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我想吃肉作品穿越生存记录贴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当然,某个宗教坚称,这是他们教主姚鬼母点化的结果,什么“与帝语,半日而出,转而悟道”之类的。
事实上,皇帝也“悟道”了,只是悟的跟宗教人士认为的不大一样。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谈话内容。
皇帝先开的口,说话前先叹一回气:“先生知道了吧?”
姚妮:“哎?”
皇帝深吸一口气:“我原想着,江湖人,也是朕之子民,若能引其向善,也是功德一件,”见姚妮点头,皇帝继续说了下去,“凡做事,总不能想着一蹴而就,想要慢慢地来。不想安排出了纰漏,让御史给知道了,这…还把先生给牵扯进来啦。”
姚妮勉强笑一笑:“御史?只有御史吗?”
皇帝的笑容也变得勉强了起来:“就知道瞒不过先生的,是不止御史,是以…我也有些头疼呢,一个两个的还好,就怕反对的人多了,怕要难办。”
姚妮道:“眼下还不至于呢,不管是什么事儿,开头的时候,势头总是小的,赚钱是这样,做事也是这样哩。”
皇帝心头一跳:“出海也是?”
姚妮点点头:“对啊。朝廷官面儿上的事儿,陛下比我门儿清,这世上有多少番邦?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却不知四海之外,还有四海。”
皇帝的脸可耻地红了兴奋的,咽了两口唾沫,又问姚妮:“先生是说,现在这事儿,不打紧?”
姚妮道:“只要您扛住了,就不打紧。扛不住也不打紧,横竖兼并的恶果呢,想显出来,怎么着也得个几十年开外只要不再出个天灾、闹什么灾异的,您是看不到的。”
皇帝的下巴一紧,那就是说,他死后可能是洪水滔天了?皇帝越想越觉得不安,又迁怒到了“守旧势力”上面来:“不知体恤朕躬,不着眼大局。”之类的。
他其实是想左了,这些“守旧势力”并不是全然反对下海淘金,乃是面子上抹不开。如果是他们自己得了的门路,那自然是没有问题的,现在是被一群体制外的黑社会捷足先登了,你说恼不恼?我得不到,也不想让你占了便宜。把你搞臭了,我再另想办法把你的生意接过来。往深了说,还是利益分配问题。可皇帝不这么想,一个国家,当皇帝的只要胸怀宽广一点,就不会觉得臣子是威胁,可这也有个前提亲,别过份了。这一边儿搞兼并,一边儿不让皇帝另寻出路,这个就比较危险了。
更危险的是姚老师,姚老师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好孩子,功课还是很能看的,犹记得小时候学过的一篇古文现在或许已经被删除,又或者放到课外读物里面了说的是火烧赤壁,鲁肃劝孙权:你的手下为毛说投降好呢?因为投降了曹操,他们还是做官,只不过换个老板,但是职位不变、薪水照开,隔三岔五还能有点福利。可你不行啊,你一投降,你就完蛋了有木有?
现在皇帝这事儿也是一样的,大家都兼并,完了官逼民反了,有些人还能以其比较高的文化素养与政治经验投靠新主子,亲,你呢?
皇帝的脸色这才是真正的变了!是的,他的大臣们可以挖国家墙角,到时候逆贼兴起了,他们大不了损失一部分财产以求活,命好的投资一个潜力股,依旧是开国功臣,或者干脆自己借着农民起义的东风,等逆贼干掉了皇帝一家,自己再说为皇帝报仇啥的,顺理成章打天下做皇帝。
皇帝一家呢?好一点,当个政治花瓶这样的花瓶有一两只就足够了,差一点全家玩完有木有?
皇帝郑重地起身,对姚妮一揖:“荣谢过先生指点。”
姚妮没听明白,后面几个字她懂,可前面呢?皇帝姓姬,名荣,这是自称,是对姚妮很高的礼遇了。不过,皇帝的行为她看懂的,连忙捧着个肚子要站起来扶皇帝。皇帝也就势站起身来,十分真诚地看着姚妮:“不是先生,没人跟我说得这么明白啊。”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老子上课的时候老师就是说得这么明白好吗?不知道老子双q欠费,想不出委婉的说法吗?对了,看贴的小同学们,上课要好好听讲知道不?正常向的课外读物多看一点,明白不?有好处的!不定什么时候就用上了哎~】
皇帝的话,范姜柏听懂了,金罗也听懂了,两人交换了一个眼色,心说,得,这下彻底上了皇帝的贼船了。然而两人并没有过多的担心,这主要是因为此地环境与从不同,它有一个强大的黑社会势力。姚妮这样的,弄不好可以铺盖一卷,直接当黑社会去。她跟黑社会又有联系,都不用交投名状的。
金罗暗暗盘算着,要如何把今日的消息给放出去,并且把消息给加工润色一下,重点在突出姚妮为江湖人士争取福利上面。同时,要把勋贵的恶形恶状加大渲染才好。同时,还得防着皇帝反水啥的,艾玛,本来是来学画的,怎么越学离专业越远了啊?
姚妮已经跟皇帝来客套话了:“吃饭了吗?要不要再吃一点?”
皇帝心说,平常先生不留饭的啊,上一回吃猪皮冻,是,我是跟老先生们相谈甚欢,得到仕林的好评,还顺手填了一个刑部尚书。这一回,先生,你要干啥?
先生请他吃螃蟹。食蟹要到金秋八月,桂花飘香的时候才好,一面赏菊,一面食蟹,蟹黄填满了整个壳子,白玉般的蟹肉既鲜香又饱满,那才好吃呢!这会儿,亲,这会儿新蟹还没长成大个儿,老蟹子不知道还活没活,这就吃蟹?
皇帝与姚妮商议道:“您有身子,蟹性大寒,恐不相宜。”
姚妮笑着一摇头:“我又没说我要吃!”
然后就把皇帝带去了厨房,里面有这两天凑来的半桶螃蟹,拿过来给皇帝看。皇帝看了半天,不大明白,就看着半桶螃蟹胡乱动,还带着悉悉索索的声音,听起来超烦的。
姚妮一指桶:“您看见了吗?看两刻钟,哪只爬出来了,咱今天就不吃它了。怪不容易的,爬两步,叫底下那没爬出来的又给拽下去了。能爬出来,真是老天爷都给他面子。”
皇帝若有所思
第139章高瞻远瞩姚仙师
138楼:【楼主跟皇帝谈完了,也不知道皇帝有没有明白楼主的意图,反正他就一副“朕明白了”的表情走了,螃蟹也没吃。据说…这时节的螃蟹吃了不好,“不当时,不食”是他家吃饭的规矩。于是,螃蟹们又被放生了。
哦,楼主的危机暂时时解除了。因为,金罗这货开始活动了,然后这一段时间以来,据说楼主“颇得仕林之望”,老先生们认为,楼主有想法有利于感化黑社会,认为楼主是个好人。然后,也不知道怎么搞的,就有许多奇奇怪怪的人也跑来听楼主的课。好像似乎…有些长公主的亲戚、驸马的朋友、小将军的同僚…之类的。
以及,楼主隔三岔五地收到黑社会人士来表忠心,真是够了!
楼主决定,既然没有生命危险了,就必须把跑歪了的剧情给扯回来,扯不到武侠风上,也要扯成篇种田文。楼主决定,做个望远镜啥的来试试。神马?你说什么焦点啥的…那就来个放大镜先。楼主从来都相信古人智慧的,本地匠人必须比楼主懂得更多!给他们一点提示,绝逼比楼主强!tocontinued…】
皇帝看了半晌,脸上显出便秘的神色来,很是忧郁地望向姚妮:“先生的意思,我明白了。”
姚妮心说,我啥意思,你又明白啥了啊?自从老子穿越以来,就有许多人都觉得明白了老子的意思,最后脑补出来的结果全都跟脱肛的野马似的,都不知道奔到哪里去了呢!所以,姚妮说:“我也没有什么意思,太复杂了的事情我想不来,不过您听过一个纳谏的故事吗?”
皇帝打叠起了精神,问姚妮:“什么样的故事?”他心里还有点小怕,犹记得他爹就是被“讲故事”然后讲成个神经病的。
姚妮道:“从前,有个人叫邹忌,生得十分好看…”没错,就是中学课本里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所以啊,大家都有求于王,为的是什么呢?施展自己的报复,可王只有一个,那就只好,呵呵呵呵…”
皇帝把一颗心放回了肚子里,心说,这就是我想的啊!只是还有一样可恼的,那就是朝廷大臣真的跟螃蟹似的,见不得旁人上前。
所谓“屁股决定脑袋”,这话真是一点也不错。一个的立场,就决定了他的基本行为。做为一个皇帝,只要智商不是过于低下,他就该明白“四海之内,莫不有求于王”。哪怕皇帝都希望大家对他真心,还是明白,很多人的很多行为,不止是为了他好,他们也是为了施展自己的抱负。眼前这半桶螃蟹,真是道尽了幕后的种种。
皇帝看着桶里的螃蟹是那么地奋勇争先,却每每被其他的螃蟹又给拽了下来,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当然啦,他也知道,眼前这位姚先生也不是没有坑过他,比如那天送猪皮冻来吃的那位大叔,就正好是女婿差点被前刑部尚书给抢了,可巧就让他给遇上了。只不过这点事情还在他的容忍范围之内,除此而外,倒是不见姚先生算计他什么。以皇帝这个人精儿来看,姚先生的智商,除了上课、当滥好人,也就是叫个猪皮冻外卖的水准了。所以他很看得开。
眼前这个螃蟹…还真是直白啊!
又听姚妮说:“各有打算真没什么要紧的,人呐,都得活在人群里,哪怕是隐居的人,他穿的衣裳、吃的粮食、乃至于住的屋子等等等等,都不是他自己首创的不是?还是前人智慧。真有一条路,叫大家都好,就算有了私心,又有什么关系呢?怕只怕不给旁人活路,这才是真的独夫,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就很不好了。这样的人,顺心日子过久了,就以为自己是标准了,今天能排斥他人,明天便不知道要做什么了呢”
皇帝心头一跳,暗想,这是实在话,点点头,口里却说:“真是饿了,只是螃蟹性寒,此时不宜吃,先生这里可有肥鸡?想喝鸡汤了。”
金罗忍不住笑了,这皇帝真有趣,师傅拿螃蟹喻大臣,他就把自己当成公鸡,那大臣是什么?母鸡吗?金罗被自己的脑补给笑坏了。皇帝一抬眼就看到了金罗,这货真个是靥如花,皇帝一看他那张脸,原本略有不快的,脾气就瞬间消失了…
家里的孕妇,肥鸡是必须有的,大肘子也是必须有的,闵行又有一个建议:怕变笨就多吃核桃,补脑子,此外又有种种家常菜,固然不如宫中菜肴精致,却是别有一番风味。
皇帝虽然被螃蟹弄得不大开心,却又以有些感悟,颇有收获,吃得也很香。吃完了一抹嘴,认真跟姚妮道别:“若有不明白的地方,恐怕还要请教先生。”
姚妮:“…咳咳,我也懂得不很多,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而已。在这些事情上头,你是必比我强得多的呢。”
皇帝得此肯定,大为振奋。
却说皇帝回宫之后,又遇上了御史劝谏,认为他总这样跑出去玩儿,一来是不完全,二来跟个来历不明的女人混一块儿容易受不好的思想的污染。
皇帝也不含糊,直接把“同窗”数位老先生给宣到宫里来,让老先生们与御史进行辩论。据长公主特意带上儿子过来复述的情况来看,皇帝这回是动了真格的了。长公主特别开心:“该,叫他们再作!”
长公主这么快意,可不全是为了给仙师助威。她的丈夫郑老将军也是受害者,郑家人丁不算特别旺,但是架不住代有才人出,就这样,还要受人辖制。
如果是个比他水平更高,又或者是品德更好的人挑剔也就罢了,坑爹的是,每逢郑老将军出征,就特么有几个矬人出来叽歪,轮到郑琳了,也是这样。不但自己要拼命,还得捎带着一些地头蛇的蠢亲戚,分点功劳给他们,不然就又有说不清的麻烦。所以,不管是丈夫还是儿子,只要他们领兵出去拼命了,长公主就得在京里为他们周旋。长年积月的,这哪受得了啊?
难得的是当初的勋贵之后吧,多半是有军功的,现在却是拿不动枪、骑不了快马,却又摆出一副“咱是贵族”的死样子来。哪怕是有些人家看郑家兴旺,有奉承之间,面上还是要把架子拿起来的。至于暗地里,也不是没有人使过绊子。京城就这么大的地方,朝廷就这么多的官儿,竞争也是比较激烈的。长公主家不是没吃过亏。
皇帝打伴山居转了一圈儿,回去就搞了御史,长公主是相当快意的。她家也算是有一点“新兴集团”色彩的,只是这色彩并不如何浓。但是,与那些个“满身老朽的气味”(郑琳语)的家伙比起来,那是相当的新鲜的。哪怕不是新兴势力,也是开明集团的。
姚妮听了也是一笑,又把金罗之前教她的话给说了出来:“本来就是闲着教几个学生,混口饭吃,哪知道惹下这些大的事情来了呢?”
然后金罗就开始补充了,正色地“劝谏”他的师傅:“师傅心中风光霁月,却也须防着小人呢。若是有人拿师傅做引子,只怕…咱们这些人,都要有干系呢。便是殿下,恐也要得一个‘糊涂’,便是圣上,也要被说‘失察’,一旦有了这样的考评,呵呵,以后两位说什么,都要打个折扣,都不大顶用啦。”
长公主将袖子一卷:“我会怕了他们?哼!我看他们的好日子到头了,”压低了声音,问姚妮,“说真格的,出海淘金,真有大利?”
姚妮一抿嘴儿:“反正,他们给我的谢师礼是真金白银的。”
长公主叹道:“要真是这样,那可就好啦!朝廷正缺着钱呢。”但凡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之初,是缺钱的,后来休养生息,钱多了,就有了花项,过不百来年,那就又要缺钱,一直缺到灭亡。现在的朝廷也遇到了这样的难题。长公主说这个,却不只是为了朝廷担心,她自己,也想掺一脚。
姚妮眨眨眼:“朝廷收税就行了,只是别竭泽而渔,那就好。至于出海,风险也高,我是没这个心的。您要想…呃,倒也可入一股…”
她就顺便做了个中人,把长公主介绍给了南宫乾。南宫乾同学,跟他表弟朱轮躲灾去了海外,刚一回来,就收到了老师的召唤,如今正在伴山居住着呢。得了长公主这一大靠山,还真是喜从天降,再不敢说他老师是个蠢货了。
让姚妮想不到的是,自打皇帝召了老先生们抽了御史等人之后,她的名声也跟着响亮了起来。却是因为廷辩,辩来辩去的,就辩到了兼并的问题上。在这个问题上,御史必须坚持着抑兼并,老先生们却经姚妮这货忽悠,把视线转移到了其他方面,明显的是技高一筹。
到了最后,既提出了不抑兼并又能不让人造反的想法,真是…太合大家胃口了有木有?!谁不想万代长存呐?一遇上个农民起义,就全泡汤了有木有?与姚妮忽悠皇帝时说的情况有所出入的是,农民起义这件事情,皇帝怕,地主们里的绝大多数,也是不愿意见到的。但是,让他们不“兼并”,还不如杀了他们算了!可每每这么一群搞兼并的货,还要在那儿人五人六地讨论抑兼并,特么痛苦死了有木有?哪怕有一二清正廉洁之辈,可旁听的绝大多数都是搞兼并的主儿啊!
如今听着原先主张“抑兼并”(不抑不行)的老先生们话锋一转,开始不提抑兼并了,反倒说起了另辟他途:“抑兼并,为的不过是与失土之民寻一生计,勿使为乱而已。”都觉得真是颇有道理啊颇有道理。
另一方面,金罗也活动了起来,主要工作自然是做宣传,并不是说他先生如何灵验,却说他师傅襟怀坦荡,从容大气之类。此举甚得皇帝之欢心。作为一个年轻的皇帝,哪怕是个傀儡,也有梦想着翻身的一天。然而他头上压着他爹的老臣,还有些他二哥留下来的隐患,又承立朝百余年的弊病,日子过得委实有点艰难。他不蠢,想控制局势也不是不可能,只是他的抱负不止于此。
想要说得算,一是熬,熬得大家都滚蛋了,就轮到他说话了,这个熬,不止是熬年头,还有熬手段,弄得大家都怕了,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老年君主可以不按规章办事的原因。二就得另寻他途,比如有什么功绩、有什么灵异。皇帝想的,就是借着仙师的名头,再有收拢江湖人为己用,形成自己的势力。所以皇帝也对姚妮赞不绝口。
他一面神化着姚妮,一面也神化着自己。整件事情,妙就妙在她是个女的!她自己做不了什么,她丈夫…她丈夫是个气管炎。多好用的招牌啊!还不怕反水。而且皇帝比较信姚妮那一套,自然要把双方捆得结实一点。
姚妮在仕林又有了声望,又得皇帝推崇,旁听生越来越多,哪怕她现在一个月只讲两次课,仍然是听者如潮。
姚妮虽然觉得听课的人多了一点,略觉不对劲,金罗把她给糊弄过去了:“估摸是老先生们给您印的语录有许多人看了都觉得好。”
姚妮果断地接受了他的解释,那是《老子》啊!大智慧的结晶,虽然她是背书的,也再三说了这不是她的原创,却遮不住作品本身的光彩。识货的人自然是相当推崇的,哪怕理念不合,也必须得承认,这是相当有水平的一部作品。所以姚妮也红着脸点了点头,可惜她现在还在讲马哲,偶尔还要掺一点政经,真是相当地苦逼。
一个不小心,还要讲一讲“本土化”啥的,往往一次公开课讲的内容,不止旁听生们要回去悟上半个月,连自己的“亲传弟子”们,也要在接下来的好几天里认真发问。这发问的主要是金罗,香附和叶铭就起到一个背书的作用。其他如南宫乾等人,也许其旁听,只是都没有金罗这样的悟性了。不过现在他们倒不敢小瞧了姚妮,把她说的这些话当是没用的大道理。
同时,南宫乾在姚妮老师的帮助下跟长公主接上了头的消息飞快地传回了南宫家,把他爹惊得欢喜得说不出话来了!不止是长公主的招牌,还有长公主的老公和儿子,那是真·实权派好吗?就算是朱盟主,想跟郑琳见一面,那也是千难万难除非他半夜翻墙又或者拦路打劫。好在南宫乾和朱盟主是亲上做亲的儿女亲家,一家得了好处,另一家少不得也跟着沾了些光彩。
两人一商议,火速派朱轮到了京城,跟过来蹭听了!朱轮同学吃过苦,看起来沉稳了许多,过来拜见姚先生的时候也是斯斯文文的,恭敬得像是在供祖宗!深深一地揖到底(没跪,头不是胡乱磕的,磕错了还要招人厌呢):“晚辈奉家父之命,前来拜见先生,恭祝先生福寿安康。”送来的礼物里还包括了大量的药材,想是因为姚妮怀孕的缘故。
不但是姚妮,连范姜柏都有一把宝剑当礼物,范姜爹与范姜娘那里是绸缎等物,老爷子也没被拉下。姚妮也不好赶人,就留他旁听完了再吃个饭南宫乾还在一边呢,不好当面赶他表哥。吃完了饭,他表兄弟两个又叙旧,一拖拖到晚上,朱轮就留在南宫乾房里住了一晚。
第二天,叶铭就神神秘秘地过来了:“师傅,您知道吗?朱轮他们家都给您供长生牌位啦,说您特别灵!”
香附直觉得要不好,连忙拉了拉叶铭的衣角。叶铭身为一位资深脑残粉,在夸偶像的时候,只有偶像本尊能够打断她,她果断忽略了香附。反而凑上去跟姚妮说了更多:“真的哎,自从遇到了您,大家日子都好过了不少哩。天一宫本来都快要完了,这不,不但起死回生,还更上一层楼了呢。”
姚妮开始头疼了,她不介意传播新思想,却不想被人当成神棍,这不合她的三观。可要怎么才能打破这样的流言呢?姚妮陷入了沉思。叶铭说着说着,见姚妮皱起了眉头,才慢慢收了声儿,有点担心有点“怯怯地”看向了姚妮:“师傅,我哪里说错了么?我知道您不喜欢张扬,我不出去乱说,就搁咱家里说。”
姚妮含糊着点点头:“我想个事儿…”
她想的是,科学从来都是破除迷信的良方!她决定了,她要传播科学!嗯,然后顺便赚点奶粉钱。
虽然是个数死早,但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好吗?她就想起了穿越者常做、她之前也想过但是又放下来的技术透镜。这么一想,她的学生里,旁听生有许多胡须花白的人,眼睛自然也不大好,呵呵…从这种实用的技术开始,科学的传播才会被更广泛地接受!
弄出凹凸镜来,还能做望远镜呢。当然,作为一个看过许多小说的宅,她倒是知道望远镜或许会有非议,决定先做眼镜!
啥,你说技术?亲,这真的不成问题,记得初中物理课本有云:古罗马的工匠用绿宝石为皇帝磨了个透镜,给这位死了都要娱乐的皇帝用来看角斗表演。
第140章刺客你们哭泣吧
139楼:【楼主认为自己的主意很好、点子很正,如果大家都信科学了,自然就不会信楼主了,对吧?这样楼主就可以解脱了啊,也不是什么仙师,也不是什么鬼母,多好!可是楼主万万没想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是孙猴子翻跟斗翻到死都没办法翻完的。想要消除影响,真是任重而道远。尤其…在你有一群拼命扯后腿的熊孩子队友的时候。
香附和叶铭对楼主的盲目信任,楼主是知道的,金罗的宣传工作,楼主得落坑里再也爬不出来的时候才知道!坑爹啊!#我就知道遇到后妈了#楼主本来以为,以两个小姑娘的宣传,别人是不会怎么放到心上的。至于长公主这些人,不过是凑个热闹罢了,皇帝和老先生们应该是被楼主拿《道德经》砸懵的。加上楼主还揣着包子,精力有限,就没太管这事儿。以至于忽略了金罗这个坑爹货!
当时楼主还得意来着,特意画了图给作坊里的老工匠,让他们照着做啥的。真是要由衷地感谢亲妈,她老人家为楼主报了绘画班,还要感谢后妈,她居然只是让楼主做了个乐盲而不是让楼主连画画都学不会。现在想想,楼主当时真是太甜了!就知道抱着放大镜,搁那儿傻乐了!还有点得意地收接收了部分人的崇拜目光。md!果然砍头前都要给顿好的吃!
接!下!来!楼主就遇到刺客了。然后大家就都知道了楼主家的女人比男人凶残一万倍,捂脸。那啥,当时楼主的表现比较丢脸,一切都是听大家后来说的。tocontinued…】
用科学来破除迷信,这个想法是相当不错的,只是姚妮想到这个的时候却忘了一条,哪怕是她穿越来的时候,二十一世纪的科技不说有多么强大彪悍,至少自然科学这一块是比较不错的,世界各地还不是布满了各种教徒?欧美发达国家好信个上帝啥的,搞不好搞基因科学的人里就有某教的教徒。阿三国的it业做得不错,那里的宗教的种姓制度不要太顽固好吗?“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就更不要说了,信啥的都有。是因为科技不发达吗?
当然,这个时候揣了包子的姚老师选择性地遗忘了上述情况,做着“老子马上就要解放啦”的美梦!唉唉,人艰不拆,还是让她再梦一会儿吧。
这个时节,她就是个大熊猫,不说范姜家的几代单传,熟人们也都很关注她的健康。她想做啥,那就做啥。由于全家上下唯一一个怀过孕的人是范姜娘,这位同志当年揣包子的时候那叫一个凶残,整天就吃吃吃、打打打,完全不能当成经验,所以对于这个“正常”的孕妇,大家的容忍度是相当高的。再怎么作,也作不过怀着孕还想过招吧?
正因如此,当姚妮画了放大镜的图纸出来,让范姜柏找人打听着哪家能做的时候,范姜柏是二话没说就跑去自家铺子里找老师傅开工去了。由于镜子的销路很好,范姜家很快就把玻璃铺子给弄了一间来,现在规模已经不小了,手艺好的老师傅也有好几个,不止是做平板玻璃啥的,还捎带着搞点玻璃艺术品,比如雕塑啥的。这时节的匠人,那手艺真不是盖的,没有什么生产机器,只靠经验与手工,吹出来的玻璃制品让姚妮都惊讶本地偶尔用玻璃来代替珠宝等做饰品,经验相当丰富的说。
不几天,老师傅们不住做出了不同大小、度数的眼镜片儿,还镶了好几把放大镜。有了凸透镜,凹透镜自然也没有放下。范姜柏抱着一大匣子的玻璃片儿回来,往书房里一放,姚妮真是吓了一大跳:“怎么这么快?”
范姜柏一抹脸:“他们是老匠人啦,就头两个费了些事,后来摸着门路了,比做平板的玻璃还省劲呢,”说着还好奇地拿了一个放大镜对着本书来回地比划,一时近一时远的,仿佛拿到了个新奇的玩具,“这个可真好,以后你画画儿,可以用它来鉴别呢。”
姚妮噗哧一笑:“也是,它用处可大着呢!哎,忘了问你,阿公的眼睛可还好?有没有什么离着近了反而看不清楚,离得远了倒能看得清楚的?”
范姜柏停了手:“你说的是常来听讲的几位老先生吧?阿公常年习武,耳聪目明,不用这个。”
“哦,那倒不用我多操心了,等我再带张图,你找人做个眼镜儿,这个更实用哩。”
在赚钱的新鲜事物上,范姜柏还是很相信老婆的:“好!”正想搂着老婆邀一邀功,再跟老婆的肚子聊两句,又听姚妮道:“你别不信,等下回再开课了,我找个人试着你就知道了。还有啊,这个放大镜用处可多了呢,还能生火呢。哎~金罗想研究人体构造,也是用得上的!嗯嗯,义父那里要断案,说不定还能用得上这个呢,一些细小的痕迹,人眼平常看不到,搁放大镜底下,兴许就能看出些端倪来。”
范姜柏把镜片儿一收,匣子一关,手一伸,就把媳妇儿捞怀里了:“那我呢?跑这来回趟儿,都说他们了,我有什么赏没有?”
如果觉得穿越生存记录贴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我想吃肉小说全集:穿越生存记录贴, 醉卧美人膝, 奸臣之女/大家认为爹太抢戏, 非主流清穿, 诗酒趁年华,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