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我想吃肉作品于归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哪怕咱们家也长满了荒草,住进了野鸭,我也不会因为伤感就放弃自己该做的事情。”
女杼伤感地笑了:“万一,我是说万一,遇到以前的人,如果他们也长满了荒草,千万小心,不要再将他们当作没有长草时候的样子了。”
卫希夷顿了一下才明白女杼的意思——人,是会变的。
“什么人都会变,”女杼对庚说,“记得提醒她,不管什么人!”
庚心道,难道说的是南君之女?她变不变都一样,我才不会让我君吃亏。卫希夷因先前的功劳,受了伯任之封,庚光明正大地称其为君了。郑重地道:“夫人放心,我性阴沉多疑。”
女杼笑道:“不轻信是好事。一旦让你相信,你就会对人很好,我看得很明白了。这不是阴沉多疑,是慎重。希夷,做人要慎重。”
“是。”卫希夷领了庭训,便去逗卫应。
卫应不开心了,难得说了很长的句子:“说好了,等长大了就南下。你长大了,就走了,我还没长大呢!骗子!”
好长的句子,卫希夷被噎得惨。她脸皮也厚,非常蛮横地道:“我又不是不回来了!以后要你做的事儿还多着呢!你好好长,长结实一点,别用你的时候用不上!”
卫应瞪大了眼睛,仿佛在说“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卫希夷摸摸鼻子,柔声劝他:“南边还不知道什么样子呢,我先去探探路,成不?”
卫应狐疑地看着她,卫希夷道:“那么远呢,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形,对不对?我才五百人,能干什么大事儿?都要慢慢儿来。”
卫应沉闷地道:“说什么随便你,反正我现在也帮不上忙。”
卫希夷尴尬了…难得的很尴尬,她很明白卫应的感受,帮不上忙的感受。
庚突然说:“您应该相信自己的姐姐。”
卫应伸出一根手指:“我只剩一个姐姐了,就一个了。”他强调。
卫希夷低低地应了一声,转身便走。卫应在背后说:“我会把鹅养好的。”
卫希夷脚下一顿,头也不回地说:“知道了!”
再返天邑,身份不一样了,心情也不一样了。
庚满心欢喜,离开中山国、离开熟悉的人,固有别情,却不能让庚的心情变糟糕,只要和卫希夷在一起,少点人打扰,也挺好的。一路上,她的思绪转得飞快。这几年,卫希夷总要抽空对她讲些知识,知晓她会偷学风昊也不禁她旁听,默许了她的存在。她天生对许多事情十分敏锐,是以未到天邑,便为卫希夷筹划了起来。
哪怕知道卫希夷一点儿也没少学,她还是忍不住操心。与祁叔的友好是必然的,如果公子先——现在应该称为唐公了——如果唐公也在天邑,也必须与唐公那里也要打点好。唐公不在天邑的可能性更大些,则要尽量不与陈后起冲突。姜节作为卜官,又是风昊的学生,此人可以依靠。天邑还有一些人,是给好处便能收买的…
卫希夷自己也有些想法,大致与庚也差不多。两人嘀咕一阵儿,又与任徵商议,任徵心中所想也是差不多,他不知道卫希夷与太叔玉的真实关系,却知道他们关系很好,有过命的交情,药氏也经卫希夷的关系,帮过祁叔玉治好了腿。
这就够了。
又打了胜仗扩大了地盘儿,又得了实惠,斡旋之事也是“朝中有人”,一行人说说笑笑,十分轻松。任徵心情还沉重些,知道卫希夷不怕事儿,也担心她一个姑娘家奔波征战不是?好在伯任厚道,五百人是由卫希夷亲选的,都是数年来与她相处的极好的勇士。只要是在军中,只要卫希夷选中,哪怕是伯任的亲卫,也可以带走。
但愿这一次也是顺顺利利的。任徵心中祝祷不已。他一直觉得卫希夷命很好,运气也好,流亡还能被风昊收做徒弟,哥哥死了却换了太叔玉青眼有加。直到最近才发现,她却是自幼年起便饱经离丧的。
【愿君如意。】
卫希夷浑然不觉多了一个祝福她的人,兀自与庚说说笑笑:“我才不怕天邑那些人呢,哼,就是王的侄女,她对你很坏,对太叔也不好,要是有机会,我亲自打她一顿。”
庚哭笑不得:“这些都是细枝末节,不要私怨而误事,不值得。说起来,我干干净净站在她的面前,就够她受的了。想让她不开心,就对我再好一点。”
“嗯!”大力的点头,卫希夷笑得灿烂极了。笑完了,又开始唱起了歌儿,不是中山的歌谣,也与天邑迥异,用一种奇异又似古老的语言,很容易让人想起昏暗的山洞快要灭掉的篝火。庚常听她唱起,据说也不是蛮人的歌谣,是袭自屠维的血脉的声音。庚却觉得这样很好听。
往天邑花费了比数年前去投奔“荒山隐士大师兄”更长的时间,此时已到夏末,路却很难走。过分雨丰沛的雨水将道路泡得泥泞不堪,卫希夷正借此练兵,使他们熟悉潮湿气候下的行军。她出身蛮人,对这样的气候十分熟悉,自有一套办法教给兵士们,也借此机会再次筛选军士。
有没有尝过连绵阴雨苦头,息了雄心的,她也不想强带走。有愿意走,然而身体不能适应的,也没必要跟着去未建功劳先因潮湿瘴气送了命。一路观察,卫希夷对自己挑选的眼光还是很满意的,五百人里,不过被她心里淘汰了十分之一而已,这里面还有因为身体原因被留下的。
已经很好了,卫希夷告诉自己。
又行数日,眼见天邑将至,先派出去的斥侯却领回了一个穿着不同服色的壮年骑士——骑士也是斥侯,衣饰上有卫希夷颇为熟悉的细节,这是唐人。
卫希夷惊讶地问道:“此地归了唐国了吗?唐公还好吗?容师还好吗?任先生好吗?师槐安乐否?”
骑士猛一抬头,呆了好半天,才说:“好好好,都好。”可是,您是谁呀?
旷野大路上,一位衣饰鲜明的少女,明眸皓齿、绿发如云,年纪很轻,却有让人挪不开眼的美丽笑容。在唐国这样的大国里,国都中的淑女也没有一个比她更好看的了。任徵不动声色地挡在了前面,好大一坨的障碍,骑士怏怏地回地神来,犹伸头探脑,想再看一眼。
【你还想眼神儿能拐弯呢吧?】任徵心中暗怒,口上却亲切地问候了骑士辛苦。骑士声音大大的:“为我主分忧,怎么会辛苦呢?”
任徵报上了自己等人的来历,再次询问了骑士为何出现在这里。伯任一战破四国的消息还未传扬开来,外(国)人并不知晓卫希夷在这中间放了多少坏水儿,骑士只是知道“嗐!这就是中山君的妹妹?风师的弟子呀?怪不得,我要是风师,也收这样好看的学生!”
骑士知道的事情并不多,也没有什么不可对人言的,倒豆子一样地倒了出来:“王有令,命附近诸侯往天邑议事。唐公将行,命吾探路。”
咦咦?鸡仔也要来?这算是意外之喜了。于卫希夷,姜先确是一个童年的小伙伴,虽不很熟,印象却还深刻。即将南行,将熟人见一见,亦不失为一桩美事。当即问道:“唐公便在左近吗?”
哎呀哎呀,声音也好听!这音可真正啊!珠玉落地,不过如此。
休要说庚,便是任徵也想抽他两鞭子,让他醒醒!
这一回,骑士回答得很快,声音特别大地道:“还有两日!”
哦哦,那就等不得了,两天,带这许多人荒野里等?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怎么也得到个能落脚的地方不是?
“那便天邑再见啦。上覆唐公,我在天邑等他。”
啥?这就…让我走了?!不不不,您再问点儿别的呗,我知道我们唐公风度翩翩,人都说比他父亲还好,仿佛是传说中的天下第一的美男子祁叔呢!
不好意思,卫希夷是要直接去见“传说中的天下第一的美男子祁叔”的。
又行不数日,便到了天邑。卫希夷也是先派了人去天邑探探路,祁叔玉正在天邑。自从躲到自己的封地,祁叔玉在天邑的时间变少了些,却也不能断了与天邑的联系,如今申王更是有事相召,他也拖家带口地来了——夏伯也来了,夏夫人便携两个儿子,趁机来见一见娘家人。否则以此时之交通,特意省亲,还不知道要等几年呢。
祁叔玉闻说卫希夷也来了,与夏夫人皆是惊喜,当即便要亲自出城去迎。夏夫人要看孩子,嗔恼道:“你接了人便接到家里来,不许在外面耽搁,有什么话,到家里来说,我要早点见到她!”
说完,又看看长子,长子名昌,五、六岁的模样儿,比同龄人长得快一些,一张小脸儿严肃又可爱,夏夫人心里得意得不行,很想显摆一下。却又有些遗憾:这儿子不大爱笑,太严肃了。
祁叔玉笑道:“知道啦。你也是性急,她来了也不能先到咱们家,如今可是使节呢。”
“哎呀哎呀,日子过得真快,她也长大了,不知道得长得多么好了呢。”
“我接了她来,你便能见到啦。”他腿伤已愈,行动起来更是迅捷,不两日,便遇到了卫希夷。
初见时,两人都呆了一下。这一次,无人打扰,任徵也忙着打量“传说中的天下第一的美男子祁叔”,果然名不虚传!任徵觉得,也只有“名不虚传”四个字,可以形容他见太叔玉的感受了。
太叔玉一眼便认出了卫希夷,还是小时候的模子,却比小时候更亮眼了。少女修长而细条的身体里,似乎蕴含着无限的活力。【平安健康就好,平安健康真是太好了!】太叔玉纵马上前,眼中含着些许期盼。
卫希夷轻启朱唇,笑问道:“兄一向可好?”
众人皆以为是敬称,而不以为意。
太叔玉含笑点头,又与任徵致意,还记得庚,又说一句:“庚也长大了。”庚也老老实实还礼,心道,我小时候还不懂,现在看,他确实是个美人啊。
两人并辔,说些别情,卫希夷恨不得立时去见太叔玉家两个孩子,太叔玉只是笑。笑够了,才说:“怎么你做使者?”
任徵硬生生插了过来,可算和太叔玉搭上了话,略带亢奋的描述了卫希夷的战果,太叔玉也是与有荣焉。太叔玉亦说了申王召集之事:“雨水太多,民颇有怨,王召近畿之臣议事。”
“要打?”卫希夷皱眉,“中山岂不是现成的靶子?”
太叔玉的口气略有些微妙:“不会是中山,王败不起。”
“嗯?”
“他老了,老得多了些城府,又失去了一些活力与勇气。”
“不过六年。”
“不用六年,只要一瞬间,突然发现镜中白发那么的刺眼,他便…唉…他要稳妥,这么大的国家,他不能做赌徒。不说烦心的了,先去见阿昌和阿茂好吗?”
“嗯。”
太叔玉舒了一口气,就在说到申王的时候,他忽然想到了一件可能会让卫希夷心情变得不太好的事情。还是让她先开心开心,再说这些恼人的事情吧,反正,不是什么大事…吧…
第79章想不到
天与地都饱吸了水份,显出一种过分饱胀之后的疲态。饱胀得过了份,又透出几分蔫巴巴的近乎干枯的模样来。往来的人气色也略带一点愁思灰暗,神态倒还平和。终归是有心事,连围观过路的车马,都透着几分心不在焉。
临近天邑,卫希夷便在太叔玉的要求下与他同乘一辆驷车,透过车窗向外看去,卫希夷问道:“天邑已是这般,别的地方也这么有气无力么?”
太叔玉道:“有气无力么?还不至于。心气没那么高了却是事实,王已经做过好多次祭祀了,却依旧没能如愿。所以这一回,要召集亲信,想个办法,给百官、百姓找些能提神的事情来做。”
卫希夷点点头,表示明白,中山也非风调雨顺,士气却比这里好一些,固然因为受灾不严重,更因近来的胜利。申王不愧是块老姜,这办法想得很是对路呀,为什么…
“那为什么说他…”
“他怎么了?”太叔玉笑着反问道,“岁月不饶人是真,老了是真,也有与以前不一样是真,他还是王,也是真啊——”
调子拖得长长的,太叔玉看着妹妹慢慢地露出明白的神情来,表情略带沉重地缓缓点了点头。他对申王的感觉很复杂,在他最困难的时候,申王收留了他,虽然其中不乏互惠互利,然则当时是他更需要申王的帮助。他是期望申王可以一直英明下去,保持着明察与开朗到底,申王一旦出现与他的期望不太相符的情形,他便不免有些惆怅了。也将问题看重了十二分。
卫希夷不曾经历过一个“老王”的时代,无论是南君,还是伯任,他们都是一股干劲往前冲。而数年前的申王,也在壮年。如今要面对一个老人,对她而言,是一种新奇的体验,不由向太叔玉请教了起来。
太叔玉犹豫了一下,忽尔笑道:“我说的,你听过便罢,我与王羁绊太深。而你看事情,总与别人不太一样。无关对错,只因人不同。同样的事情,你的做法,也只有你自己做才合适,别人的办法未必对你有用。”
卫希夷了解地点点头。
一路上二人一问一答,卫希夷问完了天邑的事情,便轮到太叔玉来问卫希夷这几年来的情状了。卫应的成长令他欣喜,女杼康健依旧使他放心。祁与中山不算十分遥远,却因行走不便,消息并不通畅。如今见面,自然要多多问上一问。卫希夷也不含糊,将自己所作所为,都告知了太叔玉。
太叔玉大吃一惊:“到了天邑,千万不要将这些事情讲出来!”太容易引起猜忌了。又对卫希夷决定南下的事情放心了几分,初听说卫希夷要南下,他是忧心的。在北地,在中土,卫希夷背后皆有所依,反而是她出生的地方,没有什么依靠。发现她自己有本事,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能让人觉得可靠的了。同时又想,若是卫希夷决定南下,最好在天邑就说出来,这样既可减轻天邑对伯任的担忧,又可减轻对卫希夷的忌惮。
“好。”
已近天邑,路越来越宽阔平坦,行进的速度也比先前快上了几分,两都觉意犹未尽,天邑高大的城垣便出现在了面前。太叔玉道:“你阿嫂很想见你,于情于理,还是先遣使向王求见来得妥当。通常使者过来,总要等上一两日才得召见,不要紧的人,等上十数日也是有的。王这两日若不召见呢,正可到我那里住下…”
太叔玉想得很美,那个驿馆,有什么好住的?还是自己家里住着舒坦!
卫希夷却关心起另外一件事情来:“虞公可还安好?”她就担心这个,虽然太叔玉现在看起来明白多了,可对虞公涅的感情不是那么好放下的,尤其虞公涅他爹,如果有太叔玉对自己一半儿这么好,就足够虞公涅作而不死,被太叔玉纵容了。这怎么行?现在太叔玉还有了两个宝宝呢,宝宝可小可柔嫰了,万一被虞公涅伤着了,怎么办?
太叔玉释然地道:“他现在下…嗯…像样儿多啦!”说到最后,忍不住露出一个傻兮兮的笑容来,真是大愿得偿。其欢愉之深,仅次于被亲娘摸头。笑完之后,又有些不解,带着请教的口气问庚:“阿庚可能为我解惑?”
“咦?问我?”庚也难得吃了一回惊,卫希夷常与自己商议事情,女杼也会与她讲些道理,太叔玉却是新鲜的。
“是呀。”太叔玉一片坦然,他是申王之臣,也是祁地之君,让合适的人去做合适的事,正是他的长项之一。庚长于揣摩人心,正是合适请教的人。
庚也严肃了起来,问了太叔玉几个问题:“虞公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如何待您?如何待夫人?如何待两位公子?从何时开始变作现在模样?他身边相交的人,又是何等模样?”
太叔玉慢慢回忆着道:“大约是五、六年前,我与夫人在祁地,是以究竟何月何日,无法确认。阿昌出世,命人报与他知道,后来再见,他便改了模样了。逐小人,近君子,唔,很有样子了。他与夫人,咳,两人都很客气,待我也…”
一道说,他自己也梳理着原因:“奇怪,没有听说他在天邑遇到了什么事情。当时我回祁地,要他同去,他不肯的,将他强带走,半道他又跑回了天邑,扬言再要带他走,便要与他的伯父们一决生死去。等我再回天邑,他便与先前不一样了。”
“没有什么旁的大事?”
“没有。”
“小事呢?人心很怪,有人见到山崩还依旧懵懂,有人看到花开,便突然明悟。”
“那便真的没有了。”
庚谨慎地道:“您给虞公报喜,说了什么?”
太叔玉对家人惯常的温柔,给虞公涅的信里倒是夹着一句客气话“以后阿昌还要你照看”,说完,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不会吧?这就长大了?”
庚不敢保证,然而也有这种可能,责任令人长大,听起来多么的光明正大。庚低声道:“能捎带我看他一眼么?有小公子在的时候。”她可不敢排除虞公涅是不是有什么阴暗的想法。装好人,反戈一击,这样的事情一般人想都想不到,有的人却是不假思索就会逮谁坑谁。
太叔玉郑重地点了点头:“好,先禀了王,我就接你们到我那里。”他也希望虞公涅真的变好了,这样就可以认真给虞公涅择一贤妻了,否则他一提婚事,虞公涅就要与他唱反调,设若故意娶一不贤之妻,岂不愁人?
三人说着些事情,很快到了城门口。驷车过城门,不须排队等候,庶人步行者进出却需要盘问,卫希夷道:“上回还不是这样的。”太叔玉声音低沉压抑:“近来年景不甚好,好些地方乏食。”
龙首城是座大城,又是有王的地方,来乞讨也比别的地方容易些。
车轮辘辘地滚进了龙首城,卫希夷按照太叔玉说的,先使人往王宫里禀报了一声,做好了要等上几日才能被召见的准备。她所负的事情可大可小,如果被晾得久了,就是一件大事,是申王先与人商量好了对策,再召她。如果申王不想计较,则会早些召见她。据太叔玉说,申王眼下正有事要办,则快也要过个一、二日,让申王收拾收拾心情。
万万没想到,太叔玉人还没有回家,派去交涉的任徵便一脸惊悚地与申王的宫使一同来了——申王现在就要见她。
如果觉得于归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我想吃肉小说全集:于归, 宝玉奋斗记, 女户, 穿越生存记录贴, 醉卧美人膝, 奸臣之女/大家认为爹太抢戏, 非主流清穿, 诗酒趁年华,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