑琰黑得更早,一声大咳嗽:“再不吃菜就凉了!”壮胆剜了池脩之的爪子一眼。
池脩之施施然收回了手:“七娘手艺果然是好,下厨也要小心些,不要伤着了手。”白白嫩嫩的伤着了多可惜啊?
郑瑞:这货无耻到一定境界了!怪不得老子一见他就浑身不得劲儿!
郑琰的小窝里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挤进了一位师兄,不是她不明白,只是这世界改变得太快。一个傲娇受,居然变成了个温和的大哥哥,过于挑战她的神经,以致于她被弄懵了,等到回过神儿来的时候,池脩之已经成了个关心师妹的好师兄。
想来大家都是顾老师的弟子,不让人家登门也是不好。虽然男女有别,郑琰旁边还看着个郑瑞,池脩之连这点顾忌都木有了,堂而皇之地跟小师妹建立了直接的接触。
郑瑞暗骂自己没用,怕个啥呀?这两个,一个是亲妹子,一个是小师弟,他都能说得着,可怎么就张不开这个口呢?说来这两个人都还没做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都是乖宝宝的形象,他怎么就怕了呢?
直到不久之后,他才顿悟:老子这是先知,这两货本质都不是什么好人,最好不要跟他们作对来的。
此时他却苦逼着,眼看着池脩之这货跟自家妹子越说越热乎,他那妹子还一副天真相跟人家聊天儿,郑瑞的心啊,别提有多难受了。
池脩之是个饕餮客,并不是说他吃相难看,郑瑞相信这种人就是蹲马桶也蹲得比别人优雅。池脩之这货一口咬了半个大馄饨,慢慢嚼着咽了,又饮一口汤,都没用看馅儿就道:“大骨高汤,馅儿里有鲜肉、虾仁儿、香菇、放了葱姜,鸡蛋是生着打进去的。用的河虾,放了些许酒去味儿。面皮儿是特制的,薄韧透明。”
郑琰很是惊讶:“这就尝出来了?”
郑瑞腹诽道:说不定他们家就是被他吃穷的!他这猜测不中亦不远矣,想池爹在世之时,什么都要穷讲究一下,吃食上头自然也是如此,非精华不食,吃鱼只吃鱼腹肉、青菜只吃菜芯儿。
池脩之淡笑道:“舌头灵一点儿罢了。”
郑瑞猛咳一声:“食不语。”
唔,很好,两只都不说话了。大快朵颐吃完了饭,池脩之居然还不走,跟他妹子在聊天儿,而且越聊越不走正道儿。两人已经从做饭聊到了人生哲学理想上了!郑瑞抱头,他都不记得这两个引经据典说的是哪本书。他不是个好学生,学生成绩也就是个中等,在两个年纪比他小、成绩比他好的人面前,苦逼得无以复加。
池脩之说:“越是能把易见的东西做出美味来的,才是真本事呢,可惜世人不知,只以金贵少见者为佳,不管滋味如何,咬到嘴里就觉得好吃,哪是吃东西?不如直接吞金子算了。”
郑琰一听,正与前世所听过的道理相合,可见有些道理是哪里都通用的,点头道:“正是正是,凡事莫不如此,像这样儿的,是忘了本意,根本是在斗富了。却不知一举一动中透出来的才是底气呢,所谓‘于细微处见精神’说的就是这个吧?”
池脩之见她的脑袋一点一点的,忍不住又扑棱了上去:“令尊早朝,仆从不过二、三人,谁又会不拿他当宰相了。有些人出行动辄前呼后拥,也未必见得人品有多贵重。凡事简单些就好,譬如从你府上到先生府上,直行便可,非要绕上半个京城,莫不是脑子有病?”
郑瑞噗哧笑了出来。
郑瑞终于说了一句:“时候不早了,阿琰,叫阿庆给你重梳了头去。”
池脩之带着点儿了然地看了看郑瑞,看得郑瑞心里发虚,才对郑琰道歉:“是我的不是了,七娘已经是大姑娘了。”
郑琰咳嗽一声,说是也不合适,说不是也不合适,有心耍赖不答话呢,又不太礼貌,终于还是倚小卖小地嘟囔了一句:“都是他们摸来摸去的,我都习惯了。”从皇帝开始到苗妃到爹妈到庆林长公主一干人等,那是经常摸她的脑袋的,搞得她都忘了自己瓤儿早就是个成年人了。
池脩之于是很中恳地道:“再别叫旁人摸了,这样不好。虽说现在还未及笄,只怕现在惯了,以后长大了也不以为意了,对你不好的。”
郑瑞心里一万头神兽在狂奔:先把你那爪子从我妹头上拿开再说这样话啊魂淡!
池脩之但笑不语,淡定收手。郑瑞快要拿眼刀把阿庆给剜成骨头架子了,阿庆很是莫名其妙:七娘还小诶,池大郎也只是个小小少年,还是师兄妹,只是亲昵地摸摸头,六郎这是怎么了?
终于,池脩之再三催促郑琰梳头去:“时候不早啦,你得早些回去了,叫父母担心就不好了。”语气带着遗憾,令人不由想起他爹妈都没了,心底柔软了起来。郑琰乖乖点头,招呼阿庆去后面梳头。
郑瑞背上冒汗,打个哈哈:“时候是不早了,大郎不回去么?”
“我就住在这坊里,并不怕宵禁的。”总之他是要送行就是了。
“你到底要干啥?”郑瑞直接问了,手里捏着两把汗,反正吧…他是宰相的儿子,郑琰的哥哥,还是池脩之的师兄,自觉问得理直气壮。池脩之生得再好看,郑瑞眼里他还是猥琐的!郑瑞本人也是个少年,完全注意到了池脩之眼神的一系列变化。
先是跟郑德兴似的蹭饭式绿光,再就是像郑琰捏兔子耳朵式的红光,最后又转成绿光了!最后一道绿光特别熟悉,依稀仿佛是郑靖业看老婆式的纵容。
擦!
郑瑞惊悚了。池脩之这货什么时候打起他妹子的主意的?
池脩之还在装可爱,一副迷惑相:“六郎在说什么?”
“少、少装了!”郑瑞气弱地道,想起事关妹子,又坚决挺起胸膛,“我妹子才十岁,你别乱打主意啊!”
“六郎想多了,我并没有乱打主意。”
“没有最好,她已经长大了,你、你、你。”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什么狠话来,主要是,郑瑞莫名地就觉得池脩之的气场很邪恶。但是妹子已经十岁了,女孩子十三、四岁就结婚的也是有的。郑琰这年纪,可以开始早恋了,郑瑞很心急。池脩之的眼神儿,分明写着“预定”俩字儿。
自己猥琐猥琐别人妹子就算了,坚决不许别人猥琐自家妹子,这是原则!
要不要回去告一状呢?郑瑞苦恼着。告状显得气弱,不告状,他真心觉得池脩之不是好人!
郑瑞最终决定,实惠最重要,面子什么的,没有亲妹子重要。一状告到郑靖业那里:“阿琰也算长大了,池家小子这样的摸她的头算什么?也不知忌讳。再说了,阿琰过二年就要议亲了,是不是多外出走动走动,总与我们男子混在一起也不像话。”
郑靖业眼睛一眯:“你也算长大了,知道心疼妹妹了。”
郑瑞张大了嘴:“阿爹,难道就这样算了?”
郑靖业道:“你想太多了。”
郑瑞:是您想得太少了!您不知道少年有多猥琐啊喂!我知道啊,我跟我一班混得好的小弟兄们可猥琐可猥琐了,让您知道想法儿,会挨抽的喂!
郑瑞很着急,挠了挠头,跑去找郑琬。郑琬跟郭氏正蜜里调油,一块儿出门儿玩儿去了,遇上宵禁,被丈母娘留下来住了。郑瑞气得一夜没睡好。
第二天爬起来上班也是心不在焉,下班回来拎过郑德安来审问。郑德安是郑家的好少年,六叔问一句他答一句。听了郑德安说:“阿爹看重池大郎,听说他欲主攻刑律,帮他借阅大理寺与刑部的卷宗。卷宗太多,又不好流传出去,他已被阿爹辟入相府,以相府的名义到两部去看卷宗了,遇到不会的,落衙后再问老师或是师傅。”
郑瑞想,他真是太天真了,难怪他爹说“你想太多了”。回忆一下当时的语境,郑靖业分明是嘲笑他“就这样算了”是想太多。郑瑞悲愤地想,比起周围这些狐狸,他就是只柔弱善良的小白兔啊!亏他还自觉猥琐!我哪里猥琐了?分明是太单纯了!
“六叔?”
“七娘呢?都在做什么?”
“自然是读书习字,后来师母说,要带她出去走动走动。我们习射的时候,她就出门儿去了。”
郑瑞再次确认,他很单纯。
如果他知道郑琰手上已经有了一本池脩之借顾益纯的手转赠的书的话,他一定会坚信自己的优良品质!
池家多书,连顾益纯都眼馋。对于郑琰来说,她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还太少,很乐意多吸收些知识。当顾益纯捏着本书给她,说:“这是脩之找来的,说是答应要借给你看的,你们——什么时候说的这个事儿?”
“前天在外头遇上的。说起先生这里的这一套书独缺了这一本,师兄说他那里有,答应借我看来的。”
“这书不易得,不要弄坏了。”
“嗯,”郑琰点头接过书,“抄本有不少,不过师兄说他这一本里有前朝的批注,比还有意思,我才要借的。”
顾益纯看郑琰神色不似作伪,书的内容他也检查过了,并没有什么违禁内容,也没夹个小纸条儿,便放心地给了郑琰。
郑琰看书也快,还的时候写了一份正式的感谢信,顾益纯没好意思扣。池脩之改天就还了一封信,内容也很规则,不外是大家都是老师的学生,相互帮助是应该的,我也吃了你的点心,大家互惠互利嘛,我这里还有其他的书,如果想看,只管借就是了。
第七十四章 拣个师妹?
两个小货就这么借来借去,信的内容也从谢来谢去,一直写成了讨论读书心得。对此,顾益纯深表安慰,这两个是他的弟子里学得最好的,见解也是最深、最独到的,还拿来与郑靖业共读,言语之间颇觉得快慰。郑靖业反复阅读信件,再不动声色地原样装好,心道,还算懂些道理。
等到过完年,两人的书信已是读书心得里夹杂着些日常生活了。
顾益纯看到池脩之写着:“窗前梅花初发…”开始不淡定了,他决定找他学生好好谈谈。
池脩之作为一个基本上已经没啥亲戚了的小少年,过年期间多少要往老师家里多走动走动。他还被郑靖业给黑了一把,弄去当了半工读生,虽然算是有了出身,但是以他目前只有十五岁的年纪,重要的事情当然不会让他做,郑靖业给他弄个出身,也就是个“出身”而已。
池脩之对自己最近待遇的改变心知肚明,也不能说是郑家有什么不好的意思在里面,毕竟吧,人家丫头才那么大,你就伸了爪子过来,还没经过人家家长同意,委实不太厚道。而且呢,就算人家看出来你的小心思了,你觉得人家家长要怎么样表现才算正常?点破好还是不点破好?是抽你啊还是被你的王霸之气折服哭着喊着把闺女许给你?小心思被人看透,池脩之也需要向郑家委婉表达一下自己的主意不是?
所以当顾益纯表达了要“谈谈”的意顾之后,池脩之也坦然坐到了老师对面的位子上。
师生二人关系本来就是亲密的,顾益纯也就越来越不装相儿了,伸出两根手指往桌子上来回敲着作流氓状:“近来过得如何?”
池脩之腼腆一笑,轻声道:“过年忙了些,衙里也放假了,也就闲下来了。”
“唔,那就给自己找些事情做。”闲得手痒也别去逗师妹啊,萝莉控很猥琐的知道不知道?顾益纯语气中的指责化作实体直戳池脩之。
池脩之还是那么腼腆:“学生一直在温书习字。”
顾益纯想,人不要脸,天下无敌,说的大概就是他这个学生了。干脆给他挑明了:“你就没在家门口转悠,看能不能拣个师妹?”
池脩之继续腼腆,脸上居然还泛起了不好意思的红晕:“多个师妹可不是我能做主的,这得看您——”
MD!流氓!顾益纯恨恨地道:“少给我装算!你一天一封信的写,当我是傻子呢?纵我是傻的,你当人家爹娘都看不见?”你再装试试?
窗户纸被戳破,池脩之也坦然:“七娘聪慧,对我常有启发,跟她说话通透。”本来他是有些朦胧的小心思,千不该万不该,郑瑞这个比他大几岁的在这事上头心思比他不纯洁,间接点醒了他。池脩之一弄明白自己的心意,果断采取了行动。
顾益纯扶额,说来池脩之是个好人选,但是未经长辈同意就下手这一点,未免让人觉得轻佻。虎下了脸:“又跟我胡扯!我知你想得深,却也要知道阿琰还小,你这般作派,未免失于轻佻了!”
池脩之极诚恳地道:“学生并非游戏,再过一年她长大了,我也不敢这样做,不能坏她名声。”
顾益纯用审判的目光打量着池脩之,池脩之则是一副我流氓得正大光明的表情坦然面对,忽而一笑:“不过是留一点引子,日后我若无能为,也无颜高攀让人跟着我受苦,也就还是曾谈得来的同窗。设有一线生机,缘分到了,也不至于无从谈起。眼下一切尚早,学生这个出身还是郑相公给的,拿什么再去求人家的爱女呢?男人丈夫,无所立身,乃是大辱,怎能不知羞?不管有没有缘,总不能让妻子跟着受辱,道是嫁了个只会攀裙带的夫君。”是男人就该给老婆孩子安全感,当他们的倚仗,这是有童年阴影的池同学的信条。
“阿琰正懵懂着呢!她还什么都没懂呢,当心她把你当兄长看。”顾益纯颇为幸灾乐祸地道。
池脩之认真地点头:“她年纪虽小,却是个有主见的人。纵信不过我,先生还信不过她?凭我有千般本事,她要不乐意,只怕也不能够。”
顾益纯继续幸灾乐祸:“岳父不乐意,也是不能够的。你动这等小心思,早叫看穿了,算计他闺女,嘿嘿。”
池脩之又腼腆了回来:“学生谨守礼法,再不会叫郑相公挑出旁的不好来的。学生还全须全尾地坐在这里,想来…”
顾益纯头疼地道:“年轻人聪明外露了可不好!”
“先生说的是。”
顾益纯说完正事,人也八卦了起来:“阿琰半大不大的,长得也是可爱,你也不至于现在就看上了吧?”不是怀疑池脩之想攀裙带,纯是好奇。
“我喜欢她的性子,看着暖和,再没烦忧的,”池脩之微笑,神色也暖了起来,“她眼里就没什么难事儿,皱着眉头也要笑出来,笑着笑着,就把难事儿踩脚底下了。”乐观向上,很是吸引人。
“…哼!你等着挨收拾吧!”
“艰难困苦,玉汝以成。”老师搞定了!至于另一边儿,池脩之还真是有些头疼,像他说的,他现在拿什么去跟当朝宰相说他想预定人家闺女呢?郑靖业要怎么收拾他还真不一定,池脩之有些后悔,下手不该这样明显的。
唉,看来下回写信内容要注意一点了。不过先生提了个好醒,这样日日相见的,培养出个妹妹来,那可真是哭都没地儿哭了!不对,现在要担心的是,以后还能通信么?池脩之一点也不自大,相信郑靖业有不知道多少种办法进行人工隔离。
回家的路上池脩之拉紧了缰绳,暗想今后的路要怎么走。留在京中,就不能呆在相府!在没看上人家闺女想玩养成之前,考进相府编制当个公务员是个不错的选择,现在就不行了。毕竟从相府出来,就略带一点“门客”色彩。想尽快提升自己的份量,还是得去拼搏,拣那难做的事儿做好了,才能有高回报。
唔,今年是大考的年份,不如报名考一考去?虽然是要到地方上任职,但也容易出成果。或者如果能到大理寺或是刑部等处,也是专业对口,只是他的组织关系还挂在相府。要不要从相府辞职呢?然后…唉唉,求一求老师,帮他入大理寺?
身份背景后台真很重要啊,没人帮,有才干也难成名。池脩之想法倒不极端,没有什么故作清高,有效利用资源,也是能力的一种。其实也谈不上什么利用,哪有那么清楚的账本?如果什么事都要用利益上的益助来说明,未免失之偏颇了。大家互相帮忙,互惠互助而已。
池脩之没有想到的是,帮他一举成名的并不是他的靠山,而是靠山的对头,这就是后话了。他现在依然担忧着能不能娶到中意的媳妇儿。
顾益纯的心思与郑靖业是一般的,他们上了年纪,不定能看到郑琰长到多大,是要及早定一个可靠的人。池脩之是顾益纯的学生,出身是郑靖业给的,至少比其他人可靠不是?
应该说,池脩之赢就赢在了年龄上,不是他的年纪,而是郑琰与父母的年龄差。
郑琰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被老师给半卖半送了,她正在跟人打嘴仗,说是打嘴仗,实际上是她在碾压。
年前年后,郑琰很忙,被自家阿娘还有庆林长公主带着四处应酬。用两位女士的话来说就是:“过了年你就十一了,不能再当自己是小孩子了。”郑琰掐指一算,十一岁也就是小学毕业班的水平,还得是提前入学的,分明还是祖国小嫩花骨朵一枚。
母命难违,师母之命也不好抗,乖乖打扮了起来去串门子。今年杜氏依旧把她打扮得毛茸茸,池脩之也跟师妹混熟了,却再也找不着机会下手。
这一出门儿,就遇到许多年龄相仿的小姑娘,大家都是先前被关在家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现在因为年龄渐长,添了许多社交活动的。据庆林长公主说:“今年先认认人,明年就要再多出来转转。从后年开始,这些交际上的事情,可比你读书还要紧了呢。”
郑琰一想,也是,你就是读到博士,也得出来找工作,这就是生活。哪怕锦衣玉食,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认真点一点头:“我明白的。”
庆林长公主的社交层次,比郑家是高一档的,她能聚起一堆的公主来一起玩儿——依旧不喜欢世家。尤其是最近皇家又是择王妃又是挑驸马,世家之丑态,令庆林长公主厌烦。
顾益缃是被她给逼走的,庆林长公主的意思很明白的,敢利用我,也要看你有没有那个本事。再不滚蛋,把你孙女儿嫁给萧令德!让你孙子娶公主!
长公主是个女人,感性得很。怕太子个P!别忘了,长公主跟太子妃娘家有那么一段谁都不能说,却绝对不能忘的梁子在!太子上位,太子妃就是皇后,庆林长公主会呕死!就算不呕死,她儿子怎么能在陈氏得势的时候落到好?
MD!老娘给你们这对狗男男牵线搭桥,就等着你们得势好来欺负我啊?
滚你!
顾家人走了,庆林长公主的烦恼还没结束。所谓世家,历史悠久,如果不是像池家这样遇到兵祸,被人一锅端了的,各种分支也是一堆的,这就代表着他们的人口多。人一多,麻烦就来了。可能这一房支持太子,那一房又跑到燕王那里去了。不好说是不是“不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的两处投注,但是却让事情复杂了很多。
不少人家也想把女儿嫁到东宫当儿媳妇,这让庆林长公主心情很不爽。她带着郑琰参加了许多宴会,声称这丫头跟她闺女也差不多了,摆明了是要给郑氏撑腰。至少现在,她与郑氏的利益是一体的!
第七十五章 你小子不想吃软饭?
郑琰这才知道,她之前…档次太低!
看这一水儿的公主、郡主哟。
皇帝的女儿多,愁得老皇帝睡不着觉,上哪里找这么多的青年才俊来娶她闺女?公主们脾气古怪的也有不少,这就加大了她们出嫁的难度。倒是郡主们,如果不强求世家的话,嫁入勋贵之家,倒不愁嫁不出去。
郑琰现在对着的这个萧令媛,她是个公主,当然也是个问题儿童。
郑琰完全不知道自己是哪里惹到她了,为什么这货一直在针对自己?萧令媛与郑琰年纪差别不大,又是庆林长公主的亲侄女儿,是个避不开的人,至少一开始,庆林长公主是希望两人亲近的。
可郑琰听她说:“阿郑这裙子像是贡缎做的,不愧是阿郑,我们姐妹尚且没有呢。”内容也没什么,口气完全不是小姑娘羡慕的口气,甚至连嫉妒都谈不上,而是,说不出的针对。
郑琰打了个哈哈:“嗯,从师母那里抢来的。你拜个好师母,也就有了。”谁都知道郑琰的师母是谁。
扯上她亲姑母,真是不知道要怎么答话了,萧令媛毕竟年幼,脸都气青了。
对手档次太低,郑琰颇觉寂寞。
皇十九女萧令妍与皇二十一女萧令娴互看一眼,都觉快慰,萧令媛在姐妹里就爱出个头儿,并不令人喜欢,她们乐得看她吃瘪。郑琰不难相处,只要你不针对她,她也不会为难你。只不知道萧令媛吃错了什么药,总是瞧郑琰不顺眼。
萧令妍半真半假地劝道:“阿郑别逗十九娘了,十九娘要是信了,打上姑姑门里真抢了可怎么是好?”
萧令媛大怒:“难道我是笨蛋?听她说什么就信了?”
姐妹俩扛上了。
庆林长公主注意到这一方动静,心说,这死丫头,又呆又笨,还有个傻脾气,怪不得没人愿意娶萧家女儿。让你吃点儿亏罢,也好知道知道厉害,老实一点儿,别长大了胡闹。
却没料到,萧令媛自觉受气,回宫之后越想越生气,不日竟与东宫搅到了一起,又惹出一段公案来。
话说池脩之想了一路,回到家里又细细计划,打定了主意,准备好了就去找顾益纯:“学生想从相府辞出来。”
顾益纯笑得暧昧,你小子不想吃软饭?“那可看不到这许多卷宗了。”
“学生已有了出身,再出仕就要容易些。”
池脩之已经想好了,辞出相府,另谋大理寺职位,今年春天大理寺有小型招考,大理寺卿是郑靖业一党,行事也模仿着郑靖业的作派,招考能人,只是大理寺的职缺更少、行政级别也较低。池脩之想凭自己本事考上一考,有靠山是好,却不能总是靠人家,也会惹人反感,也是显得自己无能。感情再好,也经不起这样的搓磨。老师的面子,还是留到关键的时刻再用吧,比如——提亲。
“郑相处学生明日就去请辞,今日来禀先生。”好歹是看老师的面子才混了个出身,必须跟老师交待清楚了。
“你拿定了主意,必不会听人劝了,且试一试去。”池脩之的基础相当不错,顾益纯也不怕他丢人。关键问题是,池脩之是无法当‘隐士’、‘名士’的,正如当初的郑靖业一般。早晚都要去闯荡,不如趁着年轻有足够的时候经历挫折。
池脩之第二天就揣着辞呈寻郑靖业,没找着。
郑靖业是个大忙人,池脩之在相府也不是什么重要幕僚,哪有机会天天得见这位“师叔”呢?
郑靖业知道池脩之找他,一连晾了他三天,才慢悠悠地在这小子的视线里出来。
池脩之也舒缓地向郑靖业问好:“相公安好。”
“唔,你近来学业如何?”这是师叔的口气。
“得先生指点,常有进益。”
“大理寺那里还去么?”
“挺有意思的,虽是看案卷,却也是看世间百态,”池脩之有问必答,然后道,“学生正有一事,想请相公谅解。”
“哦?”
池脩之递出了辞呈:“这小半年常出入大理寺,对这断案更向往一些,故而想去试上一试。”
两人一齐装大尾巴狼,就没一个提到两人未来可能有的亲戚关系问题。郑靖业捏着池脩之的辞呈:“想好了?”
“是。”
“那就回去准备罢,纵你是在我这里呆过的,没有真本事,大理寺也不会收的。好好考,不要失了你师傅的面子。”
“必不辱命。”答得坚定。
池脩之就这样从公务员队伍里退了出来,重新备考去了。敢这么做也是有底气的,他研究过往年试题,发现这样的考试不过是出一些案件让人去判,案件一般都不难,因为考出来的职位都很低,这也好理解,新人菜鸟嘛。这些菜鸟一旦被选中,都是负责处理比较不那么重要的案子的负核工作,重大案件才由少卿、正卿等负责,再大一点的案子比如宰相被脸盲症给捅了,惊动了中央,就是三堂会审,菜鸟们只能跟着打酱油。
难度不大,比起相府来更易生存——只要你有两把刷子,手上有硬货,到哪里都能吃得开。然后就是在这官场上摸爬滚打混经验,这是个让人快速成长的好地方。
池脩之有自信,他对经义很是熟悉,而且对市井生活也不太陌生,应付小案子还是绰绰有余的。他还有一个底牌:书法。字写得好,可是占相当大的优势的。曾经有一县令参加大考,风土人情、判案答得不咋地,但是字好,被当时的皇帝一眼看中,留崇文馆里了。
池脩之闭门读书,直到大理寺在三月初开考,投了名刺,把大理寺卿唐文渊吓得不轻。
他认得池脩之,这货不是在相府里当小弟么?怎么跑到我这里来了?亲娘诶,郑相没打招呼啊!这小子的老师是顾益纯啊!这事儿是怎么弄的?唐文渊要说也是个精明人,愣是被池脩之这一手弄得一头雾水。
战战兢兢地去请示郑靖业外加表忠心:“实不知池世兄这是为什么。”
正如池脩之所想,有个靠山就是好。郑靖业一点也没为难他,只对唐文渊道:“他投了名刺你就收下,照规矩办。考得好了,就留下,考得不好,捆起来送给思玄再开导开导去。”
池脩之就得到了入场资格。到了考试当天,拎着笔墨进了考场,周围同考的最年轻也有他年纪一倍大,在一堆大叔中间,越发显得池脩之风采照人。一看试卷,唇角勾起一抹笑。题目都不难,一道是判婚姻继承,一道是判田产纠纷,还有一道是判奴婢犯罪主人的责任问题。
提起笔三两下就写好了判词,然后,他交了卷子离席。唐文渊一直在偷窥,见他交了卷,急忙拿来看,判得极好,字也好,难得判案两面净光。想一想郑靖业的嘱咐,这应该是属于可以留下来的。
不出意外,池脩之被选中,然后大理寺卿以推荐的形式打报告给皇帝,其实这样的小官,在郑靖业手里就批下来了,给皇帝过目不过是走一个形式。由于池脩之的名字短期内两次出现在皇帝面前,前一次是宰相推荐的后一次是九卿之一推荐的,皇帝也就多问了一句:“这个池脩之的名字,我记得在哪里见过?”
郑靖业不带感情色彩地简单介绍了一下池脩之的来历,然后添上一句:“是思玄的学生。”
皇帝来了兴趣:“想起来了!是京兆池氏,难得他们家还有这样的人物,能让顾益纯看上,怕是有些能耐的。宣过来看看罢。”
池脩之鲜嫩水灵地出现在了皇帝跟前,皇帝一看就喜欢上了,多可爱的孩子、长得多好啊!可以考虑招来做女婿!皇帝摸着花白胡子,笑得很是猥琐,可算解决掉一个闺女了。
池脩之一脸的波澜不惊,给皇帝行过礼,就当皇帝是雕塑,这令皇帝颇为气闷。只是想到他那一大批次的女儿,皇帝又软和了起来,很是和气地问道:“卿青春几何?”
“臣年十五。”多一个字的废话都不带说的。
“家中还有何人呐?”
“除了臣,再没别人了。”池脩之答得斩钉截铁,带着一股子的肃杀。
皇帝果断打消了念头,小小年纪,六亲死绝,这个这个,命是不是有点儿硬啊?看他一张便秘脸,真的不太好相与呐!留着这张阎王脸去断案去吧!诶,皇帝真是一种善变的生物!
如果觉得奸臣之女/大家认为爹太抢戏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我想吃肉小说全集:奸臣之女/大家认为爹太抢戏, 非主流清穿, 诗酒趁年华,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