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农在线书库收录经典全本小说九重紫在线全文阅读,简单快速无弹窗免费小说阅读网站

九重紫在线阅读

最新章节:第214-215章 三天 作者:吱吱  回本书首页  小说TXT下载
百度搜索“书农”或“书农在线书库”即可找到本站在线阅读全本小说。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书农在线书库,提供经典小说九重紫免费全文阅读。     “天赐哥,你真的不想娶汪大海的妹妹?”顾玉嘴里含着苹果,口齿不清地道,“汪家的人都长得不错,那汪大海的妹妹应该也错不到哪里去。你可别弄巧成拙,到时候真的尚了景宜!景宜漂亮归漂亮,可那脾气,好像天下的人都得转着她转似的。景福虽然好,可不管是模样还是性情,都平常的很。”说着,他扑到了宋墨的书案前,暖昧地朝他眨着眼睛,“要不要我帮你想想办法,让你尚了淑妃娘娘的景泰或是辰妃娘娘的福圆?景泰长得多漂亮啊,景宜和她一比,那就是金银和美玉,可若是景福和她一比,那简单就是木头和宝石!福圆虽然没有景泰和景宜漂亮,可她的脾气好啊!她很小的时候淑妃娘娘就亲自己告诉她读《女诫》,你若是尚了她,你以后说不定也有永承伯冯健的福气。你怎么就看中了景福?难怪宁妃娘娘这次宁愿得罪我姨母也要让景福嫁给你……”

    永承伯冯建尚了太宗皇帝的姐姐永平公主,永平公主贤惠大度,与冯建成亲之后,不仅孝顺公婆,和睦妯娌,而且对冯建所纳的妾室照顾有加,冯建仅庶出的子女就有二十几个,曾被太宗皇帝嘉赏,成为皇室典范,传为一时佳话。

    宋墨听着有些恍惚。

    是啊,自己怎么就瞧中了景福公主。

    窦昭也曾说地,让他或是尚福圆公主或是尚景泰公主。

    可他当知道景福公主比自己小两岁的时候,突然就决定了尚景福公主。

    或者在他的心里,景福公主比自己小,他们就不会那么快的成亲。至少,他不会在窦昭出嫁之前娶妻……,

    窦昭,不知道在干什么?

    今天,是窦明三朝回门的日子。

    ※※※※※

    窦昭正和舅母、表妹一起听素兰说着济宁侯府里发生的事。

    只川,大爷可真厉害,一见济宁侯认下了五小冇姐,立刻就向魏家索要婚书。”素兰喝了一口茶,继续道,“景国公世子夫人还不答应,结果被景公国世子爷给拦住了,大爷、景国公世子爷,纪大人,还有延安侯、景国公府的二爷一起去了济宁侯的书房,商量着重立婚书的事,把景国公世子夫人丢在了厅堂。景国公世子夫人当时就发作了,寻了个鸡毛掸子,劈头盖脸地朝济宁侯就是一通乱打,把五小冇姐都看懵了。济宁侯却是哼也不敢哼一声,任由景国公世子夫人打着。

    五小冇姐想上前劝阻,也被打了。后来认亲的时候,五小冇姐手背上的还红印子还没有消失呢!”说到这里,她抿着嘴笑了笑,“我瞧着景国公世子夫人的样子不像是失手才打在了五小冇姐的身上,倒像是成心的。”

    那语气,怎么听都带着几分幸灾乐祸。

    赵璋如咯咯直笑。

    给窦昭续茶的素心地瞪了素兰一眼。

    素兰忙正襟危坐。

    窦昭和舅冇母看着也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舅母更是柔声地道:“难得素兰一片赤子之心,不必过于苛求。

    素心只好恭声应是。

    素兰就朝姐姐使了个得意的神色,然后肃然道:“我原本准备昨天晚上就回来给你报个信的,可魏府的那些粗使婆子却奉了景国公世子夫人之命把我们给看管了起来,我怕魏家的人起了疑心,牵扯到小冇姐身上,就和那些陪嫁的丫鬟们一起在魏家歇了一晚,今天一早随五小冇姐回来的。甘露怕我们都回来了,小冇姐的陪嫁有个闪失,就和流云她们留在于了济宁侯府,到时候随着小冇姐的陪嫁一起回来。”

    窦昭微微点头。

    虽然发生了姐妹易嫁的事,但魏窦两家该有的礼数却是一样不缺。

    天刚亮就派了窦文昌去接了窦明回门。

    五太太怕舅母尴尬,请了舅母去槐树胡同小住,却被舅母拒绝了:“我们家寿姑又没有做错什么,凭什么要给明姐儿让地方?她都不觉得害臊,我有什么脸红的。”

    一句话把五太太给顶了回去。

    五太太不免有些窘然。

    六太太却不想让窦昭为难,出来打圆场:“既然如此,那舅太太就去陪陪寿姑吧?她身边有个陪着说体己话的人,心里也好过些。”

    赵太太就领着女儿来了窦昭屋里。

    五太太、六太太等窦家在京都的女眷则盛装出席,招待窦明这个新出炉的姑奶奶。

    窦明的大舅舅的王知柄没来,王家的女眷则是跟着窦明的小舅舅王知柏一起过来的。

    舅母就称赞素兰:“难得你小小年纪却口齿伶俐,条理清楚,说得明明白白。”让随身的嬷嬷赏了素兰二两银子。

    素兰欢天喜地接了银子,谢了又谢,和姐姐一起退了下去,让窦昭和舅母、表妹说体己话。

    虽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舅母也觉得和魏家的婚事不必挽留,可听说魏廷瑜这么快就认下了窦明,舅母心时还是有些不舒服。

    她长长地叹了口气,道:“寿姑,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窦昭觉得这个时候她若是说出“再也不嫁人”了之类的话,舅母肯定会认为她是受了刺冇jī,心里一定更难受。

    “先回真定吧!”她笑道,“然后睁大了眼睛,再找个好人家!”

    舅母见她还挺乐观的,把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

    ※※※※※

    顾玉见宋墨有些出神,不由伸手在他的眼前晃了晃。

    “天赐哥,回神了,回神了!”他嘻笑道,“你不会是想新娘子了吧?”

    宋墨弹了顾玉一个暴粟,笑道:“胡说些什么呢?”耳根却突然间有些发红,随手拿起个苹果塞到了顾玉的手里,“吃你的苹果少废话!”

    顾玉觉得自己好像猜中了寨墨的心情。

    他笑得像个小狐狸,拿着苹果重新倒在了临窗的大炕上,道:“天赐哥你成亲的时候,让我去帮你接亲吧!到时候我肯定会护着你,不让他们灌你酒的……,”

    宋墨心里却在想窦昭的事。

    昨天窦、魏两家重新写了婚书,魏家立刻请了自家的两位证婚人延安侯和张继明重新在婚书上做了保今天新人认过亲,喝了回门酒,窦家就应该会去请杨森和蔡弼过来在婚书上做保,然后再拿到顺天府去存档。

    这样一来,窦家姐妹易嫁的事很快就会被传出去了。

    眼看着就要到八月十五了皇上肯定不会在避暑行宫过中秋节的。皇上一旦回宫,他景福的婚事就提到明面上到时候自己可就真的弄巧成拙了!

    无论如何,他也得在中秋节之前把事情办妥才行!

    宋墨没有理会顾玉的唠叨,高声喊了陈核:“你回府一趟,看看严先生可有什么话递给我。”

    ※※※※※

    纪咏亲自去请了杨森过府。

    杨森不免有些叹惜:“可怜了窦家四小冇姐,都要出嫁了,却得到了这样的怪病。”

    纪咏笑道:“不过是脸上长了癣罢了。也不是不能医,不过是有些麻烦而已。济宁侯府也太小心了点、正好五小冇姐还没有说亲,窦家就答应了这门亲事。”

    言下之意是指魏家嫌弃窦昭,逼着窦家把窦明嫁到了济宁侯府。

    杨森还没什么,深知其中蹊跷,又一心想讨好窦世枢的蔡弼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笑道:“要怪就怪窦家四小冇姐的嫁妆太丰hòu。冇”

    指魏家是看中了窦家的嫁妆才不愿意和窦家退婚的。

    纪咏不由眼皮一跳,高看了蔡弼两眼。

    杨森则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连叹了几声“世风日下。”这才由纪咏服侍着上了轿子。

    ※※※※※

    陶器重的消息,比宋宜春想像的来得要早。

    用过晚膳,陶器重就面色凝重地求见宋宜春。

    “世子爷恐怕要尚主了!”他沉声道,“消息是从延安侯府传出来的,这个时候京都有头有脸的勋贵之家只怕都已经知道了。”

    宋宜春差点打翻了手边的茶盅。

    “你说什么?”他脸色大变,“消息可靠吗?”说话间想到儿子的神出鬼没,没等陶器重回答,心里倒先相信了几分。

    “消息可靠。”陶器重道,“是延安侯世子爷亲口对我说的一想必是为了给我们府上一个交待。而且还说,皇后娘娘和宁妃都看中了世子爷,宁妃已要向皇上开了口,皇上也有此意,不过因为皇后娘娘想让世子爷尚景宜公主,这件事就拖了下来。可世子爷尚主的事,却是铁板钉钉的。”

    宋宜春颓然坐在了太师椅上。

    “怎么会这样?”他喃喃地道,“这些年尚主的都是那些落魄的世家子弟,宋墨却是英国公府的世子……,宁妃怎么会瞧中他……”

    “应该是世子爷的主意吧!”陶器重苦涩地道,“世子爷若是尚了主,就无人可动摇他的世子之位了……,你应该让二弟和世子爷多多走动的……,世子爷破釜沉舟……,”

    杀伤力是很惊人的!

    “不行,不行!”宋宜春急得团团转,“不能让他尚了公主……”他吩咐陶器重,“上次东平伯不是说他有个女儿和宋墨同年吗?就她好了!你明天一早去东平伯家提前……”

    “侯爷,”陶器重再次低声提醒宋宜春,“世子爷要尚主的事,京都的勋贵之家应该都知道了。”

    谁还敢在这个时候和宋家定亲!

    宋宜春呆住:“难道就没有其他的办法了?我们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宋墨尚主?”

    陶器重没有说话。英国公府旁边的顺天府学胡同,是因为顺天府的府学落址于此而得名的,剪子巷里也因此挨挨挤挤的全是卖各种小食的摊子和铺面,其中有家叫卯记的银钝铺子,棍钝做得皮bó馅大,配上小鱼小虾,汤汁又十分的鲜美,甚合陶器重这个江南人的口味。他偶尔会去卯记吃一碗,再和同是江南老乡的卯记铺子的老板闲聊几句,思乡的愁绪顿时就会烟消云散,心中畅快不少。

    从辉香院出来,已是灯火初上之时。

    陶器重略一犹豫,去了卯记棍钝铺子。

    铺子里的生意照例很好,座无虚席。

    昏黄的灯光下,嘈杂的说话声,氤氲的腾腾热气,让人的面孔都模糊起来。

    但卯记铺子的老板还是一眼就认出了陶器重。

    他笑着边用围裙擦着手边走了过来:“陶先生,还是照老规矩,我在后门给您支张桌子吧?”

    陶器重笑着说了声“多谢”。

    卯记的老板亲自去收拾了桌子,端了碗棍钝放在了陶器重的面前。

    陶器重喝了口汤。

    那座传来两个男子低声的议论。

    气”真的?那窦家可是读书人,怎么就会答应了姐妹易嫁的事?”

    “我骗你做什么?窦家四小冇姐和五小冇姐是同父异母的。据说当时来不及准备,用四小冇姐的陪嫁嫁的五小冇姐。现在五小冇姐代四小冇姐嫁到济宁侯府做了侯夫人,四小冇姐自然要把陪嫁要回来了。还是我去帮着抬的嫁妆,我还不知道!”

    “我听说窦家嫁女儿有两万两银子的陪嫁。把嫁妆要回来,那济宁侯岂不是亏了?“

    “亏什么亏啊?!两万两银子,那是公中给的。四小冇姐不过是把她自己生母留给她的东西要了回来。我看满打满算,也就一、两千两银子的样子。而五小冇姐的外祖外是云南巡抚王又省,就是那个走哪里就一路胜仗打到哪里的王又省,你知道吧?现在四小冇姐把自己生母留给自己的东西要了回来,五小冇姐的生母和王家肯定都会给她一大笔添箱银子的。算起来,济宁侯府还赚了呢!”

    听到这里,陶器重忍不住扭头望过去。

    说话的是两个穿着粗布短褐的男子,身材魁梧,皮肤黝黑,两个人面相虽然一个忠hòu,一个机敏,但双手都满是茧子,指甲缝时也残留着污物,一看就是靠体力活谋生的人。

    他不由朝着两人拱了拱手,喊了声“两位仁兄。”道:“你们说的,可是北直隶窦家?窦夹华窦大人府上?”

    窦世枢因任文华殿大学士,又在吏部为堂官多年,得他照顾的人不在少数,士林中为表示尊敬,多称他窦文华而不称其字号。

    两个说话的男子见陶器重一副文士打扮,知道遇到了读书人,忙站了起来,躬身还礼,连称“不敢。”道:“正是刑部尚书兼文华殿大学士窦阁老家。冇”

    陶器重见两人穿着粗陋,谈吐举止却颇知规矩,想到刚才的话,知道两人是惯接豪门大户外活的人,态度又和蔼了不少,笑道:“寒夜无事,听两位仁兄说得有趣,不免有些失态,还请两位不要放在心上。”

    “哪里,哪里!”两人忙恭声道,那个面相机敏的更是道,“听先生口气,和那窦家熟识。不知道先生想知道什么?我们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

    那面相忠hòu的却面露不虞,踢了那面相机敏的一脚,偏偏那面相机敏的却装作不知道似的,殷勤地请陶器重同桌而坐。

    陶器重看得明白,笑道:“还是你们到我这边来坐吧!我这边清静点。”

    面相忠hòu的那个有些犹豫,面相机敏的那个听了却喜出望外,端着还没有吃完的半碗辊钝就坐到了陶器重的身边。面相忠hòu的那个眼底流露出几分无奈,只好也跟着坐了过去。

    陶器重就笑道:“我们坐在一起,老板正好空出张桌子来,也好招待别人,多赚几文钱。”

    面相机敏的那个就连声称“是。”面相忠hòu的那个闻言表情也跟着怡懈下来。

    陶器重大多数时候和那面相忠hòu的说话:“你说你帮窦家那位四小冇姐搬的嫁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那个就老老实实地道:“出了件这样的事,天家颜面上总归是有些过不去,新娘子回门认了亲之后,窦家就趁着天黑把四小冇姐生母留给四小冇姐做陪嫁的东西搬了回去。因人手不够,我又常帮着窦家做些粗重的活,就把我叫去搭了把手,除了工钱,还每人赏了一两银子。这不,我刚刚忙完活,就请我这兄弟到这里来吃碗棍钝。”

    卯记的棍钝虽然便宜,但对他们这些做苦力的人来说,能像这样吃碗恨钝,也算得上是件享受的事了。

    陶器重点了点头,笑着问起姐妹易嫁的事来。

    那面相机敏的倒是问一句能说出十句来,可他不过是听面相忠hòu之人的转述,想说却说不出什么来:那面相忠hòu之人倒是知道的不少,可像铜油灯芯,你拨一下他亮一下,你不拨就不亮。陶器重帮两人付了棍纯钱,又请铺子的老板上了一壶老白干,四碟下酒的菜,在棍钝铺子后门和二人慢慢喝到了二更鼓,这才各自散去。

    风一吹,陶器重这才感觉到有些上头。

    他扶着墙慢悠悠地进了英国公府旁的巷子。

    侧门守值的看见陶器重,忙迎上来扶了他,奉承道:“陶先生,您老这是去哪里了?怎么也没让小厮跟着?这黑灯瞎火的,要是磕着哪里碰着哪里了可怎么得了?国公爷的事还不得乱了套啊!”

    陶器重呵呵地笑,赏了守值的一小块碎银子:“给你买酒喝!”

    守值的乐得眼睛眯成了一道缝,不停地道谢,态度更加殷勤了:“我扶着您老回屋吧?刚才国公爷还差了人来问您去哪里了。您以后要是想一个人出门,可以跟我们说一声,万一国公爷找您,我们也有个地方寻去……”

    不知道国公爷找他有什么事?若真的很急,应该会派了人四处找他,知道他回了府,会再派人来找他的。

    陶器重此时脑子有点晕,迷迷糊糊地“嗯”了一声,回屋歇下了。

    半夜突然惊醒,想起了这件事。

    自己后来到底去见子国公爷没有?

    他模模糊糊地想不清楚了,靠在床头揉着自己的太阳穴,叫了小厮倒杯茶给自己,问道:“国公爷可曾派人来找过我?”

    “没有。”小厮笑道,“不过二爷曾亲自来找过您。”说到这里,他语气微顿,低声道,“好像是国公爷发了二爷一顿脾气,二爷还差点因此挨了板子,二爷来找您,想让您在国公爷面前帮他说几句好话。”

    陶器重听着长长地叹了口气。

    果真是不如宋墨良多啊!

    若是真的让宋墨尚了公主,以宋墨的本领,国公爷和二爷以后恐怕就只能看着宋墨的眼色过日子了!

    念头一闪而过,他立刻记起了卯记棍纯铺子里的事来。

    他当初不就是觉得窦家这件四小冇姐的事挺有意思的吗?

    陶器重一跃而起,吩咐小厮:“快,快服侍我穿衣服,我要见国公爷!”

    小厮一愣。

    陶器重这才惊觉自己太jī动了冇,道:“你先下去吧!有事我会吩咐你的。”

    他不过是道听途说,有些事,还是得去求证一番更好,免得在国公爷面前出了错。

    小厮应声退下。

    陶器重在屋子里一直转到天色发白,这才又叫了小厮服侍他梳洗了一番,连早膳都没有用,就一个人出了英国公府。

    宋宜春想到宋翰的功课,就气得胸口隐隐作痛,偏偏这种痛却是他自己种的因,连个抱怨的地方都没有,昨天想找陶器重过来下盘棋,谁知道他出府去了。今天一大早宋宜春考校宋翰的功课,昨天让他背的文章虽然全背了下来,却磕磕巳巴,让他又是一顿恼怒,想找陶器重说说话,派了小厮去请,结果陶器重又出去了,他一时不禁火冒三丈。

    这个陶器重,到底要干什么?

    明明知道自己找他,却不照面,难道他是认为一旦宋墨尚了公主,自己就会被宋墨压得死死的,成了英国公府的摆设,所以开始对自己三心二意起来不成?

    宋宜春气得额头青筋直冒,朝着小厮就是一阵怒吼:“还不快约我去找!哪怕把京都掘地三尺也要给我把人找回来!”

    小厮慌慌张张地应“是。”转身却和陶器重撞了个正着。

    陶器重“哎哟”一声捂了胸口,却看也没看那小厮一眼,推开小厮就大步上前给宋宜春行了个礼。

    “国公爷,世子爷的婚事,我有个好人选!”他含笑地望着宋宜春。

    ※※※※※

    窦世英站在上房的台阶上,望着进进出出搬着东西的仆妇,心里沉甸甸的。

    谷秋留给女儿的东西是要了回来,可女儿的姻缘又在哪里呢?

    他想到窦明那掩饰不住喜悦的笑容,目光微沉,去了东厢房。

    厅堂有点凌乱,赵璋如正蹲在从济宁侯府要回来的两口箱子面前和窦昭说着话:“……姑母的这箱子肯定和我们家的是一组。我们家的那个上面雕的是八百罗汉,你们家的这个雕的是彭祖拜寿,却都是紫檀木镶着牙边的。”

    窦昭闻言抿了嘴笑,指了旁边一扇小小的炕屏:“这个也是紫檀木做的,镶着螺铀。”

    “哪里?哪里?”赵璋如凑了过去。

    窦昭就指给她看。

    两个都过了适嫁年纪的大姑娘,在这个年纪大都已经为人妻为人母了,此时却仍像不谙世事的孩子般嘻笑着。

    窦世英只觉得心如刀割。

    舅母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过来,望着两个娇美如花的女孩子,轻轻喊了声“大姑爷。”道:“您有什么打算?” 百度搜索“书农”或“书农在线书库”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完本小说。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书农在线书库,提供经典小说九重紫免费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