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我想吃肉作品(还珠同人)还珠之皇后难为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钟茗道:“先在这里做两身衣服,替换着穿,余下的,回京之后慢慢置办全了,还有一应的首饰、摆设,媳妇心里有数。”
乾隆依旧尴尬,暗道怎么今天说什么都是他的尴尬事儿。
永璂与永瑆回来的时候,带来了许多小玩艺儿,一样一样分给大家。晴儿、紫薇与十格格人人有份,钟茗拿着小面儿看得想笑,老佛爷与乾隆见孩子出去还不忘给自己带礼物,都很高兴,回赏的东西比石头念珠、鹿皮的荷包值钱得多了。乾隆还对老佛爷道:“这是儿子说着了,果然没忘了咱们。”永瑆得了赏挺高兴,永璂有些蔫蔫的。
福隆安大为窘迫,回来的路上,他费尽唇舌,说明了不能告诉皇上乞丐母子事件的诸多原因——面子问题、有人要受牵连问题,还应允了让家人代为收留那对母子,才让永璂带着几分不明白地答应不说。可看永璂这个样子,皇帝一准能看出不妥来,到时候又有人要倒霉了…
乾隆还以为永璂对于自己的回礼不高兴:“朕的东西虽然不是自己买的,可是心意也是不差的。”
永璂抿着嘴,心里有点难受。福隆安情知瞒不下了,十二阿哥年纪不大,现在还不是个作戏的料,想瞒过皇帝太难了。让皇帝知道自己让人瞒着他,恐怕要挨骂。心里哀叹,明明是皇帝自己好面子,才让底下人如此为难。
福隆安只能噗通一跪,汇报了今天的行程。一面说,心里一面飞快地想着对策,他家老爷子可是大学士兼军机大臣,这样的事情,如果乾隆要追究,也能挂上个边儿、担个领导责任什么的。今年早些时候,江苏有水灾,后来又用兵西北,接着是安徽水灾,按说流民也到不了承德,趁食也要到江浙一带富足之地。不幸这对母子是热河人,七月遭了蝗灾,虽然有诏令捕蝗,可损失还是造成了。家里又是没了当家人,本来寡母带着儿子还能撑过去,一碰上天灾,那只能讨饭了。按说还应该有赈济的,然而江苏水灾有明诏赈济,热河蝗灾,并无明诏赈济,不能开官仓,只能开本地社仓,社仓糜烂已久,加之以清代官吏之贪,到他们手上根本不落下什么了。
屋里静了下来,钟茗抬眼看去,乾隆脸色铁青,老佛爷也透出不喜来。钟茗起身扶着老佛爷的胳膊:“永璂、永瑆带回来的东西,看着是好,只是得让人收拾过了才好摆设,咱们看着去?”又使个眼色,晴儿与紫薇齐齐上来劝老佛爷去散心。又看一眼永璂,挺担心他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钟茗狠狠心,乾隆的解说,对于一个皇子来说,比钟茗自己的解释可能更有用一点儿。
下面的处理,钟茗就不知道了,后宫不得干预政事。但是永璂似乎长大了一点儿,行事更沉稳了,只是会悄悄对钟茗说:“师傅们总是说仁者爱人、要爱民如子,可是一丁点儿的方法也不说,尽说空话!问了也是吱吱唔唔,难怪皇阿玛要揍他们!儿子要不是出去走了一遭,还不知道外面有这些事情。”咽下一句话没说,大清朝居然有如此贪腐的事情!嗯,后宫不能干预政事,而且,当儿子的不能拿外面的事情来让母亲烦恼。
钟茗也只能说:“要是学问都是师傅教的,那你们兄弟几个该想法一模一样才是,凡事师傅领进门修行看各人。”人的经历不同,身份不同,想法当然要受自身及周遭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也是钟茗吃不准怎么引导永璂的地方了。她根本不可能做到把永璂的思想清零,然后把自己的想法硬安给永璂,就算能,钟茗自己也不知道要怎么做一个皇后嫡子,或者直白地说,怎么做好一个皇帝。她所能做的,不过是掺一把沙子,看看能跟正统的教育互相作用出个什么结果来罢了。就是掺沙子,她也掺得没什么计划可言,只知道不能把永璂养得什么都不懂,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养皇子,她没经验也不知道该找谁借鉴去。
因为与乾隆住得近,钟茗倒听说乾隆一口气赈安徽宿州等十三州县卫本年水灾,热河、承德也命随驾而来的兆惠去清理了一回。有了这样的事情,乾隆连避暑山庄都呆不住了,兼之天气寒冷,干脆下令回京了。
舒贵妃领着众宫人在后宫迎皇太后及帝后回京,心里着实舒了一口气。小心看着三人的脸色并不甚愉快,舒贵妃先上来把人迎回宫,小心陪着说话,看看不像是有大事发生的样子,这才道:“这两个月,奴才奉旨留守,宫内并无大事,余者细务,请待老佛爷、皇后娘娘安顿下来,容奴才一一回禀。”
老佛爷道:“知道了,有什么事跟皇后说去罢,我乏了,要先歇着了。”
舒贵妃答应一声,又道:“慈宁宫、坤宁宫里前两天得了信儿,自有宫人收拾了,西三所里,奴才也着人盯着收拾了。”
老佛爷“唔”了一声就不再说话,钟茗见状就示意大家各自散去。
回到坤宁宫,留守的染墨上来跟着服侍钟茗换了衣服,奉上茶之后才开始小声汇报这两个月来发生的事情。真像舒贵妃说的,并没有什么大事,自从小燕子和永琪迁了出去,这宫里就安静了很多。皇帝都不在宫里了,也没什么好争斗的了,各自养精蓄锐才是正理。
“只是玉贵人一直病着,”染墨想了一想,忍住笑,“鄂贵人虽说是生产过了,竟没有产后疾,倒是玉贵人…”
钟茗放下茶盏:“舒贵妃着人看了吗?按说一个贵人有事,不至于传到坤宁宫来吧?”
染墨一顿,还不是因为这个贵人之前是令妃么?坤宁宫跟延禧宫做死对头做了很多年,见延禧宫倒霉,总要在嘴里多说个几遍才觉得痛快。
“难道是情形很不好?”
染墨敛了敛神:“回娘娘,是不大好,”又忍不住了,“本来嘛,作威作福这么多年,享着荣华富贵,一下子打回原形,心时就不好受。况且,当了贵人就要被当成贵人来对待,没人还会把她当成妃子来供着,供奉少了,她自己先受不了了…”
“贵人在医药上头也不如妃子吧?”钟茗这是明知故问了,肯定的,大夫的档次要下降,药物的品质也会下降,“舒贵妃有没有命人加赐医药?”
染墨道:“这才是最可奇怪的地方,舒贵妃这些年恨她恨得要死,居然拿出自己的存药来给她续命,娘娘?”
舒贵妃这是怕担责任了,好歹玉贵人也曾是宠妃,虽然生下的儿子现在不记在名下了,还是要留一点后手,况且,舒贵妃还养着九格格。钟茗想了一下:“既如此,让小凌子跑一趟太医院,就说是我的吩咐,玉贵人,不能让她死了!”我也不当这个恶人了,她都翻不了身了,我手上何苦要沾人命?
“不说这个了,让人继续看住玉贵人也就是了,毕竟,还有十五阿哥在,不能让她再出什么幺蛾子,今年在木兰呆得时候长些,收获不错,这几天除了把宫里的人再拾起来,还要想想皮子什么的要怎么分赏。嗯,记得提醒我,和安公主快要指婚了,她的嫁妆,我也要着手准备了。”
钟茗说一声,染墨应一声,直到钟茗又端起茶盏来喝茶,染墨才道:“娘娘一路辛苦,嬷嬷和姐姐们也都费心,屋子都收拾好了,还请安置了罢,晚膳前奴婢再来请娘娘起身。”
钟茗对容嬷嬷等道:“都去歇了吧。”
阿里衮在乾隆回宫后的第二天便到了京师,乾隆大喜,加阿里衮为领侍卫内大臣。一面命加紧营缮紫光阁,要张挂功臣画像于此,傅恒、兆惠、阿里衮、色布腾巴尔珠尔都在此列。这一天的大朝会,格外的热闹隆重,和贵人之兄图尔都也因此得以进爵。
因为老佛爷关注,乾隆也便默许了后宫里打听一听钮祜禄氏的消息,知道阿里衮将得重用,尤其领侍卫内大臣一职从不轻许,老佛爷越发觉得丰升额可靠了。乾隆也凑趣:“丰升额是个实在人,至少肯对朕说实话,朕问他,你阿玛凯旋而归,你高不高兴?您猜他怎么说?”
老佛爷道:“当然是高兴,不过,皇帝说他实在,难道他会说不高兴?”
“他说啊,为人臣,当恭喜朕得一良才,为人子,固然为父亲一展长才而高兴又实在不愿意父亲奔波忙碌。高不高兴的,他也分不清楚了。”
钟茗有点儿看不懂这个丰升额,听着像实话,皇帝又喜欢,可是能在奏对之际让皇帝听得高兴又觉得他是说实话,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啊。不过呢,所有明查暗访并没有寻到他的错处,或者有什么不好的表现,晴儿又是个伶俐的人,日子总还过得下去的。
老佛爷就想让乾隆下旨赐婚,也好开始准备大婚之仪,宫里早在着手了,可宫外额驸家也得有数才行。乾隆正对阿里衮父子青眼相看,含笑应允了。赐婚旨意下来,内务府与礼部就开始忙碌了。正巧回疆之事已经收尾,各出嫁的公主及其额驸都闲在京里,慈宁宫、坤宁宫与西三所,常有公主出入,一时热闹非常。
第103章 放羊的小孩
晴儿有其父母留下的嫁妆,还有老佛爷给预备的东西,钟茗也不能短缺了她的,当嫁妆单子排下来的时候,老佛爷、钟茗怕碍了其他人的眼,弄得厚此薄彼,故尔有所克制。
老佛爷伤感于晴儿将要大婚,钟茗心里闷闷的,好歹这些姑娘都嫁过一回了,只有自己这个悲催的穿越者,一来就成了孩子妈。这还不算最惨的,让钟茗最受打击的是兰馨抱着惠佳来请安,以及伊拉里氏与伊尔根觉罗氏领着绵德、绵恩进宫求见。
兰馨因晴儿将嫁,进宫的次数就多,有时候会抱着惠佳一起过来。与晴儿说完话,总要到坤宁宫里坐坐。这一天,钟茗正看着十格格在炕上玩,十格格生在乾隆二十三年,已过了两周岁,话会说了路会走了,性子开朗整日笑呵呵的,让人看着就觉得想微笑的样子。
临近年关,事务渐多,更兼有晴儿大婚一事要准备,钟茗难得有功夫跟十格格一道玩。十格格也奇怪,女孩子的东西,她喜欢的少,最爱玩的是永璂以前玩过的木刀一类。
继乾隆打趣似的要从她手上‘抢’东西被一脚踢到肩膀上之后,再没人敢惹她。钟茗更加确定乾隆有受虐的倾向,十格格往他身上招呼过诸多兵器,他从来就没生气过,挨了打,笑得更傻。
钟茗只能试图让她主动放下“会戳着眼睛的东西”,十格格歪着脑袋:“哥哥能玩的,我也能!”言下之意,你不能差别对待。跟她说“男女有别”,她铁定听不懂,因为她说:“我跟哥哥是两个人,当然不一样。”
兰馨来的时候,十格格正在胡乱舞着手里的木刀,看到兰馨,十格格笑着要抱抱。这回钟茗让她放下手里的家伙“别打到小、呃、宝宝…”,十格格同意了。钟茗却有点想哭,看到自己的女儿才两岁,她还好安慰自己还年轻,看到‘外孙’都好几个月大了,这要怎么安慰自己?知道自己穿得老了,与活生生地让孙子辈闯入自己的生活,完全是两种不同程度的打击。钟茗低下头只能用十格格只是爱好奇怪了一点儿,性情倒不坏来安慰自己,好歹女儿品质不坏。
更让人郁闷的事情还在后面。
因为这回得的皮子多,钟茗赏起来就格外大方,除了给晴儿又添了一张熊皮与一张猞猁皮外,还有很多好料子,几个公主所得都比往年丰厚。舒贵妃等没有随行的宫妃,也按品级颁赏。宫外,绵德之母伊拉里氏与绵恩之母伊尔根觉罗氏因是永璜遗孀,平日就被格外照顾,也不能忘了。另有永璋开始办差、永珹老实看家,永瑢虽然过继也不能太薄待了,都得了东西。就是被打发得远远的永琪,过冬的毛料也不能缺少,不管怎么说,他还是乾隆的儿子。庄亲王允禄,在乾隆离京期间兢兢业业,果继压下了永琪闹事,其福晋也要得赏。傅恒等留守大臣,各自赏赐有差。皇后娘家与皇太后娘家,当然不能落下,去三等承恩公府的是容嬷嬷,去一等承恩公府的是小凌子。
一番赏赐下来,就有进来递牌子谢恩的。也有因皇后、皇太后离宫两个月刚回来,要递牌子请安的。伊拉里氏与伊尔根觉罗氏求见,钟茗还是要见一下的。各自坐定,先谢了赏,钟茗后知后觉地发现眼前两位都是自己儿媳妇了…以前吧,与令妃缠来斗去的,两人的儿女都小,对手令妃也年纪不是很大,钟茗并不觉得‘老’字与自己的联系有多大,现在,儿媳妇都到跟前了。
儿媳妇还让她们的儿子来请安,绵德、绵恩上前,绵恩比绵德落后半步,一齐上前:“孙儿给皇玛嬷请安。”
皇玛嬷?他叫我皇玛嬷?钟茗嘴角有点儿僵硬。接下来,他们是来说明年选秀的事儿的!完了,孙子都要娶媳妇儿了…
都这样了,还有什么放不下的?钟茗有点顿悟的感觉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儿女啊。
临近年关,是各处清扫结算的日子。那尔布在女儿指婚为侧福晋的时候也是下了本钱备嫁妆的,现在钟茗名下还有一座陪嫁的庄子,自从进位之后,就由容嬷嬷在打理。钟茗对容嬷嬷道:“庄子上的一应事务,还顺利么?”
容嬷嬷有问必答:“娘娘的庄子,怎么会有差错?”答完了才想起来要问,“娘娘问这个,难道是有事儿?”
“把账本儿什么的收上来,我要看,”顿了一顿,“让永璂也看看,嬷嬷什么时候要向庄头问话,带上永璂一起听听。”
“啊?娘娘,十二阿哥是尊贵人,怎么能——”
“有些事情总该知道一些的,光读书,脑子都读傻了!”不知道乾隆教了永璂什么,钟茗更不知道永璂现在懂多少东西,很多东西在后世有海量的信息可以接收,现在永璂能接触的信息恐怕会很少。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读书的时候,背过《出师表》,当时深以为然,后来才觉得这句话很空泛——光说贤臣小人的,你倒是教一个分辨方法啊!谁不知道考满分啊,到底怎么考,你倒是说句有可操作性的啊!
“十二阿哥学着管庄子能有什么用?”
“不过是让他知道一点人情事故罢了,真正顶用的,得看皇上教…”钟茗承认,乾隆在这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
“对了,容嬷嬷,永璂身边伺候的宫女,到了明年该有轮换的了,到时候,你盯紧了,先挑好了可靠的,再让永璂自己选,他得开始学着挑人了,聊胜于无吧。”
这个容嬷嬷倒没什么好说的,低声应了。
恰在此时,外面似乎有说话声,容嬷嬷直起身来,扬声道:“外面是怎么了?”
就有小宫女悄悄进来,怯怯地道:“玉贵人像是不大好,发着烧,嚷着要见十五阿哥…”
事实上,玉贵人已经烧糊涂了,声音都喊哑了,叫着要临死前看一眼十五阿哥:“你们已经夺了我的儿子,难道连临死都不让我看一眼么?不怕遭报应么?”
钟茗问:“哪里来的消息?”
容嬷嬷看了一眼小宫女:“奴婢早命人盯紧了那里的,没想到她又来这装病的把戏!”言语之间早已认定这是装可怜要翻身的了。
“到底与十五阿哥有些渊源,又是两个格格的生母,去报老佛爷吧,再让舒贵妃和庆妃带女儿去看看她。让太医院全力救治,快过年了,别弄出不吉利的事儿来,两个格格要穿白,太招眼了。”
容嬷嬷撇嘴道:“光想着已经不是她儿子的十五阿哥了…”嘀咕着到慈宁宫汇报去了。
乾隆正在跟老佛爷说明年圣寿的事情:“七十整寿,断断不能简省,今年边疆已平,国库充盈,皇额娘怎么也要让儿子表表孝心。”乾隆深觉在香妃事件上太对不起老佛爷,自己被刺受伤,老佛爷爱子心切要处死含香,根本就在情理之中,自己居然还威胁着要‘不孝’,简直该打。
这么想着,乾隆面露愧色:“这一年以来,因为朕,让老佛爷白白受累,还伤了心,是儿子不孝!”跪在地上,“儿子也不知道怎么鬼摸了头,居然办了这么多错事,说了那么样的混账话,简直不像是朕了。皇额娘,是儿子有愧啊。”
老佛爷抹抹眼角:“对额娘不用说这些啊,只要你过得舒服就好了。”
母子和解正在温情时刻,容嬷嬷来了。容嬷嬷把钟茗的话重复了一遍,又加了自己的一点观点。乾隆不等老佛爷发话就冷笑:“她‘又’病了?病了还想要见十五阿哥?想着谁给她撑腰呢?果然没说要见亲生的女儿么?”
有个故事叫“放羊的孩子”,玉贵人这回是真的病了,只可惜有了先头已经被定性为‘会装病’,真病也没人信了。
太医院在严令之下去给玉贵人诊脉,是产生休养不够的缘故。女人生育时候最容易落下毛病,这毛病一般都是伴随终身。要说宫中供奉,即使是贵人一级的,也不算差了,只因魏佳氏受宠十余年,早养得娇贵了,当年生产完九格格,她身体恢复得快,一是年轻二就是因为皇帝的宠爱各种药物培养着身体,现在年纪渐长,十五阿哥生得并不很顺利,元气大伤,贵人的供奉不如妃,颇觉日子艰辛。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更兼心理打击过大,身体就垮了。
病倒不是什么大病,只是有药物养着,吊个几年还不成问题。听到玉贵人没什么大碍,人已经退烧了之后,乾隆再没兴趣理会了。
舒贵妃与庆妃两个人颇为不忿,借着请安的时候跟钟茗哭诉,没人想替别人白养孩子的。总不能玉贵人一病,就把养得半熟的女儿送到她跟前去吧?她这不没事儿么?钟茗暗笑,当我不知道你做了什么么?
当日,两妃是带着格格们去了,但是却是她们先进去,挑得玉贵人厉声喝问儿子哪儿去了,这才把女儿领进去。九格格年纪小,加上舒贵妃刻意引导,对她已经没什么深刻印象了,吓得直哭。七格格倒是记得额娘,可没想到额娘只记着问弟弟,都不问她,更兼玉贵人已形容枯槁、颜色憔悴,远不是当日温柔美丽的模样,看着实在凄厉,七格格幼小的心灵受到极大打击,对比庆妃的温柔可亲,七格格心里的天平摇摆不定了。
第104章 乾隆的打算
七格格与九格格自有舒贵妃与庆妃担心,钟茗有儿子傍身,也不须担心再有谁跳出来闹事了。妃子想生事,总要有皇子作倚仗,满宫上下的妃子再没有人能有什么办法接近皇子了。也就是当年令妃那样的,仗着受宠,又有当皇子伴读的亲戚,才能与五阿哥合成一路。
舒贵妃与庆妃的心思现在分成两半儿,一半儿是把半路领回来的闺女养熟了,另一半儿是琢磨着怎么生个属于自己的阿哥。格外卖力讨好,慈宁宫与坤宁宫的请安礼数周全,把七格格与九格格养得白白胖胖,比亲娘想得还周到。老佛爷与乾隆是乐意看到这样的情形的,这两位的心情直接体现在了赏赐上。
钟茗冷眼看着宫里形势,知道两妃有些着急了,明年又是大选年了,虽然以两妃如今的位份,新人很难对她们构成严重威胁,到底是又多了一批来分皇帝用的女人,人家比她们年轻、身体好,怀孕的可能性更大些,当然要抓紧时间。钟茗也不点破,只管做她自己份内的事情。
永璂接触俗务的计划没有操作成功,因为乾隆另有安排。自从永璂在避暑山庄的时候逛了一回街,回来就生出许多问题,从为什么有人会乞讨到百姓吃不上饭要怎么办再到什么时候大家都能饱暖,从官员不称职到为什么不派称职的人去,从两文钱能买一个包子到自己的碗碟能换多少包子养活多少个人,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师傅在他眼里是不敢说话的呆子,问题只能堆到乾隆跟前。乾隆几乎要被问得老羞成怒了,毕竟永璂的问题都是直指他的统治失误。最可悲的是,正要发火,正对上一双渴望知识的大眼睛,一副‘我很信任你,你一定会教给我办法的对不对?’的眼神,乾隆又哑了火,他早些时候打一主意,先教导一下永璂,看看深浅。此时只能耐心地讲解,别的都好说,有灾赈灾,天灾难免,只要咱们用心去治理还是没问题的。钱的事儿,乾隆自己到现在也不甚清楚了,不过官员的选派是他的长项。
就有如下对话——
“当然要选贤能。”
“什么样是贤能?”
“会办事的。”
“可是承德那里的官员就没办好事,他们就不是贤能了吧?”
“对。”
“那当时是怎么选的?难道选官的标准当时不是选贤能而是选不贤能?”
“…”静默一下,开始讲吏部选官授官、考核的流程,然后说明‘树大有枯枝’,所以咱们还有御史。
“御史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之前没有发现?三年一考核,怎么也考不出来?皇阿玛到上书房考我们的功课,怎么就能考出对错来?嗯,是他们比皇阿玛笨!”
即使这是在夸他,乾隆也没觉得高兴。“…”问题一个比一个尖锐了,乾隆低下头,看着没他肩膀高的永璂,永璂还在那儿等答案,一面等一面自己分析,“跟上书房师傅一样,都不干正事儿,光说些没用的,浪费俸禄,”想起被关到上书房里听师傅念经的悲惨经历,“空耗时间,听他们整日念经,还不如出去走一趟知道得多。太祖太宗也没读多少书,崇祯读书倒是勤快…”
“…”乾隆初时很想发火,然而童言无忌,生气都气不起来了。听到后来,脸色严肃了起来,乾隆最欣赏的皇帝是谁,这个答应未必清楚,然而他一力模仿的一个人一定是康熙。康熙是个文武双全、文理科全面发展的人,乾隆极为羡慕,所以也一力推崇康熙的诸多做法,忽地听永璂这么‘无忌’地一说,似乎也有道理,怎么越到后来,读书越多的皇帝反倒越昏庸了呢?
乾隆匆匆打发掉永璂:“你还小,说了你也不明白…”完了,他要再问为什么‘年纪小就听不明白’怎么办?只好发火撵人了。
永璂这回倒理解:“就像跟妹妹讲《诗》她一句也听不懂一样?”
乾隆抹了一把汗:“皇阿玛慢慢教你,你就懂了,好了,朕闲下来就重新订一下上房书的规矩,你现在去给你皇玛嬷、皇额娘请安去吧。”
永璂告退之后,乾隆细细一想,上书房教授的内容果然是文不对题,怨不得孩子都教笨了。转脸就召来了庄亲王允禄,允禄接到圣旨的时候心里咯噔一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揣摩着乾隆这回是不是要问永琪的事情了。当皇帝的人,心思总是难猜的,当年圣祖也曾两立太子,谁知道现在这个侄子皇帝心里在想些什么。允禄打定主意,乾隆问一句,他答一句,不加任何评判。
心里七上八下,脸上还要装得平和。进了养心殿,意外地发现侄子皇帝一脸急切地等着他,脸上带笑,笑得不同寻常,似乎有一点点讨好的意思?允禄心里更加发毛了,皇帝现在对你笑,搞不好下一刻就要让你为他肝脑涂地了。
“十六叔,朕此次离京,十六叔辛苦了。身体还好?”
“谢皇上垂问,一切都好。”
“朕有件事,要跟十六叔商量一下…”乾隆搓搓手,踱到允禄身边,先夸赞了一回允禄,“十六叔精数学通乐律,承圣祖指授,与修数理精蕴,性情忠厚,先帝在时也极倚重,更兼宗室长辈——”
允禄越听乾隆夸他,越觉得事情要坏,皇帝怎么会随便夸人?一定没好事,果然——“这些天来朕琢磨着,皇子整日拘于上书房,不知庶务,长此以往保不齐要出个‘何不食肉糜’了。所以朕想让十六叔多与永璂亲近一下,如何?也没别的意思,朕只是想让永璂多懂一点儿东西,光这么读书,人都读傻了,那孩子还问朕,两文钱一个包子,那一个金瓜子儿能换多少个包子…”
如果觉得(还珠同人)还珠之皇后难为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我想吃肉小说全集:(还珠同人)还珠之皇后难为, 伴君, 我把外挂修好了, 于归, 宝玉奋斗记, 女户, 穿越生存记录贴, 醉卧美人膝, 奸臣之女/大家认为爹太抢戏, 非主流清穿, 诗酒趁年华,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