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丁丁冬作品帝宠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是啊。”君冕点头道,“我也想婼婼了,大哥当初为何促成她远嫁?”

“为了让她远离血雨腥风,得到该有的幸福。”君晔说道。

“这血雨腥风,是大哥造成的。”君冕负气道。

君晔摆手:“回去告诉陈皇后,让君瑞直出来,别躲在妇人身后,我要与他决一死战。”

城楼上毓灵又换一声君晔,身子摇晃了一下,勉强站住了定定瞧着他。君晔手抚上君冕双肩:“帮大哥转告毓灵,我身子残疾,心更残疾,若她不嫌弃,待攻下炀城,我就娶她。”

君冕默然,君晔用力拍一下他肩:“知道君冕也喜欢她,可大哥不想相让。险些天人永隔,她能留住性命,是我的造化。帮大哥照顾好毓灵,照顾好你大嫂。”

君冕点点头,转身进了城门。

君晔扎营等待,等待着父皇的身影出现在城楼之上。

他自小拜大儒为师,知道为人子的孝道,少年时一直在挣扎,挣扎于孝道与对父亲的憎恨,

可他对父皇的恨一日超过一日,看着满园的阿芙蓉,想着枉死的母后。你为他甘愿去死,他呢,去了头风迷上丹药,他这样随心所欲的人,忝为皇帝。

可他囿于礼教,没承认过恨着父亲,陈皇后每每问起,他便说恨着她,她是继母,言恨名正言顺。而且,他确实讨厌着她。

今日面对君冕,面对死而复生的毓灵,他终于坦然承认。他这些年奔波天下,他暗中秘密筹谋,无非是为了让那个男人离开宝座,让他头上光环褪去,露出原形。

大昭皇帝到底也没出现在城楼之上面对儿子,他听了君冕的话,一夜沉思,次日凌晨颁下诏书,禅让皇位给陈皇后,自己则要到无为寺出家。

陈皇后闻讯前来阻拦,大昭皇帝指着她身后的公冶先生:“朕乃是受了公冶先生启发,朕登基后,朝中事务都是舜英把持,舜英做女帝定得心应手。舜英登基后,过几年臣民淡忘了朕,舜英再诈死,传位于君晔或君冕,与公冶先生远走高飞。”

陈皇后哭笑不得:“为何要如此大费周折?”

大昭皇帝言之凿凿:“如今舜英是朕的皇后,与公冶先生在一处,是给朕戴绿帽子,朕有生之年绝不允许,朕请过仙道占卜,朕今生寿命九十有九,舜英只怕熬不过朕。”

陈皇后笑道:“皇上要长命百岁,我这会儿诈死不就行了?”

“不行。”大昭皇帝垂了眼眸,“秋荻青春逝去,君晔恨着朕,婼婼来信十分客套,显然对朕颇有怨言,舜英若去了,君冕也得恨上朕,朕就这三个儿女,朕不想让他们都恨我。”

陈皇后摇头:“皇上都要落发出家了,出家人四大皆空,何来的儿女?君家这江山,皇上放心吧,两个儿子都很好,谁继承了江山都会发扬光大。”

公冶先生听得直皱眉头,指指大昭皇帝:“二十多年了,些许长进没有,尚不如两位皇子。”

大昭皇帝理直气壮:“舜英太能干了,没有朕能做的。”

陈皇后一笑:“是啊,都怪我,秋荻活着的时候怪秋荻,罢了,皇上安心做和尚,就此别过。”

皇帝说声舜英等等,瞧着她道:“朕就容易吗?新婚之夜朕被下了药,与舜英有了肌肤之亲,其后几年无法面对秋荻,冷落了她。后来她服食阿芙蓉后,常常亢奋,方又做成夫妻,不久后她怀了婼婼。朕也知道,她因服食了阿芙蓉才病入膏肓,可当时好不容易又能在一起,彼此贪恋着,她不想戒断,朕也没有坚决去阻止。她去后,朕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从未再有过别的女子,朕煎熬这些年,想随她去舍不下孩子们,也舍不下舜英,舜英虽瞧不上我,我心中当舜英是姐姐的。”

陈皇后叹口气默然看着他,公冶先生愤愤道:“你一个大男人,这些年朝堂妻子儿女都不作为,反倒觉得自己可怜?”

大昭皇帝声音哽咽:“先生,我不可怜吗?我做不了皇帝,偏生投胎皇家,父皇母后就我一个儿子,我别无选择,我刻苦学了,可我学不会,是以患了头风,只是连累了舜英。其实舜英比我更适合做皇帝,可惜是女儿身。舜英不要有顾虑,放胆去做,想做几年便做几年,烦了再诈死,莫要顾忌世俗眼光。”

公冶先生颔首:“这几句还是人话。”

陈皇后眼眸湿润,公冶先生皱眉道:“又心疼了?”

大昭皇帝道:“我与舜英虽无男女之情,却有兄妹情意,她心疼我也是应当。”

公冶先生哼了一声,陈皇后来到大昭皇帝面前,瞧着他攥住了他手,哽咽道:“瑞直,这些年我也有不是,总在心里怨着你,秋荻的死,做皇帝的不作为,对儿女们的冷待,其实瑞直这些年一如少年时,依然心性纯良,当年我曾欣赏这份纯良难得,这些年事务繁多,是我忘了初心。”

大昭皇帝任由她攥着:“是我不好,夜深人静的时候,若我们喝一些酒,往一处靠一靠,就可以相互慰藉,可我们总是远远躲着彼此,生怕对不住心里的人。”

公冶先生转过身背对着他们,任由他们话别,听到此处也不回头,只说道:“你们两个若无这些不是,早做了恩爱夫妻。”

大昭皇帝反手握住陈皇后的手,交在公冶先生手里,朝他一揖:“舜英比我小,该是我的妹妹才对,今日将舜英托付给先生,告辞了。”

说完将手中诏书递在陈皇后手上,摘下皇冠脱了皇袍,施施然去了。

君晔没等来自己的父皇,等来了父皇的禅位诏书,他听着紧咬了唇,瞧着宣读诏书的公冶先生,嘴角绽出一丝笑意。

他对着陈皇后跪倒下去,言说拜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毓灵从城门跑了出来,伸手欲扶他起来,君晔避开她手自己站起,毓灵扑到他怀中:“君晔终于想明白了,君晔肯承认女帝,天下就能承认。”

君晔揽着她,她的容颜依旧苍白,因跑得快,胸口有血渗出,低声道:“可好些?到玉矶岛吧,我陪着你养伤可好?”

毓灵靠在他怀中点点头,君晔低头紧抿了唇,毓灵仰脸瞧着他,四目相投一切静谧,君晔突一声呛咳,口中鲜血喷溅而出,许多人涌了出来,抬着他进了城门,一场兵戈暂时化解。

世晟骑了马择高处而立,静静瞧着君晔的大军与齐王府的大军潮水一般褪去,很快退得干干净净。城楼之上陈皇后换了帝服戴了帝冠,无比的奢华,说不尽的荣耀。

世晟一笑,拨转马头打马而走,听说大昭帝后已在路途之上,再有二十多日,也该到了,很快就能见到君婼。君婼,他漫不经心的笑容里添了苦涩。

君婼看着信泪流不止,流着泪又笑了,“母后登基为帝,终可大展拳脚。”笑着又哭,“说是大哥无碍,我依然放不下心,他如何能安然接受母后登基?毓灵姐姐又一次死里逃生,如今和大哥一起在玉矶岛养伤,想来十分恩爱。可二哥呢?可怜的二哥,父皇还是做了和尚,唉……”

皇上接过信瞧了瞧,搂君婼在怀中:“行了,喜也哭,悲也哭,君婼如今可放心些了?”

君婼嗯一声靠着他:“心是放下了,只恨马跑得太慢。”

皇上笑道:”逢驿站必换马,朕已竭尽所能。”

“皇上说竭尽所能,那便是天底下最快的了。“君婼笑着仰起头,瞧着皇上舔了舔唇,皇上俯首,唇齿相接……

静谧中窗外隐隐传来嘈杂之声,君婼是爱凑热闹的性子,唤声锦绣问何事,摘星笑道:“是一位姑娘带着两个仆从,从姑苏而来,途经江陵前往湘州探望兄长,其兄乃是湘州府通判,此时城门已关闭,她想在驿馆投宿,驿丞说若是平日自然可以,今日不行。将她打发走了。”

君婼笑道,“这姑娘倒是聪明,只身带着仆从,担心寻常客栈有险,要住官办的驿馆。”说笑着一顿,“姑苏人氏?摘星听得可确切?”

摘星不敢太肯定,采月笑说声是,君婼笑道:“唤她回来,有空余的房子让她住下,我有话问她。”

摘星刚到院门外,锦绣朝她招手:“那姑娘是姑苏人氏,皇后殿下定想见她,我已做主留她在旁边院子里,与皇后殿下院子隔着禁卫所居大院,不会有险情,摘星去问问,皇后殿下可想见吗?”

摘星哎吆一声笑道:“锦绣姑姑莫不是公主肚子里的蛔虫吗?”

锦绣拍她一下:“快些去问。”

摘星笑着去了,过一会儿出来笑道:“公主有请。”

皇上在堂屋看书,君婼在东厢房坐着,锦绣领了一位姑娘缓步而来,身形纤瘦通身素净,月白的披风,只下摆绣一枝绿萼梅,飘逸雅致,头上梳了斜髻双耳留髫,发间簪一根白色珠钗,几朵细小的兰花围绕白珠,简洁大方。

来到君婼面前低头行万福礼,口称玉瑶谢过夫人。君婼笑说请坐,姑娘起身抬起头来,君婼看向她的脸,心中不由一惊。

第111章

这玉瑶姑娘面容秀美,面对君婼口称感谢,面上却带清冷之色,眼角眉梢透着孤高,解了披风静静坐了,身穿竹青交领比肩小衫,白色襦裙,腰间系着兰色宫涤。君婼命人奉了茶,不动声色打量着她,越打量越心惊。

若她戴了妙常冠,穿了僧袍,就是活脱脱一个玉瑾,从那幅画中走出的玉瑾。

听到这姑娘来自姑苏,只是想打听一下玉家,不可能会这样巧,君婼心突突得跳,眼角余光可见堂屋透出的灯光,皇上虽不好前来,也在等着自己打听到的消息。

君婼一笑放下茶盏:“姑娘叫做玉瑶,贵姓为何?”

玉瑶淡淡一笑:“玉便是小女子的姓氏,玉姓较为少见,难怪夫人不知。”

君婼点头:“确是少见。听闻姑娘来自姑苏,我对姑苏十分神往。”

玉瑶曼声吟道:“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挢多。

夜市买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明月夜,相思在渔歌。”

声音如珠落玉盘,悦耳动听,虽说着官话,带着吴侬软语特有的娇柔乡音,君婼听得陶然而醉:“听姑娘一首诗,更添向往之心。”

玉瑶一笑:“歌咏姑苏的诗词众多,只有这一首得了姑苏之神韵。”

锦绣在一旁觉得这姑娘有些冒失,瞧着斯斯文文的,怎么说话如此得不知婉转。锦绣以为,皇后殿下因她来自姑苏,允她住在驿馆,她理当感激才是。

玉瑶心中却另作他想,她本就性子高傲,刚刚求助驿丞被驳了脸面,心下老大不快,她沿途住驿馆,只要报上兄长名头,从来都是笑脸相迎,此处驿丞对她言道,因有贵客入住,她便对君婼有些怨忿,瞧着年纪不大,他的夫君能有多大的官,摆这么大谱,听她们一口官话,想来是东都来的阔少,她向来瞧不上纨绔子弟,心下对君婼颇为轻慢,只是出于表面客套,方来称谢。

君婼倒不以为意,颔首道:“玉瑶姑娘言之有理。此诗若画,读诗之人如在画中游。”

玉瑶对君婼有些刮目相看的意思,脸上挂了几分真心的微笑:“夫人也觉得如此吗?兄长总说,此诗是送别诗,却无离愁别绪,画面虽美意境不足。”

君婼摇头:“送别诗不一定就要离愁别绪,此诗格调清新活泼,篇末喟然一叹,比之满纸离愁更动人情思,是为入木三分。”

玉瑶唇角翘起,笑问君婼从何处来往何处去。君婼笑道:“我是大昭人,夫君来自东都,嗯,乃是杜御史家的小公子。”

玉瑶肃然起敬:“杜御史一代名臣忠心辅国犯颜直谏,可谓是当代的魏征,令人敬服。说到魏征,小女子尤其喜欢他所说,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不仅可以用来治国,还可用来育人。”

君婼笑道:“玉瑶姑娘学识渊博,堪称女才子。”

玉瑶一笑,与君婼谈古论今评述诗文,君婼含笑倾听,时而点头附和几句,玉瑶说到兴奋处脸色微微发红双眸璨然,待回过神赧然着说道:“我太造次了,不过许久没有这样畅快过,这世间知己难求,有些人,我见了抬唇都觉得累。”

君婼命锦绣上茶,笑问道:“玉瑶性情高洁,在家中可是独女?除去兄长,家中还有何人?”

玉瑶呷一口茶笑道:“父母只有我和哥哥两个,祖父去世得早,祖母健在……”

君婼心急急跳了起来,若自己所料是真,皇上的外祖母尚在世,皇上该有多高兴。玉瑶又说道:“我们家三代都是一样,兄妹二人,太姑母也健在,近两年搬来与祖母同住,每日斗嘴闹别扭,分开一时半刻就想念,两个老小孩儿。”

君婼也笑:“玉瑶的姑母呢?都说侄女肖姑,玉瑶的姑母也同玉瑶一般,是如兰似雪的才女,我猜得可对?”

玉瑶低了头:“姑母自小体弱多病,三岁时一场大病险些没了,来了一位云游僧人,开药方救了姑母一命,并对祖母说,姑母皈依佛门方可平安,否则注定短命。姑母便随一位师太皈依佛门带发修行,自出家后病果真就好了,八岁时姑母的师父要前往东都云游,祖母要接姑母回来,姑母痴迷佛法倔强不肯,到东都后常有信来,十六岁那年突然没了音讯,我父亲曾到东都寻找,姑母的师父说是暴病亡故了,给了父亲姑母的骨灰坛,父亲抱着回了姑苏,祖母大病一场,祖父哀伤之下一病不起,几月后去世了。”

君婼手有些发颤,忙放下茶盏,盯着玉瑶道:“玉瑶的姑母闺名为何?玉瑶姑母的师父法号又为何?她们师徒二人当初在东都落脚哪一处尼寺?”

玉瑶看君婼目光灼灼,迟疑了一下,君婼虎着脸喝一声:“还不快说?”

玉瑶倔强道:“此乃小女子家事,夫人为何追根究底?”

君婼有些急躁,锦绣在一旁道:“玉瑶姑娘与夫人一见如故,家事既已说了许多,还请回答夫人的问题,夫人与令姑母的师姐乃是旧识,是以心切了些。”

玉瑶看着君婼,君婼忙点了点头,玉瑶思忖片刻方说道:“姑母单名一个瑾字,姑母的师父法号净明,她们师徒二人到东都后落脚在定慧庵。”

话音刚落,君婼拔脚跑了出去,喊着皇上皇上,玉瑶听到呆愣看向锦绣,锦绣笑道:“姑娘且稍坐,姑娘一家啊,要有天大的喜事了。”

君婼跑进堂屋,夺过皇上手中的书扔在一旁,急急说道:“东厢房那位姑娘,是玉瑾的侄女,是皇上的姑舅表妹,皇上快去瞧瞧,与玉瑾生得很象。快去……”

君婼搡着皇上,皇上笑道:“不会如此得巧,君婼哄朕开心吗?”

“这种事,哪有随意说出来哄人的。”君婼急道,“皇上不信,过去瞧瞧便知。”

皇上看着君婼,脸上现出紧张:“君婼,果真吗?”

君婼重重点头:“果真果真,快去瞧瞧。”

皇上更加紧张,正了正玉冠,掸一下衣袍看向君婼:“可好吗?”

君婼笑说挺好的,又来推他,皇上说声等等:“君婼,还是换件衣裳。”

君婼笑道:“蓝色?绛红?黑色?月白?”

“月白吧。”皇上伸开双臂,“要不要沐浴?”

“行了。”君婼拍他一下,“又不是相亲。”

皇上总算挪动了脚步,来到东厢房门外又顿住:“君婼,今日仓促,还是改日。”

君婼踮起脚尖,在他耳边说道:“皇上的表妹叫做玉瑶,玉瑶的祖母还健在,已经是七十岁高龄。玉瑶说了,老小孩一般。皇上不想问问她老人家的情况?”

皇上不置信看着君婼,一把攥住君婼的手,手微微有些发颤:“君婼是说,朕的外祖母,还健在?”

君婼嗯了一声,皇上迈开步子走了进去,君婼静静陪在身旁。

玉瑶瞧见人影忙忙站起叩拜下去:“民女玉瑶叩见皇上万岁,皇后殿下千岁,民女有眼不识泰山,想起刚刚口无遮掩,十分惭愧。”

皇上瞧着她,微微弯一下身,声音罕见得温和,并带了丝笑意:“玉瑶请起。”

玉瑶忙说不敢,锦绣扶起她来,皇上已居中坐了,指指右侧道:“玉瑶请坐。”

君婼坐在左侧,笑看着路途偶遇的表兄妹二人,莫非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吗?

皇上轻咳一声,看着玉瑶道:“朕就直说了,玉瑾是朕的亲生母亲,玉瑶乃是朕的表妹。”

玉瑶抬起头,眼前的男子玉冠月白衣,身材高瘦玉面修颜,举手投足间尽显尊贵,虽温和笑看着她,周身有一种疏离的气息,让人觉得难以靠近,也不敢靠近。

玉瑶怔怔瞧着皇上,红霞飞了满脸,天底下竟有这样的男子,都说须眉浊物,他却是雅如兰皓如月,周身气息清新,不时有淡淡的清香来袭,令她心潮澎湃,锦绣一声轻咳,她方回过神,思忖着摇头:“姑母已死,一切没有凭据,民女不能随意认亲。”

皇上点点头,目光十分赞赏,没有因朕的身份忙着攀亲,可见是高洁之人,玉瑶想的是,是不是真的皇上尚未可知,怎能冒然认亲?

君婼吩咐锦绣将皇上随身带着的画拿来,又拿来那卷梵文的经书,画作展开,玉瑶眼泪滴了下来:“是父亲为姑母所作画像。不过……”

君婼将两卷梵文的经书递给她,一卷净明师太的,一卷玉瑾的,瞧着她笑问:“玉瑶可识得梵文?”

玉瑶点头,“认得一些。”接过去翻开来,眼泪簌簌而落,悲叹道,“姑母的命运好生凄惨,这样的受辱,尚不如小时候干干净净去了。”

君婼摇头,皇上看着那幅画,又看向泪珠盈睫的玉瑶,仿佛是母亲从画中走出,坐在他身旁,举手投足牵动圣心。

玉瑶哭泣着,抬眸望向皇上,皇上的目光温柔而沉痛,似乎带着爱怜,低头避开皇上的目光,不禁再次满面通红。

第113章

皇上待玉瑶平静些,仔细问她家中景况,玉瑶笑说:“在姑苏算得上殷实人家,父亲是远近闻名的画师,兄长在湘州为官,已娶妻生子。”

皇上特意问起玉瑶兄长姓名,玉瑶笑说:“叫做玉和。”

皇上点头:“和,谐也。好名字。官声可好吗?”

玉瑶点头:“中进士八年,今时官至通判。”

皇上笑道:“八年至通判,升迁得很快,湘州知府是个知人善任的倔老头,看来表兄官声很好。”

玉瑶就笑,笑着提起祖母,说是今年刚好七十大寿,寿诞日九月初九,家中已经在做准备,她此去湘州,一来探望兄长,二来接了嫂子侄子侄女同回姑苏。又说老夫人孩子一般的性情,牙只剩了几颗,偏爱吃甜的黏牙的,儿子儿媳与仆妇们看得紧,就半夜起来偷吃,偷吃过又闹牙疼,儿子儿媳埋怨几句,就捂着腮帮大骂恶子不孝,吃药又怕苦,汤药不成搓药丸,搓成药丸喝一壶水药丸未吃一口,只得切成米粒大的小块,方囫囵咽下去,因喝水多,肚子又涨,捂着肚子骂人,过几日消停了,没几日又偷吃,周而复始。

皇上抿着唇笑,回头对君婼道:“似乎还不如安平自律。”

君婼也笑:“听起来活脱脱一个老顽童。”

“总是老顽童倒可爱了,有时候蛮不讲理,简直气死人了。家中大小事都是母亲辛苦操持,祖母却说自己才是掌家的,仆妇们有些事务不与她说,她就会生气,说母亲目无尊长,企图将她架空。与她说了吧,她就由着性子胡乱指派,烂摊子都是母亲收拾,不依着她的指派呢,她就耍威风,要将在家里服侍几十年的仆妇辞退,母亲有时候急得直掉眼泪。这还不是最可气的,最可气的是,总相信一些游方道士和假姑子,被骗了许多次,给银子不说留着住宿,还胡乱服药,并借着父亲名头荐到县衙里去,好在县太爷宽和,说老人家嘛,孩子性情,顺着方为孝道。祖母还乱点鸳鸯,瞧见端正些的公子,就拉着人家说,我家有个孙女……”

玉瑶说着话顿住,噘一下嘴,皇上摇着头笑。玉瑶接着说道:“就前几日,在后门晒太阳,有一位公子路过,祖母一把拉住犯了糊涂,说我有个女儿,与公子十分般配,公子与她结亲可好?那公子挣不开,祖母就说,只是我女儿亡故了,需结阴亲,公子什么时候死啊,公子气得鼻子都歪了,仆妇们忙说祖母有些老糊涂,让公子别一般见识,公子刚和缓些,祖母大骂仆妇,我怎么糊涂了,我明白着呢,这里是姑苏玉家,我是玉家老太太,今年七十,九月初九的寿辰。公子手指险些指到祖母鼻子上,老太太你既不糊涂,盼着我死了,和你女儿结阴亲?祖母也将手指到公子鼻子上,那是抬举你,这些年了,路过的我一个没瞧上。公子气得不轻,又不敢对一个老人家动手,祖母笑道,你想打我?小子,谅你也不敢。那位公子原是归乡祭祖的一位尚书之子,父亲听说后,当场作画致歉,才算了事。”

皇上难得笑出声来,握手捂了唇看着玉瑶:“外祖母十分有趣。”

玉瑶蹙着眉:“尤其是太姑母也在的时候,两个人一会儿还说说笑笑回忆过往,眨眼就会闹起来,不是抢吃的,就是打牌输得急了,互相指责对方耍赖,有一次打了起来,身手异常敏捷,仆妇们都拦不住,我赶到的时候,两个老太太扔了拐杖,互相掐着脖子,嘴里还叼着骨牌,那情形……”

皇上笑得更大声,玉瑶也掩唇轻笑:“虽然常闹得鸡飞狗跳,也总闯祸,可我们都喜爱祖母,一时一刻不见,就想念得紧,我一直住在祖母屋外暖阁中,方便照顾祖母。人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家将表姑母也接来同住,是两个宝呢。”

皇上十分开怀,笑道:“观玉瑶言行,可知玉府家教。玉府日后,定要门楣光大的。”

皇上乃是金口玉言,这是要抬举玉家的意思?玉瑶心中一跳,美眸流盼,看向皇上,唤一声皇帝哥哥笑问道:“皇帝哥哥与皇后殿下可是微服私访吗?可会到姑苏去?”

  如果觉得帝宠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丁丁冬小说全集国师姽婳福寿如意凤落霜华凤歌三阙花间月帝宠大富贾有妻嫦曦妖侣小太后仙妻嫦曦后街妖奇谈,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