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我想吃肉作品奸臣之女/大家认为爹太抢戏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哦!大家知道基调了。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家族,哪怕是枝系,只要不是穷到赤贫,顾鼎兄妹俩的排场还是有的。顾鼎压阵,顾彝乘车,后面跟着长长的车队,有乘马的仆役、跟车的婢女、陪嫁的财物…浩浩荡荡,拖出去足有几里地。顾彝的婚事多波折,虽是男方理亏,女方的嫁妆也不能少了。
头一天晚上,一队人马在京城外二十里的驿馆安顿下来,在京的顾鼐也闻讯请假过来见见兄妹。劈头便问:“祖父究竟是怎么想的?”
兄弟两个对坐在榻上,相顾无言,许久,顾鼎涩然道:“祖父的意思,此事是顾氏与蒋氏联姻,不可借公主之势。”
顾鼐好歹在京城打滚了这些年,听到这种把他当幼儿园小朋友哄的说辞,压根就不信:“京中老宅尚在!我已迁居,为何还要烦劳本家?”
顾鼎也是满头包,被弟弟一问,也怒了:“难道是我想的?”火气上来,心里对所有长辈都抱怨上了,“叔祖也是,与家中素来不亲,成婚又晚,祖父才说不敢倚仗的——毕竟经的事少。至如长公主,帝室尊贵,却不如世家懂礼法,长公主一操办,招来一群闹神可怎么办?”
顾鼐被哥哥一骂,也有些六神无主,他们俩都是深受世家教育的好孩子,也不放心长公主,也不想越过叔祖父。这样的观念绝不是祖父一个决定就能打消的,兄弟俩都苦逼了。
顾鼎忍不住敲了敲桌子:“京中情形究竟如何?”
“圣人年事已高,却仍不肯早定太子,皇帝不急,大家可都急了。哎呀!这会儿你管这个做什么?你我能对局势有什么影响不成?还是想一想阿宝吧!好好的婚事,一波三折,也太苦了些。”
“祖父已有书信给了叔祖父,现在说这些个,又有什么用?”
顾鼐低声道:“难道真要劳烦本家?”很丢人好吗?
顾鼎也低声道:“难道真要忤逆祖父?”
相顾无言,都是青少年,顾鼐还好些自己在京中打拼过的,顾鼎在祖父那里就是个实习生的身份,在妹子结婚这样的大事上,都没拿过主意。对视了好久,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不安,越看自己的心越虚,自己越心虚就越影响对方。
对于,当哥哥的开了口:“明日…”一咬牙,“先把阿宝安顿在老宅,我们先去拜会叔祖父,再去本家!”
顾鼐舒了一口气:“就这样。”
顾鼎也出了一口气,由不住伸手拍拍弟弟的手,顾鼐反握住,两人都觉出对方掌中满是冷汗。这湿冷粘腻的触感一入手,又生出不安来了。顾鼐道:“祖父那里,如何解释?”
顾鼎的手紧了一紧,握得指节发白,顾鼐也顾不得喊痛,直勾勾地看着哥哥。顾鼎抖着嘴唇道:“做了,就别后悔!大不了…请本家襄助!”
第一百四十四章 顾彝来了
顾鼐不安地道:“只怕祖父的书信早到,乃是请本家主持。你我此举,本家会生心不满,对阿宝有妨害。”
顾鼎道:“长公主不是善人,本家与长公主,必得罪其一。两害相权,取其轻。且叔祖父血脉之亲,舍近求远,礼所不取。”
“好!”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打天雷惊众人。
顾益纯接到侄孙们的拜贴就傻了,他也是有脾气的,虽不会对晚辈们发,遇到了这样打脸的事情也是要拒绝接见表明立场,等对方道完了歉再说的。没想到顾鼎顾鼐一进城就直奔过来了!
亲,这跟说好的不一样!
顾益纯傻了,听长史说:“两位小郎君携小娘子已在府门外等候。”不由得抬头看天空确定时间。
顾氏送女入京是个大新闻,多少人等着看好戏?世家坐等庆林长公主被打脸,勋贵坐等庆林长公主发飙收拾顾氏。顾家的车队今天入京,不消片刻,大半个京城都知道了。大家都知道他们今天早上来,现在,抬头看看天色,人家是直接过来投奔叔祖了!
“果真是他们?”顾益纯再次确认。
“是!小娘子的嫁妆还拖在后面呢,塞了半条街。”长史肯定地回答。
顾益纯奔到书桌上,抽了封皱皱巴巴的信来,仔细辨认。没错,是他哥哥的笔迹,辨认笔迹是他的强项,亲哥哥的字不会认错的。内容也是原来的内容,无非就是不让弟弟插手婚礼,就是因为这个内容,这封信才惨遭毒手,被搓来揉去成了眼下这般模样,差点儿还要被撕掉。
前言犹在,怎么这三个小货还过来了?反悔?
顾益纯把信匆匆放下:“带他们到前厅,”他要亲自问一问,“小娘子引到后面见公主去。”
顾鼎顾鼐心中不安,他们进城就被围观,现在被晾在外面,略感难为情。见长史去而复返,不由精神一振。长史心中也是大奇,最近公主府因为这件事情一直低气压,他自是明白个中缘由,见这三个人来也是惊奇的。心下狐疑,还是乖乖做好本职工作,把顾鼎顾鼐引去见顾益纯,又说:“请小娘子见长公主。”
顾彝在侍婢的扶持下从车上缓缓走下来,长长的裙摆拖在了地上。长公主府的石板地很干净,裙摆从石头上滑过,流水一般。长公主府侍女们的围观似乎在顾彝心中并未生起波澜,她的步子还是那样地稳,她的头一偏也不偏,仿佛围观群众都是花草树木。
“什么?”庆林长公主受到了打击,“他们到这里来了?”
倚栏点头:“长史是这样说的没错,顾家小郎君、小娘子今日入京,连老宅都没有去,就投贴来拜驸马了。驸马请公主见一见小娘子,这会儿怕要过来了。”
庆林长公主也傻了:“这事儿不对啊!我亲眼看的书信!”这不科学!
“公主,小娘子快到了,先见见?”
“也好。”庆林长公主压下情绪,摆出慈爱长者面孔来。
不多会儿,顾彝就到了,地上摆起拜垫来。久未见叔祖母,顾彝行过大礼,庆林长公主眯起眼睛打量着她,因是新妇,一身鲜亮的衫裙,头上的首饰也是新制,俱是大气,顾家的审美还是不错的。
庆林长公主伸出双手:“快过来我看看,总有些时日没见你了,都长成大姑娘了。一转眼,都要嫁人了。”
顾彝微笑起身:“叔祖母取笑了。”
“哎呀,我这是高兴呢。”这话说得真是言不由衷啊!
庆林长公主一直发问:“什么时候到的?怎么也不先打发人说一声?一路上都还好么?家中可有什么嘱咐?”
顾彝心道,这是在探底呢?“昨天到的京外,想一路风尘就蓬头垢面拜见长辈实是不恭,故而在城外略作梳洗。路途虽远,倒也平安。家中无他话。我等晚辈只令听京中长辈之命。”
庆林长公主越发觉得奇怪了:“你祖父给驸马来了信,把你的事情悉付于本家,你可知道?”
顾彝起身再拜道:“长辈安排,晚辈不敢置疑。”
“那边儿你要怎么交待呢?”
“世事难两全,依礼而行,总是正道。”
女人这里说话弯弯绕绕,男人说话就直接多了。
顾益纯劈头就问:“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配合着拍桌打凳的音效,一抬手,皱皱巴巴的信就拍到了桌子上。顾鼎兄弟俩一瞄那信,上面的字迹好熟,再一看,靠!还被揉过,显然内容不怎么美妙。
两人好想哭,结结巴巴地解释:“我们只管听长辈的,不是我们能插得了口的。只是…事已至此,还请叔祖父代为筹划转圜。”
顾益纯差点没被气死!“京中都已经传开了,现在才想到我?早干什么去了?糊涂!蒋氏是好相与的么?本家也未必一心啊!真要跟着本家一条道走到黑了?”
最后一句话仿佛一道雷劈得兄弟二人眼前一片白花花,顾益纯把话摊开了说,摆明是在问取舍、问利益、问站队。顾鼐比他哥要坚强那么一点儿,强自开口道:“联姻从来平常,世家之间,几百年了,这些个亲戚理也理不清楚了。”
顾益纯冷道:“你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本家都自顾不暇呢!他们想跟着蒋氏搀和!你们赔进一个妹子还不算?还要全家都跟着进去?愚不可及!”
顾鼎低声道:“难道还有别的办法么?”
顾鼐抢上一句:“万事请叔祖教我们!我们想,再不济也让阿宝在老宅待嫁。可余下的事情,实非我们两个能办得了。”
顾益纯一字一顿地道:“你们也说了,联姻从来平常,那就当平常婚姻来办!邺侯家姓蒋却不是蒋氏,我们姓顾也不能代表顾氏。好好过日子!我都还没看清楚呢,你们就急着下水,水浑了,鱼也不是那么好摸的!行了,都去吃饭!”
庆林长公主说假话的本事也是一流的,跟顾彝说些家常,又留着兄妹三人吃饭。顾宁也被拉来上桌,他没见过顾鼎顾彝,见了面,不知道自己是要站着被拜的,还乖乖上前行礼张口道:“阿兄…唔…”这是被迫消音。顾鼐算是熟人,无语地看着被乳母捂住嘴巴的小叔叔,等乳母放下了手,才解释道:“这是侄儿的哥哥,也是您的侄子。”不是你哥!
这顿饭比较和谐,顾宁小朋友还是很识时务的,敏锐地感觉到了他娘已经被肉眼不可见的黑色霉气给包围了,飞快地关掉了复读功能。一餐饭毕,三兄妹去老宅,公主府还派人护送。一片和谐,让等着看好戏的人大失所望。
关起门来又是另一副景象了,庆林长公主飙了:“他是什么意思?逗我们玩呢?”
顾益纯沉声道:“你这个样子又有什么用?”
庆林长公主气得直掉眼泪:“哦!老的写信说不用我们管,小的哭天抹泪过来让帮忙!耍猴儿呢?”更要命的是她老人家已经拉起了排斥顾彝的新占线,这三兄妹一表态,她成恶毒反派了,庆林长公主怎么受得了这个刺激?叫人给陷坑里了!
顾益纯道:“越是这样,越不能跟他们计较,只要咱们不错格子,错在他们!大郎是糊涂了,孩子们不糊涂就好。可教就教嘛!总不能让人看笑话。”
庆林长公主满肚子苦水:“知道了。”她背后做的事情,是不能让顾益纯知道的。可是吧,半个京城的贵妇都知道了,庆林长公主对顾家本家做的事情很有意见!三兄妹这一表现,庆林长公主所作所为,就从受害者变成小人了,能不急么?庆林长公主觉得自己被戏弄了,名声是次要的,这口气咽不下啊!
“什么?直接去了长公主府?”许多家等着八卦的人都吃了一惊。非常关心顾益纯一家情况的郑府也不例外,今天郑琰都没有出去鬼混,几个嫂子也没有一个回娘家的,都聚在杜氏面前等着派出去围观的仆役带来消息。
消息来了,她们也傻了。
“正是。”回话的仆妇回话也是一脸醒不过神来的样子。
杜氏又问了一句:“我没听错吧?”说着还看了看女儿、儿媳,眼中满是询问,这跟说好的不一样啊!
郭氏的嘴巴跟她二嫂关氏如出一辙,也是明快:“您没听错,顾家几个小辈是先去了长公主府,并没有先去本家~”说完就捧着五个月大的肚子自言自语,“真是奇了怪了,先前的风声可不是这样的啊,难不成顾氏本家也有小娘子要出嫁?都准备上了,这怎么就…”话到一半让她表妹萧氏给戳了一指头。
郑琰也呆了:“当务之急,先理清这里头的门道再说吧。他们这一变,咱们也要跟着变一变了,本来准备的那些贺礼就略有不足,我去师母那里探听探听,有了准信儿,咱们该加的还是要加的!”
这话得到了赵氏的响应:“七娘说的是。”她的心放到了肚子里,这次婚事背后的弯弯绕绕她不想去管,只要面子上过得去就谢天谢地了,不然弄得她心里也难受。都是世家出身,这办的叫什么破事儿呢?镇天在家里听着大家讨论蒋顾联姻,不给长公主面子,大家也要结团去刷这两家的面子,赵氏无疑是最不痛快的那一个。
杜氏拍板也快:“就这么着。”
“哎~那我先去了啊。”
“你急什么!这会儿顾家那几个孩子怕还没走呢!你这急匆匆的像个什么话?”
“嗨!谁还不知道谁啊?我看啊,他们就算现在不知道,在京里住不上一天,保管有人告诉他们:你们叔祖母不高兴啊!我一准儿上黑名单,好坏都随他们了,谁怕谁啊?”
第一百四十五章 “忤逆”了祖父
“再等等,好歹等人家午饭后再过去,眼下这个样子,公主府怕要留小辈用饭,你过去了算什么事呢?给我安静片刻,别跟急脚猫似的。”
郑琰吐了吐舌头,起身走到堂中央,冲着杜氏咳嗽一声,正正衣领,正容长揖:“遵夫人命——”调儿拖得长长的。逗得一屋子的女人笑声不止,杜氏道:“你就会耍宝,顾家小娘子与你差不多大,这都要过门儿了,你呢?还在憨玩。我得给你紧一紧性子了!”
郑琰哀号一声:“娘,亲娘,您是我亲娘啊,怎么回回说话都像是池脩之他亲娘?管我也忒狠了。好歹是您生的,偏不过我,也信不过您自个儿么?”
气得杜氏要揍她:“看看看看,她这说的什么话,这还是个小娘子么?信不信无赖都说不过她?哎哟,气死我了~气死我了…”
郑琰拎起裙角就跑了,阿庆跟在后头追:“七娘跑慢些。”
出了杜氏房前长廊,郑琰就放下了脚步,一脸的凝重:太大意了!庆林长公主大意了,她也大意了,没想到这样一件轻而易举就能办的事情居然出了变故。排斥顾彝不过是举手之劳,想做也就做了,做事之前还是缺乏思量啊!
本事这事儿吧,顾家对不起庆林长公主在先,长公主是快意恩仇,排斥顾彝也没什么大失礼处。现在小辈们乖乖过来请安,庆林长公主反成了器量狭窄之人。搁郑琰,她也憋屈啊!
真没想到这兄妹仨会这样做!悔死了有木有?
郑琰更是懊悔,顺风顺水地过惯了,连皇太子都坑死了,居然失了警觉,万事太想当然。不论此事个中曲折如何,事先没有想到还有三兄妹不往本家先拜公主府这一件可能,就是她的失误。这还是一件小事,主要责任方在庆林长公主,下次要是轮到与郑家利益相关的事情,还是这么疏忽,那是要出人命的。
幸亏是小事!郑琰心里敲响了警钟:以后万不可如此大意了!
回到绣楼上,看着香炉里升起的袅袅青烟,郑琰两眼发直,进入深思状态,婢女们各各小心走动,不敢打扰了她。郑琰想的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在猜:为什么会这样?顾益纯手里的信并不假,要不然庆林长公主也不会这样生气,甚至那封信郑琰也看过。而最近并没有其他的消息传来,顾鼐最近一段时间在京里简直抬不起头来——可见顾氏并不敢初衷。
除非急变,可有什么急变到顾鼐见了兄弟之后就…
猜不透!打死郑琰也想不到乖宝宝世家子居然“忤逆”了祖父,直到下午去见了庆林长公主。
庆林长公主满心苦逼,幸而她自己也不是什么易与的角色,最初的慌乱过后很快就定住了心神。定神之后细细一想,事情毕竟不是不可挽回——她又没有昭告天下点名要PK了顾彝——只是需要几个帮手一起敲边鼓。
“去个人看看,阿琰在不在家。”
倚栏连忙躬身道:“婢子亲自去么?”这屋里的气场很可怕,早溜早妙。
“也好。”正好有个心腹把她的尴尬情形说给郑琰听,免去了自己亲口承认的难堪。
倚栏到了郑家,正遇到郑琰准备出门,太巧了,倚栏先拜了杜氏:“长公主请小娘子过府一叙。”
杜氏答应得十分痛快:“早去早回,别叫她太扰了长公主。”
倚栏笑道:“哎呀,两家这样熟,早就说不上什么扰不扰的了,长公主待小娘子直如女儿一般的。”
“连你也惯着她了。”
倚栏笑笑:“婢子可不敢当呢。”
侍奉着郑琰出门,扶着郑琰上车,她自己也麻利地跟着爬了上来,郑琰笑道:“正好,听说顾家小娘子入京了,嫁妆都没放就直拉到师母那里了,你可见到有什么新奇的物事没有?我正好奇呢,给我说说呗。”
倚栏心道,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儿:“七娘想知道什么,只管问婢子就是。”
复述前情无须多言,郑琰目瞪口呆之余倒也理解:“这确是世家风范了,只是下面的摊子难收拾了。本家不好跟长公主府闹,只怕两下里有得掰扯了。”
倚栏道:“婢子们愚钝,也闹不明白这些个事儿。”
“你肯定能想明白,就是头绪太多,理不清罢了。牵着好几头儿呢,光是自家怄气也就罢了,难为的是还有蒋里掺在里头,这还不比别的,好好一个小娘子押在人家家里呢,毕竟是骨肉。两位小郎君,可别愁白了头才好。”顾彝是真被坑了!背后还有世家与勋贵那看不见的圈子在作怪,她是站哪边儿好呢?
“谁说不是呢,小娘子模样儿也好,礼数也好,人虽闷了点儿,也是个好姑娘。这定亲一遭波折,结亲又是一遭波折。啧啧。”
“好事多磨。”
“还是小娘子说得在理,呀,到了!”
倚栏服侍了郑琰下车,一路引着去见庆林长公主。走到屋里,庆林长公主正抱着个茶杯出神,眼前一暗,抬头一看:“你来了?”
“嗯,师母忙完了?”
庆林长公主苦逼完了,已想出对策来了:“也没有什么大事,我就是想你了。心里一闷,见到你就舒畅了。哎呀,这人跟人不一样,有的人见面不见面,提到了就闹心。有的人呢,偏是解颐客。”
尼玛,这是说我长得像笑星呢吧?这是嘲讽呢吧?郑琰瞪起了眼睛:“我很好笑啊?”
庆林长公主捏着她的耳朵:“你这耳朵是怎么长的?话是怎么听的?”
“哎哟,疼疼疼!”
“你这样年纪了,耳洞也穿了,平素就是不肯戴坠子,仔细耳洞长死了,再受二回罪!是没有看得上的坠子么?我这里正要新打些首饰,到时候叫他们一道给你做些新样子,放心,都是内造的…”
咱跑题了吧?郑琰抢回自己的耳朵:“太沉了,拉得耳朵都变形了,您看看,我拿茶叶杆儿塞上了呢,不怕长死了——您找我来就是为了揪耳朵啊?再这样以后不来挨揍了啊。”
庆林长公主终于被逗笑了:“说正经的,顾家阿宝赴京发嫁,来求我帮忙。我想菊花开了,办次赏花会,让小娘子见一见人。”
“这样好啊,您前阵儿不是总念叨想她么?一片爱护之心,果然是对侄孙女儿比对我好,再念叨翻脸啊。现在终于得偿所愿了,当然要告诉大家。”
庆林长公主笑得更欢:“嗯嗯,耳朵长得不好,嘴巴长得不错。”
靠!
庆林长公主的效率很快,没两天就开了个赏菊花的花会,觉得自家花草不够,还跑她哥那里大肆搜刮了一大堆。引得皇帝问她:“你这是要干什么呢?明抢我的!你那里的好花还不够多啊?”
庆林长公主道:“侄孙女儿要出嫁,以后就在京里住了,人生地不熟的,我总要给她引荐一二。当然要盛大。”
皇帝皱眉道:“我怎么听说是托给本家了?”声音非常不好!
庆林长公主心中一乐,道:“老的糊涂,小的倒还算明白。”一长一短把事儿给说了。
皇帝道:“你也不要太高兴了,这事本就是他们办得不地道,这小辈才羞羞答答来找你的,换了另的事儿,他们还是要守孝道的~这样,到时候我也过去,总要把事情说开,免得他们本家再啰嗦!你一个长公主,跟他们磨牙太失体统,我去说一说,谁也不好接口。他们还真拿自己当回事儿了,什么本家!越俎代疱他准备得好高兴!”直接定成铁案。
庆林长公主眉花眼笑,抱着皇帝的胳膊:“还是大哥疼我!”
赏菊会这就热闹了,庆林长公主遍邀亲朋故交,左手是郑琰、右手是顾彝:“这是宜和长公主、这是荣安公主、这是…”总是世家居少、勋贵居多。顾彝心中颇不自安:尼玛圈子不对啊!北极狐和北极熊,都是北极的,都是白毛的,可还是不是一个物种不是?心中暗暗叫苦。
顾彝本是个比较单纯的姑娘,然而婚事上一折腾,她也迅速成长了起来,顾氏家教固是说要谨守礼法,却也不是很死板,先天就有这素质,一琢磨,成长还很快。前天到本家去拜访,本家倒也和气,有火也没冲她发,压力让她哥哥给担去了大半。只是本家伯母很担忧地道:“你祖父是略欠思量,长公主震怒,勋贵们都已经知道了。有违理法,实在难办。你们很懂事,这很好,只是以后要更加小心。”
这是下马威还是示好?显然是示好,大家都很克制,庆林长公主明白无误地表示出了:“我要有个这样的女儿,做梦都能笑醒,又聪明漂亮又识礼数哟。”大家也很和气,纷纷询问顾彝的喜好、来京城是否适应,还有友情提供邺侯家八卦以供顾彝参考的。
这与会的女人们,活得可真是滋润啊!一张张脸上都是明媚的笑,那飞扬的眉眼,那仰起的头颅。她们似乎不用在意有没有坐正,也不用管是不是笑得露出了牙齿。爽朗又绝不粗俗,顾彝的心也跟着快活了起来。
很快,皇帝出现了,他是半途出现的,在庆林长公主介绍完宾客并且把顾彝给介绍出去之后,皇帝才声音宏亮地出现:“为着你这里花团锦簇的,快把我的花园儿给拔秃了。”
一群贵妇行礼,并不大拜,庆林长公主更是携着郑琰和顾彝上前:“要是没秃怎么办?我再拔它一拔?”
郑琰已经笑道:“拔着多不划算呐,已经担了名儿了,索性点一点剩了多少,都算是您手下留情的,让圣人拿钱来赎!”
“这两位对圣人真是随意呢,看来与圣人关系不错。”顾彝评判。
第一百四十六章 皇帝要立储了
“你都快要嫁人了,还这样胡说八道,有得池脩之头疼了。我说,你就不能学学别人,斯文一点?呃,你看,这是…是谁啊?就很好嘛!”
庆林长公主为皇帝介绍顾彝,顾彝更紧张了,每一个动作都绷着,很标准地向皇帝行礼。皇帝一摆手:“不要拘束嘛。听说你是来待嫁的?多与你叔祖母走动走动,都是自家人,她还是靠得住的,你们这样近的亲党,她不会亏待你。”
皇帝的态度也明显了。
庆林长公主把握机会表明心迹:“那是,圣人问问她们,”目光环视在场的贵妇,“我念叨着阿宝好有两个月了,就盼着她过来呢。她来了,亲近还来不及,怎么会亏待?”
皇帝赞许地道:“这样才好。”
顾彝终于把握住了基调,心下大安。在与哥哥们拜见叔祖父之前就已经预料到了,或许本家会生气,或者蒋氏也要有白眼,现在都无所谓了。蒋氏自己也办了矬事,顾家也矬上一矬,扯平了。
无论如何,多认识些人总不是件坏事。且顾彝对蒋氏也没啥好感,她虽出身支系,却也明礼:父母尚在而擅定婚约,蒋氏无教养。到临死了才想起托付女儿,蒋卓的老师脑子也有病,这样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蒋家娶她,娶的是顾氏,顾家嫁她,是把她嫁给蒋氏嫁给未来的邺侯,至于嫁给哪个人,家里人是不在乎的!
嗯!生在这个彪悍的年代,受庆林长公主满园悍妇气场的影响,顾彝姑娘终于有了这个年代妹子该有的彪悍之气:抱紧庆林长公主的大腿,管你娘家婆家,不拿你当个事儿你就不是事儿!凡事但凭一心而定,觉得对就做,觉得不对就不做。
“哎哟,事情终于算是有了个了结,”郑琰对郑靖业抱怨,“顾家老大莫不是老糊涂了?就算有个什么打算,留这样一个把柄,弄得大家跟着心里不舒服,他有毛病啊?师母不跟小辈计较,可不会不记恨他。”
郑靖业道:“那也算个事儿?何必为那个老糊涂分神?”
“事虽小,架不住烦人呐。”
“这也算烦?不理会就罢。真正头疼的事来了,你给我打起精神来!”郑靖业一脸的抑郁。
世界上还存在能让郑靖业说头疼的事?郑琰好奇心起:“什么事啊?”
“今是朝后,圣人问诸相,诸皇子哪个为佳!”
皇帝要立储了!
一声惊雷,把所有人的心思从那些乱七八糟鸡零狗碎的事情上给扯了回来。
虽然皇帝没有明说:“你们看哪个皇子可以当太子啊?”可这意思也差不多了,宰相都是混官场混得熟了的人,这当中也没有一根筋的货,马上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这就是要准备立新太子了,但是,皇帝不直说。
郑靖业心说,这要么是皇帝有成算了,要么是皇帝还有犹豫,不管是哪种情况,都不适合他直接报出个名字来。如果皇帝有了成算,你说错了,要让新太子记恨,按照皇帝的年龄,这个新太子多半就是新君了。如果没成算,猜中的机率也不大,白白结怨。傻子才直说!再说了,真心话也该是私下相召的时候表白,现在这旁边还杵着俩灯泡呢,谁说实话实是二百五!
郑靖业照旧用了他那句万金油的话:“此陛下家事。”
蒋进贤本是有心思的,按照次序,他是第二个回话的,见郑靖业不接茬儿,本已打好了满腹的草稿又都咽了回去,也跟着耍起了滑头:“圣人之子,还请圣人明断。”
这两个都这样说了,韦知勉更不好强出头了,心道:万一我说了,你们俩不同意,背后捅刀子,说了也白说,我才不那么傻呢!他的心思,正是蒋进贤所想。废太子前鉴不远,给了大家一个错觉:弄掉一个太子并不很困难,千万不能自己提名了一个人选,倒树起了一个靶子。韦知勉也捧着个手笏道:“皇子非臣下所可评判。”
三只狐狸,早就修成精了,道行有深浅,再浅,也是狐狸精。
皇帝一听这三个这样说,眼睛就瞪了起来,跟这仨老货打了几十年的交道了,明显看出来这是推诿之词嘛。皇帝鼻孔里一哼:“天子以国为家~什么都是朕的家事~”咬着牙的调子听得人都替他牙酸,“事事都说是朕家事,要朕自己决断,要宰相何用?~”一面说,一面张开了双臂,宽大的袍袖被展开,连着他双臂的动作上下扑腾,仿佛一只,呃,金灿灿的母鸡。
不过,没人敢笑。
郑靖业自出道以来,或许被上官找过碴,却从没挨过皇帝的骂,这一回,算是开了荤了。他老人家的座位最靠近,最先发言,挨骂也是头一份儿,郑靖业心里那叫一个憋屈。看着皇帝扑腾来扑腾去,从座位左边扑腾到了座位右连,终于郑靖业忍不住说话了:“圣人稍安毋躁,陛下乍然一问,实让臣等无从回答。不知您说的是‘佳’是指哪一方面?”
皇帝更怒了:“哪一方面?你问朕指的哪一方面?少给我装糊涂!~你们一个一个,”伸手挨个儿的脑门儿都指了一回,“不都琢磨着这么一回事儿么?还有什么好遮遮掩掩的?”
大家都懵了。蒋进贤见皇帝指着郑靖业的鼻子大骂还在开心的,等皇帝骂到第二回他就笑不出来了——太反常了!尼玛皇帝本来跟郑靖业的好基友似的,说话细声细气,骂儿子也不骂老郑的,哪个人开恩了老郑他不但帮老郑出气,还要劝老郑不要生气,现在开始骂郑靖业,这事儿不对头啊!
郑靖业被皇帝一骂,也懵了一下,他反应快,很快就伏地请罪。蒋进贤跟着跪到了地上,接着是韦知勉。
皇帝本来伸着手指的,正戳得痛快淋漓,手下的靶子集体失踪,都矮了一截儿,几下指空,一低头,好么,三个人齐齐下沉,躲了。
丞相们一跪,皇帝也冷静了下来,摆摆手:“你们都去。回去好好想想,”长叹一声,“明日给朕回话。”
三人齐声告辞,慢慢起身,静静退下。三人当中,原是郑靖业打头,这一后退转身,前军作后队、后队作前军,郑靖业反倒落在了另两个人的后面,蒋、韦二人刻意放缓了步子,等郑靖业徐徐越过他们,方跟着一起行进。靴子在地毯上发出轻微的声音,郑靖业刚刚抬脚要跨过门槛儿,皇帝的声音从后面传来:“等等。”
你又要做什么啊?三人心里吐槽。啊呸!当初废太子的时候咱们说让你自己作主,你可没这么“客气”过啊,现在又是要闹哪样?刚才骂得不过瘾,现在还要再叫回来骂啊?
三相站住了脚步,一齐回头看向皇帝。郑靖业暗道一声晦气,又得多走几步路了,转身上前,躬身:“请圣人训示。”
皇帝咳嗽了一下,老脸居然还红了一红:“方才是我急躁了,丞相千万不要放在心上,这两天心里烦的。”说着伸手亲自把郑靖业给扶了起来,苦着一张老脸又诉一回苦:“事情不好再多拖了啊。”说着还接同情分地故意咳嗽了好几声。
他双手一伸,搭上郑靖业相叠的双手,郑靖业也不能让他就这样扶着,很快站直了身体,皇帝左手忽然一紧,牢牢握着郑靖业的手,右手成拳抵到唇前一阵惊天动地的咳嗽。郑靖业连接反扶着皇帝,给他拍背:“圣人。”蒋韦二人还等着皇帝扶呢,一看皇帝这般作派,也不再继续弯腰了,都上来夹扶皇帝。
皇帝语重心长地道:“咱们都老了,得作决断了。”三个丞相一齐点头,语带哽咽地道:“臣等无能,令圣人忧虑。”指天咒誓,一定要为君分忧。
皇帝唇角一翘:“如此,甚好,甚好!诸卿密之!”
三相有志一同地再次吐槽:这会儿知道保密了,你方才那分贝够得上高音喇叭了好吗?要保密,你该一个一个地小声好啊。口上一齐道:“遵旨。”
郑靖业吃了皇帝一顿排头,心头狐疑,回来也琢磨上了。皇帝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呢?立储这样的大事,要问丞相的看法,只有一个一个问的,因为事涉机密。日后哪怕是真要开会讨论了,也只是一个形式而已。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唉唉,抛开这一条不提,哪个皇子当太子,对郑氏而言,都不算是什么大好事,已经长成的皇子早有自己的关系网,还与蒋进贤等人关系密切,实在不好拉拢。而年幼的势力又单薄了些,而且会有世家岳父!
头疼,非常之头疼。郑靖业遇到了老辈权臣常遇到的难事:与未来老板如何相处。
一朝天子一朝臣呐!原来想的还是太简单了,以为不论是谁当了新君,只要不是原来那个太子,郑家都不至于太惨。竟是忘了,不与太子直接敌对,万一太子身边有自己的仇人,还是个死结。郑靖业能混到现在,一是自己本事,二也是与皇帝的关系好,老板是个大关键!
皇帝让保密的事情,与心腹之心也不能多言,到了这个节骨眼儿上,郑靖业越发谨慎了。万一不小心,自家狗腿子里有卖主求荣的,揭发他个“泄禁中语”什么的,就是新君手中现成的把柄,而且这些人还真没有一个宰相之才,跟他们商量这样的大事,说了也是白说,反而会有人出馊主意,郑靖业也焦虑了起来。
正逢着郑琰过来说顾家的事,郑琰知道郑靖业对顾益纯的事都很上心,前两天还嘀咕着如果顾氏本家敢接手这事儿,他就要安排御史从顾氏本家到顾益纯他哥再到邺侯通通参上一遍。
第一百四十七章 看好哪一位
没想到却听到了这样一个消息,郑琰道:“阿爹不是早就打定主意,咱们不趟这浑水的么?情势未明,上蹿下跳的徒惹圣人心烦而已。”
郑靖业摆手道:“总不能只靠临机应变,须得有长远打算。”
“长远?”郑琰不懂了。
姜还是老的辣,郑靖业一一给女儿剖析:“先时我们想,不管哪一个皇子做了太子,日后都要用人,就要用到我们,却是想岔了,是想用人不假,却未必是用到我们。世家虽已朽败,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多少还有一些看头,且天下并不是没有材杰之士,只是没有出头的机会罢了,你知道现在是不是有一个什么未来的宰相在穷乡僻壤里猫着?我手上是有些人,可你说,如果新君出手,他们是跟着新君走还是跟着我走?”
郑琰也呆了一呆,是啊,老辈权柄的宿舍就是当新人的垫脚石。不行!“那就不能坐以待毙,不如,也择一皇子拥之,如何?”
“难!皇子不好靠近啊!他们里头有一半儿有显赫的母族,其他的妻族也不弱——除了萧十郎。就算有一个好靠近了,到时候与太后族起了争执,新君再向着你,又能如何?尤其是少帝即位,威望不显,没有自己的威严,压不下太后,就要难办!”
他们,都已经有或者即将有一个有着光鲜姓氏的妻子,而他们的岳家无一不会是为他们出死力、求回报的世家。非常不幸的是,这些人跟郑靖业全TM不对付。苦逼啊!
“总有一个最合适的,圣人问何子最佳,那就是有一个比较,哪一个在皇帝心里最合适,阿爹就支持谁,总不会错的。还有,说到交替,咱们家,是不是要安排大郎二郎回来了?再有,交替时节,最忌权臣坐大,新君会不满。能共患难是最好的。”姜还是老的辣,郑琰一直以来以为的稳坐钓鱼台策略,真是坑爹啊!还道只要自己不动,就可保得万全,还是郑靖业看得深远。
还是要积极进取,郑琰很快调整了心态。这几年她也慢慢历练出来了,无论什么时候,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冷静、沉着、忍耐。郑琰放弃了钓鱼姿态,用心谋划了起来。是了是了,郑家可不是世家那样的根深蒂固,新君看你不顺眼,你还敢弄出一副姿态来,那是找死。
“还没到那一步,”郑靖业沉吟道,“先不要乱了阵脚,也不需过份收缩,否则到了那一步,转圜的余地都没有了。事情还没有太坏!”
“那——阿爹看好哪一位?”
“你说呢?”
“诸王我都没见过,实在说不好。只是年长诸王,已经这么久了,圣人也没说看上了哪一个,可见,圣心难测。不过,恐怕不是齐王。说来齐王居长,按礼当立齐王,然而齐王与咱们家还有些芥蒂,对咱们来说,也不是个好人选。蒋进贤有两外甥,沈氏也不好相与,年长诸王与郑氏不利。”
“我也是这样想。倒不为别的,只因这几个没有一个纯孝之人,哪一个但凡迂腐一点儿、心软一点儿,我也就认了。”
郑琰会意,迂腐一点儿,一定会照顾先帝老臣,郑靖业求的是全家的延续与荣耀,她哥哥们现在看来没有一个能及得上乃父的,守成也是勉强,倒是侄子由于数量庞大,量变引发质变,还可期待。她爹求的是一个安稳的环境,让孙子们长成,枝繁叶茂可担大任。一个迂腐一点的皇帝,郑靖业乐得放手权利,守得孙子们长大。反之,就坏了,一个心机之辈,多少会对上代权臣产生坏的影响。
“只怕圣人不乐意有一个软弱的继承人。”郑琰小声道,哪个爹想要那样的儿子啊?
“如果其他的都有更大的毛病,就行了。”郑靖业不在乎地道。
郑琰吓了一跳,她现在比郑靖业还小心:“这样不好,废太子,我们出了大力了,虽说别家也有份,也已经让人侧目。现在又求刺诸王之短,倒是比圣人说话还算数了,焉能让人不惧?”
郑靖业身上开始散发黑色的雾气:“我这一年来对诸王细心考量,或者,可推吴王。”
吴王萧令仪,苗妃的养子?郑琰沉默了,这一位也算是个好选择,他不是苗妃亲生,这拥戴的功劳不算是苗妃的,肯定是郑氏的。最妙的是,他妈死了,外家一点用也没有,现在又年幼,很好较正。问题是:“朝臣答应么?贵妃会怎么想?”
郑靖业以手加额:“难呐!”
“可圣人不是让阿爹尽快给个答复的么?阿爹不如说,您知道圣人的意思,当时不答,乃是因为事情重大,不敢忘议。且年幼诸王与大家接触时日尚短,实在看不出来,想来圣人是亲生父亲,对儿子总是比外人了解的,不如…请圣人择一品行温良端厚的人,不管是谁,只要圣人选中了的,大家都扶着走一程。温良端的人,他至少不会坏事儿不是?”郑琰抓住了郑靖业的要点。
“就是这样!”
如果觉得奸臣之女/大家认为爹太抢戏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我想吃肉小说全集:奸臣之女/大家认为爹太抢戏, 非主流清穿, 诗酒趁年华,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