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我想吃肉作品诗酒趁年华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阿婉见了便笑道:“阿姊只管留着,待阿郎回来,让他亲手做与你。”
颜神佑道:“头人也要亲手做的?”她知道,似山民等,会有一种风俗,除却唱山歌一类,男子新手猎了猛兽猛禽,或取牙爪,或取其骨,镶磨为饰,专赠意中人。只是没想到山璞归化日久,还念着这些旧俗。
阿婉道:“这是自然,阿娘在时,常逼着阿爹去做呢。不过,阿娘也送阿爹,将阿爹气得不轻。两人就打起来,总是阿爹认输…”语气幽幽,说不尽怀念之情。
颜神佑轻抚其背,两人一时无语。颜神佑却忽地一动,阿婉惊讶看她:“怎么?”
颜神佑抚胸跳:“忽然就心跳得厉害!”说完,惊疑地看着手中的匣子,里面数枚狼牙整齐排成两列。阿婉心头一跳:“是阿郎么?”
姑嫂二人皆以为是山璞出了意外,孰料三日后,荆州传来消息——已克荆州,与郁大将军会师,颜肃之却受伤颇重。
颜神佑:…
第213章 很肥的一章
消息来的时候,颜神佑本人并不在州府。因勘刻石经须得用到石材,单是做颜神佑指定的那一部,并不需要太多。然而日后要是全部定典,要的就很多了。取石料的方法,眼下无过是凿山。
颜神佑早就想弄出点火药来了,先前时间仓促,最大的成绩不过是弄出些烟花爆竹,还有一些用作信号之物而己。如今有这么个机会,且有战争的需要,颜神佑便将更多的精力放到这个项目上来。
心中也不是没有犹豫“提前将火药应用于战争”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好处,自然是先到先得,先用的人占便宜。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战争的残酷性增加了。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后面的事情,就不由她做主了。
在缺人手的时候,火药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现在做出来的火药,虽比几年前有了大幅的改进,效果也好很多,但是与颜神佑记里的炸药还相差甚远。饶是如此,也是十分惊世骇俗的发明了。山中实验场地里整日闷响,附近不用驱赶,都没有人赶再住,皆以为是有神明发怒。
颜神佑还是觉得它威力不够大,并且还有点不太稳定,不过用来吓人,也绝对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许多人都没想到过将它应用到战争上面去。
颜神佑原本是想再犹豫几天的,至少,跟楚氏、颜肃之等人商量商量的。
现在不用商量了,听了这消息之后,颜神佑果断决定,有多少上多少,不把对手烧成焦炭不肯休!
古尚书与杜黎二人正陪着她视察工程进度,听颜神佑说:“还用老法子采石罢,这批火药我有用处!”
古尚书一怔:“这有甚用处来?”
颜神佑冷笑道:“用处大着呢!”MD!敢动她爹,都去玩儿蛋去吧!当即下令,“看守的人手多一倍,一定要保密!叫过熟手来,我有事吩咐!”
古尚书见她动怒,竟觉生出不敢违逆之感,忙答应了。
熟手是个四十余岁的长者,这么个年纪,在普通人里,已算是老人了,须发斑白,面上也布满了皱纹,一双手粗糙黝黑,关节处都有点变形了。见了颜神佑,颤悠悠拱了拱手,颜神佑道:“不须多礼,我有件事,正在老翁去做。”此人年纪被颜神佑高估了,她平常见的,都是些细皮嫩肉的人,比劳苦大众显年轻。照她看来,此人当在五十岁开外了,叫声老翁也没什么。
匠人忙说不敢,请问有何吩咐。
颜神佑道:“给我造些地雷来!”
“=囗=!”所有人。
颜神佑虽然不记得太清楚火药的配方的什么的,黑火药也只是知道个大概,具体任务都要匠人去搞。但是,她还记得,大炮什么的现在是别想了,虽然青铜铸炮可用,但是代价比较昂贵,并且,一个弄不好,容易炸膛,那就不太划算了。这个得慢慢搞。
地雷就比较方便一点了,拜爱国主义教育所赐,《地雷战》这部老电影在小时候看了无数遍。那真是印象深得很!地雷可以自造!即使电影有夸张,比例放在那里,匠人放在那里,改进起来还是比较快的。
这一批的匠人,要单指望着昂州本地的,那是没戏的。但是颜、姜等人自京城来,携带了大批的工匠,这些人的技术水平不假的。虽然做火药方面的人极少,毕竟是京中的水平,上手却是极快的。比如眼前这一位,正是楚氏后来带过来的人。因全家都是颜家部曲,用起来自是极放心的。
吩咐完了事儿,颜神佑才带着古尚书、杜黎,匆匆赶回州府坐镇。这个时候,不是想咒自己亲爹,她也得做好最坏的打算。这么一个大摊子,真要破产了,绝不是回家吃自己就能解决的事儿。到时候必有争取残杀,这可不是颜神佑乐见的。
一到州府,正遇到方章笑得像朵花儿似的,从他四处乱转、转转搓手的肢体语言中可以出来,他是真的很兴奋。
颜神佑看得眼都直了,古尚书虽然不知道颜神佑接到的消息是什么,但是看完之后脸色就不对这一点,古尚书看得真真的。她心情不好,你还说什么大好事,这不找抽么?
知道方章是个老实人,觉得他应该不是在幸灾乐祸,古尚书有心提醒他。孰料方章真是太开心了,任古尚书将眼睛眨得要抽筋,他都没有看到。杜黎也觉得奇怪——方章不是这样的人——便问道:“方尚书有甚开心事不成?”
方章响亮地答道:“大喜事啊!”
颜神佑纵然知道方章不应该是开心她爹重伤,脸也不由自主地黑了。
方章犹不自知,用他以为很正常、实际上特别大的声音道:“小娘子,真是大喜事啊!黎家,原湓郡过来的黎家!他们在密林那里发现了大铜矿!”
卧槽!
古尚书心里爆了句粗口,看看颜神佑,再看看方章,他决定闭嘴了。
方章还在那里唠叨呢:“这下好了,咱们的铜是够用的了。”又说什么铸币等事,还说如何运输,如何调炉冶炼一类。
颜神佑揉揉脸,对方章道:“且住,请大家都过来罢,我有事要说。”
方章这才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对,以眼神询问古尚书。古尚书,装死。
如今诸人的功夫,颜神佑往后面去寻楚氏。
楚氏听闻颜肃之病重,惊得拍案而起,又坐了回去。问颜神佑:“消息可靠么?”
颜神佑道:“舆部传讯,应该错不了。不知阿爹现在如何了,无论如何,我都须召集诸员,商议对策。毕竟,大军在外。”
楚氏道:“第一,将六郎带过来,护好六郎、八郎;第二,召集玄衣;第三,城内封锁消息,一字不许泄漏;第四,命诸属官各司其职,谁泄漏一个字,只管拿他全家!切记,外松内紧,一切不明之前,不要扰乱民心!”
颜神佑道:“阿婆所言甚事,还有一样,我在想,我要不要往荆州去?咱们家的兵,旁人带不了。阿爹情形如何,我们也不知道,如今忧心如焚,不亲自去看一看,我不放心!且荆州新下,无论是进是退,都须有人接应。阿爹原与郁大将军相约讨逆,如今出了这等事,不能让旁人代阿爹与郁大将军见礼。我今提兵往荆州去,城内须仰仗阿婆了。”
楚氏道:“你放心。”
颜神佑道:“我这便与阿娘说去,舅家那里,也须动起来。是否需舅父引兵来护卫?”
楚氏犹豫了一下,道:“请罢。将你四叔也唤来。”
颜神佑道:“好。”
又去寻姜氏。
姜氏听罢大惊:“什么?”又掩住了口,一双眼睛惊疑地看向颜神佑,“他是领兵之将,如何…会受重伤?”
颜神佑道:“天有不测风云,阿爹只是受伤,我才要去看看,家里还请阿娘多多担待。”
姜氏听她这口气,与出嫁前无异,又是欣慰又是心酸,对颜神佑道:“你打定了主意,便去罢。城里这些士人,犹不肯服你。也是时候让他们明白些道理了。府内事有我,外面事,有不明白的,可先问你阿婆,其次请教丁尚书,再次方是你舅舅、杜黎等人。李府佐且要靠后,明白么?”
颜神佑道:“我懂的,家里便交给阿娘了,我去见他们。”
言毕,匆匆往前面去。
前面诸官齐集,皆不知有何事发生。纵是古尚书与杜黎,也只知道“小娘子原在采石场那里,接舆部一讯息后,便有些恼怒,径自回来了。”
李彦问道:“小娘子现往何处去了?”
古尚书道:“往见太夫人和夫人了。”一句话脱口而出,便觉哪里不对。
李彦脸色也变了!
霍亥与杜黎、丁号一齐接口道:“不好!”
说完,几人交换了个眼色,面色都凝重了起来。若是军国大事,纵有什么不好,也当与诸官商议。现将诸官召集,却又去见祖母与母亲,这事儿八、九不离十,跟颜肃之有关!
如果是喜事,便不需要保密,早宣扬开了。
最大的可能,就是颜肃之出事了!
这个猜测太可怕了,让大家都沉默了起来。没人敢想,一旦颜肃之有什么不测,下面会怎么样。颜肃之是公认的领袖,不是因为他是刺史,更因为他能担事儿。不果决的人,是当不了一个合格的领袖的。别看他再四推搪,不肯自立。只要打定主意搞到荆州,那真真是铁石心肠,管谁求和都没用。
一旦缺了这么一个人,凝聚力就差了,将来情势,实未可知。若颜神佑是个儿子,正可接班,无缝链接得一点问题都没有。她身上正有那么一股干劲儿,可惜是个女儿,让她主政,真是让这些人为难了。明知道这是最好的选择,却又有那么一点点的别扭。
李彦与丁号交换了一个眼色,齐齐想,反正她掌兵,到时候…就支持她了吧。昂州乱不得、退不得!连霍亥都有点呆愣了,昂州之外,也没谁能收拾得了天下残局了罢?这几家争霸天下的国家大事,本质上与小家庭的事儿没什么区别——还没开局,赢家就已经确定了。
昂州几乎是大家心里内定的赢家了,此时再不容有变故的。哪怕颜肃之死了,也得有一个能取代他的人,领着大家迎难而上。
沉默间,颜神佑到了。
见大家都面色凝重,她还有些奇怪:“这都怎么了?诸君为何这般脸色?是谁走漏了消息不成?”
李彦道:“我等并不曾听到消息,不过是见小娘子匆地召集诸人,却又往见太夫人。此事,与使君有关?可是不大好?”
颜神佑:“=囗=!”卧槽!卧槽!卧槽!妈蛋!你们也太聪明了吧?我就说,古代人不好对付!
行了,大家都猜到了,她原本在愁的开场白就不用想了,直接切入正题罢!
颜神佑道:“荆州已下,归义侯与霍校尉突袭断荆军粮道,彼不战而溃。与郁大将军会师,下荆州城。阿爹却被他们出奇不意,偷营时伤到了。信发出时,还没有醒。我意领兵亲往接应。”
方章直觉地反对:“这怎么行?”尼玛这样没有看家的人了。
颜神佑很冷静地道:“必得如此。昂州有诸贤,我不担心。荆州那里,阿爹一时不能痊愈,何人与郁大将军见礼?荆州又要如何处置?六郎与八郎太早,当不得日夜兼程,必得我去!荆州那里,可有我们一大半的老兵!昂州之事,州府之守卫,交姜尚书,城垣付颜府君。庶务请二府佐与丁尚书共决,粮草辎重,方尚书担待。若有事不决,请问太夫人。放心,能生出颜仲泰的女人,当得起事儿。”
她管事的时候,有些嫌弃她一个女人手伸得太长。可一旦出了事儿,她能这么明白地决断,又是众人巴不得的事情了。换一个人,也未必能做得比她更好了。直到此时,一直反对的方章才想起来,这位是里外里砍了上万颗脑袋的杀神一枚!不能因为人家现在装淑女了,就以为她真是斯文人了。
方章比所有人都憨直,当时就说:“都听小娘子的。”
搞得霍亥纠结地看了他一眼,心说,出息呢?鄙视完了,头一个说:“谨受命。”
颜神佑即点玄衣,命整军。玄军大营在城外,平素不进城,担当护卫者不过数百,也是轮班。日常不见有多特别,唯觉沉默而已。似霍亥等后至昂州之人,亦不知其底细。此番整军,方见真章。
方章兴奋地道:“好些年没见他们出动啦!此番出动,荆州必宁!”
李彦看了他好几眼,轻声问丁号:“你先时说的,竟是真的?”
丁号两眼放光,是男人都对铁血事热忱,结结巴巴地道:“恨、恨,恨嗯不能、随呃呃呃呃同嗯去!”李彦一巴掌抽过去,把他的话打停了,咬牙问道:“她是真领过兵?”
丁号也小声道:“两~昂~回,近万级,算使君头上,封侯。”
李彦脚一滑,脸一扭,什么都不想说了。回家看俩孙女儿正愁眉苦脸,一问,知道是担心颜神佑。李彦想了一想,对李三娘道:“你会骑马,不用上阵杀敌,只跟着赶路,也是可以的。”
李三娘惊喜地道:“可以么?”
李彦道:“不要冲动!只管跟着赶路,让做什么,你便做什么!”
他既允了孙女儿跟着去,金老太太那里,自然也不介意让孙女儿跟着管个粮草什么的。且她家开矿的出身,带点悍气,二话没说,扛着行李带着丫环就来了。
玄衣也收拾整齐了,头批粮草、火药、辎重也都齐了,颜神佑将诸般事务吩咐好了,全套下来,也不过两日而已。
昂州像一辆蓄势待发的战车,即将踏上征程。
不想却被一封书信打乱了行程。
颜肃之醒了!
谁都不想他死!他能活过来最好!颜神佑也舒了一口气,却下令玄衣不得放松戒备。
细读书信,见是颜肃之有些潦草的笔迹,说自己已醒。下面是卢慎代笔,详述了事情经过。
————————————我是上帝视角解说员———————————
叶琛的计谋很成功,山璞与霍白兵分两路,山璞截断了荆州兵的粮道,放火烧粮。荆州兵因此军心涣散。过分霍白趁机发动了进攻,一路砍瓜切菜。
两人会合后,一个停顿也没打,追着荆州兵打,一路推进到荆州城附近。郁陶那里,果断对河间军发起了总攻。
颜肃之提兵,紧随山、霍之后,一路抚民、收剿残兵等。这一路,不出意外,又将一些原荆州之上层门阀清算了一回。理由还是以前拿出来的“附逆”,明摆着的,你们请了河间王来,好吃好喝管待着,连粮草都是你们供的。说你们不是附逆,你逗我?
身边又有一个叶琛在,为他甄别良莠,这活动进行得也很欢快。
万万没想到,昂州这里有能人,荆州人也不是没长脑子。颜肃之听叶琛的建议,以奇袭,烧其粮草、乱其军心,尔后大举进兵,打胜仗打得十分开心。那一厢,荆州也不是坐以待毙。双方最大的不同,不是战力,不是正义,而是——颜肃之哪怕输了,还有昂州,荆州方面输了,就全完了。
这样的情势,让荆州方面变成了困兽,放手一搏。就在山璞领兵断粮道的时候,一支荆州军也秘密地出发了,想采取“斩首”行动。擒贼先擒王,直接偷袭颜肃之大营。于是荆州的土地上就演出这样一幕闹剧:颜肃之派人去偷荆州军后方,荆州军也出一队人马来偷颜肃之的大营。如果在地图上标出行军路线的话,那就是一左一右画了两个圆弧,快能圈出个阴阳鱼的图案来了。
最要命的是,带队来袭之人,父母亲人被颜肃之给当作附逆之贼给镇压了。也就是说,老家被抄、爹娘被秒、财产被收,一夜回到赤贫!如何不恨?!主动请缨,挑的都是跟昂州有仇的敢死队,一路披麻带孝杀了过来。
颜肃之这里,猛将本就比较少,阿胡领兵御敌,还是让这不要命的人冲到了颜肃之跟前不远处。打仗打的就是一个气势,在他的带动下,荆州兵原就恨得眼睛要滴血。一气冲到了颜肃之面前。
幸而颜肃之麾下士卒用命,又有一新兵,拼死杀敌,连斩数人,带动了昂州军的气势。阿胡及时回队护持,眼看再难寸进,四下长枪合围,此人也是豁出去了,被扎成刺猬之前,用尽最后的力气,将手里的长枪往颜肃之那里扎了过去。
原本不应该有事的!
事情偏偏这么巧,直扎到两片铠甲的镶缝里!纵然是有掩心镜,没有被扎个透心凉,略偏一偏,也被扎得不轻。军医来看,道是枪头卡在两根肋骨中间,卡住了,才没扎得更深,侥幸拣回了一条命。
颜肃之昏迷之前,下令将军务移交叶琛。叶琛即命,不许召回山璞与霍白二人,反催二人速速进兵,早定荆州。卢慎被这道命令吓得不轻,试图与叶琛打商量:“使君伤重,将大军付与军师,军师不召二将回还护持,反催进兵。这…是否不太妥当?”
叶琛道:“行百里者,半九十。二将又不是良医,召还无用。一旦回还,先前的功夫就白做了,使君也就白白受伤了。只消二将定下荆州,此间自然无事,使君可安心养伤。若二将回还,先前得地尽失,荆州兵反杀过来,使君连安安静静撤回昂州养病都做不到啦。”
山璞与霍白这里,一路追杀,叶琛之军令未至之前,已听闻了消息。两人都做同了同一个选择——继续追杀,挑翻了全荆州,再回军!
这样的决定与叶琛不谋而合,只是拿下荆州之后,山璞不免出了一身的冷汗——他是真怕岳父出什么问题。连见郁陶,都有些不自在了。郁陶手下兵马甚众,山璞不得不先与他接触,请其暂驻荆州城,“后辈自当前来拜见”。
他是不敢把这么大坨兵马引入全境的,整个昂州的兵马加起来,现在经过扩军,也只是与郁陶领的兵等齐。整个昂州的战斗经验捆一块儿,都没有郁陶的多。到时候谁是主、谁又是宾呢?
倒是请他坐镇留守,颜肃之来拜见,既算是给他面子,也是给了颜肃之方面准备的时间与空间。
郁陶一直悬心的就是久在京外,再不搞死河间王,他的粮草要出问题了。京城虽然有粮草,也经不起这么长久的消耗。他的部队也需要休整,正好借坡下驴。只是他对于霍白大搜全城,将“附逆”之家统统抓了起来,成丁立斩,女眷充公,有那么一点微词。
至于山璞同学将越家一户口本装囚车里,直接发往昂州这种事情,郁陶表示,他不管了。记得帮他抽几鞭子,以示对老兄弟颜启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愤慨。
河间王父子居然还没有米皇后硬气,事到临头,竟不敢自裁。反而大声疾呼:“说与郁陶,我要见天子!”不能不说,这句话保留了极大的智商!他是藩王,再造反,也是皇帝的叔叔,也是虞家人。他要见侄子,臣子是不好拦的。
郁陶的个性,众所周知的,谨慎而守礼。这样,河间王就能避免在第一时间被杀掉。命保住了,余下的就是周旋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十分不幸的是,到了荆州的,除了郁陶,还有一个山璞。
山璞同学,见到打算截胡抢他老婆的人,是不肯罢休的。再者,留一个反王的性命,让他翻盘了,那乐子可就大了。山璞更担心的是,河间王的世子在传说里与他老婆因为一桩阴谋被连在了一起。留着这货,提起来就把他老婆一起扯出来,这算个什么事儿呢?不够恶心人的!
不好意思,你是逆贼,朝廷有诏令,人人得而诛之。我是野人,听不懂你的话,我就砍你了,怎么的?
手起刀落,先砍了河间王,再砍世子,一气将河间王诸王都砍尽了,这才停手。
围观了整个过程的郁大将军表示:这个功劳,他会记得算到山璞头上的。
山璞砍完了,匆忙送住往行辕里去。彼时颜肃之已醒,委实行动不便,便议回昂州。
在对荆州的处理上,却有那么一丝丝的犯难:必须留人镇守,这样,一个霍白就不太够了,霍白其人,有将才,却有些冷血,恐他做得到保境做不到安民。卢慎与山璞,各有所长,却又觉得有些不足。颜肃之便以问叶琛。
叶琛毫不犹豫地道:“山侯掌兵,可留。”
岳父看女婿,还是挑剔的,尤其这个女婿小时候的紧张样儿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颜肃之有些犹豫,道:“他不似卢慎,佐我掌一州之务。”
叶琛问道:“山侯归化,部族可有反叛?”
“无。”
“长史处事,可曾独当一面?”
“无。”
“则何人可用?”
颜肃之以手加额:“吾得之矣!”山璞看起来再沉默,再没什么存在感,他也是独自作主的人。整个山民的部落自下山起,便没有出现不和谐的音符,比较昂州之前的大械斗,三州之人同文同种还要打闹。这等没有存在感,才真是最大的存在感。
相较之下,卢慎见面便以丝萝自比请“托乔木”,确是差上一筹。
决断,担当,正是卢慎比山璞缺的东西。
当下,颜肃之强撑病体,写一封信,令山璞留守,霍白为辅。请郁陶帮忙,镇守荆州。他自己班师,回昂州养伤。
郁陶自知轻重急缓,以荆州新下,无人镇守,若致反复,悔之莫及,便被钉在了荆州。他不留也不行,霍白一顿大杀,上层杀了个七零八落,管事的也少。他得帮忙镇着。
山璞执晚辈礼,拜见郁陶,自除为颜肃之女婿,万事请大将军看顾晚辈。待郁陶答应之后,却便请问郁陶驻军事,以及…伤亡士卒之安顿工作。郁陶的兵,京城里带来的,难道要送回去不成?必有安置。然而只吃不干,以荆州才遭旱情又遇兵祸,必是坐吃山空。
正好,门阀被霍白血洗,空了许多土地,山璞便请郁陶裁汰冗兵,只留精锐,余者授田安家。
郁陶低头一想,也只得如此了。兵他是不想还的了,这好歹算是入股的股份。老婆孩子,也要想办法接了来。荆州有些破败,昂州倒是后方,可送去与女儿女婿等团聚。待荆州事定,他也能去昂州城见颜肃之面谈——这一点,相当重要。
叶琛听闻山璞如此处置,笑问颜肃之:“如此?”
颜肃之嘟囔道:“这小子,蔫儿坏。”
————————————说明完毕————————————————
颜神佑见信,知道她爹没死,便命集良医,亲自去边界迎了颜肃之归来。
颜肃之气血不足,面色苍白,看得颜神佑心疼不已。颜肃之还要开玩笑,故意道:“这是怎么了?生气我将山小郎留下了?”
他要不是受了伤,颜神佑真想抽他,一张口,却是哭音:“我快要杀到荆州去了。”
颜肃之缓缓抬手,摸摸她的脸:“小娘子还是斯文些的好,用着你上阵,要我何用?我这样,就是为了你们不用这般。”
说得颜神佑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哭了一回,又去拜谢叶琛:“有今日顺境,全赖先生。”
叶琛道:“份内之事。”
又与卢慎等见面,闻说带头儿护持的那位勇者亦随军前来,也要见上一见,谢上一谢。卢慎道:“说起来,他还是你给发配到军前的,就是械斗的时候,他自投军。新兵先在后营,却遇上了这等事。”
颜神佑道:“这却是巧了,可见人也不是总是一成不变的。”
待见时,却见此人身高七尺,颇为壮实。见了颜神佑,激动得脸都红了,被两个玄衣一挡一压,才安静了下来。
颜神佑勉慰他数句,他激动得变成了丁号,听得卢慎嘴角连抽,以颜肃之有事,要见颜神佑为由,将他打发了出去。颜神佑做戏也做全套,竟真去再看颜肃之了。她嫌军中侍从粗手粗脚,倒是一路亲自服侍,将颜肃之护送回州府。
颜肃之笑道:“还是闺女好,真想把你一直留家里。”
事实证明,做人不能太铁齿,他说这话没过两天,楚氏和姜氏连番的轰炸他不爱惜自己的炮火还没停,颜孝之便传来了消息:“阮梅兵临京城,快顶不住了!救命!”
妈蛋啊!大家亲戚都在京城啊!不说别人了,他亲姐还在京里呢!还有姜氏的亲舅舅,颜孝之的岳父,颜渊之的岳母…尤其,唐仪还在京城呢好吗?!
不救真的不行了!
可颜肃之这样儿…
颜神佑沉默片刻,旋即道:“还是我去罢。那么些个人,寻常部将,支应不了。”
第214章 到得好及时
颜肃之刚加家,虽然受了不轻的伤,毕竟活着回来了,也没缺胳膊少腿儿,还捞了荆州老大一片地方,又跟郁陶有了直接的联系。旁的不说,郁陶手下的兵,经过精简之后,善战之师还有三万。真正的百战之余,还有郁陶这个老资格压阵,对于颜肃之方来说,实是一件大喜事!
回到昂州,老远就看到闺女出来迎接,颜肃之被这贴心的小棉袄感动得泪眼汪汪。父女二人叙一叙离别思念之情,紧接着就被闺女一通埋怨,不顾惜自己什么的。颜肃之果断蔫了,连荆州的具体情况,都是卢慎跟颜神佑说的。
一路陪着小心,回到了州府,被老婆含嗔带怒的眼睛看一看,被她的泪水泡一泡。颜肃之整个人都酥了,傻傻咧一个笑,还没收回来,遇到亲妈十分关切的目光,登时吓得魂飞魄散,理智回炉。
好容易一通鸡飞狗跳之后,发现昂州一切都好,自己又说荆州也一切都好,最不好的反而是他自己。他便得了清净,可以静卧休养了。至于善后抚恤、粮草周转等等事宜,自然有他闺女等人去做。每天跟他汇报个大概,也就得了。对于闺女的工作能力,他倒是放心。
一面还开心地对颜渊之道:“这下大仇得报了!”他对颜启的感情更少,然而此仇不能不报。不特河间王,连越峰的首级,也被砍了,做了防腐处理,传谕各处。告知天下,他颜老二给他爹报仇了,以及,为朝廷立了大功了。还有,颜二不好惹,招子都放亮一点。
颜渊之也很开心,兄弟俩傻乐了一回。正想说:二哥你安心养伤,咱们新得了地盘,也得收拾收拾,等收拾好了,你的伤也好了,咱们再继续抢地盘收保护费去。
晴天来了一道霹雳——京城快要失守了。
兄弟俩都乐不起来了,颜肃之也顾不得伤口才有好转,急忙召集众人开会议事。
会上,颜神佑就主动请缨了。
对于她要出征这事儿,州府后来的人受到了先前玄衣集合时的震憾,一个“不”字也说不出来,都默认了。不开心的是颜肃之,才说自己还活着,用不着女孩子家去拼死拼活,这打脸的事儿就来了。
沉默一阵儿,全体都通过了这项议案。叶琛留意,竟是连李、霍之辈都不曾反对。至如丁号,这个结巴他…居然还挺兴奋,一脸的“我看好你哦”的表情。看来此事是可行的,至少本地人眼中,是可以的。再结果颜神佑领兵相迎时的状态,叶琛认为,颜神佑应该能担当此任。
不过,有些事情是不得不提的,是以叶琛道:“京师繁华,纵阮贼志大,贼众却不免陷于享乐,小娘子此行,当无甚大患。此事是去接应,并非接战,小娘子自保为上。只消非阮贼亲至,当无大碍。纵阮贼亲至,其众之气势亦有不同。小娘子但镇定,也无大碍。我所虑者,不在贼,而在友。”
李彦有些不肯接这个后生晚辈的话,卢慎却接得毫无心理障碍:“军师是说…士人大夫?”
叶琛点头道:“正是。”
颜神佑道:“军师放心,我心中有数。”
叶琛挑眉看她,颜神佑回以一笑,心说,我才不告诉你呢。她抢自家亲戚朋友都来不及了,其他人,先晾着呗。合作的捧着,不合作的滚球!她是土鳖她怕谁?军事暴发户就是这么酷炫!谁说她要做文明人啦?谁说她提议搞典籍整理就是文化人啦?爱说笑!
叶琛忽然觉得脊背有点发凉,见众人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想一想,也一颔首,表示自己知道了。究竟知不知道,也只有他自己明白了。
阿胡一直沉默着,此时道:“昂州离京城近千里,若折至邰阳公处再前行,不下千里。千里奔袭,扬州又匪逆横行,五千兵,恐不够。”
卢慎也说:“还要接应人,又怕这些人不止自己逃难,再带些奴婢部曲…人少了,怕辖制不住。”
颜神佑道:“救人如救火,玄衣虽少,行军颇快,再多…怕耽误脚程。”
颜肃之最后拍板,颜神佑再领两万兵,明日即启程,先奔坞堡与颜孝之会合,再往京城去。盖因千里奔袭,京城如果已经被阮梅占据了,颜神佑以千里奔袭的疲弊之师,面对京城的高墙深池,那不是去救人,是去找死。必须在不远处有那么一个落脚点,且坞堡就是一座小型的城池,攻守皆易,又有颜家数十年积聚,能做暂时补给点。
李三娘一直在颜神佑身后,默默无语,此时却忽然发声:“小娘子领军在外,恐南下诸君子不服,请使君授小娘子专断之权,予节符。”
霍亥的下巴要掉了!李彦也被孙女儿打懵了!这特么是个什么事儿啊?!!!这特么是要进正式的官员序列了呀!是啦,朝廷有公主,昂州这里,以此类推。但是!哪家公主特么领实职的?她职务就是公主了,好吗?!
丁琳随即跟进,问道:“不这般,如何节制南下诸君子?他们治国不行,阴谋倒是一把好手。养成指手划脚的习惯,到时候恐难处置。”
这一记太狠,拍到了昂州系的穴道上了。颜神佑再怎么样,也算是大家的代表了,这特么要被京城来的人辖制了,一路到昂州,那才真是要鸠占鹊巢。大家当初为什么要到昂州来?不就因为朝廷被门阀把持了么?辛苦这么多年,又来人摘桃子?
颜神佑再怎么样,不会夺他们的权,相反,能帮助他们得到更大的地盘。南下的人,可就不一定了。于是丁号、古尚书、卢慎等一齐说,就得这样!
议定,整个昂州的战争机器便再次开动了起来。颜神佑自己,得去见见母亲和祖母。姜氏情知这是迫不得已,丈夫得养伤,颜渊之兵事上面不行,又不能不去救人。忍了泪,只问颜神佑的铠甲都好不好,尤其问了甲片的接缝一类的问题。
这就算现修,也是来不及的,颜神佑只得说:“阿娘放心,我不冲到前面去的。接了人就回来。朝廷虽穷,京师却是繁华的,这些贼人,不抢一回怎么舍得走。搞不好我接了人回来了,他们还在京城里抢呢。”
她说得轻松,姜氏听到京城要遭罪,心情更不好了起来,叹道:“这还是京师么?当初选址的时候,这是挑的什么风水!”
颜神佑失笑,推说要去见楚氏。姜氏道:“你大伯与姑母都陷在那里,大房还是为了此间与京城联系方便才滞留在外的。旁人不顾,先护好大房。”
颜神佑道:“这是自然。”
去见楚氏,楚氏也在忧心,她统共生了三子一女,虽然是跟颜启生的,可颜启死得越久,她对子女的母爱就越强了起来。见颜神佑要去接应,又担心起孙女儿。最后恨恨地道:“这就是做爹的没做个好榜样!但凡好好教导大郎,他有那么点决断,也不至于有今日。早该占据扬州了,哪里还用你这般奔波劳累?!”
颜神佑道:“扬州恁般乱法,离京城又近,大伯也是不方便的。”
楚氏道:“万事先顾你自己,要紧的是你领出去的兵,得好好地领回来。否则,伯安(颜孝之)纵然太平归来,也是大家的罪人了。”
颜神佑道:“您放心。我这回有准备的。”
颜肃之临行,为女儿铸印,金印紫绶,节制诸军。授节,令建幕府,许以专断之权。颜肃之这伤,养不足三个月没办法痊愈,在此期间,他能镇得了昂州,外面的事情就真管不得了。颜神佑又是与
不日启程,李三、丁琳、杜黎、阿胡等跟随,将五千玄衣并两万州兵,往坞堡进发。
这一路过去,扬州的小股土匪是倒了大霉了。扬州这地方,原本是比较富足的。随便圈一块地,在官府管不着的时候,自给自足倒没什么大问题。只要地方小一点,管理能力差一点也没太大的关系。蒋刺史与韩斗两个,还有那么两层仇,还在互相防备,这便给了他们极大的生存空间。
正抗灾抗旱当土皇帝呢,颜神佑来了!她拿这些土匪来给带的新兵练手来了。随颜肃之征战之兵,需要修整,她这回带的,就是些新兵,搀杂一点点老兵当中、低层军官。按照她的办法,一个老兵,能即刻升为什长,只要两千老兵,即刻便有一去凝聚力不错的队伍了。
一路就这么杀了过去!颜神佑心里不是不着急的,但是急不能出错,一出错,大家一起玩完。宁愿稍慢,也不能后方失火。
一路打,一路收拾善后,凡下一地,即召当地乡老,择一能力出众者命为地方官。官名前加一“权”字,以示不忘朝廷。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照她的想法,该是让一些家族不那么大,顶好不是本地人的人来做官,以有效防止形成地方的割据势力。可眼前这情势,是真没那么条件。
为了最大限度地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颜神佑不得不加大了宣传的力度,暴风骤雨式地粗暴地重新分配田地。贫者按人口分,凡百姓,自往官府报名,皆有地可分。富者以其田契分,什么隐田隐户,统统去死。
出奇地居然没有受到太多的抵抗。
原来,扬州著姓,逃到昂州的作死了,留在扬州的被韩斗搞死了,大片的好地分散各处。这二年,被一些地方武装给占了,颜神佑这一回,正是来扫荡这些土匪的。正方便了颜神佑。不过,对于“士绅”们为自保而圈的地,颜神佑就不能去动了。只能忍了。
对此,颜神佑也不大高兴得起来,毕竟,死人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觉得诗酒趁年华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我想吃肉小说全集:诗酒趁年华,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