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书农”或“书农在线书库”即可找到本站在线阅读全本小说。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书农在线书库,提供经典小说鹤唳华亭免费全文阅读。
雪满梁园鹤唳华亭在线阅读全集:小说全文全集番外30、竹报平安竹报平安
赵王府位于京东,原是先帝赐予一钟爱宗室返京朝觐时所用,后那宗室去世,此邸便被皇帝转赐给了赵王。因那宗室不过领郡王头衔,府第又有了些年头,在外人看来,便不免显得狭隘破旧。或有好事者几番劝赵王再做修整,他皆以客居京城,无需用心为由拒绝。久后也便无人再提此事了。
府内的内侍总管常何欲寻赵王,素来不消费心。赵王定楷为人颇自律,内鲜嬖宠,外寡交游,又少口腹之欲,若说喜好,无非是有些丹青癖,是以他一日之中,竟有大半时间(超多小说阅读-书农在线书库)是在书房内消磨度过的。此日常何亦不作他想,回府后与众人嘱咐了一声,径自便进了西暖阁内的小书房。
定楷果然便在书房内,着一领半旧的窄袖团领襴衫,戴曲脚襥头,装扮便与一寻常仕子无二。他年来身材眉目渐渐脱去青涩之态,举手投足间颇有几分儒雅风度,分明已是一副太平富贵亲王的模样。且比较起太子一身忙碌的肃杀之气,又多出一番从容安逸。待下亦甚为宽和,是以府内众人在他身边并无太多忌讳。常何又是他的心腹,此刻不告而入,才觉今日室内气氛颇与以往不同,周遭竟无一人随侍,定楷依案而坐,对面亦坐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常何从未见过此人,便不免一番打量,见他虽然面色黄滞,眉目却颇为清雅,穿着一袭锦缎新衣,却是太过长大,便愈发显得身形瘦小,神情亦甚是紧张局促,且是随着赵王问一答一,似是并不敢多做言语。定楷在说话间被常何闯破,不由皱了皱眉头,转念一想此事如今告知他也无妨,便颔首示意他退侍至一旁。继续问那少年道:“觉得是京城好?还是你住的地方好?”
那少年面露羞涩微笑道:“自然是京城里要热闹多了。”定楷又笑着问道:“那此次我教人陪你在京里多留两日,四下走走看看可好?”那少年勉强点点头道:“好。”几番抬头,似是有话要说又不敢说的样子,常何看他脸都涨红了,才怯生生问了一句:“肖大人,我还不能够见到姊姊么?”定楷并不答话,那少年偷偷打量他半晌,毕竟年纪还小,满面的失望终于掩饰不住,低声道:“我都快不记得姊姊长什么模样了,姊姊这么多年,也没有给我写回一封信来,连母亲过世的时候也没有问一问,她是不是早已经把我忘记了?”说到母亲,两眼下便泛起了一片红潮,几点泪水终是忍不住掉到了手背上,慌忙用袖口擦了去。定楷隔案摸了摸他的头,以示安慰道:“你姊姊还是官身,不便见你,也不便给你写信。你若果然想她,不若给她写几个字,我托人带去给她可好?”那少年面露欣喜之色,连忙点了点头道:“好。”定楷在案上取了一支笔,递在他手中,问道:“你近来的字写得可比从前长进了些?”那少年回答道:“我每日都要写五六十字。”定楷摇头道:“只怕字是写了,好却未必。不过你姊姊和你分别时,你还不会写字罢?只要是你写的,她见了便是欢喜的。”那少年似是急欲让自己的姊姊看到自己学书有成,忙把笔舔墨,又接过定楷递上的信笺,一面热忱地望着定楷,问道:“我和姊姊说些什么?”定楷思想片刻,答复道:“既是家书,不如就说说你们从前在一起时的事情吧,她应当爱听的。”那少年苦苦思索,终是讲出了二三桩年深日久的极寻常小事,又迟疑着不知当如何措辞着笔。定楷见状,笑道:“不若如此,我来口述,你来写便是了。”也未待他回答,只略一沉吟,嘱咐道:“弟文晋顿首顿首,姊姊见字如晤。”那少年道:“称女兄似乎更加尊重。”定楷笑道:“不必,你姊姊爱你这么叫她。”那少年不敢争辩,点了点头,笔录了这句。定楷看他写完,又道:“尔来气息凝肃,时迫季秋,又当与吾姊分别时节矣。流光抛人如斯,弟与吾姊不见之年,已不堪一掌之记。弟饱暖之时,不知吾姊身居何方,无饥否?无寒否?安乐否?
“弟于避秦之辗转中,见薄暮风动木叶,联翩急下,中夜露结为霜,复为冷月所创,满目光波涌动,激人哀思。念及旧家屋后有沟渠,雨落水涨,弟时年幼,向闻长兄诵《秋水》篇,以为河伯即生其中,往而待之,不慎入水,形如落汤。惧慈母操箠,哭告于吾姊处。姊亲为移暖煮糜,弟犹以为其味甘美,欠于慈母所炊,涕而拒食。及此家门横罹□,各自一方之时,虽欲求吾姊所造一颗粟、一炊饮,复可得乎?”
这信不短,中间或有字是那少年尚不会写或不明意思的,皆赖定楷一一为他讲明。那少年一边想念往事偷偷忍泪,一边问道:“大人说的文词太雅,若姊姊疑心不是我写的,会不会烦恼?”定楷笑道:“你姊姊欢喜且来不及,何暇烦恼?”那少年点了点头,照他所说一一写下,便又抬头去看他。
定楷接着述道:“向所幸者,唯存者虽隔山岳,尤可抱再见之望。果有彼日,则数载离乱失所,数载造次颠破,弟待之若饴矣。主人情深,慈母与弟皆安,吾姊慎勿挂心。弟所伏乞者,无非吾姊千万自重,忍耐努力,务必以异日团栾相见为计。弟文晋顿首顿首。”
那所述之事教少年双泪直下,悲痛之余亦觉不安,遂投笔问道:“大人为何要教我欺瞒姊姊?母亲已经过世五年多了,难道姊姊竟然仍不知晓么?”定楷摇头道:“你姊姊所依仗为念者,无非你母子二人。叫她得知,徒添悲痛,于她如今处境并无裨益。到你们见面时,再慢慢说与她吧。”那少年犹豫再三,虽是重新提起了笔,仍是忍不住问道:“姊姊本来说是去充官役,来替母亲和我罪愆,过二三年便可回来的。大人,我姊姊当真无事么?她若再有事,我……我便……”话未说完,终是无法遏制,放声痛哭了起来,直洒得信笺上眼泪斑斑。定楷也不去相劝,只轻轻笑了笑,道:“她若不平安,我教你给她写信做什么?”那少年转念一想,也觉这话有理,遂慢慢收了眼泪,将书完成。
定楷取过,前后看了一遍,正要收起。那少年在一边看着,忽然喊道:“大人。”定楷挑眉示问道:“怎么?”那少年红了脸,嗫嚅道:“我以为能见到姊姊,便给她带了件东西来,不知大人能否帮我与信一同转交。”见定楷并未拒绝,便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小的白布包来,慢慢将其打开,脸上是颇为羞愧的神情。常何引颈偷看,见只是一支几片翠羽裹扎成的花钗,手工却甚为拙劣,想是这少年手制。再去看定楷,却见他拈着那花钗,又看了看那少年,微微呆了片刻,目光中不知是怜悯还是讥嘲。此态不过一瞬而过,定楷已经微笑道:“我叫人一同送去。”
宾主又说了几句闲话,定楷派人送这少年去休息。这才看着一旁站立的常何,笑问道:“你知道此是何人?”常何见他此事并不欲瞒过自己,遂也不做虚辞,问道:“奴婢猜想,这莫非便是东朝的……”顿了一顿,才接着说道:“郎舅?”定楷莞尔一笑,亦不答对错,闭目半晌,方从文具中取出一封文书,示意他读,又问道:“说说你怎生看?”常何仔细思量半晌,忖度了言辞,方当心答道:“明安大人素来谨慎,他既说可再待前方情势,另谋打算,殿下不若便再假他些时日。”定楷点头道:“你接着说。”常何道:“明安大人居此职,在世人目光看来,即非如陷泥沼,亦如临危崖。明安大人可行,无非两途,若顺顾氏于当地,则陛下必不容其于当世。若顺陛下于当世,则东朝必不容其于未来。明安大人乃名儒,世人皆醒,他一人岂会独醉?这是一说。还有,奴婢心忖,靖宁二年之事后,想他未必不曾后怕,对顾氏未必不满含怨怼。这又是一说。奴婢听说明安大人当年在京为官时,也是个绝不轻易肯与人相交的角色,如今甘为殿下所用,乃天意以此人授殿下也。”
定楷淡淡一笑,道:“天意从来高难问。只是你,始可与言诗矣。”适逢方才送那少年出去的内侍回来复命,随□代了几句近两日可陪同其在京城内游玩,但务须谨慎之属的话,又吩咐道:“他的事情日后便移交常总管一并署理罢。”便勒令那人退去了。常何知道他有隐秘话要同自己说,遂走到门口,遣散了众人,亲自闭门回来侍奉。定楷看他做作,笑道:“无需如此。”手拈着那封信反复把玩,却也不提其它,只单单问道:“明安大人乡梓何地,你可知道?”常何答道:“听说他是华亭人。”定楷道:“不错。他祖籍虽在并州,但自他高祖便移居至华亭,所以他当年两榜得中时,在世人眼中,已经算是个标准的江左才仕了。”常何不解他何以突然说起了李明安的家世,亦不敢多口,只是叉手静立,以待下文。定楷将方才那少年留下的羽钗取在手中,向着窗外细看。每根细细的羽绒都在微光下散射着点点斑斓华彩,那束羽钗汇合起来,就如同一个斑斓的华彩的梦。清浅的河滩上,生长着丛丛蒹葭,蒹葭上的露水,打湿了羸弱少年破旧的袍摆。翡翠蹬开一茎芦苇,像一支青蓝色的箭,冲破淡淡水色天光而去,在清浅河滩上遗留下了一枚两枚羽毛。已经一无所有的少年,将他能够寻找到的这最美丽的东西收藏起来,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送给自己唯一的亲人。
定楷叹了口气,接着说道:“华亭有一陆姓士子,家境寻常,却是当地几百年积世旧族之余。这陆姓士子与李明安原本便有些私交,又是前后科的进士,有了这一层情分,所以寿昌七年,这陆姓人家为李栢舟一案牵连所累之时,李明安便为这旧友想到了请托齐王一途。只是齐王当时代陛下郊祀去了,来人怕事有耽搁,知道我与齐王同胞通好,这才又辗转寻到了我处。”
听到此处,虽然定楷没有名言,常何也明白(看经典小说来——>
http://www.shunong.com/书农书库)了个大略。故事中陆家的生死与赵王本不相干,但其时李明安已由兵部调任承州节度使,既手握重兵粮草,又挟天子令就近节制顾氏,如此的要职,若能借此机遇交通,自然是难能可贵之事。大抵自己的这位主人当时便直接绕过了齐王,或称其无暇顾及,或称其不受托请,竟自己将此事包揽下来。便也不提此节,只是笑道:“如此看来,不但天意,竟是连东朝也亲以此人授殿下了。”
定楷摇头笑道:“陆家事东朝未必知晓,若说要谢,倒是应当去谢东朝最倚重的那个张孟直罢。”常何听到此处,才对此事顿起了好奇之心,当心问道:“奴婢愚昧,当时尚未能得殿下青目,不知这其间又有张陆正什么委曲?”定楷看了他一眼,微笑道:“这张陆正一世人最看重什么,你可知道?”常何笑答:“有人做官为权,有人为财,也有人是为君王,是为黎庶。但是依奴婢看,这个张陆正为的怕是一个名字。”定楷上下打量他,一面放声大笑,半晌住了笑声,方点头道:“所以他最终也殉了这个字,顾思林可谓善识人者。这陆家与张陆正的这段孽缘,也是从这个字上起的。张在调任吏部之前,曾在翰林院供职,陆得中进士之初,也先入翰林院。他二人皆是先前卢世瑜本房取中,算起来也是同门师兄弟,同僚期间,却颇多龃龉,陆性情介直,更有当面直言张以沽名卖直为业之事。其后张调任刑部,累迁至右侍郎,陆调乌台为御史。年张陆正欲迁左侍郎时,朝中或有风传,道其有滥刑狱并贿赂堂上官等事。”
常何点头道:“此事奴婢有所耳闻,当时乌台官员闻风弹劾,张陆正狼狈不堪,几乎欲致仕以明志。最后风声虽然平息,到底此事有或无有,张陆正究竟也不曾在世人前辩白清楚,这也算是他行状上的大污名罢。”
定楷笑道:“当时引众弹劾他的,便是这与他素有龃龉的陆御史。以张陆正为人,则未必有贿赂之事。但陆御史风弹,亦是他职分所属。此事后经卢世瑜调停,张由刑部转迁吏部,算他因祸得福处。陆则因性情过于狷介,难见容与长官及同僚,不久便去官还乡闲居。”
常何恍然大悟,问道:“李栢舟的继室也姓陆,莫非竟是……?”
定楷摇头道:“若果然是她亲眷,张陆正此事办得亦不算阴毒。只是李柏舟之妻陆氏,虽与这陆御史也是同乡,或者百年前亦是通家,但到今世早已互不往来。李氏案起时,刑部主办,张陆正相与,念及这桩旧恶,便将这陆家划做李氏的妻族,一笔瓜蔓抄了进去。当时李明安所谴的来使,述说起此事,道是钦命大狱,刑法酷烈,不肯待及天明,竟是连夜将人锁拿而去。”摇了摇头道:“当年陆家幺子不过五岁而已,张陆正行事,当真是不与他人留半分余地。”又笑道:“不过若非如此,又怎会也不与自家留半分余地?”
话既然至此,常何亦无须再多问。只是将来意向定楷汇报道:“东朝半月之间,竟有近十日宿在顾氏阁中。殿下当日嘱咐不必弃卒,奴婢心中还存疑虑,竟未想到殿下一虑竟如此深远。”定楷微微摇头,似是并不想接受他这奉迎,笑道:“我不过也是个庸凡人,当日张陆正就戮之时,我未尝不曾动过这份心思,毕竟她的仇家只在张氏,而不在东朝。只是我没有想到,东朝于她,用情会一深如斯。她这条命,算是东朝救下的罢。”见常何又想开口,只摆了摆手道:“我知道你要问什么,先不必叫你的那个兄弟出面,如今急着要弃卒的不是我,而是东朝,我们且等着,看看东朝究竟要用她做什么饵。便是这东西——”他将手边羽钗同那少年写的信一同封入函套收起,道:“也自有用它的时候,却不必在此时。后日将那人送出京去,好好安置照顾。”
常何一一答应了下来,见他微露倦意,遂扶他到一旁榻上小憩,一面笑道:“这也是殿下宅心仁厚,既已于他家门有大恩,像索书这些小事,还何必亲力亲为,早交代奴婢去办不好?”定楷浅浅一笑道:“他已遭此不幸,既是你力所能及处,何不叫他能少些愁苦便少些愁苦?”
常何虽然侍奉他多年,近来却觉得他的性情越发难以琢磨,也难辨他这句意中的真伪。再去看他时,他已经闭上了眼睛。神情是无比的安详宁静,唯一破坏了那年轻面容上淡泊气度的,只有右眉上那道浅浅的伤疤。
岂曰无衣
天尚未明,阿宝便被冻醒了。支起身一看,才发觉被子都已经被定权裹挟走了,自己的大半个身子露在外头,扯了几下无果,只得作罢。揭开帐子看看窗外天色,仍旧暗黑一片,难以分辨究竟到了什么时辰,想唤宫人再取一件被子过来,见阁外侍奉的两人已经倚着椅子睡着了,便悄悄下了床去,从架上随意拣了定权昨日脱下的一领道袍裹在身上,又将双足抵在定权背上取暖,抱膝静静的坐了,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窗外风涌叶落声,恍然间觉得自己是坐在江边的小舟上。
这件道袍上依旧是那晚那种甘淡而温暖的香气,她辨别不出这是源自哪些香品的组合,但知道定然是屑粒千金,所值不菲。然而他右手的袖口却已经略略磨损了,这是她昨夜便留意到的事情。繁华下的落魄,败迹中的贵胄,足底的温暖,心头的空寒,难以盼来的天明,苦留不住的暗夜。她百无聊赖地伸出手指去,一遍遍的从他的眉上画过,就像学书时,反反复复临摹的那一勒。
定权终于被她闹醒了,抓过她的手,瓮声瓮气地问道:“到了朝会的时辰?”她把手抽回,答道:“想是未到,到了时辰殿下的人自然会将朝服送到这里来。”定权“嗯”了一声,侧过身来看着她通身的打扮,问道:“你先醒了半日了?睡不安生?”似是想起了什么事情,又道:“我记得我并没有打鼾的毛病。”阿宝斜了他一眼,反问道:“既是睡着了的人,怎么知道有没有的?”定权仍旧将她的手抢了回来,放在唇上挨来挨去,道:“别人都说没有。阿宝,孤不想去上朝了。”
两人正在信口胡扯,太子的近侍已经将朝服送到,宫人接入阁内,阿宝催促定权道:“该起了。”定权极不情愿的延挨了片刻,终究还是挣扎坐起,待宫人为他着舃,又净过手脸,觉得头脑稍微清楚了些,才站起身来穿衣。阿宝阁中的宫人从未近身服侍过太子,朝服穿戴又较寻常衣冠繁复,阿宝见两人手脚笨拙,他面上已渐露不耐之色,怕他一早起无名火惹得众人不快,只得也下床道:“还是我来吧。”接过宫人手中的冠服一一为他穿着妥帖,上下端详了片刻,方拿起玉带,从腰后为他围上,一面随口说道:“殿下可是清减了。”定权问道:“何以见得?”阿宝道:“从前殿下的革带扣在第三个孔上,如今移到第五个了。”定权低头望了望腰上玉带,笑道:“你不说起我也就不提了,你素来手都要这么紧的么?这毛病到了如今都不曾改过来。难怪你当班的时候我就觉得头昏,细细体悟才算明白(看经典小说来——>
http://www.shunong.com/书农书库)过缘故来了。”阿宝睨他道:“我不信,依着殿下从前的脾气,不如意一次我便成齑粉了,还容得殿下去体悟?”定权笑道:“不信?单说那年冬至我进宫去,陛下雷霆震怒,杖子都传到了我面前,我心中又怕又羞又气,又要硬撑出处变不惊的泰然模样,起先还好,伸手去解带子时,半日都取不下来,方想起那日早晨就是你给系的。旁人只是瞧见我一副借机延磨避祸的怯态,当真是丢足了脸面。我当时便想,回去定要好好骂你一顿,结果杖子才一上身,就忘到九霄云外去了,竟教你躲过了这么些时候去。”阁内几个宫人被他一番话说得咯咯直笑,阿宝也扑赤一声笑道:“殿下原来是为了在这种事上行方便,罢了,我便替殿下系松些也好。”定权捉开她双手道:“如今倒用不着了,陛下要敲打我,有的是更省力气的法子。”阿宝闻言,心中微微一动,却见他只是玩笑模样,并非话外有音,亦或借机刺探,便不动声色,依旧低头温柔帮他整理好杂佩。
定权任她摆弄,接着笑道:“当日只道是奇耻大辱,恨不能不教半个人得知,没想到有一日也能够当笑话来说。”阿宝亦微笑回应道:“是这个道理,只要时日足够久长,有许多事情原来不过就是笑话。”定权点点头,语意中颇有怜惜:“我去了,你再睡个回笼觉去罢。”阿宝道:“殿下便不说,我也要去的。”定权随手将她身上道袍的衣领又替她裹严了些许,凑近她耳边低语道:“我今晚便不过来了,你好好歇歇。”又道:“天气太冷,离御炉日还有些时候,不好单给你这里先生火。我教你个法子,就说你要熏衣,叫人多端几个熏笼放在屋里,也是一样的。”阿宝推他道:“知道了,快去吧,别误了朝时。”一面含笑看他出去了。
窗外的天色依旧是青黑的,阿宝和衣躺下,宫人趋过为她盖上了被子,又放下了帐幔。衣上的余香在寂静无人处再度暗暗袭来,她想起他最后说的那句家常而琐碎的话,单纯为那不合他身份的琐碎而稍感心酸。窗外涌起了大潮声,她渐渐地在潮声中睡熟。
常朝例无大事,亦无太子可置喙之政事,定权无非是泥塑一般占据御座下东面一方,静听省部台朝臣向皇帝汇报各衙公务,许是天气愈寒,人多疲弊,朝堂的争吵较往常也少了许多,须臾再无人出列陈辞,皇帝正欲下令散班,忽有一青衣近侍捧回一封公文向陈谨使了一个眼色,陈谨连忙接过,奉给皇帝。定权在其下看得真切,函口朱泥上封着两三枚褐色鸟羽,却正是一纸军中文书。只见皇帝亲自剥去封泥,发开只看了一眼,适才紧缩的双眉便平舒开来,进而拈纸的双手都微微抖动起来,知道定是捷报无疑,也暗暗宽了一分心。见皇帝立刻低头看向自己,双目交错过,忙微微颔首,以示知情。
自顾思林引军出关后,皇帝还是首次朗声笑了出来,又对定权招手道:“太子上前来,代朕将此信谕知诸公。”定权连忙趋上前去,双手捧过那封羽檄,先自己大略看了一遍,方照本宣读道:“长州镇守副将军河阳侯顾逢恩携承州节度使兼长州镇守副使督军李明安谨报兵情:抚远宣威将军武德侯顾思林师出燕山之西,深入朔漠近百里,觅敌为战,斩首千二百余,擒获寇将某人,擒获俘虏若干,收缴兵器辎重若干,将军引师继续北向,遣军使回报,臣等不敢怠慢,即刻具书以达天听云云。”其后又有请旨如何处置所擒敌将俘虏及颂圣官话等语。
语音方落,两班朝臣也不待皇帝示意,纷纷出列致贺之余,难免交头接耳。中书省及兵户部首长更是难掩满面喜悦之色,居然当众互相拱手致意。定权将檄文奉还御座之时,竟听得皇帝轻轻舒了一口气,方欲辞下,忽见皇帝轻轻向他摇了摇头,虽不解何意,却不敢再行动作,只得向皇帝身后稍退了两步,叉手待命。及群臣噪动稍缓,忽闻皇帝开言道:“此捷乃朕御极以来之大盛事,此皆赖列位臣工尽忠国是,上下同力,方得此天幸,朕心甚慰。”
又转眼看向定权半晌,颔首道:“太子亦辛苦。年来重臣常以国朝家法向朕进言,朕岂不知储副以养德为本,只是此役为国家之最重大事,朕以为天子庶民,当各有职责担当,无一例外,是以也叫太子间或亲至省部,勘察事务。耳闻目见,太子办事稳重,处分得当,国有储君如此,朕心甚慰。”
定权自位居东宫以来,从未受过皇帝如此褒奖,何况还是大庭广众之下,在一旁直听得面红耳跳,也不敢抬头分辨皇帝脸上的神色,连忙跪倒回道:“臣不过奉召转递陛下旨意,效驱驰奔走之力而已,陛下厚爱,臣愧不敢当。”群臣见他作态,自然也跪做一片,齐颂陛下万岁殿下千岁一类的赞词。皇帝含笑命众臣起身,又吩咐无论官阶高下,在场者皆赐御酒一壶,散朝后各自领取。又对定权道:“太子今日陪朕午膳吧。”
定权直到站起身来,犹觉得头昏脑涨,仍不忘去察看群臣中赵王的身影,但见他脸上微微衔笑,虽无人注目时亦是一副平和安祥面貌,仿佛周遭一切皆与他不干丝毫一般。随着皇帝由回廊转入后殿,有一缕风拂过,热烫的面颊渐渐冷却下来。膳前更衣时,他低头微微一笑,再次体悟过来:这是她经手的,革带太紧了。
此日又逢月初,赵王在朝会后,依旧去中宫殿向皇后请安,他虽是皇后的少子,素来却并不如兄长一般与母亲亲近,往日按制定省,不过是以全礼仪而已。只是今日见皇后神情颇为憔悴,私下询问宫人后方得知,皇帝已逾二月未曾蹈足中宫。定楷知道自齐王事发后,皇后心情本就难解抑郁,对皇帝的态度较前也更加患得患失,便留下多劝慰了她两句。既已经到了用膳的时候,皇后挽留,也就不再执意推辞。
皇后因此事心中颇为欢喜,忙命宫人吩咐御膳房临时多加了几道菜,却都是往昔定棠在时喜爱的珍馐。一时齐备,皇后又忙命人给定楷布了几箸酸笋和干鲥鱼,勉强笑道:“这时节鲥鱼难得,我记得你哥哥最喜欢这东西,你口味随他,素来也爱吃,多用些罢。”定楷一面谢恩,一面笑道:“是。”先捡着鲥鱼吃完,方依着适才的话问道:“哥哥近日有信给母亲么?”皇后闻言,呆坐了半日,方道:“还是八月底的事情,只说王府地处卑湿,破败不堪,待要重修,又恐你爹爹见罪,便这么一直拖了下去,如今便要入冬,也不知如何了。”定楷宽解道:“母亲不必过于忧心,儿这几年俸禄倒还积存了些,若是哥哥需用,着人带与他便是了。”皇后摇头道:“你如今还小,尚不知需用钱处,等到将来娶了王妃时……”此语未完,两行眼泪便定定淌了下来,泣道:“娘如今只有你了,若你再离了娘身边,娘这生可怎生过下去?”
定楷连忙投箸,趋上前去,亲自替皇后拭去眼泪,也不还座,就势偎在皇后足下,劝慰道:“爹爹一时并没有给儿指婚之意,母亲不必过于担忧。”皇后摇头道:“你怎知你爹爹的性子,当年孝敬皇后还在的时候,你爹爹看她的那神情,连我都觉得齿冷。几十年夫妻,万没想到,到了如今我也是没能够逃过。娘已是如此,可拿什么来庇护你们兄弟?”伸手凄然摸了摸定楷额发,道:“娘与你爹爹说了几十年,也没能替你几个舅舅讨来半个实职要缺。我并非要替娘家人要官爵,只是实在不忍心看你们兄弟日后白白成了人家的……”定楷连忙喊道:“娘娘!”一面回头,斥退宫人道:“此处有我服侍便可,你等先退下吧。”皇后苦笑道:“当日怎么能想到,要跟自己儿子说句体己话,也要到了避人的地步?”定楷拉着皇后双手道:“母亲言重了,陛下这些日子不曾过来,实实是因为前线的军情要紧,或者也是害怕带累母亲忧虑。今日朝堂上,已有首战捷报返回,儿看陛下圣心大悦,连带太子殿下都大获褒奖,想来不日便会前来看望母亲。”一番话直说得皇后面如死灰,问道:“陛下是如何说起太子的?”定楷淡淡一笑道:“陛下道国有如此储君,堪慰圣心矣。”皇后冷笑道:“如是,竟果真是要将我母子视作寇仇,拱手献人了。”定楷面露讶异之色,问道:“母亲何出此言?”皇后道:“想来你还不知,前月陛下就欲封阿元郡王爵,听闻是太子力辞方才作罢。陛下宠爱皇孙,是世人皆知之事,只是我先前也只道是陛下年事渐高,人老了疼爱孙子也是常情。只是如今看来,莫非竟是陛下自觉年来圣体欠和,竟要衬此机预先立出皇太孙来,以固太子储位,以安巨戚之心不成?你兄弟对他跪拜也便罢了,日后还要对那贱婢之子俯首称臣。你哥哥也……便罢了,只是你素来老实,并不曾有一言一事得罪他处,娘怎么忍心看见你也受了娘的牵累?”一面说,一面又是珠泪乱滚。
定楷沉默半晌,立起身来,将皇后轻轻揽在怀中,低声道:“母亲的话,儿私下也曾想过。儿虽然老实,也并不是肯一味受人欺负之人。何况还有母亲、哥哥。”皇后闻言一惊,从他胸前抬头问道:“你想如何?”定楷的声音已经有些滞涩,似是也带哭腔:“儿只求自保,只求能保母亲哥哥无恙。”一面低声对皇后耳语道:“母亲可否传信给哥哥,过去翰林中有曾受他大恩者,如今已转入御史台。请哥哥作书,晓之以旧日情谊、利害关系,或可请其在途穷时为我母子一鸣。”皇后迟疑道:“几个乌台官员当得何事?况且他是待罪宗藩,怎能交通外臣,若教陛下得知……”仰首又看了看定楷的模样,见他面色呆滞,半日也不再言语,终于咬牙道:“我或可去书一试,只是你务必万分当心,切莫让人再抓出你哥哥的把柄来。”定楷微微点头道:“儿记下了。若有回复,请母亲交付与儿,儿自会设法打算。”皇后慢慢站起身来,捧住他的脸孔打量他半晌,突然咬牙道:“楷儿,娘对你不起,娘不该将你也牵连进来。”定楷摇首道:“儿虽愚钝,岂不知唇齿手足相依之理?”
及劝得皇后止泪,又唤人来与她重新妆扮,定楷才辞出宫去,回到府中之时,天色也已近黄昏。府中内侍替他更衣时,忽见他颈后至脊骨一线皆已是暗红色,其上发起了一片细小的疹子,受惊不浅,忙前去禀告常何。常何入内过问,只看了一眼,便问道:“殿下今日入宫,可又是吃了鲥鱼?”定楷点头笑道:“只有你眼尖,不必声张,取一贴清火的药煎来罢了。”一面看他出去,一面慢慢自己穿上衣服,一手无意识地想去抓挠,却又生生的定在了半空,缓缓撤回。这是他早已习惯的事情。
赵王在日落前自嘲的一笑,世人皆有擅长之事,他那今日在朝堂上出尽风头的兄长擅于忍痛,而他却擅于忍痒。只是也许人皆不知,痒其实比痛更难忍耐?
百度搜索“书农”或“书农在线书库”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完本小说。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书农在线书库,提供经典小说鹤唳华亭免费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