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 C·赖特·米尔斯作品社会学的想像力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在一项有关不同代际家庭关系的研究中,社会学家费希尔对30户美国家庭在1729年到1871年之间的全家合影照片的内容进行了分析。他发现,1775年以前,所有的照片除了一张外,全都是父亲位于家庭其他成员之上,也就是说父亲全都在后排站着,母亲则坐着,旁边可能还坐着家庭中其他的成年女性,子女则在母亲之下。1775年后,这种暗示父亲的家长角色和父母高于子女的等级角色的垂直安排,被一种水平安排所取代。在这种水平安排中,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处于同一层次。把这些早期的全家合影同更接近于当代的全家合影相比较,费希尔发现,暗示着家庭中成员之间的相互平等的水平安排,又被20世纪中的更大变化所取代,比如在某些合影中,子女的位置位于父母之上。

  例:托马斯创立的生活史研究方法

  1908年,赫尔大厦(美国福利大厦)创立者的女继承人海伦?卡尔弗为托马斯提供5万美元的经费,让他研究移民问题。托马斯决定对波兰人社区进行研究。他首先遵循人类学家们既定的研究程序,学习并掌握波兰文,随后广泛接触芝加哥的波兰社区,并到波兰进行实地考察,并未想到收集书面资料。

  一天早上,下着大雨,托马斯在一条偏僻的小路上行走,一个人从窗口往外扔垃圾,垃圾在托马斯脚边散开,托马斯偶然发现里面有一封长信,信是用波兰文写的,是一个波兰女孩写给父亲的,谈论家庭琐事和家庭矛盾。托马斯忽然想到,从这封信里面不是能了解到波兰移民的很多东西吗?正是由于他意外的发现,使他创立了生活史的研究方法。

  此后10多年中,他往来于芝加哥和波兰本土的波兰社区间,收集书面资料以补充口头资料。在他的《波兰农民》一书中,他引用了754封信的内容,这些信是他通过芝加哥的一家波兰文杂志登出的广告征集到了。在广告中,他明确提出,凡从波兰寄来的信件,每封可提供10-20美分的报酬。

  此外,他还从芝加哥波兰人教区的历史记载,从移民机构、慈善机构、法律援助团体,甚至不少波兰移民的日记(当然,作者也得到了一些报酬)中引用大量的文献和资料。

  (2)二次分析(secondary analysis)

  文献研究中的另一个重要的资料来源,就是现存的、前人所累积的各种原始数据资料。研究者可以对那些由其他研究者以前为着其他目的所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用一种新的、有启示性的方式,将原来分散的、孤立的资料联系起来,并进行重新分析和解释。二次分析就是对那些由其他人原先为别的目的而收集和分析过的资料所进行的新的分析。

  二次分析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用同一种资料分析不同的问题。

  从别人为研究某一问题而收集的资料中,分析与该问题所不同的新的问题,即把同一种资料(已有的、别人的研究所收集的资料)用于对不同的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中。

  另一种是用不同的方法分析同一种资料。

  则是用新的技术和方法去分析别人的资料,以对别人的研究结果进行检验,即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处理同一种资料,看看能否得出同样的结论。

  美国社会学家艾尔?巴比在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念研究生时,曾对查尔斯?格洛克关于宗教参与的原因的观点十分感兴趣。格洛克指出,那些看得到社会问题现实解决办法,并感到能够取得成功的人们,往往去寻求这些解决办法。相反,那些看不到现实解决办法的人们将转向求助于宗教。艾尔?巴比很想检验一下格洛克的这一观点,但他当时并无经费去进行一项大规模的实地调查。十分幸运的是,他找到了一套数据资料,包含了人们的宗教活动与政治活动的信息,以及人们对从政治上解决社会问题的各种看法。因此,巴比能够不费一分钱地利用这些资料来检验前人的观点。

  (3)现存统计资料分析(analyzing existing statistics)对他人或前人的、现有的以频数、百分比等形式表现出来的数据资料进行的分析。

  与二次分析有一个相似的方面,即它们所用的资料都是别人已收集好的。只是二次分析所用的是原始数据资料,而现存统计资料的研究者由是利用那种以频数、百分比等统计形式出现的聚集资料。

  最著名的例子是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一百多年前对自杀现象的经典性研究。迪尔凯姆想找出人们自杀的原因,然而,要对自杀的现象进行实验研究,显然是不可能的。进行调查研究也是行不通的,因为研究者无法向死人做调查。进行实地研究也做不到,因为研究者无法事先确定并参与到那些自杀者的生活中。在现实生活中,有关自杀的统计资料却唾手可得,于是迪尔凯姆选择了对这些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的研究方式。

  迪尔凯姆通过对一系列不同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比较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别,发现新教国家比天主教国家的自杀率高。新教占统治地位的国家中,每百万人有190人自杀;新教和天主教混合的国家有96起,而天主教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则只有59起。由此得出宗教信仰与自杀之间的关系。

  从各种类似于宗教与自杀间关系的其他具体表现中,迪尔凯姆抽象出“社会整合程度”的概念,说明自杀现象是社会整合程度的一种反映。他得出结论:社会整合程度越高,自杀率越低;反之,社会整合程度越低,自杀率越高。

  (4)历史比较分析

  是一种理论分析方法,通过比较各个国家、各个社会的历史事件或历史进程来发现社会发展的一般模式。

  这种方式要依靠想象力和思辨,是传统社会科学的主要方法,目前在一些理论性研究中仍很常用。

  比如,韦伯通过对新教与东方人信仰的佛教的对比,认为宗教体系不仅仅是经济条件的反映程度,更是社会行为的原动力,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有着密切联系,其论述集中在他的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

  文献研究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第一,它可以超越时空研究不可能接近的研究对象,如已逝去的人,或因各种原因无法接近的人。第二,由于研究者与被研究对象之间不存在互动关系,因此,不会影响对象的行为。第三,可以进行长时期的研究,作纵向的对比研究。第四,可以采用大样本的研究方式。

  但文献方法易受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采用文献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应注意认真评价资料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这是文献资料是否可用的重要标准。资料的来源、记录的时间、资料的完整性等都会影响到文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4.实地研究(field research)

  在社会研究的四种研究方式中,实地研究是唯一一种具有定性特征的研究方式。

  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这种研究方式广泛地运用于人类学、心理学研究中。早期的实地研究大多被西方社会学家用于研究城市下层阶级居住区的生活,或用于研究城市的流浪汉、贫民、黑人等下层群体。现在的研究者们则采用这种方式研究社会中的各种个人、群体、组织或社区。

  实地研究的基本逻辑结构是:研究者在确定了所要研究的问题或现象后,不带任何假设进入到现象或对象所生活的背景中,通过参与观察,收集各种定性资料,在对资料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归纳后,又开始进一步的观察和进一步归纳。通过多次循环,逐步达到对现象和过程的理论概括和解释。

  (1)实地研究的例子:精神病院的“病人”

  A先生是一位穿着考究,谈吐文雅的中年人,尽管他神志清醒,未表露出丝毫的痛苦,但精神病院的工作人员却把他看作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这位先生来看病,是因为他听到一些奇怪的声音。但自从他进入精神病院后,再也没有提起这种奇怪的声音,但医生们相信他的精神仍有毛病,护士们每天在他的病历上记下唯一持续的行为“病人在写东西”。A先生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和法律教授罗森汉,他和七名研究助手假冒自己听到奇怪的声音而混入美国东西海岸12所精神病院,其目的是为了设身处地地观察工作人员和病人的社会关系。通过这种伪装的参与观察,研究者们取得了有价值的结果。

  (2)实地研究的观察者。

  在实地研究中,研究者往往采用观察的方式来收集资料。他通常选择不同的角色。社会学家瑞芒德?勾德按照参与的程度和方式不同,将实地研究者的角色分为四种:

  ①完全参与者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可以是他所研究事件的真正参与者或装作是一个真正的参与者,而别人只知道研究是参与者,而不是研究者。上例中的罗森汉教授就扮演这样的角色。

  ②作为参与者的观察者。

  这种角色参与被研究对象的全部活动,并同时说明自己的研究者。这种角色的典型例子是美国社会学家怀特对“街角社会”的研究。怀特选择在美国波士顿一个叫“科纳威里”的意大利贫民区,通过一个叫多克的头头融入这个社区,并宣称正在写一本关于科纳威里的书。在长期的观察中,他收集到丰富的资料,得出了有关群体结构和个体表现之间关系的一系列研究结论。

  ③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

  这种角色以研究者的身分出现,与研究对象交往,但不参与被研究对象的活动。这种角色的典型例子是新闻记者。

  ④完全观察者。

  这种角色不参与研究对象的活动,对社会过程作纯粹的观察,研究对象并不知道自己被人在研究。

  例如,坐在一个汽车站旁边观察违反交通规则的过街行为。

  实地研究具有自己的优势:第一,具有直接性与可靠性的特点。观察者所获得的资料是直接的具体的第一手资料,并且在直接观察中,被观察者很难故意做假,即便有人做假也容易被发现,因而所得到的资料较为可靠。第二,灵活性。实地研究中的研究设计可随观察的过程不断地改变。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发现新的问题可以改变初衷,这在调查研究中行不通,由于调查研究中的问卷已设计好,即使发现新的问题也无法进行调查。

  当然,实地研究也具有一些缺陷:比如,受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实地研究一般只能进行小范围的研究,这样,所得到的结论无法推广到更大的范围。其次,匿名性差。由于是面对面的深入访问,对于一些较为敏感的问题比如堕胎、吸毒等这样的问题难以进行研究,有这种情况下,采用调查研究就略为好些。

  第三节 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社会学研究是认识社会的一项科学研究活动,尽管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各具特点,但它们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有其共同之处,因此需要有共同的规范和程序,才能使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取得较好的效果。基本程序正是这一共同点的抽象。

  一、选题

  一项社会科学研究往往开始于对研究问题的选择,有一句古老而智慧的说法“选好了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选好了研究问题一旦确定,整个研究活动的目标和方向就确定了。研究的问题可以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个人经历中以及现有的文献中寻找。

  在这一阶段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选取研究主题,也就是从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大量现象问题和领域中,根据研究者的兴趣、需要与动机确定一个研究主题,比如,企业制度、人口流动、社会保障等等;二是形成研究问题,也就是说进一步明确研究的范围及焦点,将最初比较含糊的、比较笼统的、比较宽泛的研究领域或研究现象具体化、精确化。

  比如说,对人口流动这一主题,我们可以将它缩小包围圈,考虑一下,我究竟是想了解什么样的人口流动。如果你考虑想研究农村人口的流动问题,即民工潮的问题,那么再考虑一下,我究竟是想了解民工潮的规模、它的形成原因、它的后果及影响,还是其他内容?我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地区的民工潮?或是哪一个时期的民工潮?只有慢慢缩小范围,你才能真正清楚认识到自己到底想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在这一阶段,文献的查阅是必不可少的。我在这里列出一个表供大家参考。

  感兴趣的现象或问题领域

  较宽泛地查阅相关的文献

  初步确定研究问题

  如果觉得社会学的想像力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 C·赖特·米尔斯小说全集社会学的想像力,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