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农在线书库收录经典全本小说大宅门在线全文阅读,简单快速无弹窗免费小说阅读网站

大宅门在线阅读

最新章节:第二十七章 (下) 作者:郭宝昌  回本书首页  小说TXT下载
百度搜索“书农”或“书农在线书库”即可找到本站在线阅读全本小说。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书农在线书库,提供经典小说大宅门免费全文阅读。     西安。百草厅门外。

    韩荣发还真按贵武的主意跑到了西安。这天他坐在街对面一个小摊前吃酿皮子,两眼望着百草厅门口。

    百草厅门口人出人进,沈树仁从门口走出上车而去。

    韩荣发问摊主:“上车那位爷是百草厅的东家吧?”

    摊主:“东家姓白,这位爷姓沈,两家合着开的,买卖做得好,是我们西安的头一份!”韩荣发起身而去。

    去户县的路上。

    沈树仁赶着马车小跑在土路上。后面不远跟着一辆平板大车,车上坐着韩荣发和一个抱着孩子的妇女。

    赶车的汉子:“京城有的是好大夫,你跑这么老远来看病?”

    韩荣发:“听说你们户县有位名医?”

    赶车汉子:“你是说十里堡的乌大爷吧?”

    韩荣发:“对,姓乌!”

    赶车汉子:“那可是神医。”

    韩荣发:“见过他吗?”

    赶车汉子:“什么话,我从小落个喘病,二十几年治不好,一入了冬就没法过,吃了他五剂药,除了根儿了!”

    “神了神了!”韩荣发伸头望前看。

    沈树仁的车在前面不紧不慢地跑着。……

    乌家窑洞院。

    沈树仁走上土坡来到小院,大爷颖园正给人看病,见到他点了点头,沈树仁径自向窑洞里走去。

    颖园向病人交代方子时,韩荣发慢慢从土坡走上来。见颖园送走病人后进了窑洞,他佯作求医也进了小院,四下张望后坐到了石墩子上。

    窑洞里。沈树仁把银票交给颖园。

    颖园说道:“我这儿过得挺好,以后别送了。”

    沈树仁:“好家伙,二奶奶的吩咐,我岂敢不遵!”

    颖园:“派个人儿来就行了,别回回儿自己来。”

    沈树仁:“自己来好,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窑洞外。韩荣发注意地打量着四周,见颖园送出沈树仁,赶忙迎上去。沈树仁真以为他是看病的,连声说:“留步,有人看病来了!”

    沈树仁离去,颖园转身忙让韩荣发坐,随手拿过脉枕:“您哪儿不舒服?”

    韩荣发:“我哪儿都不舒服!吃不好,睡不着,夜里心口疼,早上脑袋疼,晚半天肚子老咕哈咕喀叫,想放局又放不出来!”

    颖园笑了,忙伸手号脉:“您这病可真个色,您不是本地人?”

    韩荣发:“京城来的,听您的口音也不是本地人?”

    颖园:“咱们同乡!”

    韩荣发:“您怎么会跑到这穷地方来了?”

    颖园迟疑了一下:“一言难尽!”

    韩荣发:“京城里呆不下去了吧?”

    颖园一愣,抬头迅速望了一眼韩荣发,忙又低头把脉,不再搭话。

    韩荣发死死盯着颖园:“咱们不但是同乡,还是同行!”

    颖园警惕地望了一眼韩荣发:“噢?”

    韩荣发:“我是北京‘隆盛’药行的伙计,米陕西看看药材,有些事儿还得请您指教!”

    颖园:“不敢!‘隆盛’的钱掌柜还好吧?”

    韩荣发一愣:“钱掌柜?”忙随机应变地:“啊——好,挺好的。”

    颖园:“他儿子都有三十多岁了吧?”

    韩荣发:“可不是,三十二!”

    颖园号脉的手立即离开了:“您什么病都没有!您不是来看病的广韩荣发:”不看病我干什么?“

    颖园:“‘隆盛’掌柜的不姓钱,他也没儿子,只有个闺女!”

    韩荣发忙站起身:“您逗我,您逗我是不是?……”边说边往后退。

    颖园审视地望着韩荣发。

    “您老多保重!”韩荣发说罢转身快步离去。

    颖园十分惶惑地望着……

    北京广和楼戏园。夜。

    台上已是电灯照明一片雪亮,万锭菊和齐福田在唱《二堂舍子》。

    楼上包厢里只有玉婷一个人,已是热泪盈眶,不住地擦眼泪。

    万筱菊大段念白,招来全场喝彩,楼下叫好声最大的还是景琦。

    玉婷擦着眼泪叫好!

    忽然楼下后面大乱,有人站起往外跑。景传和前面的人都回头看,不少的人站起往后看。

    不知谁大叫:“桂春儿要进城杀汉人啦——”“黄兴占了武昌城了——”“孙大炮要打北京啦——”……

    场内电灯突然灭了,一片黑暗,人们慌不择路地往外跑。景琦也赶忙朝外挤着。

    楼梯口,女客们拥下楼。伙计大喊:“别挤!堂客下楼啦——回避啦您呐,堂客——”

    玉婷裹挟在人群中狼狈下楼,景琦见到她,忙大声叫:“玉婷!玉婷——”

    玉婷叫着:“哥——我在这儿!”

    伙计大喊:“别挤!堂客下楼啦——”一个被挤得晕头转向的观众大喊:“别穷讲究啦!还堂客下楼呐,下你妈的楼!”

    景琦挤到玉婷身边,保护着她奋力向外挤去。两人好不容易挤出了戏园子门口,要下台阶时,玉婷忽然大叫:“鞋!我的鞋!”景琦一把将她抱起扛在肩上:“行了妹子,还鞋呢?!回家我给你买新的吧!”

    景琦扛着玉婷来到马车前,将地扔到车上,赶忙跳上赶车而去。

    这时人群乱哄哄涌过,几辆马车挤在一起,互相叫骂着。

    玉婷仍在车上大叫着:“我的鞋!我最好看的一双鞋——”

    白宅敞厅。夜。

    厅里亮着电灯,全家人都集中在敞厅,正听三爷颖宇讲述:“大清要完了,国民军在武昌起义,孙大炮知道吗?就是孙中山,在广州也闹腾起来了,朝廷连个可用的人都没有,一塌糊涂啦!”

    白文氏:“会不会又闹得跟庚子年似的?”

    颖宇:“难说!可也没那么快,武昌离这儿远着呢,长江边儿上呐!”

    景琦扛着玉婷小跑进来直进敞厅,将她放到椅子上,众人围了上来。

    白文氏惊讶地:“怎么了这是?!”

    景琦气喘吁吁地:“其实没事儿,就是断了电了,戏园子乱了套,玉婷愣把鞋挤丢了。”

    玉婷:“吓死我了!万筱菊的《二堂舍子》还没唱完呐!”大家全笑了。

    白文氏:“什么时候了还万筱菊?打今儿起,没事儿都别往外跑!”

    灯突然灭了,一片黑暗。

    景椅:“哎,怎么回事儿?”

    颖宇:“大清真是要完了!”

    自从京城里传开了南边儿已然起事闹起革命,孙大炮要打北京之类的消息,北京城就没有过好天儿,一连数日总是沉在灰??的愁云惨雾里。

    白宅的人自然也忧虑不安,人们担心这大宅门儿里可别出什么事儿。

    怕什么来什么。这天大清早儿,秉宽走出门房下闩开门,低头见地上扔着个帖子,忙拿起走向里院上房屋,交给了二奶奶。

    白文氏打开帖子一看,只见上面写着:“‘百草’落西安,沈家冒名担,户县行医忙,大爷养天年。”当下大惊:“这是谁走了风儿?”

    景琦在一旁看着帖子,想了想道:“这可是知根知底儿了!”

    “景琦!你得赶快去西安!”

    “别急,去了也没有用,您还记得我小时候吗,叫人绑了票儿?”

    “那不是要敲咱们一笔银子吗?这可不一样!”

    “可这是一个人写的!”

    “贵武?!”

    “就是他!”

    “你看,出事儿了吧?!你把他逼到绝路上,他也不叫咱们好好儿活,亏他怎么知道得这么准!”

    “您甭着急,我找他去,他未必想弄到大堂上去,不过是想叫我认他这个老岳父,他跟咱们是亲家,何必害他自己女儿呢?!”

    “还是小心点儿好,派个人去西安,叫大爷先躲躲!”

    “他真要想害咱们,现在躲已经来不及了。”

    “这件事儿几起几落,可经不住再出事儿了!”白文氏忧虑地看着景价。

    “知道……我去了!”景琦明白,这件事儿的关键人物是贵武。

    砂锅居饭庄单间。

    桌上已摆好了酒菜,景琦和颖宇坐在桌旁等候。

    景琦:“三叔,他不会不来吧!”

    颖宇:“不会!见了面儿你可别犯三青子,顺着他来。”

    景琦:“我知道!”

    颖宇:“大爷这事儿连我都瞒了?我还当他真死了呢。”

    景琦:“无论如何您还得咬死了说不知道!”

    颖宇:“我现在说不知道还顶个屁用啊!贵武一知道,半个北京城都知道了!”

    “里边儿请,武贝勒爷到!”外面传来伙计喊声。

    紧跟着门帘掀起,贵武出现了。昂胸腆肚,故意摆出一副流洒架势,扬着脸儿:“谁找我呀?”转眼看见景琦,装得很惊讶:“老三!这是怎么回事儿?”

    景琦忙站起:“我找您!”

    颖宇招呼着:“坐坐,真不失约,这些日子忙什么呢?”

    贵武大模大样坐下:“我有什么可忙的,帮人家跑跑腿儿说个和儿,挣点散碎银子糊口呗!”

    景琦拿过贵武面前的酒杯,斟满举起:“我先敬您一杯。”

    贵武:“别介!白七爷,今儿怎么这么客气呀?”

    景琦:“您是长辈。小辈儿的有什么失礼失敬的地方,您多包涵。”

    贵武:“哟,不敢当,我算什么呀?养个闺女姓了黄,找个女婿吧,又找不着丈母娘!我算哪棵葱啊!”

    景琦求助地望着颖宇:“三叔,您得说两句!”

    颖宇:“别别,我是中间人,别把我掺和进去,这里没我!”

    贵武:“我说,白七爷……”

    “您别这么叫我!”景琦以晚辈人的谦卑口气道。

    “我该怎么称呼您?”贵武脸上浮现出得意的一丝阴笑,带着嘲讽。

    “景琦!”景琦完全像听长辈训斥的孩子,低下头来。

    贵武一拍桌子突然站起:“景琦,小子!老老实实跪地下给我磕仨头,该怎么叫你怎么叫!”

    就着这一拍,景琦忙站起:“那不应当的吗!”说罢毫不犹豫地跪下,便嘭嘭地磕了头,边磕边道:“岳父大人在上,小婿白景琦拜见岳父大人,这厢有礼了!”

    贵武听得直愣眼儿:“怎么听着跟戏台上的词儿似的,你是诚心诚意吗?”

    “头都磕了,还有什么假的不成!”颖宇也用京韵白说着。

    贵武点点头:“行了,别跪着了!”

    景琦看着贵武:“您没叫我起来,我不敢起来!”

    贵武得意了:“起来吧你,别跟我这儿装了!”景琦这才站起来。

    贵武:“我可告诉你,你小子别拿我这老丈人当冤大头,刀把子在我手里捏着呐!要说这事儿跟我没关系,咱们一家人能害一家人吗?”

    景琦:“是是!”

    贵武:“全是韩荣发那小子搅和的!”

    景琦一惊:“啊?!又是他,这小子从哪儿又钻出来了?”

    贵武:“好人不长命,坏人活千年。正格儿的,你得拿出点儿银子先打发他!”

    景琦:“好说,岳父大人一句话!”

    贵武:“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会来事儿啊?”

    景琦不搭他这话碴儿:“姓韩的要是不依不饶呢?”

    贵武一抬头一撇嘴:“他敢!——跟咱们白家做对,他不想活了他!我挤出他的蛋黄子喂苍蝇!”三人大笑中,颖宇举起酒杯:“来来来,一醉方休!”

    杨九红小院。早晨。

    一辆马车停在门口,小福子和红花正往车上装行李。景琦匆匆来到车前,没好气地问:“小福子,谁叫你来的?”

    小福子回道:“少奶奶叫来的!”

    景琦斥责道:“胡闹!把东西卸下来!”

    小福子和红花相视无奈,只得听话卸行李。景琦转身冲进院里。

    北屋外间。杨九红正在彼一件大斗篷,景椅进屋生气道:“你怎么跟我都不打招呼就要走?”

    杨九红:“跟你招呼,你还能叫我走吗?”

    “我不说了叫我想想吗?”

    “多少天了,你想好了吗?我现在跟你打招呼,我要回济南,行吗?”

    景琦颓然地坐到了床上,无言以对。九红道:“你无非害怕我一走,你没法儿向你妈交代是不是?”

    景琦:“这些日子她一直惦记着你呢,老问起价,我怎么好说你要走呢?”

    “要是没有我肚子里这孩子,她会惦记我?我死了都没人管。景琦呀!你要是不叫我走……”九红忽然咬牙切齿,毅然决然地:“这孩子生下来我掐死他也不会叫别人抱走!我说到做到!”

    景琦完全震惊了,充满恐惧地望着杨九红。

    杨九红毫不回避地凶狠地望着景琦,一副生死置之度外的拼命劲儿。

    景琦完全相信了,大叫:“小福子!”

    正往回搬东西的小福子跑了进来:“七爷!”

    景琦吩咐:“把行李装回去!快送姨奶奶去火车站,只当我不知道有这回事儿!”说罢转身快步离去。

    杨九红几乎不相信这是真的,呆呆地望着他的背影。

    白宅上房院北屋厅。

    白文氏坐在椅子上,冲着站在一旁的景琦,突然一拍桌子站起来:“你不知道?你学着跟妈说瞎话了是不是?”

    景琦:“妈!您就让她走吧!”

    “不行!把孩子生下来,她爱上哪儿上哪儿,死了我都不管!”

    “她……是坐火车走的,追不上了啊!”

    “我知道她刚走没一会儿,我还知道火车八点一刻才开!你现在去!”

    “妈!

    白文氏逼视着景琦。景琦低着头一动不动。白文氏知道再说什么也没用了,突然扭着脸儿大声向屋外喊:“胡总管!

    景琦忙拦住:“妈!”

    白文氏回头恨很地看着景琦。

    景琦劝道:“妈!您千万别生气,我去我去,我这就去车站把她追回来!”

    北京。正阳门火车站。

    火车停在月台上。小福子和红花正往车上搬东西。杨九红站在月台上,神色疲惫,哀伤地望着火车。火车发出长鸣,九红刚要上车,忽然传来景琦的喊声:“九红——九红——”

    九红闻声一震,惊讶地转过身来,望着气喘吁吁跑到面前的景琦,九红的脸上浮现出一种难言的苦笑。景琦满脸无奈地望着九红,九红明白了,突然身体摇晃了一下,万分失望地转过脸去。

    景琦充满眷恋和歉疚地望着杨九红。

    “是你妈叫你来追我回去?”九红回过头问道。

    景琦默默地点了点头。九红喃喃地:“命啊,命!我跟你回去!

    我跟你……“猛然间火车又响起刺耳的汽笛声。

    景暗突然大叫:“你还罗嗦什么,还不快上车!”

    杨九红抬头惊诧地看着景琦,一下子愣住了。

    景琦百感交集:“走吧!”

    杨九红如梦方醒:“爷爷!我没看错你!爷爷!你回去怎么跟妈交代?!”

    景琦大吼着推了她一把:“快走!”

    九红感受到了景琦真诚而坚定的目光,转身走向车厢,泪如泉涌。

    景琦呆呆地望着。车厢挂钩相互撞击后,列车缓缓移动了,在撕心裂肺的汽笛声里渐渐远去……

    杨九红返回济南不久,天下大变。革命党人发动的辛亥革命,果然革了大清王朝的命。孙文并没有带着大炮打北京,而是在南方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了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民心所向,不可抗拒。隆裕皇太后颁布诏书,宣告宣统皇帝退位,还政于民。统治中国长达二百六十七年的满清王朝彻底寿终正寝。

    成为中华民国国民的白景琦,毫不犹豫地响应政府号召,成为白家大宅门里第一个剪掉辫子的人。

    大宅门掀开了新的一页。 百度搜索“书农”或“书农在线书库”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完本小说。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书农在线书库,提供经典小说大宅门免费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