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书农文学网友上传整理聆花雪作品宅斗之玉面玲珑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苗夫人唇边的一缕笑意轻轻飘飘,掩不住她目内的惆怅:“我曾经说过许多话,也曾经答应过老祖宗许多事情,因为是您老人家让我一直相信。但是时过境迁,桃花依旧,人面全非。就连老祖宗自己的承诺也烟消云散了,更何况是我呢?”她敛一敛失落的神色,平和道,“今日老爷在旁,小辈们也都在,老祖宗对我如此不留情面,想必也是为了芷丫头的婚事要向我兴师问罪吧?可惜我并没有什么可以向您认错的,我没有亏欠你们什么。倘若在您心里我是个罪人,那你便只管骂只管罚,既然是您老人家的主意,我自然也不会违逆于您。”

  柯怀远面上泛起一丝为难,忍不住道:“碧春,不要跟娘置气。”

  柯老太太目光落在苗夫人身上,怨愤中又带着痛心:“我这副老骨头不中用,小一辈里又没有可以担大任之人,才放手让你担起当家主母的重任。可是这些年来,你怎么打点府里的事情,怎么对待儿女们,只有你自己心里最清楚!过去的事情,可以不再去追究孰是孰非,但眼下乱子一重接一重,你难辞其咎!”

  苗夫人清冷一笑:“老祖宗总有老祖宗的道理,老爷既然要我不争辩,我也就不多说了。”

  柯老太太拉过柯菱芷的手,怜惜道:“连累我的好孙女受委屈了,孩子,你以后再不必担心,有祖母在呢!”她冷冷地转向柯怀远,“以后芷丫头的婚事由我亲自做主,你不必再操心。”

  柯怀远忙不迭地起身唯唯道:“儿子全听娘的吩咐。”

  他话音刚落,外头王洪在秦妈妈的引领下来到了内堂的大门处,朝堂内的老太太行了个大礼后,方战战兢兢道:“老太太、老爷,大爷他回府了……只是跟随大爷一同到府的,除了右都御史冯大人外,还有文华殿大学士曹大人!现下大爷正在昌荣东大厅里陪着两位大人呢,只说快快把老太太和老爷请出去见客议事。”

  柯怀远一惊,听闻文华殿大学士曹大人竟大驾光临自己府中,已是错愕非常,又想到柯弘安正与两位大人在一起,不禁疑虑顿起,更觉难以置信。

  容迎初听到相公终于事成归来,心头一松,随之而来的是满心的欢喜与笃定。她微笑着上前扶起柯老太太,小心地为老人家披上了雪狐镶边石青色猞猁皮鹤氅,又命亦绿取来手炉让老太太揣在怀中保暖。转头又对柯菱芷道:“我跟你说过,咱们一定能事成。相公和老祖宗都会替你做主,咱俩就在这儿等着便好。”

  柯老太太扶了秦妈妈的手往前走了两步,又回头对容迎初道:“弘安正等着呢,你随我一起出去吧。芷丫头先回你院子里去,我见完了客人,自会来寻你。”

  容迎初心下一暖,忙和小姑一同扶了老祖宗往外走去。

  柯怀远走到仍旧跪在地上的妻子身边,匆匆扔下了一句:“你起来吧!”方随在柯老太太身后走出内堂。

  苗夫人心思被往事的沉痛纠缠不息,她忍着膝头的疼痛颤巍巍地立起身,抬头正好对上了韦宛秋凄冷冷的眼眸,不由灰败一笑,无力道:“我和你都已经输了。”

  “输了吗?”韦宛秋露出了清淡容颜,轻轻摇头,“不见得,现在论输赢时候尚早。娘又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苗夫人深深地望进了她迷茫的眼眸,看不清当中的无数心思,可纵然再深藏不露,也还可以窥见其中的执著之念,足以成为手中最有力的武器。

  冯御史大人此次亲自为爱子上门向柯家四姑娘提亲,更请来了文华殿大学士曹大人作为两家亲事的中人。曹大人贵为朝廷正一品大员,在朝中地位尊崇,为今上起草诏令,批答奏章,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实权,是今上的得力辅臣。

  柯怀远在两位大人面前也别无他话,再者有这样一位位极人臣的上峰亲自出面作为两家联姻的中人,本就是天大的面子和无上的荣幸,再没有推拒的道理和余地。

  柯老太太当即便在两位大人面前答允了冯家三公子冯淮与自家四孙女的亲事。皆因早有准备,容迎初马上取来了柯菱芷的年生八字,与冯御史大人交换了冯淮的生辰八字,在曹大人的见证下,总算是进行了交换庚帖这定亲的首要一步了。

  事成后,柯弘安与柯怀远二人一起亲送了两位大人出去。目送贵客分别上了各自的马车后,柯怀远负手而立,开口道:“你好大的脸面,竟然可以说服冯大人把曹大人请出来,我可当真想不到你还有这般能耐。”

  柯弘安交抱着双臂,眯着眼睛望着两位大人逐渐远去的马车,轻描淡写道:“那是人家冯大人和孟夫人真心实意要迎娶咱们芷儿,跟我可没什么关系。”

  柯怀远疑忌地瞥了长子一眼:“要是这事真的跟你没有关系,恐怕也不至于闹到这般田地吧。”

  柯弘安故作疲惫之态,掩口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转身便往府里走,一边道:“如若没有你横在当中,又何须如此大费周章?”语毕,头也不回地快步走开,全然不理会父亲那铁青的脸色。

  容迎初才从恰春苑回到万熙苑,一进屋门便见自家相公正跷着二郎腿歪在酸枝木长榻上,他两手枕着脑袋,看到妻子回来,忙抽出一手向她伸来:“娘子,累了吧,快过来一起歇歇。”

  她含笑来到榻旁坐下,由着他环抱住自己的腰身,顺势倚在了他怀中,慵懒道:“可不是累得慌么,这阵子天天都在惦念着芷儿的亲事,又怕芷儿担心,面上也不敢露出什么来。”她身子软软地靠在他胸膛上,合上了双眼,“刚才我亲眼看着冯大人和老太太交换了冯公子和芷儿的庚帖,我还悄悄掐了自己一下,就怕这是在做梦呢!”

  他心疼地抚着她的臂膀,道:“好端端地掐自己做什么,要掐也该掐我呀!”

  她忍俊不禁,仰首戏谑地捏了一下他的鼻尖:“你可是这件事的大功臣呢,我怎么舍得掐你呢?”

  他抱紧了她,下巴抵在她的额发间,道:“我决定去找冯大人的时候,心里并没有十分的把握,虽然知道冯大人是铁定会认同芷儿的,可毕竟孟夫人过去也曾递过提亲的帖子,咱们一直没有正正经经地答应,不知冯大人心里怎么打算。幸好冯大人不计前嫌,二话不说立即前去恳求曹大人为咱们两家的联姻作中,如此一番奔波,总算是事成了。”

  容迎初情不自禁地抚上他的脸庞,柔声道:“如今我心头的大石总算是落下了。一开始我只是觉着攀上冯家这门姻亲,日后对咱们多一分扶持的可能。可是越到后来,越觉得这已经是一件必须完成的事了。弘安,真正应该要做的事,也将要开始了,是吗?”

  柯弘安吻上她的唇角,含糊道:“你说得是,还有更重要的事等着我们去做……迎初,我的事还是其次……咱们有咱们的……”

  再不需言语。

  暑水绣枕垂罗帐,芙蓉帐里春风暖。桂枕鸳鸯情切切,绫衾鸾凤意绵绵。

  柯家四姑娘与冯家三公子交换过庚帖后,年庚相配、生肖无相克。冯家不日便将定亲礼用杠箱郑重其事地送至了柯家。当中有“六洋红”的绸缎衣料六件,金戒指两只、金耳环一副;聘礼,小礼三十六,中礼六十四,大礼一百廿银圆;包头六十四对、油包六十四只、麻饼六十四只等,尚有老酒八担。

  苗夫人自冯大人亲自上门提亲那日之后,便推说身子不适,将家中要务一概交由了戚如南打点,因而也就顺势不亲自过问芷姑娘的亲事了。

  待冯家将定亲礼送来后,柯老太太便将容迎初和戚如南两位孙媳妇叫到了跟前,对容迎初道:“此次芷儿的亲事上你出过不少力,可见你跟芷儿的情分不一般。她的生母去世得早,可怜见的!如今她终要出阁了,虽说有我这老婆子给她做主,可我身子骨经不住操劳,也不能事事替她想周全。我寻思着,长嫂如母,芷儿的婚事便交由你来打点吧。不过府里的事向来是如南在张罗,那就有劳如南和你大嫂一起为芷儿的婚事多费些心,芷儿是咱们府的嫡女,冯家又是好人家,你俩务必要把她出阁之事办得风光体面些。”

  容迎初自是一口答应了下来。一旁戚如南却是别有思虑,抬眼犹疑地看了大嫂一眼,始终是没有多说什么。

  妯娌二人商量着把回给冯家的定亲礼置办妥当,又与冯家一同定下了成亲的良辰吉日,再筹备嫁妆,与男家交换聘礼和嫁妆单子。小姑子出嫁的事,就是如此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至柯菱芷出阁之佳期,柯家的礼数自然是风风光光、妥妥帖帖。容迎初为小姑子选的嫁衣是正红色密织金线双层广绫大袖衫,衣襟、袖口精绣合欢花石榴花纹样,前襟以一颗赤金镶红宝石扣住。外罩的攒枝千叶海棠璎珞霞帔,均是用细如胎发的金线绣成,边上用珍珠点缀,与金线相映生辉,华贵不可言。底下是长长曳地的玫瑰红望仙裙,绣百子百福花样,光艳如流霞,又无处不闪着福泽喜庆的动人光华。

  彼时冯家的迎亲八人大轿已停在柯府门外。头戴蹙金点翠并蒂莲赤凤金冠的柯菱芷朝容迎初敛衣下拜:“芷儿就此拜别大嫂……”她描绘精致的长长睫毛下水雾氤氲,“大嫂对芷儿的恩德,芷儿此生铭记。”

  容迎初心下亦是百感交集,她连忙扶起小姑子,喜极而泣:“从此芷儿你便为**、为人媳。亲家老爷和夫人都是一等一的善人,真正对你有恩德的人该是他们,你要真的对我有感戴之心,那日后便把报恩之心都放在你的夫婿翁姑身上,尽心持家,悉心尽孝。”

  此时此刻,还有什么比亲眼看到芷儿嫁得良人更为欣慰之事呢!送了小姑子出府后,容迎初倚在柯弘安身侧,不知何故,总觉得心绪激动,眼泪总止不住要垂落。

  柯弘安拥着她,替她拭去脸颊上的泪珠,何其心细,温柔道:“你可是想到了自己?一路走来不易,终将是功德完满了,就像是做了一场梦?”

  容迎初只觉得头有点晕,她把头靠在了夫君的肩头,许是累了,一言未发,只静静地回味心头的喜悦与满足。

  次日,正是四姑娘和姑爷三朝回门之时。

  昔日郁郁寡欢的深闺少女如今已为新妇,柯菱芷满头青丝绾成了端庄而不失俏丽的回心髻,一支金累丝钗整整齐齐地**发髻后,晶莹的流苏自珠钗上垂下,随着步姿微微摇晃。耳边的紫瑛石坠子流转着清莹的光华,映衬着身上那一袭樱桃红的锦缎琵琶扣对襟长衣,益显出新嫁的喜庆娇丽之气来。

  与她携手前来的冯家三公子冯淮则面如冠玉,眉目间透着一股自幼浸润诗书的书卷气,因年纪轻轻便居从六品官职,又在行动举止间带着得体练达的进退有度。其颀长的身段与亭亭玉立的柯菱芷站在一起,竟有说不出的和谐合衬,无怪乎柯家的下人们一见四姑娘和新姑爷,便止不住私下称赞二人为“郎才女貌”。

  新姑爷分别向柯老太太、老丈人柯怀远行过拜礼后,又向长兄柯弘安和长嫂容迎初端端正正地行了大礼,此时在座的还有三爷柯弘昕夫妇、五爷柯弘靖等,唯独苗夫人迟迟未至。柯怀远只道其身上病症愈重,今早只能卧床休息,因而才未能到来。

  只是众人都未曾察觉,在昌荣大厅的粉彩八仙炕屏后,八姑娘柯菱柔那一双失落的眼眸。

  险些便是自己的夫君,如今却成为自己四姐夫。

  那样温润如玉的清俊才子,方是她心目中可托付终身的良人。奈何,终与她无缘。

  柯菱柔心头又是怨恨又是哀痛,止不住落下泪来。身旁的语山惶然地递来手帕,她赌气地一手推开,自用手背胡乱擦去泪水,悲怨道:“他们不过是嫌弃我不是正经的嫡女,长久以来,没有人真正把我放在眼里!不敬,不贤,不智,不淑……”她低泣出声,“这些都是借口……都是嫌弃我的借口……”

  这边厢无尽的自怨自艾,那边厢里却是欢笑连连。

  更是喜事连连。

  厅内众人正相谈甚欢之时,忽有王洪率了门吏匆忙进内,至柯老太太和柯怀远跟前说道:“六宫都太监商老爷前来降旨,人正在院中。”

  柯老太太和柯怀远二人均是一惊,不知是何缘由,忙命家中众人敛了衣装,设下香案,启门前去跪迎。只见那六宫都太监商海福负手立在大院中,身后又有数名内监随从。他并不曾负诏捧敕,径直行至厅门前,南面而立,面上含笑道:“特旨:立刻宣柯怀远并其子柯弘安入朝,在乾阳殿陛见。”传旨完毕,匆匆吃过了柯老太太命人奉上的茶,便离去了。

  柯怀远一时不知究竟何事今上竟突然召见,也未及细思为何又与长子有关,只得急忙更衣入朝。

  自柯怀远和柯弘安二人去后,柯老太太静静坐在厅中等候。容迎初在旁伺候老祖宗,心下惶惶不安,不知相公此去是祸是福。柯菱芷担心父兄安危,面上焦虑难禁,忍不住在厅中踱步。冯淮走到她跟前,轻轻握住了她的手,温言安抚道:“适才我细瞧那商老爷的神色,带笑而放松,想必此次今上召见也只是寻常议事,甚至可能是有所封赏,你不必太过忧心。”柯菱芷在相公的细语安慰下,方稍稍定下了心神。

  容迎初眼见新姑爷对小姑子的体贴温柔,心下不由满意,转脸看向柯老太太,只见老祖宗也向自己递来了一个会心的眼神,祖媳二人相视而笑,不知不觉间舒缓了些许心头的忧虑。只是不知为何,容迎初自相公走后,便一直觉得心胸翳闷,头脑发晕,但为免老祖宗担心,只得强撑着精神,没有表露半点不适之意。

  过了两个时辰,守在府门前等候消息的三四个管家急急忙忙奔进了大厅,纷纷道:“老太太,大老爷和安大爷已经从朝里回来了!”

  容迎初忙搀起了老祖宗往大堂廊下走去,柯弘昕和柯弘靖兄弟俩则疾步走出大院外迎接父兄。苗夫人许是已听闻老爷获旨入朝的事,此时知道老爷归来,也由巧凝和周元家的扶着走到了廊下。

  柯怀远和柯弘安二人先后走进院内,只见当先的柯怀远神色阴沉,目内忧思之色甚重,见了面带急切的老母亲,只是淡淡道了一句:“皇上赐了弘安主事之衔。”

  他话说得极简短,似有不甘不愿之意,柯老太太听得不甚明白,只得拉了柯弘安的手继续追问:“皇上召了你父子俩入朝,究竟所为何事?”

  柯弘安倒是一副神采奕奕的模样,望向祖母和妻子的眼神都透着吐气扬眉般的雀跃:“因着先前宁瑞公和定国公先后仙逝,两位当年都是辅助皇上的功臣,皇上接到两位贤公的临终遗本,感念一众先臣昔日对朝政的劳苦功高,朝廷又正值用人之际,除了让宁瑞公和定国公的后人袭官外,恩恤更遍及了几位仙游多时的先臣,其中也有我的祖父。爹如今已效命于朝廷,便又额外赐了我兵部主事之衔。文书已下,明日便可入部习学!”

  他的话每往下清晰一分,柯怀远和苗夫人的脸色便阴沉多一分。

  柯老太太闻言喜出望外,口中直念佛。柯弘昕和柯弘靖少不得顾着情面向兄长道贺一番。柯菱芷亦是大喜,与冯淮一同上前细问柯弘安得赐为官的诸般事宜。一时柯府的昌荣大厅中再度是一片欣然踊跃的景象,言笑鼎沸不绝。

  容迎初站在一众欢悦喧嚣之中,那一瞬而过的欢喜没有在她脸上留下十分明显的痕迹,她依旧是沉静的,平和的,目带唏嘘地凝视着得遂所愿的夫君。

  柯弘安的眼光越过众人落在妻子身上,那春风得意的笑容渐次淡了下去,他缓步走到她跟前,深深地看进了她似笼罩了重重心事的眼眸内。

  他执起她的手,轻声道:“已经到了这一步了。”

  容迎初垂眸,怔怔看着他修长的手指出神,有许多忧虑也有许多不安,可是话到嘴边,却剩下四字:“我陪着你。”

  他止不住目内的湿润。此时柯菱芷和冯淮来到了兄长身边,欢声笑语再度充盈于耳边:“哥哥,相公有话想跟你说呢。”

  “不怕大哥笑话,淮过去曾多番研读大哥中秀才时的那篇文章,一直觉得大哥胸有千壑,文采惊人。以至于淮后来的许多文章都是效仿大哥的毓秀之思。”冯淮的赞赏中又带着几分惋惜,“只是这次大哥虽然得蒙皇上圣恩进入兵部习学,依淮的愚见,兵部主理武职选授、处分及兵籍、军械、关禁、驿站诸事,事务庞杂。总觉得以大哥的才学,若能往文官之向平步青云,会更为妥当。”

  柯弘安心念一动,微笑着向冯淮道:“妹夫见解果然独到。不过先到兵部习学已是圣命所归,为兄当年错过了科举入仕之机,如今得蒙圣恩为官,已经是万幸。不管往后如何,眼下还是先脚踏实地为上。”

  容迎初在旁听着相公与众人交谈,渐渐觉得眼前阵阵发黑,胸间的闷气愈重,她垂首深吸着气,仍然不觉有好转,脚下更觉发软,止不住往后踉跄,险些便要昏倒在地。一旁的柯菱芷瞥眼察觉了嫂嫂的异样,惊叫了一声:“快扶着大嫂!”

  柯弘安闻声回头,眼疾手快地一把将妻子搂在了怀里,看到她精神萎靡,脸色发白,身上已是全无力气般的虚虚软软,不由焦急得无以复加,忙将她打横抱起往内堂奔去,一边吩咐下人道:“快去找大夫!”

  柯老太太和柯菱芷眼见容迎初这般突然昏倒,一时亦觉忧心,忙命了人去请大夫,又急不可待地进入内堂去看容迎初。

  过不多时,大管家领了陈太医快步前来,隔了帘子,为容迎初诊起脉来。

  柯弘安急得满头大汗,不愿听太医之命外出等候,只心急如焚地站在一旁看着。

  约摸过得一盏茶的工夫,陈太医站起身来,微笑道:“安大爷,你不必担心,安大奶奶并非抱恙,而是有喜了。”

  柯弘安一怔,先是没反应过来,愣愣地又问太医道:“喜?什么喜?”

  陈太医道:“安大奶奶的是喜脉,经我把脉,该是有了两个月的喜了。”

  外头柯老太太和柯菱芷等人也听到了太医的声音,不由大喜过望,一径儿地走进了内堂里,柯老太太激动得连话语声也是颤抖的:“安儿啊,你媳妇迎初这是怀上了咱们柯家的血脉了!”一边由孙女扶着来到了孙媳妇的榻边,笑得合不拢嘴了,“三喜临门,这是三喜临门呢!阿弥陀佛,当真是菩萨保佑!”

  柯弘安惊喜不已,眼中的欢喜比刚才告诉大家得赐官位时还要浓重得多。他在容迎初的榻沿坐下,伸手轻轻地抚摸着妻子的额头,又握紧了她的手,一时竟然高兴得不知所措起来。

  容迎初慢慢恢复了过来,睁开眼睛,看到夫君喜不自禁的模样,不由觉得好笑,扬一扬嘴角道:“你要当爹了。”

  柯弘安本人还未及回应,身旁的老祖宗便迫不及待道:“可不是么!我安儿终于要当爹了!我终于等来了第一个曾孙子!”

  柯菱芷喜笑颜开道:“我也要当小姑了!”

  一直插不上嘴的陈太医这时笑着道:“恭喜章老太君,恭喜安大爷、大奶奶!可容老身说几句吧,大奶奶初怀身孕,要小心安胎,老身现下便为大奶奶开安胎的药方子,待会儿拿给老太君和大爷过目。”

  “有劳陈太医了!”柯老太太和柯弘安祖孙俩欢天喜地,连声谢了陈太医,定了药方子后又特地给了双倍的诊金,方客客气气地把太医送了出去。

  

第三章 风雨同舟

  马灵语向来明朗的眼眸中也添了一丝愁绪,

  轻轻对她道:『我原也该替义姐姐欢喜才是。

  可是那日我和相公他们在场,

  听到老太太说从此让义姐姐你来主中馈,

  我可是看得清清楚楚,

  旁人眼里那神色,倒似要将义姐姐千刀万剐一般……』

  柯老太太随后又絮絮地向容迎初嘱咐了许多当心身子静心安胎的话,因着一连经过孙女嫁得佳婿、长孙入仕和孙媳有孕数桩大喜之事,老祖宗心中欢喜得过了,不觉疲惫,终是不能久留,过不多时便离去了。

  秋白喜滋滋地捧着安胎药汤走进屋来,一边把青釉汤盅递到柯弘安手中,一边向容迎初笑吟吟道:“奶奶,你赶紧趁热喝了这药,我这里还有一件喜心的东西要交给奶奶呢。”

  容迎初倚着相公的臂膀坐起了身,听她这么一说,不由奇道:“什么喜心的东西?”柯弘安舀起一勺子药汤,小心地吹了吹,方喂到她嘴边:“任凭什么东西,都比不上你的身子要紧。”她遂也不再问,只依从地就着相公的手喝下了药汤。

  秋白看她把药服下后,方从袖子里取出一封信函,交到她手里道:“是二小姐来信了呢!”

  容迎初闻言果然欣喜不已,她忙不迭打开了信封,只见里内除了信笺一张外,还有一只用禾叶编成的小草蜢。她看到这只草蜢,不觉泪盈于睫,视若珍宝般地将之捧在手心,颤声对秋白道:“你瞧,还记得吗?”

  如果觉得宅斗之玉面玲珑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聆花雪小说全集宅斗之玉面玲珑,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