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我想吃肉作品醉卧美人膝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程素素道:“不知道你要办哪一件,我这里却有一件要你办的。”

  谢麟好奇道:“什么事?有人找你讨情?还是?”

  程素素笑了:“讨情的也有,无非是来请你做荐人。这且放下,你辛苦这些年,方有这些的成就,可不是为了给无能之辈保驾护航的。我说的是另一样……你们仨,去,将今天的事情给我写个检讨!”

  谢业吐吐舌头:“一定有什么事不让我们听的。”说完还是乖乖地走了。

  将孩子打发走了,程素素才正色地对谢麟道:“我虽经营了在魏国的眼线,如今你我怕是要回京了,此后联络困难,你不做这个安抚使,一应的钱粮费用等等,都不能动用朝廷的了。若要咱们独立支撑这件事情,恐怕有些吃力的。”

  谢麟道:“你的意思是?散了?”

  程素素道:“我的想法是,他们提心吊胆在敌国这些年,也该有些回报了。私盐转成官盐块了吧。”

  谢麟皱眉不语。

  程素素笑道:“是削减,并不是全交给你的继任者,交了,我也不放心呐。择其中一部分吧,可靠的我还是留着。不过,以后再办这等事,用咱们自己的人。”她说的“自己人”,是指谢府养的人,甚至本身就是谢府的家仆。在这个时代,这样的人反而可靠。若是谢麟在外面收罗正经百姓给他当探子,人们会觉得相当的危险,若是派他自己的仆人,人们反而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妥了。

  谢麟问道:“不会有什么不该泄漏的东西泄漏出去吧?”

  程素素道:“我当然会选好人,他们每个人,都只知道一部分。”

  谢麟这才同意了,又将从团练里选拔人才的事情对程素素讲了。程素素道:“这个我就更不明白了,不过,我觉得你想得很对,光会守城,是不行的。以攻为守,才好。”

  谢麟矜持地:“我就是这个意思。”

  “继任的人选,京里没问你的意思?”

  谢麟低声道:“若要问我,我必会讲,还是将北疆再拆作三路的好,这些人我看没有能够统筹这么大局面的。唔,道灵若在这里,倒是可以的,其他人么……”谢麟还有个私心,他打下这片江山,是头猪来继任,都能过好几年太平的日子,他可不想便宜了猪。

  程素素不再讲话,这是一个层次的问题。谢麟处在培养人手的阶段,他的层次决定了他下属的层次。他能培养的人,要比他低那么一层。堂弟族亲学生下属们,现在聚集在知府知县这一层,再高一层的,难为谢麟所用。

  北疆后来者,恐难是谢麟的铁杆了。谢麟在北疆安插了不少亲信,尤其中、西两路,可谓根深蒂固,不必担心人走茶凉。

  程素素道:“那我便准备帖子了。”

  ————————————————————————————————

  谢麟的第一次宴请,请的是武将。安喜、连山已积功升作将军,二人对谢麟皆是毕恭毕敬,对程素素的出现也是毫无异议。其余将校、团练里的各级官员皆俯首贴耳,听谢麟说了计划。

  安喜与连山都赞成:“大人果然英明!”

  团练诸人更无反对。

  谢麟便着手安排,圈定了范围:要青年,至少要是中年,年纪不能太大的人,身体要健壮,考较他们的方向感,荒野求生的能力,空间感……最后,识字的优先。不识字的,找出来之后也必须要上课学识字,谢麟宁愿自己亲自教。

  先是将人放到较远的郊外,从中筛选,选出来的人再放到更远的地方。又考他们识图的能力,再考思维逻辑,能否用最简单的句子表达指令。还要要求勇敢,但是不莽撞……

  林林总总,在谢麟所掌管的两路的土地上,也不过是选出了二十个人。谢麟将他们的姓名履历记下,死马当成活马医了。时间已经不允许他在这里等到验收成果了。

  继而是宴请了自己的亲信。

  从堂弟族亲到学生姻亲,又有高据这样从府里出去做官的,还有邹知府这样的老部下。满满地摆了三桌酒,谢麟命谢绍一一给他们斟酒。

  谢鸾等都安稳坐着,谢鸾是谢麟堂弟,谢绍的叔父,自然坐得坦然。谢绍管李巽叫舅舅,他也坐得稳。坐得最不稳的反而是邹知府,谢绍执壶到了他的跟前,他就双手捧杯站了起来。谢麟好气又好气地:“你坐下,他小孩子,使使又怎么了?”

  谢绍也一脸的恭谨,极有礼貌地温和地劝邹知府坐下,给他满斟了一杯。

  斟完了酒,谢麟才说了自己将要入京的事情,众人一齐恭喜。朝中有人好做官,虽然以后顶头上司换人了,但是京里又有人了。邹知府激动地:“恭喜大人要高升了!”

  谢麟道:“那要看朝廷的安排了。我去之后不知何日能与诸君再会。”

  谢鸾给他哥抬轿子:“您总还是我心里的安抚使,我永远听您的。”

  谢麟正色道:“这才是我担心的。临别我有一言赠与各位。我去之后,朝廷会派新的安抚使来。我不怕诸位忘了我,就怕诸位不忘我,反与新来的上官有芥蒂。这样不好,既误国事,又误诸君。切记!”

  众人一阵吆喝,谢麟道:“诸位的情意,我都记着……”

  李巽笑言:“你的记性我们是知道的。”

  话被打断了,谢麟也不恼:“一句话,将事办好。若有难处,唉,你们总知道我在哪里的。”

  众人一阵笑,心里都有了数。

  宴后不久,即有诏,召谢麟回京。不是政事堂自己的决定,而是皇帝的手书,认真地请谢麟回京,给皇子做老师。

第234章 教育问题

  “嗷呜呜呜嗷——————”

  谢业哭得极惨, 哭得极具特色。

  大约从断奶之后,就极少见到他哭了,此时与连铭二人抱头痛哭。

  另一边, 卢氏也与小青抱头痛哭。作为程素素的亲友团, 小青及其携带的家属有着除集体送别之外的额外优惠——单独道别。道别里最伤心难过的,程素素以为是卢氏与小青母女俩,毕竟母女连心。若以哭得最大声来论,那最伤心的一定是这两个小货了。

  程素素打小就是卢氏给带大、与小青一同长大的,毫不夸张的说,与这母女俩的感情比对赵氏都要厚, 还厚得不是一星半点儿。拿手绢按按通红的眼角, 程素素不管两个小东西, 先劝卢氏:“三娘,不要这么伤心了, 要我说,竟或依着女儿女婿住,也没什么不好。”

  是的,这是她早在心里计划好的。卢氏也上了年纪了, 总跟在自己身边, 条件是比小青这里要好不少, 毕竟谢府的底蕴不是连山这才恢复一点元气的家庭能比的。但是卢氏就这么一个亲闺女, 又有了外孙, 硬拆开人家也不对。别说卢氏不是卖身的奴仆, 就算是, 辛苦了这大半辈子,程素素也得有良心,叫人家能一家团聚。

  卢氏还很犹豫,小青是亲生的,程素素也是打出生就归她给带大的,感情也不错。相较而言,她更担心程素素一点。不提程家的对她的恩惠,单看程素素这些年干的事儿,就是冒险的居多。虽然在身边也不能帮着大忙,不看着总不安心。

  小青抹抹眼睛:“娘,您看呢?”她是既舍不得母亲,又觉得母女俩都离开了,剩下程素素,心里很过意不去,如果能够,她倒想把丈夫儿子一块儿打包了带着跟程素素一起回京。

  卢氏两头犹豫,程素素已经母亲拍板了:“就听我的!留下吧!你们瞧,樱桃也长大了,张家的做事你们还不放心吗?”

  卢氏号啕了起来:“以后想见就难了啊!”

  她这一哭不打紧,谢业与连铭本已哭得差不多,开始抽噎了,听她这一句,又“嗷”地哭了出来。程素素道:“怎么会呢?您要想见我了,跟外孙一块儿上京来。女婿也有回京述职的时候,一同来就是了。我都安排好了。”

  北疆不止是经济受到很大的破坏,文化也是一样的,大概最好的书院就是天一书院这个分院了,当然要把连铭收过来读书了。等连铭长大一点,视其天份再定方向。反正在确定要考科举、进官学之前,他都得在书院里呆着,这书院那交换生的法子还是程素素想的呢。等小孩子长到十岁开外,就能申请进京进修去了。

  别人家的孩子,这么小点儿还不大放心,连铭就不一样了,入京就有程素素给照看着,这方面的顾虑是不存在的。

  程素素并不打算废除这种交换生的制度,还打算让谢业长大了也要往北疆来。北疆这片地方,谢鸾是自家叔叔,谢理是族亲,李巽极有可能呆上几年之后做到安抚使。还有王经,那也是与自家交情颇佳的。谢绍、谢业,可不能让他们忘记了北疆的局势。

  这打算一说出来,号啕的也不号啕了,嗷呜的也不嗷呜了,保姆趁机上前将两个小货拉下去洗脸。程素素笑着摇头:“好啦,咱们也甭哭啦,不用太久,准能再见面的。”

  小青却哭了:“那我得等到什么时候呀?”

  先时哭作一团,连山插不进手,现在只有自己老婆在哭了,不上前安慰更待何时?连山见缝插针地上前:“先前正打着,不得功夫,就这二年,我总得往京里去一趟,到兵部去。”

  好容易才将小青劝住了。小青将眼泪一收,一样一样往外拿东西,她送的仪程与人格外不同,没有珍玩,都是些吃的用的,尤其是程素素用惯了的东西:“知道什么都能买得到,也都有人做,可也别对自己太不上心了,再好的东西,不合自己用那也是身子受亏。他们外头卖的鞋,你就穿不大惯的,我做了几双……”

  到了这一步,男人就麻溜离开就对了,连山的情况又不同,他跟谢麟还没有跟程素素的关系更亲呢。等小青嘱咐完,程素素又开始往外掏东西,她给准备的东西也极有她个人的特色,出手就是拿钱砸人。

  在北疆这些年,程素素也没断了收入,也置了些田产铺子。如今分作四份,一份用来维系书院的运转,一份留下来当作儿女日后读书时的花销,一份交给卢氏傍身,另一份开了个养济院。最后这一份交给小青代为管理。卢氏与小青都不肯接:“做好事是应该的,我们也能拿出钱来。娘子在北边儿这么些年,不带些私房回去怎么行?京里什么都贵!”

  程素素道:“我有安排。”她现在也不用靠这些钱来装门面。

  一旦她拿定了主意,卢氏母女也无可奈何,只得在她的安排下,先给卢氏搬家。程素素送出去些财物,转手又来人给她送礼了。

  谢麟回京,多少人盯着他空下的位置,谢麟给皇帝的奏折都写完送上去了,对所有来探口风的人却只字不提。便有心思灵活的人找到了程素素,希冀从她这里能够听到些消息,又或者干脆吹个枕头风。

  程素素收了无数拜帖,见了不少人,礼物酌情收下,交情深的就笑纳,交情浅的就廉洁奉公,交情更深些的,反而要再添些钱给他们。

  如谢鸾,托交了孝敬府里的礼物之后,又“给二哥二嫂送行”,程素素就不客气地说:“你在这里还要不要过日子了?在府里过的什么日子当我不知道?由奢入俭难,过得不舒服,你还能贪墨不成?真做了出格的事,不用叔叔婶婶动手,我先收拾了你!”

  谢鸾也不恼,笑嘻嘻地:“二哥二嫂疼我,我也不能仗着比你们小就装糊涂不是?侄儿侄女都长这么大了,我再赖着,可不像长辈的样子了。”

  程素素遂收了他的“仪程”,又给他留了一处铺面一处田宅:“不多,拿着取息。你每年不要往京里送节礼吗?都是外任上过来的,谁还不知道?你要送得少了,府里就该猜你是不是过得不好了,白白担心。”三房、四房兄弟多,父母想贴补都得掰成几瓣来补,可不如谢麟当年奶奶疼舅舅爱的独一个心肝儿宝贝。

  谢鸾大方地揣了地契:“还是二嫂会理事。”

  “滚去办你的差吧。”

  一一地安排妥当。

  又有邹知府送厚礼,求能不能在京里代为活动,往南方调去。王经自打外放开始,就与谢麟夫妇走得近,对空下来的安抚使的位置也略有点想法,却又不直接说,只央程素素回京后代为照看一下王麓。程素素也很含糊地对王经说了一句:“不要着急。”

  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程素素心里不由泛起一丝丝的焦虑,对回京之后生活的焦虑。在北疆,她能指使人在王庭里搞事,等回到京城,平日里要处理的也就是这些家长里短了吧?

  如果不曾经历过这许多事,或许游走在贵妇中间,将府中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偶尔收拾几个刺儿头立威,都能让她得到些许的满足。现在不一样了,那些事情都变得索然无味了。

  带着这样的心情,程素素拖家带口踏上了归途。

  ————————————————————————————————

  回京是乘的车,程素素依旧在力所能及的时候乘马,并且拉上女儿一道,母女俩并辔而行。往来的路谢秀走过几回,有些无聊地看着她弟满世界疯跑,催着带他骑马的护卫再跑快一点。她在外面吹风略久,便对程素素道:“娘,这路上有什么好看的,咱们去车里吧,一样能看得着,外面风沙还大呢。”

  程素素慢慢地答道:“回去,可就没有这样的时候了。”

  “呃?”

  “别想再骑马四下逛了。趁着在路上,有一天你就野一天吧。以后再想这么恣意,就得看你自己有没有这本事了。”

  谢秀表情渐渐变了,程素素手中马鞭在她背上轻击:“现在不要想那么多,我们总不会不管你,可以后的路要怎么走,还得看你自己。”

  谢秀凑过去,轻声问道:“是娘觉得回京之后不自在了吧?”

  “你很自在么?”

  “嗯……还好吧,”谢秀犹豫着说,“我也不总想到处跑的来着,在府里也还可以。这路我走过两回了,娘,外面看着天地广阔,可也不是可以随意玩耍的乐园。要是没有驿站,几十里地找不着吃喝,心底可真是难受。”

  程素素想了想,嗯,闺女到了上中学的年纪了,得开个思想政治课了。便只给女儿说了一句:“可以不想,但不可以不能。”

  谢秀也想了一想,悄悄去找她爹,晚间谢麟就问程素素:“是还眷恋北疆?”

  程素素瞥了他一眼:“阿秀跟你说了?”

  谢麟不承认:“我还看不出来么?你总闷闷不乐的。”

  程素素道:“一想到回京之后要见的人是在北疆的十倍,里面还有一半是不能得罪的,我的头就胀了一圈。”

  谢麟道:“这有什么好担心的?咱们又不是回去受气的!六爷只管拿出本事来,谁个敢叫六爷不痛快了,咱们就叫他再也痛快不起来!”谢秀只是一个朦胧的意识,谢麟却很明白,在北疆他就是老大,到了京里皇帝是老大,政事堂是老二,御史盯着,清流看着,他都不爽。程素素要面对的是更琐碎的家长里短,还有妇人之间的算计,要是高兴了才怪。

  程素素一笑:“得啦,有些事儿该办的还是得办,我知道轻重。痛快不痛快的,办好了就痛快了。”

  谢麟笑道:“就是这样。”

  程素素又低声道:“我想给孩子们讲点东西。”

  “是什么故事么?”谢麟猜测,谢绍十二了,半个大人了,着急的人家在这个年纪开始说亲的都有了。程素素要是给儿女教点什么御下之术啦,

  “讲一讲,怎么看事情。拿出去讲,可能是异端。可我觉得,咱们的孩子就不能不知道,我不忍心他们浑浑噩噩。”我既然来过,就不想一点痕迹也不留。如果没有我“程素素”或许依然存在,思想是我来过的唯一证明。

  谢麟严肃了起来:“愿闻其详。”

  程素素试探着讲了一些辩证法,矛盾原理、普遍联系、永恒发展,唯物论什么暂且压下不提。谢麟顿时来了精神:“我要想想。”

  到梆子敲了三响,两人越说越兴奋,开始辩论了起来。谢麟无疑是这个时代学识顶尖的那一拨,这个学识并不是特指写诗做文章,而是包括着方方面面的,包括哲学。程素素离开学校多少年了,谢麟每一问,她都要回忆好一阵,才能找到相应的答案。

  也因发现,谢麟的世界观介于唯物与唯心之间,唯心源于所接受的教育,唯物约摸是跟少时的经历有关系。

  两人越讨论越深入,谢麟眼睛也越亮,叹道:“这是屠龙术啊!先前对齐王建议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想这些了吗?”

  闻言,程素素略有心虚,谢麟没怀疑她这些想法的来历,还道她是因为经历的关系自己思考来的。

  【我哪来这么高的理论素养啊?】程素素不接这个话,反问道:“能教吗?我看这些与圣人之道不是很相合。”

  谢麟嗤笑一声:“能用就行。屠龙之术、屠龙之术,可不是轻易可学的。唔,教吧。”他是最实用不过的,什么三元及第,难道就是他一心向学才考得到的吗?当然不是,功名在他不过是个跳板而已。选老婆的时候是真的爱吗?怎么可能?又不是恋童!因为老婆的哥哥有前途,因为这姑娘有可塑性,因为在当时与祖父对抗的情况下这个性价比高。

  后来两人感情好,那才是个意外。如果没有意外,就是个标准的模范夫妇,仅此而已。

  凭嘛不学?凭嘛不教?

  只不过——

  “你不会拿这个到书院里去说吧?”谢麟半开玩笑地问。

  程素素诧异地反问:“六爷傻吗?”她可不想弄得满城风雨当烈士啊!古希腊就知道蒸汽了,为嘛到工业革命才有蒸汽机?推动也不是这个推动法的。如果现在,谢麟只是个学问家,那她可以毫无顾忌地跟谢麟讨论推广学术思想,谢麟是个官僚,处在整个利益集团里面,这牵扯就大了。

  谢麟满意地道:“是我傻。”

  ————————————————————————————————

  与谢麟谈妥了子女的教育问题,连回京之后要面对鸡毛蒜皮都显得可爱了。程素素也不总在车外晃悠了,也将小儿子捉到车内来教他每天识字的功课。

  如此月余,京城在望,心境已然不同。

第235章 鸡毛蒜皮

  “太婆好!”精神清爽的小男孩子在兄姐后面给满头银丝的老夫人行礼问好。羊骑士在驿馆里饱睡了一夜, 穿上了喜爱的小箭袖,系着顶小金冠, 眼睛亮晶晶的。老实劲儿仅限于磕头那一阵儿,爬起来后满身上下满溢出来的活力劲儿瞬间将整个屋子人的哭意烧得一滴水蒸气也不见了。

  林老夫人终于见到了这个曾孙,正按着眼角的帕子也取下来了,眼泪都忘了流。看到这样精神的孩子, 谁还哭得出来呢?

  林老夫人对儿孙自有一套评价的标准,先前是溺爱了次子以致酿成了不好的结果,次后便十分注意。然而自谢老丞相过世之后,“大局”没变, 对“处境可怜”的子孙总要添一点点怜惜。她对谢鹤没丁点儿好感, 却因龚氏识相, 因而对龚氏的儿子们多一些关怀。等战事吃紧, 谢麟不得不将谢绍兄妹俩送回京之后, 林老夫人的重心又转到长房嫡脉身上去了。

  这是拿命在拼呀!都是为了这个家呀!本点大的孩子就要跟着走南闯北, 经历如此凶险。林老夫人说不出让孩子呆在京里不要出去经历风雨的话, 也就更明白他们的代价, 每逢小兄妹回京,林老夫人那股关切劲儿就甭提了。

  要说最觉得对不起的, 还数谢业了, 谢府长房的嫡脉, 居然生长在了北疆!看着京城的繁华, 听着谢绍说着北疆战事, 林老夫人的心就一抽一抽的。不止是她, 方氏、米氏,乃至于龚氏,都觉得这孩子也太不容易了。

  地方上到京里的人,总有许多人带着股村气,举止失衡,每年的进士们都有不少缩手缩脚被教做人的,这一个小孩子,按他的出身,本应该是娇惯着长大,如今也要演一出乡巴佬进城。

  多么的叫长辈痛心呀!

  三天前就开始担忧感叹了,方氏、米氏两个感情更外露一些,跟丈夫、儿孙念叨了很久,府里可千万不许出现嘲笑小孩子的事情。这种压抑的怜惜之情,到今天早上达到了顶峰。

  只是正常的入京述职,然后换个职位,谢麟不必先陛见,而是先回了家。打门上吆喝一声:“学士归府。”林老夫人婆媳几个鼻子就开始发酸,眼圈儿都红了,门帘挑起来的时候,第一滴眼泪不由自主的落下了。

  地上铺上了拜垫,谢麟与程素素当先拜见林老夫人。数年一晃而过,面容有了些微的改变,林老夫人眼里这便是吃苦受累的证据,顿时泪如雨下,一片呜咽。谢麟低声道:“阿婆,我们都好好的回来了,该高兴才是。来,你们几个,拜见太婆。”

  程素素亦低声说:“阿婆,那个是二郎。”

  林老夫人两眼泪花,张开手来:“来,我看看。”

  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对上这么有朝气的孩子,林老夫人哭势一顿,再也找不回想哭的感觉了。林老夫人这辈子都没见过这样的孩子,多半见过的如谢绍,小大人一样的让人省心,又或者如谢涟小时候,嘴也甜人也可爱,再或者淘气一点纨绔一点,像谢源小时候。却都没有谢业这样有存在感,又不粗鲁难教化。小太阳一样的,能让人跟着开朗起来。

  还哭什么哭呀?一起高兴吧,以后能见着这么个令人心情好的孩子,想想都能笑出声来呢。

  谢绍与谢秀惊讶地对望一眼,这是他们进门来第二次对望,第一次的对望,满眼是无奈——又哭了。凡他们回来、送他们去北疆,家里都要来这么一阵儿,他们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准备陪着一块儿哭了。大家这会儿都哭,哭过了,都像完成了一件任务一样,又何必与长辈唱反调呢?

  万没想到,谢小二真是不走寻常路,真不愧是敢骑羊的男孩子啊!

  于是眼睁睁地看着林老夫人放开了谢麟与程素素,一把抱住了谢业:“太婆可见到你啦!哈哈哈哈!看京城怎么样?看这里的家喜欢不喜欢?”然后是三叔婆、四叔婆围了上来,一人守着一边,掏完了准备好的见面礼还要再问:“哎呀,可真精神呐!喜欢吃什么,玩什么?有什么想要的吗?”

  谢业也不含糊,礼貌地叫人,然后说:“等我想到了,就向太婆和叔婆们讨要!”

  “好好好!”

  “给给给!”

  谢麟突然想起了一个不太好笑的笑话,当初他嘲讽先帝喜欢岑恒这样的年轻人时是怎么说的来着?“老翁爱少妇”。没错,就是喜欢这种年轻有活力的……

  别说谢业还就是这么讨人喜欢,谢麟短暂的走神再回神,林老夫人与方氏、米氏已经给谢业讲起府里的布局了,什么地方可以玩,什么地方有危险的。林老夫人强忍着溺爱之意,问谢麟:“他得读书吧?”口气十分不舍。

  谢麟哭笑不得:“他当然得读书啦。”

  “书院那儿,你都是收的已有些学问的人,他这么小的年纪,出城去不大好吧?留在京里,先歇个几天成不成呀?我带他见见人,咱可不能怯了场!我曾孙这么有架式,可不能叫他们小瞧了去!”

  谢麟升起不妙的预感,打定了主意,要儿子离后宅远着些,别被惯坏了才好,口上还很认真地回答:“咱们先安置下来,我这两日就该面圣了。唔,这个时候该散朝了,说不定就在今天。等我从宫里回来,再作决断也不迟,出门的事,倒也不急。”

  林老夫人抱着曾孙一脸满足:“行啦,这些正事你看着办就好。你阿翁在你这个年纪,也没你这能耐,你办事,我放心。”

  ————————————————————————————————

  谢麟的推测很对,朝会一散,宫里就有诏宣他入宫。谢麟挥挥衣袖,将府里的事务都交给程素素了。

  程素素也不忙着先揽权,指派了张富贵夫妇两个先将行李、仆人等等安顿下来,府里的事务这些年是林老夫人婆媳掌管,倒也不急着接掌。何况,她人虽在北疆,在京城的探子一个也没少放,什么风吹草动也没逃过她的耳目。

  见她坐得稳,家里上下也都安心。米氏笑道:“越发有当家人的样子了。”

  程素素笑道:“用北边儿的话说,‘当家的’才进宫去呢。”

  说得米氏一笑。别人不知道,她还能不知道吗?米铮是跟着谢麟时间最长的学生,程素素究竟只是个听话的“贤内助”,还是有主见能内外插手的女主人,米氏门儿清。既然程素素有自己的打算,米氏也就不再多言,只管笑吟吟的看谢业在那儿比划。越看越爱。

  谢业小小年纪居然很有耐心陪着林老夫人聊天,或者说,林老夫人很有耐心听曾孙讲故事。谢业讲着他的丰功伟绩:“我就跟阿铭两个找到了羊……”对,他还当偷羊来骑这事儿很光彩呢!

  林老夫人听他讲他的历险记,也听得心情迭荡起伏的,不时发出“哦”、“啊”、“这样呀”的惊呼。不知道的还以这是听的什么英雄传奇呢!

  离人远归,不提不开心的事情,等谢麟从宫中回来,府里便开家宴。谢麟入宫的时间极长,同皇帝一起用的中饭,领回来了大把的赏赐,也带回来确切的,皇帝口头的邀请——果然是做皇子的老师。正式的任命,皇帝已择了个好日子,正式遣使来请他去教儿子。

  谢麟回府之后且不提这件事情,只说皇帝问了许多北疆的事,慰劳他的辛苦。

  家宴也不过是叙别情,谢麟这一桌上,谢涛、谢涟都带着儿子坐着。谢麟再看下面一桌,看到了谢鹤与龚氏的儿子谢保,将他唤来自己身边坐着。问道:“你书如今读得如何了?”

  谢鹤这儿子资质中等略偏上,好在龚氏管得严,将他的潜力逼得很彻底,书读得固比不上天赋极佳的,却也不算差。谢涟也代他说了两句,谢麟道:“年纪差不多了,过两天我看看他的文章,差不多了,就先去书院吧。”

  无论是从谢源还是谢鹤,都不能给谢保带来荫生的身份了,要有一个好的前途,读书是必不可少的。这倒是很在理,龚氏自是感激,林老夫人也是欣慰,家宴的气氛变得更好了。

  宴散后,谢麟将谢保带到书房,先考了书和字,难以给他很高的评价,不过看在这孩子还算诚恳,也耐心地说:“有些事说开了,将脓包挤出来,就算过去了。不必总埋在心里。有什么想问的,就问我吧。你的母亲当然疼爱你,太婆也怜惜你,你的姑母们有自己的想法,仆人们或奉承你,或想用你奉承别人,或许说的都不一样,你不如再问问我。将这些都再自己想一想,兴许就能知道真相了。”

  谢保一个十来岁的少年,对上谢麟这样天生的狐狸精,如此公平坦诚的对话,实是始料未及。犹豫了一下,谢保问道:“我父亲,真的那么不堪么?”

  谁想自己亲爹是个傻逼贱人啊?他在学里也听到过风言风语,但是姑姑们的说法与这些出入太大了,不免产生了希冀与好奇。龚氏总说,谢鹤是个恶人,谢二娘与七娘两个则说他就是将人想得太好,才被人害了。等他追问了,龚氏只让他记着,不许跟府里唱反调,姑姑们就变得闭口不言了。

  谢麟道:“你父亲就是个寻常人,一步错,步步错而已。”真实的想法是,谢鹤就是个傻逼,不解释。

  “可……”

  谢麟道:“他们的眼睛,看错地方了。谢家才多大一点?难道我是靠在府里内斗做到安抚使的?那可真是笑话了。我常说,做人,格局要大。你呢,这几天就在府里,学里也不要去了,捧高踩低的人哪里都有,将事情想明白了,我给你安排读书。去读读战国策,找出邹忌讽齐王纳谏那一段来看看吧。”

  谢麟可不是圣母,不过谢保越来越大了,总要有个安排。他自己又要做皇子老师,不出意外就是太子老师,可得将事情做得圆滑些才好。再者,龚氏这些年也是识趣,谢保的威胁又不大,他不介绍抽点空点拨一下谢保,若是可教呢,那就留着,谢源的孙子、谢鹤的儿子,对自己俯首贴耳,也挺有趣的。真不可教,他也不会手软。想来,父亲谢渊的在天之灵也乐于见到他这样的选择吧。

  谢保不知道他这些内心活动,只听说过他“心机深、有城府”又或者是“天资高、聪慧”,总之,这是一个聪明人,他是猜不透的。不过这位堂叔说得也有道理,将各人的话总结一下,反正现在能得出的结论是——谢保他爹谢鹤,是真的不够聪明,人品也不见得好。

  回到自家院落里,谢保便被龚氏拉到了房里,紧张地问:“怎么样?你二叔说了什么?”

  谢保张张口,很想问龚氏当年故事,说出来的却是:“二叔考了我功课,说过些日子给我安排读书的事儿。”

  龚氏放下心来,双手合什:“阿弥陀佛,我就说,他们那样做大事的人,怎么会与我们计较这些?”

  谢保难得灵光一闪,是厚,二叔幼有贤名,自己的爹那是真的不聪明,有什么值得二叔去针对的?如此一想,谁是谁非也就……谢保叹了口气,忽然生出一股惧意来,不敢再寻求真相了。恐怕真相会让他承受不住。

  龚氏已经说了:“那就好好地读书,甭想那些有的没有的。你有出息了,就顶对得起你那个爹了。”

  一旦龚氏口里出现“你那个爹”这四个字,就代表她动怒了,谢保老实地闭了嘴。

  另一厢,谢麟忽悠完了侄子,先看了儿女是否就寝,再回上房歇息。一面除外衣,一面就将见谢保的事情说了。

  程素素道:“既是府里的事,你又闲着,想管就管呗。”

  “我知道你不喜欢鸡毛蒜皮,我也不喜欢,不过有时候还是要打交道的,权当做游戏了。”这样的事情对谢麟来说,也就是个没什么意思的小游戏。

  程素素道:“你可真是闲了,我就没你这样的耐性。”

  “哎,事情是不禁念叨的,当心哦,琐碎的事情要来烦你了。”

  程素素的回答是翻了一个白眼。

  然后报应就来了!

  第二日上,二房出家的两个女儿联袂而来。二娘与七娘两个对长房是颇有些敌意的,因为出嫁之后尝到厉害,知道不能跟娘家撕破脸,倒也克制,哪怕在侄子谢保面前不小心露出点对长房的敌意,察觉之后也自己就收敛了。不嫁出去不知道,嫁出去了才知道娘家有时候是真的很重要。

  比如现在,七娘就能在林老夫人面前哭着诉委屈:“贼配军!看上个犯官家的小妖精!”要求娘家人给她做主。

  林老夫人可不爱听这个:“你这话哪像是读书人家的姑娘说的?”

  “我只是说这几句话罢了,还没正经打死小妖精呢!”

  彼时程素素正带着儿女在老夫人面前说笑呢,孩子们这两天都不用读书,连着他们的堂亲们一道,都在老夫人那里欢快的玩耍。正高兴的时候,遇到了这事儿,米氏已经使眼色让儿媳妇带着孩子离开了。

  程素素留下了儿女,年纪都不小了,也该长长见识了。只是她没有想到,自己还有得给谢七娘出头的一天。

  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什么的,最讨厌了!

  程素素的目光落在了谢秀的身上。真让七娘把“小妖精”打死了,这就算是丑闻了吧?她是无所谓,整个谢家恐怕都不会开心,既不开心七娘不会办事,也不开心亲家这么不给面子。

  她知道谢七娘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夫妇两个的感情本来就不算深厚,婚后数载,儿子也得了一个,丈夫开始纳妾。谢七娘本是不在意的,可惜那位仁兄忽然像是找到了真爱,真爱乃是一位犯官之女,犯官是犯的贪污罪,贪得太多,事迹恶劣,手伸到赈灾的款子上了,酿成了大祸。本人是砍了,家眷流放的流放、发卖的发卖。其中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女儿,几经辗转落七娘丈夫的眼里了。

  这也没什么,犯官之女,还想翻天。不想这傻丈夫还挺敬重这落难的娇娘,甚至想给便宜岳父翻案,这就不能忍了!她翻了案,不是犯官女儿了,那我算什么?我的儿子又算什么?

  谢七娘在婆家闹了一场,公婆真情假意都表示站在她这一边,可又不会真的把亲生儿子打死。最后谢七娘还是要在丈夫手下讨生活,她将这美妾骂一顿,美妾立时病了,丈夫就能将她禁足在房里,说她善妒。

  林老夫人听谢七娘这么哭诉,当场就恼了:“这家人好不晓事!犯官的家眷,如何能够收留?!!!”

  程素素一听就知道,这事儿非得接不可了。

  林老夫人眼睛看着谢绍,道:“可记着了,这样出身的女子,最不可收留。背后都是麻烦!她想不想她家里人翻案呢?要翻案就得与定案的人结下仇家,这是要连累家门的。”

  得,看在您老不是说“竟然不将谢家放在眼里”要给人家一个教训的份上,我真得管了。

  家长里短什么的,最讨厌了!

  大家族什么的,最讨厌了!

第236章 成人之美

  七娘的委屈大了。

  父母过世的时候她才多大?大哥去世的时候她才多大?为了自己的归宿担心, 为着没了父亲的侄子操心。出嫁了,嫁的丈夫品秩不高、相貌不够英俊, 她也忍了。从来没有因为这些不如意而使泼,叫人说“谢家的女儿如何如何”,为了维护娘家的名声, 她可忍了不少委屈。

  现如今遇到忍不得的事情了,他们得给她做主!

  林老夫人说出指责她丈夫的话, 七娘心头一松,却依然不肯就此撂了过去,她得听到老夫人一句准话才行。老夫人老早就说了, 这个府里她不肯再管事了, 都交给别人了。二房的人缘儿, 七娘心里明白, 指望旁人全心全意给她出这口恶气、为她谋划,是不可能的。只有当老夫人明确发了话,这事儿才算定下了, 她也才能在婆家再次挺直腰杆子做人。

  是以七娘扑到老夫人脚下,哀哀哭泣:“阿婆救救我吧, 我家那个鬼迷了心窍, 这眼看就要招灾惹祸了呀!”

  林老夫人皱皱眉, 老人家总容易回想起当年的事情来,常觉得谢源夫妇后来变成那个样子,她也有教养不周的责任,对孙子孙女们也就多一点怜惜。但是七娘这个事娘家人又不大好插手, 主母的地位没有被动摇,嫡出的儿子也好几岁了,就为丈夫看上个妾,就要打上门去?国法里也没这一条呀。

  如果觉得醉卧美人膝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我想吃肉小说全集醉卧美人膝奸臣之女/大家认为爹太抢戏非主流清穿诗酒趁年华,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