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我想吃肉作品诗酒趁年华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蒋廷尉比划来比划去,世家女里教养好的不是没有,但是能陪着蒋五上进的,颇少。他这与周氏又有了些许微妙的共同语言,实则是抛却了虚荣,只看干货。哪知蒋五不这样想。

蒋廷尉想而又想,还是将话头压了下去。心道,反正丫头年纪还小,等她父亲出了孝,看看她父亲的前程再说。颜肃之颇有急智,名声也被洗白得差不多了,若是出仕再能有些作为,也算是个出色的人物了。蒋廷尉知道,凡是这等浪子回头的,因为知道错了,将错的都做过了,上岸之后往往比那等没犯过错的还要强许多。

颜肃之若能起来,名声再一好,蒋廷尉便有更多的理由来让蒋五同意这门亲事了。蒋廷尉想,等明天颜家回京,看一看风向,就可以透过姜家,试探这门亲事了。如果不是蒋五,蒋廷尉就不打算将颜神佑聘到家里来了。

人老成精,蒋老先生看人很准,以为对一个能干的老婆来说,丈夫如果不能让她有发挥的余地,最后只好是家宅不宁。换一个不那么出色的丈夫,设若再以姓氏骄人,遇上这么个能干的老婆,拼起智商来,那是找死的节奏。

如果蒋五实在不愿意,蒋廷尉也打算与颜家搞好关系,比如,让颜神佑在蒋家感受到亲戚般的温暖,决不会再次出现在蒋家被人嘲讽的事情!姜家对于颜神佑的母亲,一直是心怀愧疚的,就冲这一条,那也要保持良好的关系。

蒋廷尉一道走,一道慢慢地想:要不要为颜肃之出孝后的起复,多出一点力呢?

蒋五想的却是,自己蒙祖父青眼,总要多多争气,为家族争光添彩才是。

被蒋廷尉琢磨着要善意对待的颜神佑如今心里正百无聊赖,她被姜安带着,跟蒋家的女孩子们一处玩耍。

凉亭临池,清风送爽,吹起女孩子们的衣角发梢。颜神佑与姜安坐在一处,表姐妹俩跟亲姐妹似的。蒋家的女孩子教养还算不错,且又得到长辈嘱咐,对颜神佑也是客客气气的。

只是或许是又长大了几岁,更懂得了一些人情世故,给颜神佑的感觉就有一点怪怪的。并不是说有什么阴阳怪气的话,也不是有什么当她是瘟疫的举动。只是她们说话之前,都会特意看一下她的脸,这个过程很短,短到小朋友们几乎察觉不到。

可惜颜神佑不是个普通小朋友,这个小变态很快就发现了这其中的奥妙。她和她们之间就像隔着一个透明的罩子,圈子不同的人,自己都能感觉得出来。这个认知让颜神佑微哂,士庶之别,比她想象得还要重呢。

耳听得姜安很是夸赞颜神佑,说她细致周到一类,且笑言:“她可会收拾了。”

蒋家七娘子年方六岁,好奇看颜神佑一眼,问道:“我听说宝石的盆景是阿颜命人攒造出来的?可是怎么想出来的呢?”

这种感觉又来了!

颜神佑自认不是一个小心眼儿的敏感家伙,可也有些对这种“小心翼翼怕伤到她自尊”的态度有些黑线了。这已经算是除姜家亲友之外,比较友善的态度了——唐仪家除外。

颜神佑虽然心里有点膈应,还是微笑答道:“凡喜庆的图样,不过就是这么些,万变不离其宗。意思有了,做成什么样的不是做呢?”

蒋家小七娘子觉得她这话有点怪,像是回答了,又像是什么都没答一样。这,好像没说是怎么想到的,又好像告诉了个总纲?

颜神佑心说,难道要告诉你,我参观过故宫博物院?里面好多这样的文物哒~

小七娘子的姐姐五娘见颜神佑丝毫不提什么下了雨,礼物不曾到之类,心中暗暗点头,以其不轻狂浮躁。以研判的目光,将对颜神佑的评价又提高了一些。小女孩子在一起,连衣裳首饰也不曾多谈什么,胡乱说几句你今天穿得漂亮之类,却又将话题说到了游戏上面。

姜安是立意要为表妹挣好名声的,她知道颜神佑的本事,便说:“咱们今日也投壶,如何?” 颜神佑作为一个粗暴的暴发户家的孙女儿,天然有暴力的基因优势。整个姜家玩投壶,就没有什么人能赢得了她。

待长颈壶摆了上来,姜安道:“我们依着齿序来罢。”当下按着年龄大小,由长及幼。姜安本人排在第二,颜神佑已排到了七。

诸人依次投掷,到颜神佑时,掂一掂箭,瞄一瞄壶,出手即中。周围小娘子们齐喝一声好!连投三支皆中。小七娘子不信邪,轮到她时却不投,将自己那三支箭也递给了颜神佑。颜神佑看看姜安,无奈地笑笑,接了过来。刷刷刷三下,又中。

小七娘子笑道:“以后有谁与我赌赛,阿颜要帮我。”

颜神佑看她嫩乎乎的脸颊透着淡粉,让人很想掐一把的样子,有点色迷心窍地说:“好啊。”

小七娘子开心地鼓掌:“这下可好了。”

由于颜神佑实力碾压,姜安也觉得秀一回就可以了,看看满地箭枝,道:“哎呀,乱了,收一下罢。咱们饭后玩什么呢?”

其时比较流行的是樗蒲,很有些赌博的性质,这个有技巧,却更是个运气的事儿。提出建议的五娘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表扬,商定了饭后来一局樗蒲再去睡。

因人多,这回却是男女分开来坐,却又隔得并不远,彼此尚能隐约听到声音。蒋家有一班好伎乐,丝竹俱全,其间悠远。只是小朋友们有着樗蒲之约,听的时候都不太上心,偶尔你看我、我看你,使着眼色。

这却又与家中平常用餐不同了,这等交际性的宴会,是可以说话的。姜安侧过身子来,颜神佑会意凑了上去。听姜安道:“她们也等得不耐烦了呢。如今大家都爱樗蒲,连朝中诸公也颇有沉缅其中的。米丞相为此还发过脾气,让大家都收敛着些。休看家中大人长辈们也爱这个,却都拘束着小辈不令嬉闹。”

颜神佑秒懂!有客人来了,客人想玩,主人自然是要奉陪的。心里给蒋五娘点了个赞,又学会一项新技能。

用过了饭,这些讲究的人都不立时去睡,讲究个饭后缓步,尔后歇息。夏日炎炎,午睡其实是免不了的。只可惜小朋友们在高压之下,难得有这么一次赌博的机会,都不肯去安睡。几人勉强蹓跶了几步,就要开局。

长辈们如何不知他们的心思?却也都含笑允了。

当时开局,一时之间呼卢喝雉,好不热闹。既是赌,便有些赌资。女孩子们赌得也不大,丝帛不好搬上来,就命人取了制钱来。九二串的陌钱,每人身后都有一名侍女在看钱。

凡赌倒也有些技巧,颜神佑也被教过摴蒲,水平虽不算极好,与女孩子们斗几局却是够的。女孩子里,小七娘子的手气是最好的,年幼懵懂却数她赢得多,颜神佑次之。姜安输了六陌,输得最多的却是蒋家的小六娘子——将钱都输尽了。

还要再命侍女取钱时,姜安止住了她:“玩了好有一阵儿了,再玩下去,怕长辈们又来管了。这会日头也落下去了,咱们去游湖,好不好?我看那荷花儿开得好,还想亲自摘两枝回去呢,不知行也不行?”

五娘子会意,笑道:“正好,我们也摘几支孝敬阿婆,也不算白白游玩一场。”

当下散局,收了赌具。颜神佑却不装钱了,将面前铜钱一推:“是该走啦。”却并不命阿竹收钱,命先赏钱与诸侍女。小七娘子见了,也学她的样子,也赏了些钱下去。却是赢钱的赏些抽头与端茶倒水的,一时皆大欢喜。

从蒋家别业出来,日渐西沉,为免被关到城门外,一行诸人不得不催促赶路。查氏还要留蒋氏多住两天,蒋氏却以要准备姜珍之婚事为由,推辞了。

回去路上,姜安拉着颜神佑往蒋氏车里坐了,笑道:“阿婆,她今天又弄鬼了。”

颜神佑推她一把:“谁弄鬼谁知道呢。”

蒋氏并不担心她们,只问:“都有什么新鲜事儿?”

颜神佑抢先道:“阿姊今天让我出风头的呢。”

姜安笑着解释道:“让你露一手还是亏待了你么?阿婆不知道,她今日投壶,六投六中。”

蒋氏道:“我知道得还少了么?往日在家,你们输与她多少利物?”

姜安道:“这一回投壶并没有利物,摴蒲却有,这个小鬼灵精儿的,还知道打赏了。蒋小七也够机灵的,人不大,学得倒快。”

蒋氏将事情始末细细一问,姜安也有问必答,间或有与颜神佑互挠。蒋氏欣慰地道:“这样做得很好。”颜神佑做得,比蒋氏预估得要好。虽然赏与不赏都不算个事儿,但是赏下去了,既收下人之心,又显得大方,这却是蒋氏等人不曾教过的了。

蒋氏等人教的,是管家与御下——还没教全呢——对自家奴婢赏罚分明。赏赐旁人家的奴婢,就要分时候了,该赏而不赏,轻的落几句腹诽(这个不怕)、重一点显得小气。若不该赏而赏,就是越俎代疱。颜神佑这一回分寸把握得就挺不错,故尔得到了蒋氏的表扬。

蒋氏又问输赢,姜安笑道:“她赢了好有两贯钱了,我却输了六陌。”

蒋氏道:“叫她买糖与你吃。”

姜安痛快地道:“好啊。听到没有?”后半句却是说与颜神佑听的。

颜神佑也笑着点头:“好啊好啊,只要你不怕蛀牙,”又挤挤眼睛,“牙齿蛀出了黑洞,小心嫁不出去哟。”

被姜安气得要掐她的脸。

一路笑闹,回到了姜家,各各梳洗,晚饭后都安寝。

这日过后,姜家果然又忙碌起姜珍的婚事来了。姜珍娶的是周氏的娘家侄女儿,这便是小周氏了。其父世家子,家世撑着,做了个镇东将军,可这位先生的心理洁癖达到了一定程度。明明现在军字口比较吃香,他却心系国子监,认为自己现在这个职位十分不好。气得他的叔父、米丞相的女婿——周司空特别想抽他!

这一回坞堡的后援到得及时,又有上一次没来得及派上用场的物事,颜神佑手头十分宽裕。清点好了物品,打包封存。颜家与周司空处交情泛泛,颜神佑因东西多,想一想,只以大伯父颜孝之的名义往周家送了一份标准的贺礼。

才将将忙完这些,却又遇到一件需要送礼的事情——皇帝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将为第三子赵王聘蒋廷尉的孙女为妃。

颜神佑了然地点点头,回润地去准备贺礼了!她家全家都得给皇帝送礼,然后颜孝之这里代表全家出于礼貌要给蒋府道贺,她娘是蒋廷尉的亲外甥女儿,蒋七娘子的亲爹是她表弟。

颜神佑被皇帝打了个措手不及,只得又过来清点物品。好在上一次坞堡送来的东西她都封存着,且婚姻当择卜吉日,正式放定的日子在冬十一月,那时候颜神佑早回去了。她只要准备一份“听到好消息来道喜”的礼物就行了。

小七娘子颜神佑是见过的,挺可爱的一个小女孩子。想来以她的家世,只要这位赵王不是个像颜启的主儿,她都能过得挺硬气。这样一来,蒋七就与唐仪家的招娣成了妯娌了。这个世界,还真是处处有惊奇呢。

颜神佑处理过了这件事情,又写了封汇报信派人送往坞堡那里去。再回姜家去上学。

姜家的课程依旧,桓存老师固然知道自己的主业是教导姜姓学生,却又忍不住见猎心喜——没有老师不喜欢学习好的学生的。一个学生有再多的缺点,如果学习好,老师的容忍度也会随之提高。

桓老师现在随开讲史、讲经,又开始教韵,教作诗文。与颜神佑知道的不同,这年头,并不是写诗写得好就算是优质文人了。照颜神佑的理解,衡量一个人文化水平的高低,除非你诗写得像李白那样的水平,否则都不能说明你水平高。真正显示水平的,是写文。写得出骈四俪六的大长文的,才算是真才子。

若是一个人,诗写得不错,文却写得糟糕了,那也算不得才子了。

韵脚颜神佑是很早就会的了,桓先生还是命她再复习一回。桓先生的观点里,作诗也是为了写文服务的。是以不先教作诗,只命她多读范文。现在就让她写,她的阅历有限,又能写出什么来呢?不如先打好了基础。

写作文颜神佑是会的,尤其议论文,哪怕高考过去很多年了,套路还是记得很还且清楚的。然而一旦内容不是什么比喻排比,而是对仗,她就有些头疼了。为了维护自己优等生的形象,颜神佑不免天天念着范文。然而她就发现,写这等文章,最坑爹的不是对仗押韵,而是用典!

她至今未足九岁,所读之书有限,好些典故未能熟周,每读一文,发现不明之处,问到桓先生。桓先生总是说:“这是某典,出自某处。”都能令颜神佑发觉自己书读得太少。

桓先生见她用功,大为满意,反而开解道:“你年纪尚幼,有些典故不知道也是常理。如今读前人佳作,正好将这些典故也一道学了。将韵脚、典故都熟知了,做出来的文章自然不会坏到哪里去。”

颜神佑面上唯唯,心里却发狠:早晚整理出一本《常用典故大全》来!

她这却不是玩笑话,这类书籍,如今是没有的。这年头,纸张虽有并不常见,竹简又笨重,印刷术更是没个影儿。读书人少,类似的需求就更少了。读书人以读书多为荣,钻研的是经史,讲究的是“信手拈来”四个字。所谓信手拈来,乃是从浩瀚典籍里拈的,这才显得读书多。

文人喜欢给经史作注,却少有摘录这些典故的。

颜神佑瞬间有了奋斗的方向,斗志昂扬,取了好几条长纸来,分门别类,开始揖录典故。预备着等收集得差不多了,好传给后人,也算是造福全人类了。

她的《常用典故大全》才写了二十几条,盖因蒋氏每日总要唤她过来旁观一下准备婚礼的事务。颜神佑伸出耳朵,听了个大概。上一回是姜宗出嫁,她旁观的是女方的准备事宜。

这一回是旁观男家的了。男家迎亲,也带士卒去迎,刀枪耀眼。此外,还要准备好多卖相好的男傧相,这个姜家也不缺。又有聘礼的准备,上一回大表哥结婚的时候颜神佑没看到准备聘礼,这回也补上了。

在这百忙之中,姜家还抽出时间给她过了个生日。

颜神佑,九周岁了!

颜神佑听范氏说要给她过生日的时候,十分推辞:“大家一处吃一回生日汤饼就好,如今家里且忙,不要再给大家添麻烦啦。”

蒋氏道:“这个你不要管,你小小年纪,想做大生日,我还不许呢!”

唐仪、郁夫人等亲友都记得她生日,预先使人打听了,听说颜神佑是在姜家过生日,都将一份礼物送到。唐仪十分之不要脸地携家带口到了姜家,说是来看侄女儿。

蒋氏十分纳罕:我女婿是个好人,如何被这等放诞货给缠上了呢?

唐仪这回倒是规规矩矩的,似乎是想到了自己女婿是姜家外甥,自始至终,他都表现得像个正常人。

颜神佑偷笑不已。

除此而外,颜神佑便不肯再四下活动了。颜家虽然有好几个世家媳妇,陪嫁也不少。颜肃之也是个好学之人,抄录、收集了不少书籍。然而比起姜家数代收藏来说,书还是少的。

颜神佑是在姜家上课之后,才发现这个问题的。细思之下就卷起了袖子,狠命地抄录着姜家的藏书。那一等常见的就不抄了,单拣孤本来抄。她人又小,书又多,只恨身边没有个复印机,又哪里有心思再去玩耍。

直到姜珍婚礼的前一天,她还在挥汗如雨地抄抄抄!蒋氏见她这般模样,劝她道:“书在那里,不会跑,你慢些儿来,明年你又回京了,过来看就是了。”

颜神佑道:“可不抄,它也不会跑到我脑子里呀。”一面又有了些偷录谱系时的心虚。要知道这年头人家的藏书,非但轻易不外借,连抄录都很不乐意呢。有时候,兄长得一书,弟弟要抄录,都未必能得逞。

蒋氏见她辛苦,越发坚定了要亲上做亲的想法。这是周氏与姜伍提出来的,舅姑乐意,她何必阻拦?暗道,你也就辛苦这一阵子罢了,到得明年,你就好啦。可就由着她去了。

姜珍之妻小周氏,也是合家觉得合适的,较之蔡氏略显腼腆些,倒也中规中矩。颜神佑将先时攒下的那两盆莲蓬的盆景儿送与姜珍,周氏倒十分喜欢。她的陪嫁里也赶时髦陪送了两盆石榴,做工比颜神佑仓促赶出来的还要精细些。然而或许是觉得颜神佑这里出的才是正版,倒将这两盆摆放到卧房里了。

姜家今年的婚嫁诸事已毕,余下最要紧的便是蒋氏做寿。寿宴一结束,颜神佑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就得回去了。对此蒋氏十分不舍,生日前三天,干脆将颜神佑挪到自己房里,带着她睡了。

颜神佑知她心意,利利索索卷起铺盖就搬了过去。还劝蒋氏:“明年阿娘就能回来啦,还有阿弟,我回去就教他喊外婆。外婆实在想了,不过三百里地,我再回来。”

蒋氏有颜神佑宽慰,急躁的心情平缓了很多。只是寿宴之时,总是左携姜宁、右携颜神佑。姜宁是因为明年要出嫁,颜神佑却是因为即将离京。看到的人都颇识趣,且赞蒋氏孙女与外孙女皆好。想来这其中半是给姜家面子,半也是怕这丫头回去告状,被颜肃之回来撕了面子。

宴席十分平安。

岂料颜神佑这边回自己家打包行李,查看部曲与库房的时候,半道上听到一个噩耗——赵忠的老娘死了。颜神佑扳着指头一算,这老太太也算是喜丧了。免不得开了库房,先封些钱帛,第一时间派人去致祭。

回到姜家,便先说:“半路上听说前卫将军府里有丧事。”

蒋氏并范氏诸人,一致认为:“赵家太乱,你使人送了祭仪便是,自己不要去了。”

颜神佑道:“这是自然的。颜、赵通家之好,太婆故去,赵家亦使人去,此番有事,家中必有人来。多半是我伯父,再不济也是我叔父。我先去了反而不好,我只封了只钱帛送去。只怕我要多打搅外婆和舅舅、舅母们几日,等家中来人,好一并回去,路上才好有个照应。”

蒋氏展眉道:“这样才好。”

颜家,来的是颜孝之。

第68章 一个女土匪

颜孝之作为颜家如今的掌门人,亲临赵家丧礼,是相当隆重的一件事情。

这个决定是楚氏下的,颜肃之想要反对,被楚氏一句:“难道要你去?”给堵了回来。

颜肃之到赵家,只能是闹事儿。颜渊之与他大侄子颜希贤一样,在楚氏眼里,都是沉稳有余,而应变不足。颜孝之比他俩好在经验丰富,而且这个家,还是得让颜孝之去撑。颜肃之中二了一回,在楚氏这里,就是不太靠得住了。

且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颜孝之就出孝了,到时候起复的官职、新府邸的地段等等等等的问题,都得让颜孝之去踩个点。

颜孝之到京,头一件事是去见舅舅。楚丰留他在太尉府里住下:“万事不须眷慌,且梳洗,再往赵家去。回来也不急着走,你父亲那里,也是要扫祭的。你侄女儿寄住在姜家多时,你也要去致谢。再见见亲友。”

颜孝之道:“来前阿娘亦是如此吩咐的。”

当下先命人往姜家、柴家等处投了名刺,约定了过几日过府拜访。这才梳洗齐整,换一身素服,往赵家去吊唁。

从赵家出来,到太尉府里换了衣裳,才与楚丰详谈。既传达了楚氏的意见,也表示了自己的看法。楚丰这里,也与他商议起来看出孝后的安排来了。楚丰的意思,明年赶紧给他两个弟弟先安插了职位。颜孝之要等颜老娘三周年之后,再回来。现在的情况来看,皇帝一天比一天老得厉害——又愁又累。

楚丰希望外甥们能在这个时候过来抢些职位。

颜孝之十分谦逊地听楚丰的安排,问:“阿舅以为,何样官职合适呢?”

楚丰道:“国家公器,岂可私相授受?又岂是我能说得算的?只不过你们兄弟,若放到一起,也难。你回来,圣上恐自有安排。二郎、四郎,或一入东宫,一任闲职。”

颜孝之道:“如此,悉听圣裁。”

楚丰摆出一副神棍的样子,笑而不语。

颜孝之这才问楚丰京中消息,楚丰叹道:“丞相有先见之明。”

颜孝之道:“阿舅说的,是哪一件呢?”

楚丰道:“当初丞相谏止了水贵人册立为后,便是明智之举了。”

颜孝之笑道:“这不是明摆着的道理吗?可是水家又生事了?”

楚丰道:“不过是闹些笑话罢了,往后,你见着了他们,点个头,打个招呼,就算是看在东宫的面子上了。一旦宫车晏驾,这等人,不理也罢。”

楚丰的逻辑也略奇特。颜孝之却心领神会,皇帝活着,对太子舅舅们客气一点,是给太子面子,免得让人以为这是要倒太子。等太子登基了,水家就没这个优待了。往后水家如何,还得看他们家有没有人材(这个几乎没有),再一个也是要看太子的表现(表现好了,才能鸡犬升天,软弱一点,亲妈都当不了太后)。

甥舅俩又说一些家常,楚丰嘱咐颜孝之要友爱手足,颜孝之又问侄女儿在京如何。

楚丰道:“你该有这样一个儿子才是。我只担心女儿家过于能干,又恨一身本事不得施展,郁郁不得志,故尔少见她。”

楚丰开始对颜神佑的认知,是一个早慧的小女孩子,这个没什么。近来京中诸事里,让楚丰觉得颜神佑临危不乱,又进退有据,处处周到——而且心细。前面几条是优点,心太细却不好。家世是硬伤,设若颜神佑不得施展,郁郁而终,反而不如一开始就不捧她,以免她摔得太痛。

这样的女孩子几十年前他见过一个,就是颜孝之的亲娘。楚氏那一跤跌得太狠,也太出人意料。颜神佑却是从一开始,就能预见的艰难。楚氏有句话,也是楚丰想说的——这人的命,打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再蹦跶,也出不了那个大圈儿。

楚丰却不知道,颜神佑并没有困扰于不是世家出身,也不觉得嫁不进世家有什么好可惜的。她与颜肃之倒有相似之处——如果她觉得有需要,再难的事情都会去想办法去做一做。至于圈子,她知道,却不会去遵守。

比如——某些人家都认为的事情。

颜孝之对楚丰此言,是颇有些不以为然的。在他看来,侄女儿虽不如自己女儿稳重,却是更加聪明一些,将来若能有大出息,也未可知。总是颜家女孩儿,她有了出息,颜家没有从一开始就扯后腿的道理。是以他口上唯唯,心里却另有一点打算。

很快,颜孝之就知道了,姜,还是老的辣。看人,还是他舅比较准。

颜神佑惹事,是在五天之后。

彼时颜孝之已经扫完了墓,还往姜家做了一回客,谢过了姜家对他侄女儿照顾。与姜家人互相吹捧一下,一齐夸一夸颜神佑、再说一下六郎如今长得很好之类的。又告诉颜神佑:“我还有些故交要拜会,你且收拾行装,待我这里事毕,咱们便回家。你爹娘还有阿婆都想你呢。”

然后就是往他岳父那里、往郁陶那里,又往一些以前的同事那里…等等等等吧,转了一圈儿。跟妹妹也见了一次面。还从郁陶那里得到了消息,郁陶有心为家中子孙聘娶颜神佑——人,随便颜家选。

当然,这只是微露其意,双方都没有说出来。

颜孝之心想,郁家这是开出了相当优厚的条件了,且是夫家先提出来的,对颜神佑来说,也是件好事——只可惜郁氏非名门。换一个主儿,他就答应了,只是在最后的关头,他想起了他的中二病弟弟,又换上了一个暧昧的微笑,不敢答应了。只说:“明年便可合家迁回。舍弟比小侄,回来得还要早些。”

忙忙碌碌跑了好几家,正要休息休息,再去拜会以前老上司的时候,颜神佑就过来了。颜孝之见了侄女儿,很是慈祥地道:“二娘来了?”

颜神佑不好意思地揉着袖角,笑出两边的小梨涡来:“伯父…我有件事情要告诉你。”

颜孝之笑得相当和气:“什么事呀?”

“那个,我从水宅里抢了个郎中,送到唐府上去了。”

颜孝之:=囗=!这是什么情况?

情况就是,唐仪的妻子蔡氏难产了!

蔡氏这一胎怀得就很艰难,开始是不敢声张,到得后来,也不好大肆宣扬——谁知道这一胎是男是女呢?待到月份差不多了,孩子死活不肯下来,在亲妈肚子里趴得牢牢的!怀的时候趴得牢,那是好事,等要生了,再不下来,这就坏菜了!

家里人开始还能等,哪知超标了半个月,孩子还是没动静,不免就都急躁了回来。郎中抓来无数,一搭脉,都说情况很好,脉相很稳,母子健康。越国长公主掐指一算,这大约得是去年十一月怀上的,这眼瞅别说怀孕十月足月了,这都十一个月了!尼玛再等就特么要过年了啊!

要不是早早就知道儿媳妇怀上了,还特意找了郎中来瞧,这都该怀疑儿子戴绿帽了!

颜神佑本来连祝贺弟媳妇家添丁进口的礼物都准备好了,到了临走,还没送出去,连她都要吃惊了。本来还想说,颜孝之来了,带来的好东西不少,还有楚氏特别给她的。如果蔡氏这回生了儿子,要再多添一点东西的。

颜神佑带着遗憾,往唐家去告辞。蒋氏固知唐仪之为人,这货跟颜肃之不同。颜肃之是受了刺激,颜启一死,他就好了。唐仪是从头中二到尾的,哪怕是颜肃之是“通家之好”,蒋氏还是不放心的,又让姜云跟着表妹去。

姜云依旧骑马跟在颜神佑的车边儿上,两人隔着车窗说话儿。姜云作为一个正常的男孩子(大雾),对外面的世界颇有几分向往之情,又问了颜神佑好多关于坞堡、训练部曲之类的问题。引得颜神佑颇为好奇:“阿娘说舅家尚武,这些你且不知么?”

姜云小声道:“我阿娘看得我紧,大家也都由着她。”废话,周氏头胎不知道为什么,流掉了一个成了型的男胎,再次怀孕,在卧榻上足足躺了六个月,才生出这么个宝贝疙瘩来。全家人面上不显,暗地里还是没有用力摔打过姜云的。

颜神佑同情地道:“那你是挺可怜的,不过舅母也是为你好嘛,你…”这个受样儿!“不要总是脸红啦,越腼腆,大家越觉得你…”不可靠!“好歹振作一点,舅舅才会放心嘛。”

姜云:…只恨发现得太晚!想要振作的时候吓了周氏一跳,他最经不得亲妈哭天抹泪儿了!于是就一直总受脸到现在。恨呐!

两人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不用五分钟,就到唐家了——同一个街区嘛。世家基本上都集中在长宁坊、平安坊两处居住。姜、唐两家,恰都在长宁坊里。

到了唐家,唐仪十分惋惜地道:“这就走了啊?”

蔡氏眉宇间总拢着些轻愁,这孩子总不下来,可怎么是好?催产也不敢催,怕一个催不好,一尸两命。颜神佑才说:“明年就回来了…”

蔡氏忽然就捧着肚子了!

好巧不巧,她这会儿开始阵痛,要生了。颜神佑经历过姜氏的生育,看这个样子就知道了,见唐仪已经跳起来问:“怎么了怎么了?”

忙说:“可能是要生了,我阿娘生六郎前,大约也是这个样子的。稳婆呢?”

招娣比她爹靠谱些:“阿爹,你先将阿娘送回卧房,我去寻人,派人给阿婆送信!阿婆懂得多。”

唐仪抄起老婆,鞋都没穿,就抱着老婆往卧房狂奔。招娣看着颜神佑,还没说话,颜神佑就说:“你忙你的,不用管我,盼娣、引弟有我看着呢。”两家关系好,这话她倒也说得。

招娣比她还小些,却也有些风范了,匆匆说一句:“有劳。二娘三娘都听阿颜的话。”便去吩咐寻稳婆去了。

唐仪家里没长辈,颜神佑看着都替他们着急,扬声道:“别光寻你阿婆,还有你外婆呢?!”越国长公主也只有一个人,万一一个不在家,唐家指望唐仪处理生产事宜吗?

招娣一拍脑袋,也吩咐了下去。亏得蔡氏平素也算管理有方,虽然有些慌乱,但是招娣的命令还是被执行了下去。

蔡氏的母亲是最先到的,瞄一眼招娣这里,见外孙女儿无恙,就进了产房,又将唐仪给赶了出来。唐仪盼星星盼月亮,没盼到儿子哭,稳婆来了,理都没理他,也一头扎进产房里去了。越国长公主住得最远,当天还进宫跟人赌钱去了,到得最迟。

颜神佑看这情况,又很事儿妈地觉得自己还是别走开比较好。呆立片刻,又问招娣:“弓箭、红布准备了吗?”

招娣有些慌,她是见过蔡氏生育的,但是没一次像这一次这样紧张的。反射性地点点头:“准备了好久了,我叫人去拿。”

大家都心烦意乱的,坐也坐不太稳。颜神佑与姜云要好些,招娣三姐妹颇有些坐立不安的样子,又都很懂事,克制着不往前冲。

过了又不知道多久,里面还是没有消息。颜神佑就直觉得不太对了,这都生到第四个了,还这样难,不对啊!

果然,里面传来的消息,羊水破了,可是…又没动静了,再等一刻,越国大长公主先焦躁了起来:“郎中呢?”

谁家生孩子准备郎中啊!为了蔡氏总生不出来,唐家才临时屯了俩郎中,这会儿也顾不得这许多了,越国长公主拍板:“让他们搭一搭脉吧。”

搭脉都说,他们弄不了。内里一个年老的郎中道:“王妙手有一手好金针,许能扎好。只是不知道府上…愿不愿意?”原来,医家讲究个望闻问切,这个动针…一般人还是不会接受的。是以老郎中问这娇贵人,能不能同意扎针。

越国长公主道:“都这时候了,还有什么忌讳啊?快去找来!”便催促着去找王妙手。

唐仪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道:“谁知道郎中有什么事儿?找到的好不好使?阿娘,儿求您了,去抓个御医来吧!”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问了地址,派人去找王妙手了。

世家大族,养部曲养奴婢养厨子养歌伎,很少有养医生的。就算养,也不会专养一个妇科大夫。可有一个地方,它是各科医生都有的。这个地方就是皇宫。

越国长公主一抹脸上的汗:“我这就去!”

去了才被告知,妇科御医因为宫里现在又没人怀孕生孩子,请假回乡去了。越国长公主派人骑马送了消息出来,唐仪气得要命:“他回去就别回来了!”一时请王妙手的人也回来了,道是人被水贵人娘家请去了。

水贵人有三个哥哥,最小的这个这回老婆要生产,条件好了,反而多病多痛,竟是干脆将郎中给留在家里了。也打扫出一处干净庭院,为了随叫随叫,就让他住这儿了。

唐仪派人去接,结果没接到。水家这会儿矫情上了,要唐仪好歹发个帖子来。

其实满城权贵都不大看得上水家。世家就更不用说了,颜神佑这样半拉的,他们都看不上呢,何况水家?

水家也是为了趁这个时候,拿捏一下,得唐仪一张帖子,他也好下台。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下一回,就没这机会好搭话了。妇人生产,没一个时辰以上,生不出来,且不须这般着急。

颜神佑旁听了全过程,快被这家人蠢哭了。卧槽!这种时候你还要帖子?!这种智商,怎么能生出一个在疯魔皇帝的宫里熬出头的闺女来的?!你把郎中送了来,唐仪就算不欠你一份人情,至少不会跟你结仇啊!你图的什么啊?

果然,唐仪就怒了!袖子一卷:“送个P的帖子啊?王妙手是他家的狗啊?老子要找王妙手,与水家何干?老子这会儿哪有心情下帖子?!不知道老子的名帖是夫人管的吗?!夫人在里面生孩子呢!MD!我拆了水家去!”尼玛这会儿让他到哪儿找名帖去啊?

屋里蔡氏也叫起痛来,引弟已经将个小拳头塞到嘴巴里,开始默默哭了。

颜神佑问:“就没有旁的妇科郎中了?”

有也来不及再找了啊!你当是妇幼保健站吗?一间医院好多大夫的?这个忙了换那个?操作规程都差不多的?这种擅长拯救产妇的医生,很少啊!据说金针好的妇科大夫,就这一个。一般都是找稳婆的!现找哪有水家这个方便?跨过一个街区就能直取。

鉴于唐中二帮她家良多,颜神佑袖子一卷,奔出去了。姜云一看,也急忙跟了上来:“你去哪儿?”颜神佑道:“你跟来做什么?我骑你的马,你没得骑的。”

抢了姜云的马,跑回自己家,点齐了兵马,直扑水宅。水宅这地方,她熟啊!

路过正门,门口正在僵持。听水家的仆人说:“我们家三娘也正不适,郎中正在给我们三娘瞧着呢。你们来请人,好歹与我们一张帖子罢?还说诗文礼大家呢,怎地跑到旁人家来,却不投帖?满城又不是只有这一个郎中,怎地不早早去请?还偏瞧上了咱家这个?!”

颜神佑心说,你妹!你家这个怎么样我不知道,唐家那个正嚎着呢!一路直扑侧门,侧门没关。她带人冲了进去,府邸格局她知道,虽然前半部分因水家级别不够,作了些调整,后宅还是老模子。

此时宅子住人,正中是长房正主儿,其余兄弟子侄按着左昭右穆来排列,再外围才是仆人房。颜神佑一想便知,这郎中不可能住得远了,应该在水家三与仆人房中间。水家奴婢眼睁睁看着她冲进来,因她衣饰华美,也不大敢冒犯。有大着胆子上来问的,被颜神佑手中长刀一指,何大等人便一拥而上,将人揍飞。

颜神佑道:“捉一个问路。”

何大顺手就揪了一个人来,听颜神佑问:“郎中呢?”

仆役伸手一指,与颜神佑猜的方向相合。一行人顺着走,一路走,一路揍,很快就闻到若有若无一丝味道,一找一个准儿,王妙手已经开完了方子,正百无聊赖在那儿翻晒药材。

好,就是他了!

颜神佑理理衣裳,笑得很有礼貌:“有个病人,还请先生给看一看,母子平安时,必有重谢。”说完,一个眼色,便有两个部曲上来,一左一右,将人架起。颜神佑道:“先生除了金针,还有没有甚么必要用的独家秘方?若是只用笔纸开方子,就不用带了!我们那里尽有的。”

王妙手一头雾头:“这位小娘子,这是…怎么了?哎~那个谁,别拿我的家什!”颜神佑带来的已经蹿他屋里翻出急救箱来了,捧到颜神佑跟前,打开了一看,有金针。那就是他了。

“你只说有没有?!”

郎中在何大的拳头下果断摇头,然后就被架起来,脚不沾地的走了。走到侧门处,颜神佑一惊,正看到她那个一脸受样的五表哥站在一辆眼生的车前等她呢:“你又淘气了,没有车,怎么把人运走?”

郎中:…这是土匪绑票吗?

等水三郎听了奴婢禀报,带了几个强壮家人一路追来的时候,只看到一堆远去的背景。

郎中就这么被抢了过来,水家还不知道是谁干的——他们家没人认识颜神佑主仆人等。就连路人,也只知道是抢了人往唐家去的。

蔡氏终于保住了,还生了个大胖儿子。唐仪喜得手舞足蹈,与从宫里过来的越国长公主一起表扬颜神佑:“干得好!那家一家欠揍的东西!”越国长公主更说:“好孩子,这回多亏你了。老娘必要叫阿水给我个说法儿!”这位女士,一天之内从宫里到唐家跑了两个来回,火气颇盛。差点再跑

第三回时,颜神佑抢来了王妙手。

颜神佑嘴角一抽,僵硬地笑道:“呵呵,没什么,我就顺手…”尼玛老子私闯民宅了啊!还从太子他舅舅家抢了人出来!水家不蠢,老子才是最蠢的那一个!

姜云却在她耳边道:“放心,我用的是这府上的车,”又站直了身子,对唐仪一拱手,“世叔,阿妹不过仗义出手,只是她毕竟是女子,这般行事,传扬出去对她名声有损,还望府上代为保密的好。”

颜神佑硬着脖,抬头看着姜云那张腼腆的脸,一阵胃疼。

唐仪一口答应了:“放心!有事儿让他们找我!”

越国长公主也一撸袖子:“往后的事儿,交给我就行了,你去看你娘子!叫下人都闭嘴,敢说出去我拔了他们的舌头!”

姜云趁机拉着颜神佑告辞了:“府上也忙,我们便不添乱了。”

  如果觉得诗酒趁年华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我想吃肉小说全集诗酒趁年华,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