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我想吃肉作品醉卧美人膝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来自江先生的打击还没有完,江先生道:“这几日先带你认认门儿,过几日衙门事忙,我得陪东翁出巡。你呢,就留在这里,每天读书,你等我回来,这些功课你过关了,再跟着我练手。”

  高据:这跟说好的不一样啊!

  江先生千叮万嘱:“记着,厚积,才能薄发!”戳戳封皮,“书要读不好,我只好教你点钱谷事,打发你去看仓库啦!走,带你认认人去。记着了,第一条,不要收钱讨情,现在你还做不了这个事儿!”

  ————————————————————————————————

  江先生端起架子教学生不提,程素素与高英母女俩说得颇为投机。江先生对她们的论断颇准,这二人不是那等能出头挑大梁的先锋,却是肯卖力也有点见识不会拖后腿的辅助。对程素素而言,这就够了。

  高英初时还怕程素素不开心,后来见她没有不喜,便想:许是江先生的面子,并不要我们能做什么大事,松松手指缝儿,给我们点活路罢了。

  这么想,她就放宽了心,慢慢说:“家父在时曾说,中人之资,暴富者常有暴毙之忧。人不可无进取之心,也不能心存侥幸、焦躁冒进。正因如此,妾行事便有些绵软,少锐气。至于生而知之者,就不是我们能够领会的了。”暗示自家绝不会惹事儿。

  程素素只是喜欢她肯做事,且不逆来顺受,也是想看看一个女人家能走多远,便不吝啬扶一把,自己也掺和一把。高英呢,看程素素也没有打人样的凶狠模样,又思忖是自己人,觉得有了靠山,踏实。

  两下倒相处愉快。高英自有退回来的嫁妆,又有娘家的铺子,父亲旧友还未散尽,便拣回旧日买卖,预备先贩着布匹。程素素问明了本钱,命取了百贯钱钞与她,就不再过问了。高英兢兢业业,记好了账目,找旧仆伙计,收拾铺面,联系熟悉人附着进货。又从府衙讨了张名刺,以作通行之用。

  过不几日,府县试开始,谢麟与江先生都忙,程素素便闲了下来。通判等也跟着谢麟在忙,娘子们便都闲了下来,又聚在一起听曲打牌。赵娘子有些焦虑,她女儿珍姐被她关在家里了,那丫头近来越发不服管教了,真是焦心。

  程素素道:“怎么了?近来没听说有什么事吧?”

  还是通判娘子猜着了赵娘子的心事,笑道:“估计是儿女的事儿,不到这个年纪,是很难体会的。”又说程素素,趁这个时候好好享受一下生活,不然到她们这个年纪,就是柴米油盐了。

  大家一笑。

  通判娘子便提到了高家的事等等,程素素是坚决不承认这是朝廷要整谁家,赵娘子也回过神来附和——下手最狠的是邹县令呢。几个重又说笑了起来,因高家,又提到了张氏,唏嘘一番。

  赵娘子为显自己并不心虚,叹道:“这么大的家子散了,各奔东西,不再抱团了,恐怕要受气的。”

  程素素便轻描淡写提了高英姐弟俩的事儿,几人都晓得田知礼被抓(传出来的风声却是他到高宅闹事,惊动了程素素,就亲自把人打了),赞一回程素素古道热肠,伸手相帮。也不说是看程素素的面子,只说等高英那里来了货,她们也要去买货的。

  待放了榜,谢麟顺次往上奏本,先是邬州官员联名的那一本。继而是几件案子,接着是科考。一本一本往上递,让以为他平和做官,只是下去捞个资历的人假了眼。京城还未回过味儿来,谢麟便带着江先生去巡视了。

  春耕做得怎么样了,不得巡么?

  程素素呆在府衙,又或者与娘子们交际,或者翻看邸报等,接收来与京城亲友等往来的信件,拣要紧的按日发给谢麟。京城的信件里,以谢丞相的口气最为严厉,告诉谢麟,既然已经动手了,办不好就别回去了!程素素原样给谢麟发了过去。

  三月三,与娘子们一道郊游,又说起准备避暑的事情。通判娘子她们,在最热的半个月里,会往山上小住。有的富户会在山间造别业,有的便是借寺观的房舍。通判娘子提醒程素素,要早作准备了。程素素早早屯了冰,倒是真没想到要出城避暑,不由踌躇。

  赵娘子的主意,河东县查没了高家一些产业,正有在山间的避暑别业,反正还在手上,何不先住上一住?

  程素素心道,也不知道到时候情况如何,或许未必会去住。再者,高家的宅子,程素素也不大看得上。便说:“搬迁的事儿,还要等官人回来拿下主意,我才好去做。万一今年不热,又或者夏天有事呢?”

  赵娘子忙问:“有什么事呢?”

  程素素道:“这个真的说不好。你看他们的样子,不像是要大干一场的么?”

  这倒是,各人若有所思,程素素趁机发呆——不知道谢麟那里怎么样了。

  ————————————————————————————————

  程素素很挂心谢麟,谢麟有借此次出行稳定人心且整顿风气的意思,不知道又会是怎样的一种交锋了。可惜不能亲见,等他回来时,一定要好好问问!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将说书的给盼回来了。

  谢麟与江先生都添了些风尘之色,程素素耐着性子,先让他们休息,自己已经准备好了提问的小本本。哪知江先生洗漱完,钻回他自己的院子里,考查高据的功课去了,而谢麟……谢麟没事人一样也问程素素有没有把功课放下。

  程素素郁闷已极:“谢先生回来就是要问的功课吗?”

  谢麟一挑眉,眼睛里隐隐透出光亮,道:“还有呢?”

  “你们出去没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吗?”

  谢麟翻了个不雅的白眼:“能有什么?整顿风气是一回事,眼睛能看得出来的?可没那么多。”

  “咦?”

  “隐户,是有的,隐田也是有的,可江先生的意思,不能全翻出来。”

  “咦?”

  谢麟撇撇嘴:“老邹极力想都翻出来,我没答应。我做一,他能做十,我清查隐田他能将废地做良田登记在册。看他办高家的案子,是个什么样子!好了,人、地,都造册了,现在算功劳了,明年管我要赋税,我怎么办呢?刮地皮?扰民呐!只好慢慢地抽筋了。”

  程素素:……从未想过地方上会如此艰难。她一直以为,这样的行动,下面互相包庇隐瞒才是大问题。

  谢麟叹道:“还抽空看了常平仓,账面上万石的,库存未必有一千。”

  程素素:……

  “雷厉风行,席卷一时容易,长期经营,却是难的。与这些相比,倒是整顿学校,让他们考得好些,才是最简单的事情了。”

  程素素给了他一个自认十分灿烂的笑容:“不怕,慢慢来就慢慢来,难不住谢先生的,对不对?”

  “对!”不会比你难搞的,谢先生心里说。

  自觉十分配合,很给谢先生帮忙的程素素体贴地说:“那你早些歇息。”

  谢麟:……md! 明天考死那群学生算了!

  公事磨人,老婆也磨人,次日,谢麟生气地欺负小学生去了。江先生却偷偷摸摸来找程素素,第一句话就是:“娘子,劝劝东翁吧,我怕他把自己给憋坏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章叫做,《除了江先生,大家的理想都很丰满、现实都很骨感》

第108章 研究不明

  姐儿多大了呢?今年十六了。不算大, 有些人家的姑娘在这个时候还没出阁呢。可也不算小了, 成亲都快两年了。

  卢氏很焦急,离京之前,赵氏可是私下里将程素素托付给她的。两人一致认为,谢家长房就谢麟一颗独苗, 他得开枝散叶,光凭一个老婆,恐怕不太够。这个谁都不能拦着人家!程素素得早些生个儿子, 才能松一口气的。儿子不是自己亲生的, 那是白搭!

  谢麟的年纪奔三十去了, 好好一个男人,家里的饭吃不进肚里,总要找个能管饱的。

  这就很不妙了!

  可程素素不开窍呀!

  要怎么劝呢?

  卢氏愁苦着脸,决定相机行事。她找到程素素的时候,程素素正在发呆。卢氏小心地叫她一声,问:“姐儿呀, 在想什么呢?”

  “三娘,你说……”

  “啊?”

  “这个谢先生——”

  卢氏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 摒住呼吸:“怎么?”

  “他在想什么呢?他会愁什么呢?怎么才会高兴呢?”

  卢氏喜极而泣:“姐儿, 姐儿上心啦。女人呐, 就得想法儿拴着男人的心,才能和和美美的过日子。”

  【您老想到哪里去啦?我就是研究研究谢先生啊!您不要用这种“我家猪终于会拱白菜了”的眼神看我啊喂!】程素素别过头去。

  她的婚姻,称斤论两来的,差不多称头了, 人们管这叫做珠联璧合。谢麟主要看中她哥,她主要看谢麟还算开明、有用。结婚以来,倒是有了一些相濡以沫。谈情说爱,奢侈。奢侈就不是必需品。

  还是谈工作吧,这个总不会有错。

  既然卢氏误会了,那就让她自己高兴去吧,省得念叨。

  程素素也不点破,继续研究谢先生。

  她研究谢麟,乃是因为江先生的提醒。江先生说了不少话:“难关好过,心结难解。东翁受压抑,将毒憋在心里,对性情不好。吃糠咽菜长大了的,跟锦衣玉食长大的,精气神儿就不一样。骑马坐车,有人相伴说说笑笑,那跟凄风冷雨只剩两只脚走路,一段路走下来眉眼神韵天差地远。”

  程素素以为,谢麟打小就受压抑,要憋毒早就憋成西毒了好么?

  不过江先生话虽多,从来不讲废话,她还是认真思考了一下。

  越想越觉得不大对劲儿——我并不很了解谢先生呀!

  这个问题就很严重了。

  卢氏眼看着程素素表情从迷茫变得严肃,然后站了起来,快步走了出去。喊道:“姐儿,你做什么去?”

  程素素道:“去书房。”

  “姑爷不是去府学……”

  程素素脚下一顿,“我等他回来。”

  卢氏偷笑。

  程素素到了书房,翻了本谢麟的手札慢慢地看。书房是许多人家的重地,机密颇多,闲杂人等不得入内。入内的,便能翻看许多机密了。程素素将谢麟的手札拿在手里,越看越心焦,一时之间也很难看出些旁的东西来。

  额头沁出汗来,眼也有点花,谢麟毫无疑问是个聪明人,而不是一个只会考试的书呆子。想要弄明白聪明人的心理,进而加以引导、疏解……

  门被推开了,程素素挂着一脑门儿的汗抬起头来——谢麟表情轻松地维持着一个推门的动作。轻松变成了微愕:“怎么热成这样了?”

  正在研究谢先生、准备当知心小姐姐的程素素:……江先生,说好的抑郁呢?

  谢麟顺手解下外衣,扔给看雨,大步走了过来:“看什么呢?”

  程素素哭丧着脸:“看不明白。”

  谢麟歪头一看,是他写的手札,笑道:“那个是顺手写的,别往深了想。想深了反倒要想迷了。”伸手往她额头抹去。

  程素素往后仰了一下,摸出帕子来擦脑袋:“哦,出汗了,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谢麟:……

  两人一坐一站,定格。

  ————————————————————————————————

  江先生兴冲冲地跑到书房,身后跟着捧着一大抱字纸的高据。谢麟去欺负小学生,江先生与程素素聊完天之后也没闲着,一面看着高据写作业,一面自己写计划。

  他就等着地方上抢水殴斗呢!江先生胆子极大,准备借这个机会,叫谢麟展现一下对地方大族并无赶尽杀绝之意。比如高家,这一次必然抢不过别家,打一打,谢麟就可以对高家略作回护,以示公正了。

  反正,最坏的事情是邹县令做的!搞垮高家最狠的一记,是邹县令出的手!也不怕邹县令不服,这货做官的本事就那些了,只要保他的官不降,他就不会有怨言。

  此外,殴斗还有许多可以利用的地方,比如勘测田亩数,确定人口数,等等等等。勘测田亩重新登记,也可以做文章。查出的不全入账,以示并非酷吏,只是给地方上立规矩。既避免激起反抗,又可以为赋税的征收留有余地。

  走近了却见看雨在挂衣服,江先生倒有心说笑两句:“看雨又长高了,不用踮脚了。”

  看雨对他吐吐舌头,冲里面挤眼睛。

  江先生一看,坏了,是他劝程素素开解开始谢麟,这会儿好像是撞破什么好事了?

  谢麟与程素素已经看到他了,谢麟将椅子拖开半尺,方便程素素起身。江先生笑容微带一点点古怪,道:“啊,来得不巧。”

  谢麟道:“先生什么时候都是巧的,先生有要紧事?”

  江先生有了学生,不用自己动手,高据便将字纸按着记下的序号慢慢摆好。程素素揣了手札,也凑近了看两眼,这图画得粗糙。不幸程素素自己也不会精密的地图测绘方式,只好将吐槽的心压下了,听他们叽叽喳喳。

  听不多会儿,程素素就知道江先生说“难关好过”是什么意思了,看起来难,其实不过是磨时间。早先花了几个月,先装傻,再将官吏收拢到手心里,现在该是用他们来做事的时候了。

  到后面几张纸,又是关于谢麟说过的常平仓的事儿了。江先生还是那个建议:“这个锅可不能背!东翁既志存高远,这些事情越早揭出来越好,免得到时候要兜一个更大的烂摊子。”

  程素素听个差不多,便说:“你们慢慢聊,四、五月里,我得连做两场法事。”

  谢麟问道:“什么法事?”

  程素素她爷爷周年祭,正经的祭日是在四月,不过多少年了,大家习惯过五月端午一块儿的。此事一经说明,江先生便叹道:“程公确是……唉……程公当年的境况,比东翁可要艰难,终能成事,可见事在人为的。东翁当努力呀!”

  谢麟表情慷慨:“这是自然!”他从来不认为自己会输给任何人!

  江先生道:“程公成事,在于明白富民。仓廪实而知礼节。”

  哦,江先生什么都明白,程素素再没有二话,微一颔首,走了。

  待她走远,江先生方说:“东翁心情不错?”

  谢麟笑道:“唔,我认真考了他们一回,看本府生员都是……忍不住训了一训。”

  高据猜测,消音的那个词,一定相当不友好。江先生没理这茬儿,追问道:“只因这个?”

  “当然。邬州十年没出进士了,近些年每年举人也少,他们现在越糟糕,咱们的余地就越大。等到八月,硬灌我也多灌出几个举子出来。”

  江先生同情地道:“这群菜鸡要惨啦!东翁,真的只因为这个?东翁回来的时候,就这么有成算了?刚才娘子没说什么?”

  谢麟道:“她来看书的。”

  主雇二人大眼瞪小眼,江先生终于确认,自家老板和老板娘,又走岔路了!

  这心真是白操了!

  谢麟微笑,他看江先生的样子也猜到了,刚才表现不大对。然而要他装可怜,他对着年纪这么小的妻子,也怪难为情的。以后再说吧。

  ————————————————————————————————

  这一拖,便拖到了七月,期间两人都有事忙,谢麟几乎脚不沾地。他一面操练府学的生员,一面与江先生按部就班地梳理邬州,安定邬州大族的人心。他手里还攥着整个邬州的生员,读得起书的,多半不会太贫穷,有功名的在族内能说得上话,谢麟攥着他们,就攥着许多人家的未来。双管齐下,邬州渐渐落入他的掌中。

  程素素已经祭了两回祖父了,端午节过后,在通判娘子催促下,跟盘龙观订好避暑的院子。如今天热,收拾包袱要搬过去了。这时,高英那边贩货的商队也回来了——赔本了。

  高英面色苍白,这一趟路子也对,人也可靠,人算不如天算,半道遇到了暴雨,翻了两艘船。水打湿了货便卖不上价。因翻船,还死了伙计,又要与烧埋、抚恤的钱。再算上人工费、车马费等等,倒赔了百多贯。高英狠一狠心,将自己首饰等变卖了,勉强凑够了程素素的本钱与预计的利润,一并拿来给程素素。

  自商队进城,到她凑够钱,又是几天过去了。程素素已经知道她那里出了事——通判娘子等还没忘记要买这铺子里货的事儿,都想赶个早了结此事,既是追赶新的花纹式样,也是在程素素面前提起这份人情。去了见是这等情状,先向程素素告了密。

  高英抬了钱到府衙来的时候,程素素已经将这一趟来龙去脉都打听清楚了。

  高英交割了钱款,来见程素素,不得不提起赔钱的事儿来:“兴许我就是不能做大买卖的料子,并没有赚什么。想着以后,还是将铺子租出去收租得了。”倒不是没想过接着干,而是没有钱再能重整旗鼓了。

  程素素见她实诚,且翻船的事同行的都受了损失,并非她判断的失误,只是运气不好。笑道:“既是一同做买卖,没道理叫你一个人赔钱。钱你先带回去,赔了多少,我与你分摊。这里还有一些,算我借你的,你再试一回。这一回,赚了一起分,赔了,不用你管。”

  取了一只巴掌大的漆匣,里面却是四只小小的金铤:“这是二十金,你再试一回。”

  高英惊愕得语无伦次:“这、这、这、多……信我么?我……”没遇到这么好说话的官家娘子。

  程素素微笑着,正要说什么,张富贵一头扎了进来:“娘子,娘子大事……呃……”看到高英,他就不说话了。

  高英知机:“妾这便告辞了。”

  程素素道:“钱带走,接着干吧。做什么,不要问我了,我也不懂买卖的,凭你自己的心。”

  高英紧紧握着漆匣,默默屈膝一礼,默默地退出了。

  张富贵的气到这时候还没喘匀,凑上前来道:“京里,四房郎君借了米枢密的亲兵,来报讯。咱家咱家相公,不好了……卧病不起,御医来过两回了,叫咱们早做打算。大官人去了下头县学,娘子,快拿个主意吧!”

第109章 打断狗腿

  一瞬间, 程素素想到了许多。开口的时候却只是问:“人在哪里?来了几个人?带信来了没有?”

  张富贵道:“来了两个人, 先安排他们在江先生那边偏屋里吃饭歇息,没敢叫他们留在前边。”边说边将一封信递了过来。信封用火漆封了口,程素素一挑眉,道:“将他们先留在江先生那里。叫看雨跑一趟, 悄悄的去,就说……我病了。”

  张富贵垂手答应了,自去安排不提。

  程素素开始发令:“收拾衣裳, 我得准备启程了。”

  卢氏从头听到了尾, 忙问:“那姑爷的, 不用准备吗?”

  程素素道:“他准备什么?”

  卢氏茫然地问:“谢相公病重,不是你们一起回去吗?”

  “他是朝廷命官,无故怎能擅离职守?”谢丞相如果真的过世了,也得等正式的讣告到了,谢麟才好回去奔丧。

  卢氏道:“按理说,姑爷是承重孙, 遇到这样的时候,不在老人床前伺候, 要被说闲话的。”

  程素素顺口说:“所以啊, 我得回去。”

  这时候真的太不巧了。秋收入库, 整理上报一年成绩的时候不盯紧了,底下的人会怎么行事,谁能保证?种种势力的反扑要怎么弄?秋闱将至,出了纰漏怎么办?

  落在别人眼里, 他就是一年外任,并无建树,就知道搞事、告状,有益的事情没见着半分,可见并不务实。调回去做个清闲的清流官儿,修修史、编编书,也不辜负了状元的名头。程素素敢拿江先生的人头保证,这绝不是谢麟想要的生活。

  再说了,谁就能保证,谢丞相这一回必死呢?他老人家要挺过来了,谢麟偷跑回去了,舆论对谢麟未必就是赞扬,御史还得弹劾。谢丞相还得意思意思地骂他两句不知道轻重呢。

  在一切未明的时候,谢麟不能回去。除非回去有更大的利益,不回去会有大损失。

  促使程素素做出这样的判断,最最要紧的一条,还是谢麟。程素素对谢麟了解不算深,但绝不会错的一条必然是——祖孙感情一点也不好!如果是祖孙情深,怎么样都值得,大不了艰难一些,从头再来。感情不好,就走套路吧。盼着谢丞相多活几个月,至少等今年的庄稼收成、科考收成出来。

  然而又不能不做表示,得有个能代表谢麟的人回去。如果谢麟有儿子,那是最好的选择,退而求其次,就只好程素素回去表明立场了。

  程素素也乐意担任这样的任务,不担重任、不干实事,名头再响,说话也是没有份量的,她很珍惜这次机会。程素素算过了,这事并不算难,京城里,有叶宁、有谢涟、谢涛,他们是一定站在谢麟这边帮衬的。谢麟还挖了谢丞相不少墙角,也是助力,谢丞相的栽培之意也明显。

  除非谢丞相立时死了,否则,怎么都能配合着拖到谢麟那里做出实绩来。

  一切,还要等谢麟回来,看了信再做决定。在那之前,程素素要做好准备。

  ————————————————————————————————

  谢麟傍晚便回来了。

  看雨也不知道内情,只报了娘子生病。谢麟知道程素素不是无故折腾的人,心里咯噔一声——出门的时候还是好好的,中午病得要派人来叫他回去了?这么急?急病最是可怕!谢麟当时便要回去,江先生比他冷静:“东翁,或许是有旁的事情不方便说,伪称生病的。”

  谢麟匆匆地道:“只盼如此。”

  两人直扑后衙,见后衙井然有序,才放下心来——想来不是病重。张富贵领命守在二门等他们,见了就凑上来如此这般一说。二人才知道事情不小。谢麟道:“娘子呢?”

  “在正房。”

  “走!”

  正房里,程素素已经打好了两个简单的包裹,正捏着信等谢麟回来呢。一见到他们,便将信递了出去:“四叔的信。”

  谢麟将她从上往下扫了一眼,才去拆信。看完,将信给了江先生,口里对程素素道:“阿翁病倒了,发信的时候还在卧床。一旦不起,宫中必有垂问。好些人想他一个‘临终荐语’都围了上来,四叔怕我吃亏。”

  “好些人?有郦氏?”

  “嗯。”谢麟阴着脸点头。程素素能想到的,他也能想到。

  他是承重孙,哪怕“夺情”,他也得奔丧!在这节骨眼儿上,离开三个月,回来就得重新再折腾了。谢麟也不是很想接谢丞相的担子。

  江先生飞快地看完了,说:“东翁想岔了。”说着,将信递给了程素素。程素素一看,内容与谢麟说得不差,谢涟信里说了病重等语,让谢麟好自为之。

  江先生却说:“事情紧急,在下就有什么说什么,顾不上避讳了。令叔这哪里是担心官场呢?他是担心相府!”

  一语惊醒梦中人了!程素素与谢麟并不将相府看得很重,也从没将谢源看作等量的对手,只想着政绩丁忧之类,他们两个的看法才是另类。

  江先生道:“‘临终荐语’?那是将来的丞相!东翁纵有此志,也不在此时。就算有人抢食,东翁如今还不到而立之年,还是要‘养望’的!在这个上头吃的哪门子亏?您还有东宫呢!郦氏?更不用担心了!他年纪也不小了,还能活成个千年王八?令叔是担心老相公有个万一,相府谁做主!轮也轮到他那位二哥啦!”

  程素素暗道一声惭愧,小心地开口:“那先生的意思是……不理会?”

  “怎么能不理会呢?”江先生稳了稳心神,他对谢丞相还是有些感情的,“老相公何等刚强的一个人,一朝病倒,家里居然……唉,万一不起,身边不能没有人。老相公必有安排,然而变数太多,不可不防!”

  谢麟硬梆梆地说:“未有讣闻,我如何能擅离?”

  江先生心说,要是你有个儿子就好啦,就可以代你回去了。

  程素素道:“我回去!”

  江先生想了一下,道:“好!”

  程素素道:“那我是大大方方走,还是说我想家了,回京省亲?”

  “急着点儿走……”

  谢麟用力咳嗽一声:“我还没答应呢!”

  江先生道:“东翁,不要闹脾气。听我慢慢说来~”

  江先生的计划里,是做两手准备的,第一,谢丞相挺了过来,那皆大欢喜,程素素马上报信回来,等到谢丞相痊愈了,再回来。要带上谢麟的帖子,回京顺便做点社交。第二,谢丞相挺不过来,那就是天意,有再多办法也是白搭。只要做到一条就行了——在谢麟回京之前一定不能让谢家落到谢源的手里。

  任务看起来并不重,最累的反而是赶路。

  “你们不知道一个傻子能做出什么样的蠢事来!亲叔叔拖累起人来,可比外人可怕多了。令叔的本领,在下可是领教过的!”江先生语重心长。

  程素素道:“有老夫人在呢,轮不到他们做主。”林老夫人又不傻,最大的可能,是闭门谢客,将所有人拘在府里,直等到谢麟回家主持大事。

  江先生心说,夫死从子,老夫人并没有你这凶悍名声呐!

  谢麟咬咬牙,对程素素道:“阿翁要有个三长两短,一定不要拦着别人叫我回去!也不要为我谋夺情。”

  程素素道:“我明白的。放心,我也不会去挑衅二叔二婶。这个节骨眼儿上,为了老人家,也不能吵闹,叫他们看到儿孙不和,像什么话呢?”

  江先生笑道:“就是这个道理!”

  程素素道:“我已收拾好了,现在就能走。”

  谢麟瞪她,程素素莫名其妙:“怎、怎么啦?”

  江先生思忖了一下,道:“娘子路上也不必藏着掖着了,可以急着赶路,缘由么,不必瞒人。”

  “好。要不,我骑马往回赶吧。”

  江先生道:“乘轻便的马车就好,骑马太劳累,得不偿失。”反手将谢麟给拉住了,不叫他反对。

  谢麟很清楚,此时只能由程素素赶回去,心底却并不很乐意。程素素认真地拍拍他的肩:“谢先生,保重。你也听江先生说啦,我回去,就是跑这一趟而已,并无重大的事情要我做。我是闲不住的人,在家还要出去玩儿呢。嗯?”

  谢麟也不知道自己心里是个什么滋味了,重重地点了点头。江先生心说,完了,府学那群菜鸡又要被教做人了。

  ————————————————————————————————

  程素素这一回赶得急,便将卢氏与秀竹、采莲留在府衙,只带小青一个。谢麟并不放心,叫她带两个女护院,程素素嫌人多车跑不快不肯带。讨价还价,只带了一个。

  又有张富贵、送信的米府亲卒,都骑马随车。两个车夫,轮流驾车,轮流歇息。还未出发,程素素便先发重赏,言明抵京后还有赏钱。是以虽走得急,却是人人都打起精神。

  一行人只带必需品,以最轻装简从的姿态,一口气奔出邬州。纵使驾车,一天也要跑出六十里,第一天晚间住进驿站时,所有人的骨头都是散的。米府的亲卒比他们耐操劳,也不禁咋舌:“这小娘子也忒狠了!”

  第二天一大早,程素素便起身,对小青道:“头发别弄那么细致啦,挽个髻得了,别颠散了。”小青道:“好,哎,再抱两条被卧吧,没多沉,垫着舒服些。”

  两人极快地收拾好,再次出发。沿途好些驿站,因先前经过时都作过停留,且场面不小,都还有印象,只是主仆们都无心游览。

  一口气走了四天,张富贵算着日程,凑到车边说:“娘子,照咱们这么走下去,再有七、八天也能看着京城啦。”

  如果觉得醉卧美人膝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我想吃肉小说全集醉卧美人膝奸臣之女/大家认为爹太抢戏非主流清穿诗酒趁年华,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