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普颖华作品白话刘伯温兵法/百战奇法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原文】
凡兴师深入敌境,若彼坚壁不与我战,欲老我师,当分兵攻其军,捣其巢穴,截其归路,断其粮草,彼必不得已而须战。我以锐卒击之,可败。法曰:我欲战,敌虽深沟高垒,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
三国,魏明帝景初三年,召司马懿于长安,使将兵往辽东讨公孙渊①。
帝曰:“四千里征战,虽云用骑,亦当任力,不当计要,后费也。度渊以何计得策?”懿曰:“弃城预走,上策也;守辽东拒大军,其次也;坐守襄城,此成擒耳。”曰:“三者何出?”懿曰:“惟明君,能量彼量我,预有所弃,此非渊所及也。”曰:“往还几日?”对曰:“往百日,还百日,攻百日,以六十日为休息,一年足矣。”遂进军。渊遣将帅步骑数万,屯辽隧,围堑二十余里。诸将欲击之,懿曰:“此欲以老吾兵,攻之,正堕其计,此王邑所以耻过昆阳②也。彼大众在此,巢穴空虚,直抵襄平,出其不意,破之必矣。”乃多张旗帜,欲出其南,贼尽锐赴之。懿潜弃贼,直趋襄平。贼将战败,懿围襄平。诸将请攻之,懿不听。陈珪曰:“昔攻上庸,旬日之半,破坚城,斩孟达;今远来,而更安缓,愚且惑之。”懿曰:“达众少,而食支一年;渊军四倍于达,而粮不淹月。以一月图一年,安可不速?以四击一,纵今失半而走,犹当为之,是以不计死伤而计粮也。今贼众我寡,贼饥我饱,而雨水乃尔,攻其不设,促之何为?自发京师,不忧贼守,但忧贼走。今贼粮垂尽,而围落未合;掠其牛马,抄其樵采,此故驱之走也。夫兵者诡道,善因事变。贼凭众恃雨,故虽饥困,不肯束手,当示无能以安之。若求小利而惊之,非计也。”即而雨霁,造攻具攻之,矢石如雨。渊粮尽窘,急人相食,乃使其将王建、柳甫请降,懿斩之渊突围而走,懿复追及大梁水上,杀之,遂平辽地。
【注释】
①公孙渊:辽东太守公孙康子。其父曾斩杀袁尚、袁熙首级献给曹操。
公孙渊于魏明帝时自立称燕王。
②王邑耻过昆阳:王莽将领王邑,率兵42 万进攻刘秀,部将严尤曾建议放弃昆阳,直攻宛城;王邑说:“遏城不拔,如何示威?”结果在昆阳被刘秀惨败。
【译文】
凡兴兵深入敌人境内,敌军如果坚守不与我交战,想拖垮我军,就应当分兵进攻敌军,捣毁他的巢穴,切断他的退路,断绝他的粮草。这样,敌军就不得不与我交战。这时,我用精锐兵士进攻,就可以打败敌军。兵法说:如果我军想战,敌人虽然深沟高垒,但攻击他必须救授的地方。敌人就不得不离开阵地与我交战。
三国时期,魏景初三年(239 年),明帝召司马懿到长安,派他率兵往辽东(今辽宁沈阳以南地区)讨伐公孙渊。明帝说:“遥遥4000 里路程的征战,虽说是用骑兵,也要费很大力气,也需妥当的计谋和后方的费用。你看公孙渊对此使用什么计策才比较得当呢?”司马懿回答:“公孙渊如果弃城先逃,这是上策;拒守辽东,抗拒我大军,这是中策;坐着不动防守襄平城(今辽阳市),这就会被我擒获。”明帝问:“三种计策中,公孙渊会使用哪一种呢?”司马懿回答说:“只有明晓事理的人,才能正确估量敌人和自己,事先有所放弃,而这不是公孙渊所能做到的。”明帝问:“往返需要多长时间呢?”司马懿回答说:“去用100 天,回用100 天,攻战用100 天,用60 天休息,一年足够了。”司马懿遂进军辽东。公孙渊派大将率步兵和骑兵几万人,驻扎在辽隧(今鞍山市西辽河上),开挖堑壕二十多里长。魏军将领都想进攻,司马懿说:“这时想拖垮我军。攻他,就正好中了他的计,像王邑耻于放过昆阳一样。敌军大部分在这里,巢穴里必然空虚,我现在直接奔襄平,出其不意,必然能攻破城池。”于是,魏军广张旗帜,做出要进攻辽隧以南的样子,敌精锐部队全部奔往那里去了。司马懿偷偷避开了敌人,径直奔向襄平。城外敌将被打败后,司马懿便包围了襄平。各将领请求攻城,司马懿不听。陈珪说:“过去您进攻上庸(今湖北竹山西)时,10 天之内打破城池,斩杀孟达;现在从这么远地方来,反而却安安稳稳的,在下智愚,确实疑惑呢!”司马懿说:“孟达兵少,而粮食可以支持一年;公孙渊兵力是孟达的四倍,但粮食支持不了一个月。用一个月的时间进攻能支持一年的敌人,怎么能不速战呢?如果是以四击一,即使现在损失一半而能战胜,我也会进攻的。因此不是计算死伤,而是在计算粮食。现在,敌众我寡,敌饥我饱,雨水这么大,我如进攻他不设防的地方,会促使他增加防备,这有什么好处呢?自打京城出发,我就不担心敌人防守,只担心敌人逃走,现在敌人粮食已尽,但我们的包围圈还未合上,如果抢夺他的牛马,拦截他砍柴的樵夫,这就是故意驱使他逃走。用兵,是一种诡诈的道理,全凭具体事情的变化而变化。敌凭着兵卒众多,依赖着雨水,虽然饥饿困倦,但仍不会束手投降。所以,我应该显示出不能攻克的样子,这样暂时稳住他。如果为了小利而惊动他,这不是好计谋。”不久,雨停了,魏军赶快打造攻城战具。攻城时,箭和石头像雨一样飞向城里。公孙渊粮食己尽,陷入窘境,危急中恨不得人吃人,便派将军王建和柳甫去魏营请求投降。司马懿杀了这两人。公孙渊突围而逃。司马懿又追到大梁水(今太子河)上,斩了公孙渊,终于平定了辽东地方。
避战
【原文】
凡战强敌,初来气锐,我之势弱,难以相持,且当避之。伺其疲惫而击之,则胜。法曰: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汉灵帝中平六年,凉州贼王国围陈仓,以皇甫嵩讨之。董卓请速进,嵩曰:“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屈之。是以善用兵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陈仓虽小城,固有备未易拔。王国强攻陈仓不下,其众必疲,疲而击之,全胜之道也。”围攻之,终不下,其众疲惫解去,嵩率兵追击之。卓曰:“穷寇勿追,归师勿遏。”嵩曰:“不然。”乃独追击,而破之,卓由是有惭色。
【译文】
如果敌军强大,又是初来气盛,而我力小势弱,难以与敌争锋时,就应当暂时避开敌人。等敌人疲惫以后我再发动攻击,就可以胜利。兵法说:避开敌之锐气,等待敌人士气懈怠衰落时攻击之。
东汉灵帝中平六年(189 年),凉州王国包围了陈仓(今宝鸡市以东)。
灵帝用皇甫嵩为将前去讨伐。董卓请求迅速进攻,皇甫嵩说:“百战百胜,不如不战就能使敌人屈服高明。所以善于用兵的人,先要作出不能战胜敌人的样子,以等待战胜敌人的机会。陈仓虽然是一个小城,但原来就已有设防,敌未必就能容易攻破。王国强攻不下,部队必然疲劳,等他疲劳时再攻击他,这是取得彻底胜利的办法。”王国围攻陈仓,始终没有攻下,部众疲惫,只好撤去。皇甫嵩率军追击。董卓说:“对穷寇不能迫击,对回归的部队不能阻止。”皇甫嵩说:“不能那样。”便独自追击,打败了王国。董卓因此而有惭愧之色。
围战
【原文】
凡围战之道,围其四面,须开一角,以示生路。使敌战不坚,贼城可拔,军可破,法曰:围师必缺。
汉末,魏曹操围壶关①,攻之不拔。操曰:“城拔皆坑之。”连日不下,曹仁言于曹操曰:“围城必示活门,所以开其生路也。今公告之必坑,使人人自为死。且城固而粮多,攻之则士卒伤,守之则延日久。今顿兵坚城下,攻必死之敌,非良策也。”操从之,乃拔其城。
【注释】
①曹操围壶关:袁绍的甥高干于建安十年在邺城降曹,但随后又叛守壶关(今山西黎城东北太行山口)。曹操于建安十一年,率军围攻壶关。
【译文】
凡围攻敌人的办法,应包围他的四面,还须放开一角,以表示给敌人活路,使他作战不坚决。这样,就可以攻克敌城,打败敌军。兵法说:包围敌军必须要虚留缺口。
东汉末,魏王曹操包围了壶关,攻打不下。曹操说:“城破之后,要把城里的人全活埋掉。”这样连续多日仍攻不下。曹仁(曹操堂弟)对曹操说:“围城一定要留个活门,这样才使敌人有生的希望。现在您告诉敌人要活埋他们,这样敌军人人都要死战。况且这座城池很坚固,粮食也很丰厚。我军如攻打,官兵伤亡必然很重;包围着不打,时间又拖得太久。现在把军队驻扎在坚固的城下,进攻抱着必死之心的敌人,不是好办法。”曹操听从了曹仁的话,才攻下壶关。
卷九
声战
【原文】
凡战,所谓声者,张虚声也。声东而击西,声彼而击此,使敌人不知其所备。则我所攻者,乃敌人所不守也。法曰:善攻人者,敌不知其所守。
后汉,建武五年,耿弇与张步相拒。步使其弟蓝将精兵二万守西安,诸郡太守合万余人守临淄,相去四十余里。弇进兵画中,居二城之间,视西安城小而坚,且蓝兵又精;临淄虽大,而易攻,乃敕诸将会,俟五日攻西安。
蓝闻之日夜为备。至期,弇敕诸将夜半皆蓐食,会明,至临淄。护军荀梁等争之,以为宜速攻西安。曰:“西安闻吾欲攻之,日夜备守。临淄出其不意,至必惊扰,攻之,则一日可拔。拔临淄,则西安弧。张蓝与步阻绝,必自亡去,所谓击一而得二者也。若攻西安,卒不下,顿兵坚城,死伤必多。纵能拔之,蓝帅兵奔还临淄,并兵合势,观人虚实。吾深入敌地,后无转输,旬月之间,不战而困。诸君之言,未见其宜。”遂攻临淄,半日拔之,入据其城,张蓝闻之,果将兵亡去。
【译文】
凡攻战,所谓声,就是虚张声势,即声东击西,声南击北,使敌人不知道应在哪里设防。这样,我所进攻的地方,才是敌人不防守的地方。兵法说:善于进攻的人,使敌人不知道怎样防守。
东汉建武五年,光武帝大将耿弇讨伐张步。张步派遣他的弟弟张蓝带精兵二万人防守西安(今山东省桓台县东),而自己集合各郡守军一万人守临淄(今属山东)。西安、临淄两地相隔四十多里路。耿弇进军至画中,位于两城中间。他看西安城虽小但防守很坚固,而张蓝所带的兵又很精锐;临淄城虽大却容易攻下来,便命令各将领集合,扬言五天后攻打西安。张蓝听到这个消息后日夜加紧防备。五天后,耿弇命令各将领半夜起床吃饭,天刚明就奔往临淄。护军荀梁等人争辩说应该尽快攻打西安,耿弇说:“西安守军听说我们要进攻西安,日夜增加防守;而我们攻打临淄却出其不意,我军到那里敌人必然惊慌,攻打临淄,一天就可以打破。破了临淄,西安就弧立了。
张蓝与张步隔绝,张蓝必然会自己逃走。这是打一个而能得到两个的事情。
如果攻西安,最终还是打不下的话,把军队放在坚固设防的城池下,死伤必然很重;即使打下来,张蓝也会带兵逃回临淄,合兵一处,势力大增,就会有乘势攻打我军的机会。我军深入敌境,后面又缺乏援助,最多一个月,不战就困死了。你们所说的,我觉得没有什么合适的地方。”耿弇于是夫攻打临淄,半天就打破了城池,进驻到城里。张蓝听到这个消息,果然带兵跑走了。
【简析】
运用谋略来控制形势的发展变化,先用声威而后才用实力,这也是古代兵家常用之策。
明朝庄应会在《武经要略》中指出:以前人们所言善于用兵的人,不等出军布阵就能取得胜利;善于布阵的人,不待进行战斗就可决定胜负。这话是说战前要用谋略控制形势发展变化,先用声势相威胁,后以实力做较量。
兵书《军志》上说得很明确,先打破敌人的意志和企图,不等两军接触,交兵接刃,胜负的形势就早已摆在我们面前了。
对于“先声”的作用,清朝揭暄在《兵法百言·法部·张》中说得更明确了。他说:“显示己方的威力来震撼敌人,这是常用的方法。…长自己的威风,灭敌人的志气,出奇制胜,这就是以虚张声势来收到实际的效用,也是军队居于劣势地位时运用的一种好方法。”揭暄进一步论述说:“惊吓敌人并多次引起敌人内部骚动,这是虚张声势的办法。…示声似光涌的潮水,又像水由高处向下奔腾咆哮,受到震惊的敌人惊慌失措,自相撞击践踏,而最后被消灭,这就像凛冽的寒风横扫落叶一样。”
从现代管理的角度来看,所谓“先声”,则是充分运用各种宣传方式和宣传媒介,事先造成一种有利的声势和树立起一种美好的形象。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60 年代初推出新型机冠型小轿车时,失败得很惨,被代销商们斥为“废物”。面临这种绝境,丰田公司决定采取一种绝妙的广告手法,他们搞出了三个广告电视片构成一个系列。在第一个广告片中,一辆皇冠型小轿车飞快地驶出一个跳板,然后从这个跳板上沿水平方向飞入空中,经过25 米的距离,落在地上。刚一着地,这辆皇冠型小轿车就若无其事地继续向前驶去。在第二十电视广告片中,一辆皇冠型小轿车被从十多米高的悬崖上推下来。这辆小汽车跌到地上接连翻滚了两三次,车顶瘪了,发动机罩也砸坏了,但电视观众随后看到的竟然是,这辆摔得面目全非的皇冠车却立即开动发动机顺顺当当地驶远了。第三个广告片描写的是皇冠小汽车分成两队,进行足球赛;电视中尽是急转弯、急刹车和快速启动的镜头。这种强大的广告宣传,收到显著的效果,消除了人们认为皇冠车不经使的看法,一举扭转了皇冠车的颓势。
尽管如此,最后须应指出:虚张声势,作为策略是可取的;但是作为实力,其作用是有限的。
和战
【原文】
凡与敌战,必先遣使约和。敌虽许诺,语言不一。因其懈怠,选锐卒以击之,其军可破。法曰:无约而请和者,谋也。
秦末,天下兵起,沛公西入武关,欲以二万人击峣关。张良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视。闻其将多商贾子,利以动之则易。如愿且留壁。”先遣人益张旗帜为疑兵,而使郦生为陆贾往说秦将啗以利,秦将果欲连和。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恐士卒不从,当因其懈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
【译文】
凡与敌交战,必须首先派遣使者议和,敌人虽然答应了某些条件,但还在犹豫;乘敌懈怠的时候,选派精锐兵卒攻击,就可以打败敌人。兵法说:敌人尚未受挫而来议和的,是另有计谋的。
秦朝末年,各地义兵兴起,沛公刘邦向西进入武关(在今河南、陕西交界处),想以二万军队进攻峣关(今霸水上游)。张良说:“秦军还很强大,不能轻视他们。听说其将领多是商人的子弟,用利益打动他们是比较容易的。
您如果同意的话,请暂且留在山上。”刘邦的军队先派人广张旗帜作为疑兵,继而派遣郦生做说客,去向秦军将领讲说利害,秦军将领果然想议和。刘邦想同意议和,张良说:“这只是秦军将领单独反叛的求和,士兵恐怕不会听从的。应乘着他懈怠的时候发动攻击。”刘邦即领兵进攻,大败了秦军。
受战
【原文】
凡战,若敌众我寡,暴来围我,须相察众寡、虚实之形,不可轻易遁去,恐为尾击。当圆阵外向,受敌之围。虽有缺处,我自塞之,以坚士卒之心。
四面奋击,必获其利。法曰:敌若众,则向众而受敌。
《北史》魏普泰元年,高欢讨尔朱兆①,孝武帝永熙元年春,拔邺。尔朱天光自长安,兆自晋阳,度律自洛阳,仲远自东郡,同会于邺,众二十万夹漳水而军。欢出顿紫陌,马不满三千,步兵不满三万,乃于韩陵为圆阵。
连牛驴以塞归路,将士皆为必死。选精兵步骑从中出,四面击之,大破兆等。
【注释】
①高欢讨尔朱兆:高欢与尔朱兆均为北魏将领,高欢以尔朱兆家族专权为名起兵讨伐尔朱兆。
【译文】
凡攻战,如果敌以众多部队突然包围了我,就必须认真考察众寡和虚实形态,而不能轻易逃走,恐怕敌人尾追攻击我。应当将部队摆成圆阵面向外,以对付敌人的包围。即使有缺口,自己也要尽力堵住,以坚定官兵的信心。
这样四面奋战,一定能得到胜利。兵法说:敌人如果众多,就要面向敌人严阵以待。
据《北史》载:北魏普泰元年(531 年),高欢讨伐尔朱兆;魏孝武帝永熙元年(532 年)春天,攻下邺。尔朱天光自长安,尔朱兆自晋阳(今太原市西南),尔朱度律自洛阳,尔朱仲远自东郡(今河南滑县)领兵会集于邺。尔朱氏部众20 万沿漳河西岸驻扎。高欢出邺城驻扎紫陌,当时骑兵不满3000,步兵不足3 万。他便在韩陵山下设一圆阵,将牛和驴连接起来以堵塞退路。将领和军士都做好了必死的准备。高欢选择精锐步兵和骑兵从圆阵中杀出,四面冲杀,终于大败了尔朱兆。
降战
【原文】
凡战,若敌人来降,必要察其真伪。远明斥堠①,日夜设备,不可怠忽。
严令偏裨②,整兵以待之,则胜,不然则败。法曰:受降如受敌。
后汉建安二年,曹操讨张绣于宛,降之。既而悔恨复叛,袭击曹操军,杀曹操长吏及子昂③,操中流矢,师还舞阴。绣将骑来,操击破之。绣奔穰,与刘表合。操谓诸将曰:“吾降绣,失在不便取质,以致于此,诸将观之,自今以后不复败也。”
【注释】
①斥堠:侦察,此处指侦察人员。
②偏裨:偏将、裨将,皆为副将。
③长吏:旧时称地位较高的官员。
昂:曹昂,曹操长子。
【译文】
在战争中,如果敌人前来投降,一定要考察其是真降,还是假降。应尽早派出侦察人员,日夜戒备,不可松懈疏忽。要严令部将整顿好部队,严阵以待,这样就能取胜,否则就会失败。兵法说:接受敌人投降,如接受敌人挑战一样。
东汉建安二年(公元197 年),曹操征讨张绣于宛城,张绣率众降曹,不久又反悔而叛曹,袭击曹军,杀死曹操的部将及长子曹昂,曹操也中了乱箭,于是曹操的部队退到舞阴。张绣率领骑兵追来,曹操打败了他。张绣往穰投奔刘表。曹操对诸将说:“我接受张绣投降,失之于没有从他那里提取人质,以致于出现了现在的情况。诸位看吧,从今以后,我不会再遭这样的失败了。”
天战
【原文】
凡欲兴师动众,伐罪吊民,必任天时,君暗政乱,兵骄民困,放逐贤人,诛杀无辜,旱蝗水雹,敌国有此举,兵攻之,无有不胜,法曰:顺天时而制征讨。
北齐,后主纬,隆化元年,擢用邪佞。陆令萱、和士开、韩长鸾等,宰制天下,陈德言、何洪玠等参预机权,各领亲党,升擢非次。官由财进,狱以赂成。乱政害人,遂致旱蝗水潦,寇盗并起。又猜嫌诸王,皆无罪受损。
丞相斛律光及弟荆山公羡,并无罪受诛。甫形复溺之
萌,俄见土崩之势,周武帝乘此一举而灭之。
【译文】
凡想兴师动众,为民征伐,必须根据天时即时机。敌国国君如果昏庸,政治混乱,军队骄横,百姓饥苦,贤人被放逐,无辜的人遭诛杀,旱、蝗、水、雹等灾害不断发生,这时发兵攻打,没有不胜利的。兵法说:顺应天时而进行征讨。
南北朝北齐隆化元年(公元576 年)时,后主高纬提拔使用邪佞之人,陆令萱、和士开、韩长鸾等宰割天下,陈德言、何洪玠等参加谋政,他们各自拥有亲朋和党徒,对这些人的提拔一步登天,官是靠钱财晋升的,诉讼是由贿赂来定案的,政治混乱,人民遭殃,以致于旱、蝗、水灾同时发生,敌寇盗贼并起。后主又怀疑各王族,使他们无罪受害。丞相斛律光及其弟荆山公斛律羡同时无罪被杀。刚刚出现了走向复灭的萌芽,不久就显现了彻底崩溃的形势,北周武帝便乘机一举灭亡了北齐。
人战
【原文】
凡战,所谓天官者,系人事而破妖祥也。行军之际,或枭集牙旗,或杯酒变血,或麾竿毁折,惟主将决之。若以顺讨逆,直逆以伐曲,以贤击愚,皆无疑也。法曰:禁邪去疑,至死无所之。
唐,武德六年,辅公祏反①,诏赵郡王李孝恭等讨之。将发,与将士晏集,命取水,水变为血,在坐皆失色。孝恭自若曰:“无疑,此乃公祏授首之征也。”饮而尽之,众心为安。先是贼将拒险邀战,孝恭坚壁不出,以奇兵绝其粮道。贼饥,夜薄李孝恭,孝恭坚卧不动。明日,以羸兵扣贼营挑战,别选骑阵以待。俄而羸却,贼追北且嚣,遇祖尚,薄战遂败。赵郡王乘胜破其别阵,辅公祏穷走,追骑生擒之。
【注释】
①辅公祏反:辅公祏原为杜伏威(隋末农民起义领袖,后降唐)部将。
杜伏威降唐后,他乘杜到长安的机会,自称宋帝。【译文】凡攻战,所说的天官天命等,都是由于当事人能够除妖立祥之类的言语形成的。行军之前,和祭牙门军旗时,或者杯中酒变成了血,或者旗竿折断,这些现象只有主将能够决定怎么办。如果是以忠顺讨伐叛逆,以正直对待邪曲,以贤明攻击愚蠢,自己就应该确信无疑。兵法说:禁止邪恶去掉疑惑,至死也不要改变。
唐朝武德六年,辅公祏反叛,诏令赵郡王李孝恭等去讨伐。李孝恭将要出发,与将领晚聚,让人取水,水变成血,在坐的将领都大惊失色。李孝恭却神态自若地说:“大家不要疑惑,这乃是辅公祏献出头来的征兆。”说着把水一饮而尽,大家的心才安下来。出征以后,敌将先是据险阻挑战。李孝恭坚守不出战,用奇兵切断了敌粮道。随后,敌军饥饿,夜间来攻唐军,李孝恭又坚守不动。第二天,李孝恭派羸弱之兵到敌营门前挑战,另布列骑兵阵以阻击敌人。不一会儿,弱兵退却,敌军追赶,遭到祖尚的攻击,于是被打败。赵郡王乘胜攻破了敌人的侧阵,辅公祏穷途逃跑,孝恭的骑兵活捉了他。
难战
【原文】
凡为将之道,要在甘苦共众。如遇危险之地,不可舍众而自全,不可临难而苟免,护卫周旋,同其生死。如此,则三军之士,岂忘已哉?法曰:见危难,毋忘其众。
如果觉得白话刘伯温兵法/百战奇法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普颖华小说全集:白话刘伯温兵法/百战奇法,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