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农在线书库收录经典全本小说淑女好逑在线全文阅读,简单快速无弹窗免费小说阅读网站

淑女好逑在线阅读

最新章节:第35-36章 捉贼 作者:海青拿天鹅  回本书首页  小说TXT下载
百度搜索“书农”或“书农在线书库”即可找到本站在线阅读全本小说。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书农在线书库,提供经典小说淑女好逑免费全文阅读。     薛霆不重眠,在父亲的书房里逗留很晚,出来时,已经过了子时。

    他住的院子与宁儿相隔不远,回去时,想着白日里的事,一直觉得放心不下。可这时已是深夜,院门紧闭,薛霆望了望,正要离开,忽然瞥见墙头有人影闪过。

    有贼!

    薛霆立刻大喝一声,追着奔去。

    那人身手矫健,翻墙过瓦,毫无痕迹。薛霆亦不差,顺着一棵树越过围墙,他熟悉宅院,瞅着那人的去向,抄着近路追去。

    月光洒在大街上,冷冷清清,薛霆追出宅子外,却已经不见人影。

    他喘着气,微微眯起眼睛。

    这街道宽敞,且左邻右舍都有高墙相隔。贼人要想跑远到看不见,或者翻墙进别家,都做不到那么快。

    唯独……他看向不远处,那里有一条两宅间的空当,黑洞洞的,是一处死巷。

    薛霆缓缓抽出刀来,慢慢地靠近。

    “出来吧。”他寒声道,“你逃不了。”

    无人回答。

    未几,微弱的刃光带着杀气,迎面而来。薛霆忙举刀相对,“铛”一声,刀刃相撞,不偏不倚地架住,薛霆感到虎口发麻。

    那人并不与他纠缠,虚晃一招,忽而闪身。那脸在薛霆的眼前晃过,虽然蒙着面,但薛霆的识人本领一向国人。那额头到鼻梁的廓型,还有眉眼中的锐芒,薛霆已经了然,清喝一声:“邵稹!”话音未落,手里的刀已经再度劈下。

    “你竟敢半夜潜入!”薛霆怒道,“我家待你若上宾,你竟行此龌龊之事!你置我表妹名节何地!”

    邵稹却并不示弱,将他的刀格开。月亮西偏,他顺着光,占着几分地利。薛霆却不如他看得清,三招之后,寒光掠过,他心中惊叫不好,邵稹的刀已经横在了他的脖子上,冰冷的感觉贴着他的皮肤,再进毫厘,便是血肉。

    薛霆浑身僵住,一动不动。

    邵稹看着他,蒙着面,看不出任何表情。

    “我是来与宁儿道别的,不曾做你想的那些。”他冷冷道。

    薛霆直视着他,毫不畏惧:“我为何信你。”

    邵稹镇定答道:“我要做什么事,剑南到长安的千余里,在长安的近半月,无时无刻都是机会,何必等到现在。”

    这时,一阵嘈杂之声传来,薛宅的家人拿着火把赶了出来。而街道的另一头,也有些隐约火光,似乎是夜巡的武侯。

    邵稹瞥了瞥,又看看薛霆:“今夜扰了贵宅,是我过错,必无下回。足下若真是为了宁儿好,便莫声张。”停了停,低低道,“算是我求你。”

    薛霆还想再说,脖子上的刀忽而放下,他再想去追,邵稹却已经顺着墙根,上了一户人家的屋顶,少顷,再也看不见。

    “郎君!”追出来的家人们显然都是刚睡醒,跑得满头大汗。见薛霆立在街上,急忙问道,“贼人何在?”

    薛霆站了片刻,回过头来。

    “跑了。”他淡淡道,“回去吧,看看宅中可有失物。”

    一番嘈杂,等薛霆回到宅中,所有人都起了来。

    堂上,薛敬披着衣服,见薛霆回来,忙问:“是何贼人?看清了么?”

    薛霆瞥瞥两步外,宁儿站在韦氏身旁,面色微微发白。

    四目相对,她望着他,目光中隐隐紧张,忐忑,如同一只受惊的兔子。

    ……若真是为了宁儿好……

    邵稹的话回响在耳边,薛霆暗自捏了捏拳头。

    “当是行窃的贼人。”他答道,“跑得很快,儿并未追上。”

    薛敬沉吟,似有疑惑,未几,点点头。

    “宅中无事便好。”他吩咐管事,道,“日后家人夜巡,分派多些。”

    管事应下。

    一场虚惊,众人散了,各自回去。

    “元钧。”薛敬叫住薛霆,若有所思,低声道,“是不是致之?”

    薛霆看着父亲,笑笑,摇头:“那贼人身形矮小,儿看着不像。”

    薛敬抚须,似乎放下心来。

    “此事一应详细,儿已经禀明武侯,”薛霆道,“若有进展,当会来告知。”

    薛敬颔首。

    宁儿回到房中,心仍扑扑跳着。

    邵稹没有被捉住,这是万幸。但是,刚才她与薛霆对视时,有一股强烈的直觉,他似乎知道了什么。

    “娘子睡吧,主人命家人夜巡,谅贼人也不敢来了。”侍婢见宁儿神色不定,安慰道。

    宁儿应下,躺到榻上。

    侍婢们灭了灯,各自睡去。

    “怪了,今夜怎这么困……”一人打着哈欠,嘟哝道。

    室中重归寂静。宁儿望着窗子,月光透过窗纱,泛着迷蒙的银光,正像方才邵稹出现时一样。

    稹郎,应当无事了吧……她心里念着,在思绪纷杂中入睡。

    第二日早膳时,坊间的武侯来访,见了薛敬,说起昨夜的事。

    按照武侯的勘察和薛宅的描述,贼人对周围熟悉,应当是惯犯。所幸薛霆发现得早,把贼人惊走,宅中未曾丢失财物。

    “幸好无事,丢失财物事小,伤及家人便不好了。”韦氏宽慰道。

    薛敬亦感觉心中落定,命人取来财帛,赏赐武侯。

    宁儿听着他们的话,也觉得松了一口气,紧攥的手指放开,手心里有些微的汗腻。忽然,她发现坐在对面的薛霆正看着自己。

    他穿着官服,脸上丝毫看不出昨夜留下的痕迹。那目光静静,与她相触时,停留片刻,却转了开去。

    早膳后,薛敬要到官署中去,宁儿跟着韦夫人在门前送了他。韦夫人要每日到佛堂中礼佛,宁儿陪着,见佛堂上的鲜花败了,便到后园中去采些来。

    天气还算晴朗,大朵的云浮在当空,时而将太阳遮蔽。

    园中的花开了不少,宁儿立在几树芍药前,刚采了几支,耳边忽而传来薛霆的声音:“昨夜之事,不想与我说一说么?”

    宁儿一惊,回头。

    薛霆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这里,看着她,目光淡淡。

    宁儿的心登时乱起来,忙瞥向四周。

    “此处无人。”薛霆道。

    宁儿的心思被点破,面上泛起红晕,却努力镇定。

    “昨夜?”她道。

    薛霆不答,声音缓缓:“那贼人是你院子里出来的。”

    宁儿看着他,咬咬唇,没说话,心“咚咚”的,却跳得更急。

    薛霆看着她下唇上咬出的浅浅印子,唇瓣微微发红,知道她此时心中定然纠结,不由地将语气放软些:“你不说我也知道,昨夜我跟他交了手。”

    这话出来,果不其然,宁儿的脸上掠过惊慌之色。

    “他……”她忽然想到这或许是薛霆下的套,话才出口,又收住。

    “他和我都无事。”薛霆进一步道,“你不必担心,今天武侯的话你也听到了,无人知晓。”说着,他有些不快,皱眉道,“宁儿,你我如今是一家人。此事我如果想说,昨夜已经说了,来问你这话的,也必不会是我。事到如今,你还不肯说么?”

    宁儿被他说得惭愧,低着头,好一会,轻声道:“是我不好……”

    薛霆听着她声音不对,忙四下里瞅了瞅,着急道:“哎哎,你勿哭……你哭了被人看见,想瞒也瞒不了了!”

    宁儿听得这话,立刻用袖子擦干眼角,抬起头来。

    薛霆见她眼圈发红,却满是倔强之色,有些哭笑不得。

    “表兄想问什么?”宁儿低低道。

    “邵稹昨夜说来与你道别。”薛霆道,“他要去何处?”

    她的目光凝住,少顷,道:“我不能说,表兄,稹郎不会害我们的。”说着,她神色恳切,“表兄,你与舅父、舅母都是好人,稹郎也是好人,为何这般针锋相对?”

    薛霆皱皱眉:“无人针对他。宁儿,邵稹的那些旧账,你不说,我也能估摸许多。此事无人发觉便罢,一旦翻出来,只怕你也脱不了干系。”他认真道,“我父亲视你如亲生,一心疼你护你,这些事,你只有说出来,我等才好帮忙。”

    “你会帮他?”宁儿闻言,眼睛忽而一亮。

    “呃……”薛霆自知失语,看着宁儿殷殷期盼的目光,却无从反悔。他支吾一下,决定浑水摸鱼,“嗯……宁儿,你总要说出来,我才知道能不能帮。”

    宁儿想了想,摇摇头,道:“我还是不能说,他让我不要告诉别人。”说着,她感激地笑笑,“表兄,你真好,你放心,稹郎很厉害的!”

    薛霆的嘴角抽动了一下。

    这时,韦夫人的侍婢在廊下唤道:“娘子,夫人问,花采得不曾?”

    宁儿这才想起舅母在佛堂等着,忙应一声,对薛霆道:“表兄,我还要与舅母礼佛,先过去了。”说罢,向他一礼,莞尔离去。

    薛霆无语地看着宁儿的背影,愣怔着,自嘲一笑。

    你真好……

    好什么……

    这事态搅得实在诡异。京兆府在搜寻邵稹,他本想问清楚邵稹去向,好想对策,干净地撇清关系。

    可宁儿眼里,自己这个捉贼的,如今倒成了跟她一起瞒骗父母的同伙……他挠挠头,心里有些郁闷。邵仁安从坊间回来,见妻子卢氏正拿着一匹绢,左看右看,在一双儿女身上比划着,商量着做什么样的衣服。

    “回来了?”卢氏心情极好,见他回来,笑眯眯的。

    “新买的?”邵仁安看看那绢布,问道。

    “是啊。”卢氏道,“坊间的陈大新进回来的,说是刚出的新料呢。你看这颜色,还有夹缬印花,多好看!”

    邵仁安皱皱眉:“很贵吧。”

    “也就五百钱……”

    “你收敛些!”邵仁安道,“大手大脚,怕别人不知道么?”

    “知道了又如何?”卢氏放下绢布,不高兴地说,“无钱时处处撑门面,客人来了借钱也要卖酒肉招待,富了倒要藏着掖着?”

    邵仁安见她脸色,登时软下来:“也不是不能花,只是一下这么多钱,我总觉得不踏实。”

    卢氏“哼”一声,道:“有什么不踏实的,侄子孝敬叔父,天经地义!且别说你当年收留他又是出钱又是出力,他后来出走了,里正还来盘问许久,添了多少麻烦?族中亲戚的难听话更是说了不少。这些事,想起来我就气!我还嫌他给少了,你看他那模样,我看过得可不差,你说他还有多少钱……”

    “得了!”邵仁安瞪她,“没完了?”

    卢氏白他一眼,继续摆弄绢布。

    “母亲,”这时,她女儿趴在窗上,忽而道,“稹堂兄来了!”

    邵仁安和卢氏忙往外望去,果然,邵稹进了院子,肩上挎着一个包袱。

    卢氏见他,皮笑肉不笑:“哟,这又是要去成都祭你祖父了么?也去个七年八载?”

    邵稹不理会她的话,道:“叔父叔母,侄儿是来告辞的。”

    邵仁安横了卢氏一眼,面上堆笑,道:“哦,是要入营了么?今早晨里正同我说了。”

    “正是。”邵稹说着,看看他,一礼:“叔父叔母保重。”说罢,又看了卢氏一眼,转身离开。

    “傲什么。”卢氏看着邵稹的背影,不满道。

    “你少说些吧。”邵仁安摇摇头,望着邵稹走远了,想起他方才给自己那一礼,竟有些心虚。

    说实话,这个族侄,他们当年是亏待了的,邵仁安一直以为他即使会回来,也必然要闹一场。

    前几日,邵稹出现时,邵仁安竟一时认不出来。

    他神色客气,将二十两黄金放在了邵仁安夫妇面前。邵稹说他当年负气出走,流落外乡,如今回来,想重新落籍。

    邵仁安从未见过那么多的钱,卢氏更是心花怒放。他们当日便带着邵稹走访里正,刚好,东北战事急迫,朝廷点兵,里正正为坊中征兵人数不足烦恼,邵稹回来,恰恰解了燃眉之急,落籍之事便顺利办了下来。

    虽是一件美事,可邵仁安回味着,总觉得有些不安心。特别是他与邵稹对视的时候,那眉间的锐气,让他不由地心里打鼓。他不知道邵稹所言是真是假,但有一点十分明了,如今的邵稹,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孩子了……

    太阳渐渐过了中天,用过饭,午后慵懒,邵仁安正要去歇息,里正忽而上门来。

    “里正怎么来了?”邵仁安拱手笑笑,一边招呼着,一边对卢氏道,“快去倒水来!”

    里正却道:“不必。”他看着邵仁安,神色复杂,“邵大,我问你件事,你那侄儿,说从前一直在商州,确实么?”

    邵仁安讶然,与卢氏相觑。

    “确实啊。”他笑笑,道,“里正不是看过了他的官文?”

    里正点点头,没有说话。

    “怎么了?”卢氏也觉得有异,问道。

    里正皱着眉:“方才京兆府的人拿着一幅逃犯的像来问,我看着,觉得有几分像你家侄儿。”

    听得这话,邵仁安与卢氏俱是心惊。

    “怎会呢?”邵仁安心慌,忙道,“里正,我家侄儿的官文当初也验过,确实不假啊。”

    “是啊!”卢氏道,“长安这么大,看真人都有不少长得像的,凭一副画像怎好断定。”

    里正颔首,道:“我想的也是此理,不过京兆尹那边也不好瞒着,我将你侄儿的名姓去向报了去,他们自会查验。”说罢,寒暄几句,告辞而去。

    “怎会如此?”待里正走远,卢氏着急道,“邵稹真是逃犯?!”

    邵仁安也心绪不定:“别瞎说!”

    卢氏忽而怒起:“我看他就不是个好人!”说着,面色煞白,扯住邵仁安,“若他真是逃犯,那官府会不会来把金子都没收了?”

    邵仁安烦躁,瞪她一眼:“你就消停了吧!若他真是逃犯,官府只没收金子你便该谢天公大恩了!”

    薛霆在宫中忙碌了半日,午后,奉命到兵部办事。

    “元钧来了。”兵部侍郎赵毅与薛敬是好友,见他来,和蔼笑道,“那日我见你在禁苑中击鞠,我正好路过观赏,打得甚是漂亮。”

    薛霆神色谦逊,道:“伯父过奖。”

    赵毅忽而想起什么,笑道:“对了,今日征百济点兵,就在北门屯营。上回征百济,你是立了功的,随我一道去看看如何?南衙那边,我打个招呼便是。”

    薛霆听到征百济点兵,亦有些兴趣,可是随着赵毅同去,毕竟招摇,于是笑着推辞道:“多谢伯父,只是霆今日事务繁多,不敢离开,还望伯父见谅。”

    赵毅知道他生性谨慎,也不强求,笑笑随了他。

    薛霆在兵部办完了事,正出门,听到身后有人叫他:“元钧!”

    他回头,却见是京兆尹的钱远。

    “回南衙么?”钱远道。

    薛霆颔首,问他:“你怎来此?”

    “别提了。”钱远苦笑,“还不是为上次跟你说的那逃贼,这几日忙得要死,上头让我等将那画像拿到各坊间查问,大海捞针一般找。”

    “哦?”薛霆目光一动,“可有结果?”

    钱远一笑:“还真的有。”说罢,他四周看看,压低声音,“今日早晨,我到通善坊去,那里正说,近来真的见过一个几分相似的人,许多年前报了失踪,可前几日又回来了,进了征百济的军册,我就是来吏部查军册的。”

    薛霆看着他,神色不惊:“是么?那人是何名姓?”

    “邵稹。”

    长安北门外的屯营前,熙熙攘攘。

    军帐一字排列,前来应征的人有的身上大包小包,有的一家老少来送,笑的、哭的,清点的将官吼得嗓子沙哑,人声鼎沸。

    相比之下,邵稹肩上背着一个包袱,腰上挂着一把刀,显得格外清爽。

    负责造册录名的军曹看看他:“是何名姓?”

    “邵稹。”

    军曹仔细翻了翻名册,找到了他的名字,点头:“打开包袱看看,随行之物都要入册。”

    邵稹依言打开,军曹看去,不过是两三件衣袍,还有几串铜钱。

    “这么点?”军曹道,“这仗若是打得久些,过了□月,那边可冷得很。”

    “我可到时再置办。”邵稹道。

    军曹一一记下,又往他身上看看:“兵器也只有这刀?”

    “正是。”

    军曹眼睛眯了眯:“似乎有些年月。”

    “先人传下的。”邵稹道。

    军曹笑笑,将刀也记下,挥挥手,让他到一旁等着排队入营。

    “都是长安城里的儿郎。”赵毅骑在马上,望着喧闹的人群,抚抚胡须,“训上月余,赴百济回来,策勋评议,各部又该忙死了。”

    陪同的将官笑道:“那是自然,我这营中出来的,都是善战之士,必不给长安父老丢人。”

    薛霆跟在后面,听着二人说话,眼睛却盯着人群,手紧紧攥着缰绳。

    京兆府的人和兵部的人已经往军帐中去了,薛霆看到钱远正与一名造册军曹说话。

    邵稹站在人群里,很早就看到了那些穿着官服的人,没多久,他看到了薛霆。

    心中暗惊,他神色无波,四处瞥了瞥,低头走到人群后面。

    薛霆?他握了握刀。虽并不知晓他来这里做什么,可是对方人多势众,一旦有变,他的处境便大大不妙。未几,他望见一些神色奇怪的人朝军帐走去,立刻坐实了心中的想法。

    只怕此地不可久留。邵稹立刻转身,借着人群的遮挡,朝外面走去。

    没走两步,旁边忽而走来一人,将他撞了一下。

    邵稹没有停步,继续前行,那人却在后面道:“前面那位郎君,且站住,转过头来!”

    邵稹脚步微微停滞,回头,却见是个官吏打扮的人。

    那人看着他,目光锐利:“邵稹?”

    邵稹的余光瞥见几个军士正从不同方向靠近,暗自准备动手,脸上却笑笑:“足下认错人了。”

    那人正待再问,突然,旁边的人群推搡了一下,只听有人破口大骂:“田舍汉!走路瞎眼么!踩爷爷的脚!”

    “你才瞎眼!我走我的路,你挡着道做甚……”话音未落,一记闷拳声响起,两人大打出手。旁边的人连忙躲开,人群顿时像炸锅一般,乱了起来。

    “挤什么!挤什么!”那京兆府的人被涌动的人群挡住了视线,才挤出来,邵稹已经不见了踪影。

    “贼人跑了!捉贼人!”他气急,大喊道。

    其余人等立刻赶来,四周守卫的军士亦拿起武器,大声呼喝,将乱涌的人群分开。

    “这……”兵部来的官吏们看着,面面相觑。

    薛霆骑在马上,场上的乱象尽收眼底,但他并不被扰乱,眼睛定定的。很快,他瞅到一个迅速离开的人影,而人群中,有几个平民打扮的人亮出了刀。

    “有刺客!”薛霆大吼,“保护侍郎!”是吧,一叱策马,朝那边冲去。 百度搜索“书农”或“书农在线书库”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完本小说。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书农在线书库,提供经典小说淑女好逑免费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